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久之前看到一帖,评论中国人读错率最高的几个词, 分别是 range, David, downtown, 我颇有同感,琢磨了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之后又反复听,总结了一下,我估计主要原因出在双元音上。
英语双元音有一下这些:
〔ei〕——wait
〔ai〕——white
( כi]——toy
〔au〕——out
( əu] ——old
〔iэ〕——hear
〔εэ〕——air
〔uэ〕——tour
我们中文的发音应该是大多数是单元音吧?所以一般说来“铿锵顿挫”。西人之所以学不来那样的由十分干脆的“四声”组成的中文,任凭单个字发音有多准确,一连起来硬是听起来不地道,可能多半是因为他们在日耳曼语系以及由其是拉丁语系的母语中,习惯了一个元音到另外一个元音的自然柔软的过渡。反之亦然。我们中国人把汉语拼音的习惯搬到英语发音上来,字字照旧干脆铿锵,于是就少了一点正点,多了一点中国特色的口音。有兴趣校音的同胞,实际上主要精力可以集中在双元音的校正上。
举例来说,为什么会把 RANGE 发成 ran 或者 run呢?可能是不知道“A”发 "ei", 大多数人知道发前面的“E”,却忽略了要紧跟发“i”,过渡且记得要收口,来完成这个双元音。把DAVID 念成戴维德,也是不知道“A”发ei,而不是发像中文里那么干脆的“爱”音。“downtown”为什么发成了“挡趟”,可能是 “au”音没发全,光记得长大嘴巴“啊”忘了以“u”收口。
所以我个人觉得,正音的关键第一部在于练习“大胆”“多情”“柔软”地发好双元音,注意双元音中唇形的改变与过渡,减少一点中文的铿锵顿挫,并且一定要多多练习才会做到“自然”。实际上英音和美音的微妙区别也包括这一点:很多在英音中需要费力去表达的双元音,到了北美就干脆发成单音,然后搪塞般地加个“儿”字音结尾 (比如说tour),懒呗!到了加拿大就尤其,所以会把“about"念的如此难听,无非是在于双与单之间的懈怠。
好的发音,就像拉提琴一样,要求到位,准确,清晰但知道轻重的区别,连贯的自然,懂得“适度”的重要,从头到尾贯穿一个“勤”字。次的发音,不是敷衍,懒惰,无知,含糊,就是虚假夸张,矫枉过正。当然耳朵是否灵敏,也天生大有区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英语双元音有一下这些:
〔ei〕——wait
〔ai〕——white
( כi]——toy
〔au〕——out
( əu] ——old
〔iэ〕——hear
〔εэ〕——air
〔uэ〕——tour
我们中文的发音应该是大多数是单元音吧?所以一般说来“铿锵顿挫”。西人之所以学不来那样的由十分干脆的“四声”组成的中文,任凭单个字发音有多准确,一连起来硬是听起来不地道,可能多半是因为他们在日耳曼语系以及由其是拉丁语系的母语中,习惯了一个元音到另外一个元音的自然柔软的过渡。反之亦然。我们中国人把汉语拼音的习惯搬到英语发音上来,字字照旧干脆铿锵,于是就少了一点正点,多了一点中国特色的口音。有兴趣校音的同胞,实际上主要精力可以集中在双元音的校正上。
举例来说,为什么会把 RANGE 发成 ran 或者 run呢?可能是不知道“A”发 "ei", 大多数人知道发前面的“E”,却忽略了要紧跟发“i”,过渡且记得要收口,来完成这个双元音。把DAVID 念成戴维德,也是不知道“A”发ei,而不是发像中文里那么干脆的“爱”音。“downtown”为什么发成了“挡趟”,可能是 “au”音没发全,光记得长大嘴巴“啊”忘了以“u”收口。
所以我个人觉得,正音的关键第一部在于练习“大胆”“多情”“柔软”地发好双元音,注意双元音中唇形的改变与过渡,减少一点中文的铿锵顿挫,并且一定要多多练习才会做到“自然”。实际上英音和美音的微妙区别也包括这一点:很多在英音中需要费力去表达的双元音,到了北美就干脆发成单音,然后搪塞般地加个“儿”字音结尾 (比如说tour),懒呗!到了加拿大就尤其,所以会把“about"念的如此难听,无非是在于双与单之间的懈怠。
好的发音,就像拉提琴一样,要求到位,准确,清晰但知道轻重的区别,连贯的自然,懂得“适度”的重要,从头到尾贯穿一个“勤”字。次的发音,不是敷衍,懒惰,无知,含糊,就是虚假夸张,矫枉过正。当然耳朵是否灵敏,也天生大有区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