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此后的争论,数次导致了教会的分裂,初具雏形的基督教教会几乎被来自外部当权者的迫害,和来自内部的争论毁掉。
正统基督教会认为,此后先后出现的诺斯替派、马西昂派,都对教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诺斯替派的上帝不是《旧约》中的上帝,他们认为《旧约》只是一个低级的甚至是邪恶的神灵的作品。马西昂则认为基督徒应该抛弃《旧约》及《旧约》的上帝,“基督宣扬的是爱和仁慈的福音,只有从基督那里我们才能认识上帝”。
马西昂在144年被革除教籍,他与追随者组成独立的教会,编辑了一本本教会的圣典。圣典中包括保罗的十封书信和《路加福音》,凡是含有基督视《旧约》中的上帝为父,或与这位上帝有关的所有段落都被删除。马西昂派教会传播很广,直到五世纪仍有活动。
另一个被认为有“极大的危险性”的运动是孟他努主义,顾名思义由孟他努发起。孟他努主义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在耶稣死后一段时间里,基督徒都在盼望基督很快复临,并且不断有人“受到圣灵感动”。而100年的时间过去了,基督并没有复临。于是早期的期盼逐渐淡漠,被圣灵感动的意识也基本上消失。此时的教会开始强调圣灵作为启示者的一方面。
这种思想,将圣灵和基督区分开来,视圣灵和基督一样,都和上帝同等。早先奉基督之名的施洗程式,也被三位一体的施洗程式所取代。人们深信,圣灵不但与上帝圣父、与基督有特殊的关系,而且基督曾应许圣灵将格外降临。孟他努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圣灵将格外降临。
传闻孟他努未信基督教以前,曾经是赛比利女神的祭司。大约是受过去的经历影响,大约在156年,孟他努宣称他已成圣灵的驯服工具,圣灵藉他的口讲话。不管真实情况怎样,孟他努运动很快有了相当的规模。在160年,主教们甚至专门举行宗教会议谴责孟他努主义,这是教会史上最早的宗教会议。
也许在非信徒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些皮毛小事,但是在宗教中,对于信仰的一字之差都会引起很大的争执。比如在154或155年,小亚细亚一带的教会和罗马教会因为复活节的问题产生了争执。一派认为该在尼散月十四日守复活节,而另一派则认为复活节必然是星期日。167年,新的争论使问题更加复杂,一部分人认为,第四福音书说:基督死于尼散月十四日;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其他几部福音书记载基督死于十五日。到了190年,矛盾愈发尖锐,最终导致罗马主教将小亚细亚那些教会革除教籍了事。
孟他努派中,最杰出的人物当属被誉为“拉丁神学之父”的德尔图良。基督教能够蓬勃的发展,无疑象他这样充满智慧的信徒贡献极大。德尔图良是孟他努主义的同情者,后成为孟他努派,并在200年与罗马“大公”教会断绝关系。他是这样解释上帝的:
“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有这些等级、形式和面貌。”
至于基督身上人性和神性,德尔图良使用类似精确的语言进行区分:“我们在耶稣身上看见神和人的双重性,二者并非混合,而是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既然子与灵二者皆从上帝流溢而出,所以二者皆从属于父。”
德尔图良的贡献不仅在于首先使用“三位一体”一词,而且他解释上帝的术语几乎全部在一百余年以后的尼西亚会议决议中出现。这就是今天正统教会对“三位一体”解释的雏形。但是在当时,这种逻各斯基督论并未完全得到一般信徒的赞同。德尔图良曾这样评价那些反对他的基督徒:“思想简单的人——我不愿称他们为蠢人、蒙昧无知的人——占信徒的大多数,对三位合一的教义,总感到惊异,其原因是他们的信仰准则是信唯一的真神,因此排斥一切多神信仰。”
德尔图良称呼反动派为“神格唯一论派”,而神格唯一论派又分为不同的两个派别。一派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嗣子,即“能动神格唯一论者”;另一派主张基督只是那唯一上帝暂时显现的形态,故称为模态论的神格唯一论者。在那个时代,有三种基督论在较劲。
能动神格唯一论的代表人物提阿多图的绰号“制革匠”,他认为“耶稣是人,为童贞女所生,一生过着圣洁的生活。当他守洗时,神性的基督(或说圣灵)降临在他身上。”提阿多图后来被革除教籍,这种代表基督教会最古老的一种基督论思想,在罗马帝国西部地区“奄奄一息”。
在东部,能动神格唯一论的势力更强大,坚持时间的更久。那里的代表人物撒摩沙塔的保罗这样宣讲,“逻各斯是上帝的儿子,但它是上帝的一种属性,没有位格。这个逻各斯曾感悟过摩西和众先知。耶稣是人,其独特之处是他为童贞女所生,充满了上帝的能力,也就是说,被上帝的逻各斯所充满。由于这种内在的灵感,耶稣因为爱上帝而在意志上与上帝结合为一,但不是在实体上与上帝同一。这种合一时精神上的合一,但是不可分割。因为如此,耶稣从死里复活,并被赋与一种委托给他的神性。”在269年,第三次召开宗教会议讨论撒摩沙塔的保罗的见解时,他被革出教籍。
模态神格唯一论者人数众多,他们的领袖诺图斯主张:“基督就是圣父本人,圣父自己降世为人,受难并受死。”因为这种观点,奚普安(迦太基主教)给他们起绰号“圣父受难派”。后来诺图斯的观点被弟子普拉克西亚传入罗马,德尔图良对他的评论是:“他在罗马做了两件魔鬼做的事:他赶走了先知的语言,引入异端;他驱散了圣灵,又把上帝圣父钉在十字架上。”但此后不久,诺图斯的两位弟子来到罗马,赢得了罗马主教对模态神格唯一论者相当的赞同。
模态论派最著名的领袖是撒伯里乌,他的思想基本来自诺图斯,但更加严密。他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只是一位,他们是一位上帝的三个名称,是上帝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显现。作为圣父,他在《旧约》中赐人以律法;作为圣子,他显现为肉身;作为圣灵,他感悟使徒。但表现在这些连续而瞬息变化的关系中的只是同一位上帝,正如一个人用不同的头衔来表示他不同的地位。”
当时的争论想必十分激烈,时任罗马主教的卡利斯托斯认为这些争论有损于罗马教会,于是他将撒伯里乌革除教籍,又斥责提倡逻各斯基督论的希坡律图崇拜两位神。希坡律图因此成为罗马对立派教会的领袖——第一位“敌对教皇”,后在迫害中被流放。
卡利斯托斯想找出折衷的方案,他主张:“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一位不可分割的灵的名称。圣子是对那献身为人的耶稣的恰当称呼;圣父是住在他里面的圣灵,住在耶稣里面的圣父就是逻各斯。……圣父没有在十字架上受苦,只是在圣子耶稣受苦时也感到痛苦。……圣父在他采取了我们这样的肉身以后,使这个肉身与他自己合而为一,从而把它提高到具有神性的地位。因此圣父和圣子必须称为一个上帝。”
他的解释虽然缺乏逻辑又含混不清,但是得到了罗马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德尔图良对“三位一体”的杰出阐释,则确定了逻各斯基督论的最后胜利。之后第一位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长老诺瓦替安,在《三一论》(Trinlity)中,强调“基督完全是上帝,同样完全是人。”这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点,同时也是当时教会信仰的中心。
教会关于基督论德争论,在250年告一段落。一种原因是逻各斯基督论的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另一种原因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发动了针对基督徒的迫害。这是整个教会迄今为止受到的最严重的考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正统基督教会认为,此后先后出现的诺斯替派、马西昂派,都对教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诺斯替派的上帝不是《旧约》中的上帝,他们认为《旧约》只是一个低级的甚至是邪恶的神灵的作品。马西昂则认为基督徒应该抛弃《旧约》及《旧约》的上帝,“基督宣扬的是爱和仁慈的福音,只有从基督那里我们才能认识上帝”。
马西昂在144年被革除教籍,他与追随者组成独立的教会,编辑了一本本教会的圣典。圣典中包括保罗的十封书信和《路加福音》,凡是含有基督视《旧约》中的上帝为父,或与这位上帝有关的所有段落都被删除。马西昂派教会传播很广,直到五世纪仍有活动。
另一个被认为有“极大的危险性”的运动是孟他努主义,顾名思义由孟他努发起。孟他努主义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在耶稣死后一段时间里,基督徒都在盼望基督很快复临,并且不断有人“受到圣灵感动”。而100年的时间过去了,基督并没有复临。于是早期的期盼逐渐淡漠,被圣灵感动的意识也基本上消失。此时的教会开始强调圣灵作为启示者的一方面。
这种思想,将圣灵和基督区分开来,视圣灵和基督一样,都和上帝同等。早先奉基督之名的施洗程式,也被三位一体的施洗程式所取代。人们深信,圣灵不但与上帝圣父、与基督有特殊的关系,而且基督曾应许圣灵将格外降临。孟他努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圣灵将格外降临。
传闻孟他努未信基督教以前,曾经是赛比利女神的祭司。大约是受过去的经历影响,大约在156年,孟他努宣称他已成圣灵的驯服工具,圣灵藉他的口讲话。不管真实情况怎样,孟他努运动很快有了相当的规模。在160年,主教们甚至专门举行宗教会议谴责孟他努主义,这是教会史上最早的宗教会议。
也许在非信徒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些皮毛小事,但是在宗教中,对于信仰的一字之差都会引起很大的争执。比如在154或155年,小亚细亚一带的教会和罗马教会因为复活节的问题产生了争执。一派认为该在尼散月十四日守复活节,而另一派则认为复活节必然是星期日。167年,新的争论使问题更加复杂,一部分人认为,第四福音书说:基督死于尼散月十四日;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其他几部福音书记载基督死于十五日。到了190年,矛盾愈发尖锐,最终导致罗马主教将小亚细亚那些教会革除教籍了事。
孟他努派中,最杰出的人物当属被誉为“拉丁神学之父”的德尔图良。基督教能够蓬勃的发展,无疑象他这样充满智慧的信徒贡献极大。德尔图良是孟他努主义的同情者,后成为孟他努派,并在200年与罗马“大公”教会断绝关系。他是这样解释上帝的:
“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有这些等级、形式和面貌。”
至于基督身上人性和神性,德尔图良使用类似精确的语言进行区分:“我们在耶稣身上看见神和人的双重性,二者并非混合,而是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既然子与灵二者皆从上帝流溢而出,所以二者皆从属于父。”
德尔图良的贡献不仅在于首先使用“三位一体”一词,而且他解释上帝的术语几乎全部在一百余年以后的尼西亚会议决议中出现。这就是今天正统教会对“三位一体”解释的雏形。但是在当时,这种逻各斯基督论并未完全得到一般信徒的赞同。德尔图良曾这样评价那些反对他的基督徒:“思想简单的人——我不愿称他们为蠢人、蒙昧无知的人——占信徒的大多数,对三位合一的教义,总感到惊异,其原因是他们的信仰准则是信唯一的真神,因此排斥一切多神信仰。”
德尔图良称呼反动派为“神格唯一论派”,而神格唯一论派又分为不同的两个派别。一派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嗣子,即“能动神格唯一论者”;另一派主张基督只是那唯一上帝暂时显现的形态,故称为模态论的神格唯一论者。在那个时代,有三种基督论在较劲。
能动神格唯一论的代表人物提阿多图的绰号“制革匠”,他认为“耶稣是人,为童贞女所生,一生过着圣洁的生活。当他守洗时,神性的基督(或说圣灵)降临在他身上。”提阿多图后来被革除教籍,这种代表基督教会最古老的一种基督论思想,在罗马帝国西部地区“奄奄一息”。
在东部,能动神格唯一论的势力更强大,坚持时间的更久。那里的代表人物撒摩沙塔的保罗这样宣讲,“逻各斯是上帝的儿子,但它是上帝的一种属性,没有位格。这个逻各斯曾感悟过摩西和众先知。耶稣是人,其独特之处是他为童贞女所生,充满了上帝的能力,也就是说,被上帝的逻各斯所充满。由于这种内在的灵感,耶稣因为爱上帝而在意志上与上帝结合为一,但不是在实体上与上帝同一。这种合一时精神上的合一,但是不可分割。因为如此,耶稣从死里复活,并被赋与一种委托给他的神性。”在269年,第三次召开宗教会议讨论撒摩沙塔的保罗的见解时,他被革出教籍。
模态神格唯一论者人数众多,他们的领袖诺图斯主张:“基督就是圣父本人,圣父自己降世为人,受难并受死。”因为这种观点,奚普安(迦太基主教)给他们起绰号“圣父受难派”。后来诺图斯的观点被弟子普拉克西亚传入罗马,德尔图良对他的评论是:“他在罗马做了两件魔鬼做的事:他赶走了先知的语言,引入异端;他驱散了圣灵,又把上帝圣父钉在十字架上。”但此后不久,诺图斯的两位弟子来到罗马,赢得了罗马主教对模态神格唯一论者相当的赞同。
模态论派最著名的领袖是撒伯里乌,他的思想基本来自诺图斯,但更加严密。他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只是一位,他们是一位上帝的三个名称,是上帝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显现。作为圣父,他在《旧约》中赐人以律法;作为圣子,他显现为肉身;作为圣灵,他感悟使徒。但表现在这些连续而瞬息变化的关系中的只是同一位上帝,正如一个人用不同的头衔来表示他不同的地位。”
当时的争论想必十分激烈,时任罗马主教的卡利斯托斯认为这些争论有损于罗马教会,于是他将撒伯里乌革除教籍,又斥责提倡逻各斯基督论的希坡律图崇拜两位神。希坡律图因此成为罗马对立派教会的领袖——第一位“敌对教皇”,后在迫害中被流放。
卡利斯托斯想找出折衷的方案,他主张:“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一位不可分割的灵的名称。圣子是对那献身为人的耶稣的恰当称呼;圣父是住在他里面的圣灵,住在耶稣里面的圣父就是逻各斯。……圣父没有在十字架上受苦,只是在圣子耶稣受苦时也感到痛苦。……圣父在他采取了我们这样的肉身以后,使这个肉身与他自己合而为一,从而把它提高到具有神性的地位。因此圣父和圣子必须称为一个上帝。”
他的解释虽然缺乏逻辑又含混不清,但是得到了罗马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德尔图良对“三位一体”的杰出阐释,则确定了逻各斯基督论的最后胜利。之后第一位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长老诺瓦替安,在《三一论》(Trinlity)中,强调“基督完全是上帝,同样完全是人。”这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点,同时也是当时教会信仰的中心。
教会关于基督论德争论,在250年告一段落。一种原因是逻各斯基督论的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另一种原因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发动了针对基督徒的迫害。这是整个教会迄今为止受到的最严重的考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