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幸福我怎能麻木
作者:章红
大概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回到家的头几天,我不分白天黑夜只想睡啊睡啊,怎么也睡不够。我经常在深沉的酣眠中被妈妈摇醒,说“毛毛又要吃奶了”。我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让神智清醒过来,从那个幽秘深远的睡眠的王国,被唤回到现实的情境中。
妈妈是少小离家,一手把我们孩子拉扯大,她并不懂许多规矩;而我和T就更不懂、更不在意了。做月子期间,我完全没有遵循民间许多口耳相传的规矩,照样刷牙、洗头、出门、抱孩子,据说这都是做月子期间不能做的事情。我是个手笨的人,老也学不会抱孩子的正确姿势——大概是要用手臂抱着吧,而我始终是手腕用力,结果在四个月以后,我的右手腕居然因为抱孩子抱出了踺翘炎!不得不到医院去打了一针封闭。
妈妈那时还没有退休,伺候我做完月子后就不得不回去了。婆婆接替她来帮助我们带孩子。三代同堂,吃和睡都在那间20平米的宿舍里,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所幸婆婆是那种特别质朴友善的人,我们相处得非常非常好。我很感动的是,虽然我这个0岁孩子的妈妈也当得很辛苦,但我几乎没有洗过尿布,都是婆婆和T抢着洗掉了。
有时候想,一个男人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可能跟他的父亲怎么对待他的母亲有关。孩子四个月时被送到无锡公公婆婆家,这时婆婆就不再洗尿布了,此事已由公公“承包”。我每次到T父母的家,他父亲的许多时间都是呆在厨房里,洗呀,刷呀,很任劳任怨的。一上饭桌,公公总是对我说:“吃啊吃啊,这是妈妈烧的排骨,很好吃吧!”有一次我把一叠我、T和孩子拍的照片给公公看,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每一张都要看很长很长时间,终于看完了,他又拿起第一张,重新再看一遍!
T温文的个性,对女孩的缺乏经验,使得他在恋爱之初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情人。女孩子总是有一些浪漫情结,觉得两人既是心心相印,那么你什么都不说他也该明白你的心意,一旦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所以总盼着对方会自发自愿地做出令你惊喜莫名的浪漫举动。而这种念头在T那儿是多半要碰壁的。他会特别尊重你,绝不愿有一丝一毫的勉强你,为此他经常丧失一些最基本的判断能力,比如他不能判断你说“不”的时候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反正他就按照他的标准来听,当你在生闷气的时候,他还坦然得要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错呀,你怎么这么爱生气呢?到现在我已经把他的脾性摸得透透的,再也不会生闷气了——我有什么要求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从来没有不能如愿的时候。
对于每一对年轻的夫妇,初为人父母大概是他们面临的夫妇关系中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一个孩子的降生,意味着家务事成倍增长,生活进入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意味着人际关系不再那么单纯了,会有更多的人(比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直接介入你们这个小家庭;意味着经济上的压力、住房上的压力;还意味着孩子一下成为生活的重心,而夫妇双方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依然能够感受到彼此的爱意,保持一种精神上沟通的习惯?
对于我和T来说,简简单单结婚,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有了孩子,我们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对这两桩人生大事早有周全的计划、安排,我们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所以,现在我归纳出的随着孩子而来的以上诸多“考验”,在当时根本就是毫无意识的,只是懵懵懂懂往前走,指望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点点完成着我们自身的成长。我们两人都是晚熟的人,即便在结婚以后很多地方都还像孩子,带有浓重的不愿长大的痕迹。孩子的降生,逼着我们调整自己,应付改变了的生活;逼着我们一点点成熟起来,心智强大起来。带大孩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自身成长、我们的婚姻成长的过程。想想我们这两个怠惰软弱的孩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当起父母来,当得还不错;不仅把一个婴儿养大成一名小学生,还拥有了一个特别好的婚姻。如果要给自己这段人生打分,我想至少是可以打个99分吧。
T在进入真实艰苦的生活之后,会有如此“上佳表现” ,是连我也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以后,T的优点才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孩子刚出院回家不久,或许是因为我们带孩子没有经验,使她的生物钟颠倒了,晚上不睡白天睡。为了让我睡个好觉,T就成夜成夜地抱着她在屋里踱步,一直到孩子睡着为止。
我家的这个女儿,毫不夸张地说是个抱大的孩子。在会走路之前,只要她醒着,就没有独自安静地在床上躺过5分钟。一般她躺个两三分钟,就开始踢腾着小腿,速度由慢到快,表示她需要人抱了,而且要求越来越急切!这时候就会有人抱她起来,不是妈妈就是爸爸或者奶奶。我们是那种典型的对着书本养孩子的夫妇,我比较相信西方的一些育儿理论,比如我相信婴儿也有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多抱抱孩子会使她有安全感,满足感;还有如果孩子哭,一定是她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一个婴儿身心健康,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满足,她基本上是不哭的。我讨厌和不赞成那种说法:哭也是种运动,可以锻炼婴儿的肺活量。噢,不,婴儿有无数种方法使肺活量获得自然的发展,不需要使用哭……关于育儿,我还是在这里打住吧。
孩子四个多月的时候,那是1995年的元旦,婆婆提出要回无锡。她是虔诚的信奉佛教的人(在江南有许多老年人信奉佛教),每年都要参与一些重大佛事活动,所以非回去不可。当时我的硕士论文还没有完成,婆婆走了,又要带孩子又要写论文是不可能的,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做出将孩子送到无锡的决定。
把孩子送走,从无锡回来,我和T一起去了躺南大。在北园草坪遇到师兄和他妻子,我们就一起合照了几张照片。照片洗出来后,我大吃一惊,照片上我和T真是形销骨立,两人全变成了刀条脸,腮帮子都往里凹陷,连眼睛都瘦大了。想起怀孕时那么胖,当时最担心的就是以后瘦不回去,这不就几个月功夫,那些肉都跑哪儿去了?!
0岁孩子的父母,本来就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何况当时经济窘迫,住房条件极差,我的学位他的工作也都是压力……所有这些集中到一起,也真是够我们俩消受一阵子的了。种种风花雪月的小儿女情态转瞬之间恍如隔世,但精神上的联系彷佛更加紧密!彼此在用行动传递着一种关爱对方、共分忧愁的讯息,心底里莫名其妙有一个共通的信念:那就是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如果说我们的婚姻像一棵大树,那患难与共的10个月就是处于滋养根系的时期吧。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作者:章红
大概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回到家的头几天,我不分白天黑夜只想睡啊睡啊,怎么也睡不够。我经常在深沉的酣眠中被妈妈摇醒,说“毛毛又要吃奶了”。我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让神智清醒过来,从那个幽秘深远的睡眠的王国,被唤回到现实的情境中。
妈妈是少小离家,一手把我们孩子拉扯大,她并不懂许多规矩;而我和T就更不懂、更不在意了。做月子期间,我完全没有遵循民间许多口耳相传的规矩,照样刷牙、洗头、出门、抱孩子,据说这都是做月子期间不能做的事情。我是个手笨的人,老也学不会抱孩子的正确姿势——大概是要用手臂抱着吧,而我始终是手腕用力,结果在四个月以后,我的右手腕居然因为抱孩子抱出了踺翘炎!不得不到医院去打了一针封闭。
妈妈那时还没有退休,伺候我做完月子后就不得不回去了。婆婆接替她来帮助我们带孩子。三代同堂,吃和睡都在那间20平米的宿舍里,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所幸婆婆是那种特别质朴友善的人,我们相处得非常非常好。我很感动的是,虽然我这个0岁孩子的妈妈也当得很辛苦,但我几乎没有洗过尿布,都是婆婆和T抢着洗掉了。
有时候想,一个男人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可能跟他的父亲怎么对待他的母亲有关。孩子四个月时被送到无锡公公婆婆家,这时婆婆就不再洗尿布了,此事已由公公“承包”。我每次到T父母的家,他父亲的许多时间都是呆在厨房里,洗呀,刷呀,很任劳任怨的。一上饭桌,公公总是对我说:“吃啊吃啊,这是妈妈烧的排骨,很好吃吧!”有一次我把一叠我、T和孩子拍的照片给公公看,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每一张都要看很长很长时间,终于看完了,他又拿起第一张,重新再看一遍!
T温文的个性,对女孩的缺乏经验,使得他在恋爱之初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情人。女孩子总是有一些浪漫情结,觉得两人既是心心相印,那么你什么都不说他也该明白你的心意,一旦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所以总盼着对方会自发自愿地做出令你惊喜莫名的浪漫举动。而这种念头在T那儿是多半要碰壁的。他会特别尊重你,绝不愿有一丝一毫的勉强你,为此他经常丧失一些最基本的判断能力,比如他不能判断你说“不”的时候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反正他就按照他的标准来听,当你在生闷气的时候,他还坦然得要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错呀,你怎么这么爱生气呢?到现在我已经把他的脾性摸得透透的,再也不会生闷气了——我有什么要求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从来没有不能如愿的时候。
对于每一对年轻的夫妇,初为人父母大概是他们面临的夫妇关系中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一个孩子的降生,意味着家务事成倍增长,生活进入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意味着人际关系不再那么单纯了,会有更多的人(比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直接介入你们这个小家庭;意味着经济上的压力、住房上的压力;还意味着孩子一下成为生活的重心,而夫妇双方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依然能够感受到彼此的爱意,保持一种精神上沟通的习惯?
对于我和T来说,简简单单结婚,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有了孩子,我们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对这两桩人生大事早有周全的计划、安排,我们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所以,现在我归纳出的随着孩子而来的以上诸多“考验”,在当时根本就是毫无意识的,只是懵懵懂懂往前走,指望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点点完成着我们自身的成长。我们两人都是晚熟的人,即便在结婚以后很多地方都还像孩子,带有浓重的不愿长大的痕迹。孩子的降生,逼着我们调整自己,应付改变了的生活;逼着我们一点点成熟起来,心智强大起来。带大孩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自身成长、我们的婚姻成长的过程。想想我们这两个怠惰软弱的孩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当起父母来,当得还不错;不仅把一个婴儿养大成一名小学生,还拥有了一个特别好的婚姻。如果要给自己这段人生打分,我想至少是可以打个99分吧。
T在进入真实艰苦的生活之后,会有如此“上佳表现” ,是连我也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以后,T的优点才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孩子刚出院回家不久,或许是因为我们带孩子没有经验,使她的生物钟颠倒了,晚上不睡白天睡。为了让我睡个好觉,T就成夜成夜地抱着她在屋里踱步,一直到孩子睡着为止。
我家的这个女儿,毫不夸张地说是个抱大的孩子。在会走路之前,只要她醒着,就没有独自安静地在床上躺过5分钟。一般她躺个两三分钟,就开始踢腾着小腿,速度由慢到快,表示她需要人抱了,而且要求越来越急切!这时候就会有人抱她起来,不是妈妈就是爸爸或者奶奶。我们是那种典型的对着书本养孩子的夫妇,我比较相信西方的一些育儿理论,比如我相信婴儿也有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多抱抱孩子会使她有安全感,满足感;还有如果孩子哭,一定是她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一个婴儿身心健康,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满足,她基本上是不哭的。我讨厌和不赞成那种说法:哭也是种运动,可以锻炼婴儿的肺活量。噢,不,婴儿有无数种方法使肺活量获得自然的发展,不需要使用哭……关于育儿,我还是在这里打住吧。
孩子四个多月的时候,那是1995年的元旦,婆婆提出要回无锡。她是虔诚的信奉佛教的人(在江南有许多老年人信奉佛教),每年都要参与一些重大佛事活动,所以非回去不可。当时我的硕士论文还没有完成,婆婆走了,又要带孩子又要写论文是不可能的,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做出将孩子送到无锡的决定。
把孩子送走,从无锡回来,我和T一起去了躺南大。在北园草坪遇到师兄和他妻子,我们就一起合照了几张照片。照片洗出来后,我大吃一惊,照片上我和T真是形销骨立,两人全变成了刀条脸,腮帮子都往里凹陷,连眼睛都瘦大了。想起怀孕时那么胖,当时最担心的就是以后瘦不回去,这不就几个月功夫,那些肉都跑哪儿去了?!
0岁孩子的父母,本来就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何况当时经济窘迫,住房条件极差,我的学位他的工作也都是压力……所有这些集中到一起,也真是够我们俩消受一阵子的了。种种风花雪月的小儿女情态转瞬之间恍如隔世,但精神上的联系彷佛更加紧密!彼此在用行动传递着一种关爱对方、共分忧愁的讯息,心底里莫名其妙有一个共通的信念:那就是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如果说我们的婚姻像一棵大树,那患难与共的10个月就是处于滋养根系的时期吧。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