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书曾经拍成过电影,朦胧浪漫和异国情调的电影,我记忆中的是黄昏下的沙漠里,夕阳下的单引擎旧式飞机,随风飘荡的白丝巾,和飞机中迷离的恋人,当然还有迷人的音乐。
小说当然能够表达更多的故事和感情。二次大战后期的一个意大利的山庄,战争刚刚离去的角落里,几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相聚在这里,疗养着战争的创伤。
一个烧得焦炭式的英国病人,一个服侍他的护士(加拿大意大利裔),一个失去双手拇指的职业小偷(加拿大意大利裔,当然他战时的职业是情报工作),和一个印度的排雷兵。
小说在每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之间跳跃,描述了他们的战前,战争中和现在的生活。现代战争一旦来到,就是非洲的沙漠也是战场。每个人于战争中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述说,在这宁静的山庄里,破碎的心因着述说,而得到安慰。英国病人说出了自己的沙漠爱情,如何的分分离离,如何的爱恨交织,如何的香消玉殒。这是书中一半的故事所在,小偷和英国病人,常常在吗啡的麻醉下,让思绪返回到过去,再经历那一次生离死别。爱情和战争,当战争在即,爱情也是谍影中被偷窥的爱情,怀疑和背叛从来就是如影随形,沙漠中各国的较力,撕裂着原本平静的世外桃源。当这个与世无争的沙漠考古学家,烧成焦炭一般,从战场上被寻到时,拷问他的问题是 – 是敌是友?仍然是战争的残酷逻辑,虽然他已经经历够多了。他将自己的身世和创伤深埋心中,后来也只是在吗啡的迷醉中,再倾诉出来。
小说中护士和印度排雷兵的故事给我一个参照的角度。英国病人的沙漠爱情是帜热和生死与共的,护士和排雷兵的爱情则是温馨,返朴归真和相濡以沫的。都是远离家人朋友的孤独旅人,都是见惯生死的幸存者,当战争的阴影笼罩他们头上,只有相互的拥抱体贴才在恐惧中唯一可以安慰人心。
有人评价这部小说是富有诗意的。我的体会不深,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做剧本,因为它本身的叙述方式就和剧本的分镜头式的,跳跃,零散,短暂。很多的氛围也许要靠外在的景色,声音,布景来表达。当书到了结尾,最后的一段,我却感到了很好的一个诗意结尾。当战争过去很久,排雷兵身在印度,护士身在Toronto。书中描写一个杯子被护士碰掉,在落下来的瞬间,由排雷兵俯身接住。这么一个霎那,将身隔万里的昔日恋人连接在一起,所有他们曾经的故事和这么多过去的岁月,都在这一瞬间涌现出来,我感动了。
书中的排雷兵是在听到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产生了对战争有无理性的质疑,于是他放下自己的工作,逃离了战场。一场日本人遭受的轰炸,在一个印度人身上产生的同情心和对战争的谴责,让我思绪万千,也许对于战争的思索还是由局外人来承担比较好。
联想几天前,我的一句“单挑日本人的战争罪行,是中国人的变态”,曾经让我被砸的奄奄一息,被贴满了各式标签,还被认为是非中国裔,真是感慨啊。我一向喜欢小说和历史,我据此列出一些历史事实,来比较看看战后各方的反映,以此来说明我的观点,
日本当年占领香港时,对英军女俘虏(很多中国的英国的护士)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强奸。
日本人占领印尼时,对于荷兰殖民者进行了残酷的掠夺迫害,包括强奸。
日本人对于盟军俘虏,进行奴役,残杀。
苏联红军占领德国时,有目的的对于德国女性进行强奸报复,同时抢劫。
苏联红军占领满州时(今天中国东北),对于满州进行抢劫,对于妇女进行强奸。
盟军对于德国德累斯顿轰炸,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于平民进行轰炸,死伤惨重。
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于平民进行轰炸,死伤惨重。
中国共军在打长春时,围城,任饥荒蔓延,平民死伤惨重。其实可以让平民流出。
中国共军在打锦州时,围城,炮击,平民死伤无数。其实可以让平民流出。
当我们今天回顾战争,并不是要听见以上各参战方无休止的道歉和索要道歉。事实上,我们很少听到大家还在互相索要道歉,纠缠对错。每年的战争纪念日,我都可以读到关于战争的回忆文章。原谅仇恨是我们说应该做的。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和民族安全必不可少的。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同时放任民众的仇恨情绪,和平也就不在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恩怨交加。立足于今日的世界,保持和平,共同繁荣,需要双方的智慧和宽容谅解。日本战后对于世界和平的贡献是值得赞扬的,反观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常转换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之间,时而友好,时而仇恨,令国人无所适从。对于国人的吵吵嚷嚷的索要道歉,我的确觉得他们变态。这变态来源于对历史的无知,和中共宣传部对于民众情绪的操控。对于国人来说,历史的无知是很普遍的,没有谁比中共更能修改涂抹自己的历史了。好了,我就说这么多,我变着法子来为“索要道歉变态说“辩护,也是我闲的无聊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小说当然能够表达更多的故事和感情。二次大战后期的一个意大利的山庄,战争刚刚离去的角落里,几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相聚在这里,疗养着战争的创伤。
一个烧得焦炭式的英国病人,一个服侍他的护士(加拿大意大利裔),一个失去双手拇指的职业小偷(加拿大意大利裔,当然他战时的职业是情报工作),和一个印度的排雷兵。
小说在每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之间跳跃,描述了他们的战前,战争中和现在的生活。现代战争一旦来到,就是非洲的沙漠也是战场。每个人于战争中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述说,在这宁静的山庄里,破碎的心因着述说,而得到安慰。英国病人说出了自己的沙漠爱情,如何的分分离离,如何的爱恨交织,如何的香消玉殒。这是书中一半的故事所在,小偷和英国病人,常常在吗啡的麻醉下,让思绪返回到过去,再经历那一次生离死别。爱情和战争,当战争在即,爱情也是谍影中被偷窥的爱情,怀疑和背叛从来就是如影随形,沙漠中各国的较力,撕裂着原本平静的世外桃源。当这个与世无争的沙漠考古学家,烧成焦炭一般,从战场上被寻到时,拷问他的问题是 – 是敌是友?仍然是战争的残酷逻辑,虽然他已经经历够多了。他将自己的身世和创伤深埋心中,后来也只是在吗啡的迷醉中,再倾诉出来。
小说中护士和印度排雷兵的故事给我一个参照的角度。英国病人的沙漠爱情是帜热和生死与共的,护士和排雷兵的爱情则是温馨,返朴归真和相濡以沫的。都是远离家人朋友的孤独旅人,都是见惯生死的幸存者,当战争的阴影笼罩他们头上,只有相互的拥抱体贴才在恐惧中唯一可以安慰人心。
有人评价这部小说是富有诗意的。我的体会不深,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做剧本,因为它本身的叙述方式就和剧本的分镜头式的,跳跃,零散,短暂。很多的氛围也许要靠外在的景色,声音,布景来表达。当书到了结尾,最后的一段,我却感到了很好的一个诗意结尾。当战争过去很久,排雷兵身在印度,护士身在Toronto。书中描写一个杯子被护士碰掉,在落下来的瞬间,由排雷兵俯身接住。这么一个霎那,将身隔万里的昔日恋人连接在一起,所有他们曾经的故事和这么多过去的岁月,都在这一瞬间涌现出来,我感动了。
书中的排雷兵是在听到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产生了对战争有无理性的质疑,于是他放下自己的工作,逃离了战场。一场日本人遭受的轰炸,在一个印度人身上产生的同情心和对战争的谴责,让我思绪万千,也许对于战争的思索还是由局外人来承担比较好。
联想几天前,我的一句“单挑日本人的战争罪行,是中国人的变态”,曾经让我被砸的奄奄一息,被贴满了各式标签,还被认为是非中国裔,真是感慨啊。我一向喜欢小说和历史,我据此列出一些历史事实,来比较看看战后各方的反映,以此来说明我的观点,
日本当年占领香港时,对英军女俘虏(很多中国的英国的护士)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强奸。
日本人占领印尼时,对于荷兰殖民者进行了残酷的掠夺迫害,包括强奸。
日本人对于盟军俘虏,进行奴役,残杀。
苏联红军占领德国时,有目的的对于德国女性进行强奸报复,同时抢劫。
苏联红军占领满州时(今天中国东北),对于满州进行抢劫,对于妇女进行强奸。
盟军对于德国德累斯顿轰炸,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于平民进行轰炸,死伤惨重。
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于平民进行轰炸,死伤惨重。
中国共军在打长春时,围城,任饥荒蔓延,平民死伤惨重。其实可以让平民流出。
中国共军在打锦州时,围城,炮击,平民死伤无数。其实可以让平民流出。
当我们今天回顾战争,并不是要听见以上各参战方无休止的道歉和索要道歉。事实上,我们很少听到大家还在互相索要道歉,纠缠对错。每年的战争纪念日,我都可以读到关于战争的回忆文章。原谅仇恨是我们说应该做的。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和民族安全必不可少的。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同时放任民众的仇恨情绪,和平也就不在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恩怨交加。立足于今日的世界,保持和平,共同繁荣,需要双方的智慧和宽容谅解。日本战后对于世界和平的贡献是值得赞扬的,反观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常转换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之间,时而友好,时而仇恨,令国人无所适从。对于国人的吵吵嚷嚷的索要道歉,我的确觉得他们变态。这变态来源于对历史的无知,和中共宣传部对于民众情绪的操控。对于国人来说,历史的无知是很普遍的,没有谁比中共更能修改涂抹自己的历史了。好了,我就说这么多,我变着法子来为“索要道歉变态说“辩护,也是我闲的无聊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