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拾英 / 历史 / 民国,五四被神剧美化了。实际上贫困落后,贫富差距大,贪污腐化泛滥,社会秩序比较乱。着旗袍的优雅,用双妹的绅士淑女只是浮光掠影,败絮在其中。
-**🌖;
2023-1-30
(#15149825@0)
-
知识阶层精英阶层美化民国,是因为言论生活自由,知识分子有地位收入高可以风花雪月甚至娶妻纳妾,但忘了回到民国他们大部分可能都没机会念大学更没几个能出国留洋。
-freespeech(The Lonely Shepherd);
2023-1-30
(#15149895@0)
-
这是正解,普遍贫穷的民国时代,读一个本科比现在的博士难多了,代价要大得多,竞争要猛得多
-the_dumb_one(悔不该);
2023-1-30
(#15149905@0)
-
Labelling the superficially glorified 5.4 Era as the Dark Ages of Chinese history from a realistic vantage point is not that unfair.
-**🦕;
2023-1-30
(#15150005@0)
-
Exactly.Being tone-deaf to the suffering majority of the society won’t conveniently justify the ignorance and stupidity of the elite, however they tried to exhilarate their very own social status. A bunch of hypocrites outstandingly served nobody but themselves.
-**🦕;
2023-1-30
{255}
(#15149983@0)
-
民国知识分子娶几个老婆,是时代进步,经济发达的表现。在往钱,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纳妾的可能
-gta_palace(呄 - 每天乃古);
2023-1-30
(#15150989@0)
-
六七十年代的人,要重新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
-111111(快乐老家);
2023-1-30
(#15149917@0)
-
终于有空码几个字了~你们怎么定义仪式感?仪式感最重要的表达,难道不是通过文化、传统、习俗的各种讲究和坚持来实现的吗?中华到民国时候,即使在一众世界列强中处于落后挨打的贫穷年代,抛开上层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精英群体不谈,抛开十里洋场声色犬马的大上海中产不谈,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仪式感也大有讲究。小到每日小孩起床要给父母请安,大到过年过节祈神拜庙做足的各种工夫。从北平四世同堂里中秋的兔儿爷,到江南绍兴的素月饼和拜月礼,到黄土高坡白鹿原上白、鹿两家集合全族之力翻修的农村祠堂……无一不在强调和巩固仪式感的重要性。这一切,都在无产阶级革命之后,轰然崩塌~😂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429}
(#15150458@0)
+2
-
以前仪式感和礼乐是同一回事。中国的封建社会体现在诸侯时期和乡绅时期,为了满足统治的合理性,各种主持祭祀和庆典的责任就成了权力的象征。到如今,各种仪式感没有了政治上的需求但也是个人主权和存在感的标签。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0915@0)
-
不都是这样。中国是农耕社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百姓日常生活的仪式感通常和节气息息相关。仪式和政治权力关系有,但不是主体。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5150963@0)
-
不清楚这些有祭坛和祠堂之外的仪式感。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0997@0)
-
不记得是万古江河,还是乡土中国,这两本书里面讲了很多天朝古代民间的许多传统习俗仪式,都是农耕社会里各地民间的日常生活的形式表达。和老百姓的喜忧爱恨、生息繁衍、民间智慧相关,和朝廷统治无关。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5151086@0)
-
你引用的这些“仪式感”是被强加于人们头上关于festival的规矩。和这里他们讲究的自愿选择的对occasions 的纪念不大一样
-the_dumb_one(悔不该);
2023-1-30
(#15150993@0)
-
好吧再举个例。古人离别时,文人诗书往来、歌女弹曲送君,做足了仪式感。唐诗宋词里无数篇章便是这些流传下来的仪式感的明证。这样的仪式,至少到民国时代还存留有之。
之前没有举这种例的原因是,他们的论调是,有钱人才会有仪式感。 come on, 有文化有传统有心有力,中国古代啥时候缺仪式感!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18}
(#15151034@0)
-
这个的确可以算民族风的仪式感。但是他们说的也不算错,仪式感的确是基于相当程度的普遍富足。比如说巴金的家春秋里,仪式感就远不如茅盾的子夜
-the_dumb_one(悔不该);
2023-1-30
(#15151046@0)
-
记得去年看了一电视剧,剧里面一群那时学生和地下党在一起开会说:“现在的社会没有言论自由,不允许批评,我们要征求真正的民主选举,要言论自由” 。。。真是讽刺啊,过了几十年啊。。。又回去了。
-corrolace(NewRogers);
2023-1-30
(#15150863@0)
-
民国时代的言论自由程度跟今天比是天上地下了啦😀不说别的,鲁迅可以和梁实秋在媒体上旷日持久论战,可以大骂梁是资本家的乏走狗,也不耽误周先生继续当他的大学教授啊😃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5150893@0)
-
现在也有,这些人有个绰号:公知
-**🌋;
2023-1-30
(#15150907@0)
-
现在有几个公知不活得小心翼翼、不随时封号封微博随时可能被安上寻滋罪?好像现在的中国出得了鲁迅一样😂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5150924@0)
+2
-
推特不也封号嘛,这些人被冠以公知,就是因为吃公粮的,说了啥也不是照吃不误。鲁迅要是活到抗日之后,妥妥的汉奸😀
-**🌋;
2023-1-30
(#15150936@0)
-
那时候资本家是社会公认的贬义词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0932@0)
-
对,好像还有对资本家的怎样怎样,现在遍地都是资本家,而且要求资本投资。话都在他们那里,就看如何说。
-corrolace(NewRogers);
2023-1-30
(#15150956@0)
-
我的意思是,不管左派右派,那时候想论战就论战,反正媒体照登不误
-uptowngirl(若初);
2023-1-30
(#15150973@0)
-
民国时期文化人多,鲁迅有好多讽刺其他文化人的言论。当年沁园春·雪发表后引来的舆论战也是很有意思
-**🌋;
2023-1-30
(#15150988@0)
-
那是民国的悲哀,军阀割据下利益团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中央没有大一统的权威。管不了媒体人,只能用暗杀来灭口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0991@0)
+1
-
台词而已。“现在的社会没有言论自由”,在那以前什么时候有言论自由过?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0925@0)
-
是台词啊,但关键是当时是为了这样的理想而奋不顾身的奋斗的,可是死伤无数之后呢?民主呢,自由呢?哈哈。多大的讽刺啊。
-corrolace(NewRogers);
2023-1-30
(#15150964@0)
-
都是谋生的事业
-less_is_more(杜绝匿名帖);
2023-1-30
(#15151002@0)
-
只有共产党 才能救中国 当然党搞砸了成了结党营私的党 毁了中国也可能😂
-eleclan(eleclan);
2023-1-30
(#15150992@0)
-
和5-60年代一下子饿死几千万相比好多了。
-**💰;
2023-1-30
(#15150994@0)
-
社会本来就是及其复杂, 楼上的很多盲人摸象, 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真理, 老实说, 摸都没摸透. 懒得多说了.
-killer(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2023-1-30
(#1515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