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开始四处传播耶稣带给他们的信仰。一些人开始收集并整理耶稣基督神迹的见证,称之为“福音书”。当然,写书的人和教会会根据本身的经历和处境对这些进行“必要”的渲染。也可以说,耶稣的门徒和当时的基督徒常常为了信仰上的需要,而修改耶稣的故事或者说过的话。
福音书中最著名的是四本,《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教会在耶稣死后200年,将四福音定为正典,因其他的福音就逐渐散失了,只有片断保存至今。
据《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的记载,耶稣传教时,身上的神性和人性都很明显。比如他宣布自己是安息日的主,而安息日是上帝赐给犹太人最神圣的律法。这无疑使人感到耶稣相信自己是神。另一方面,他也说,世界末日何时到来,他不知道,只有父亲知道。又比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痛苦时呼喊说:“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耶稣身上这种神性和人性的共存,导致了以后的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总是纠缠不清。
之所以耶稣身上神性和人性会成为焦点,与犹太教的教义有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犹太教认为,“神将通过一位弥赛亚进行干预,推翻罗马政权,建立神的国;在这个国度中在大卫的子孙弥赛亚王的公义统治下,获得解放而具有无限力量的犹太教将繁荣昌盛。”但是,犹太人并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
耶稣是否认为自己就是弥赛亚,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但在“旷野试探”的故事中暗示,耶稣并不自认为是当时广大犹太人盼望的弥赛亚。不过,耶稣说过什么,或者认为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耶稣已经死在了十字架上,他的门徒将摆脱犹太教的束缚,把基督教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的第一大宗教。
耶稣死以后,他的门徒获得了一种信念,相信耶稣的死不是终结而是死而复活,这一信念由于五旬节的经历而被加深。五旬节,即Pentecostal,也翻译为“圣灵降临节”。在圣灵降临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已经无法知晓。当时的基督徒之间似乎也没有达成一致,《使徒行传》记载的评论甚至说,那不过是他们“喝醉罢了”。
随着门徒的努力,基督教的影响力慢慢的变大。但关于如何看待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仍然没有定论,并且基督徒的看法也在不断的变化。“盘石”使徒彼得在早期的讲道中,称基督是上帝的“仆人”或“孩子”。
保罗则隆重的声明,“他的使徒身份决不是来源于人,而是来源于上帝和基督”。虽然保罗常称基督为人,但是他把上帝和基督相提并论,从而把耶稣基督看作与上帝同等。在保罗的基督论中,上帝的仆人耶稣基督先受苦然后被高举,他具有“先在”的神性智慧,是上帝创造的代理者,他还有救赎的能力,为了拯救人类降世为人,受死而又从死里复活。
保罗是基督教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法利赛人,当他行走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时,看见了异象。保罗说,自己在那天看到了已升天的耶稣,召他做使者。对于基督教,保罗的重要之处不仅是作为耶稣的使者,他与各地教会之间的书信,在日后成为教会的《新约》正典的一部分。仅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保罗的观点对基督教的影响有多么大。
然而,保罗死后不过十多年的时间,不同的声音就出现了,那就是《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大概代表了当时某一派教徒独立的思想。福音的作者马可并不知道保罗主张的基督先在的观念,他采用了不同的解释,按他的观点,基督在受洗时被上帝收为儿子。马可尽力指出,基督此后在世为人的遭遇,无不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比如他传道时,那些附在人身上的邪灵就称他为“上帝的儿子”。但是,基督在世时,并没有被普遍承认为上帝的儿子。就这一点,马可解释说,“因为他告诫邪灵和门徒,不要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马可的观点不但与保罗的解释大相径庭,也显然不能满足与他同时代的人。信徒们不禁发问,如果基督一生中有一段时间的生活证明他是上帝之子,为什么不能说他一生都是上帝之子呢?基于这种考虑,后两部福音书《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都主张,基督从成胎起就显示出自己是上帝之子。
但是由于马太和路加隶属于与保罗的神学和哲学不同的领域,他们的福音书中,也没有保罗关于“先在”的痕迹。因此,他们的解释也无法满足那些深受保罗思想影响的人。于是,第四部福音书《约翰福音》出现了。该书对基督的含义重新进行了解释,并将长期流传的有关基督论的不完整思想融合为一,因而大受欢迎。即使后世的基督徒也认为这本书充满了“灵性的深刻解释”。《约翰福音》关于先在的思想和保罗的观点一样充分彻底,认为基督就是逻各斯,就是“与上帝同在”的道,“道就是上帝”,“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并第一次真正提出道成肉身。
《约翰福音》在叙述客西马尼园的故事时,就没有出现《马可福音》中那哀怨动人的祷告,求父亲撤去那苦杯。耶稣在十字架上也没有那痛苦的呼喊:“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而是说:“成了!”《约翰福音》对于基督即是主的解释顺应了那个时代一般基督徒的看法,形成了后来教会的正统教义。
《约翰福音》大约在耶稣诞生后95年至110年之间完成,但即使《约翰福音》是未来教会的正典,也没有在基督教内部达成一致。在约翰时代,安提阿地区教会独揽大权的监督(相当于后来的主教),和约翰同一派的依那爵,就没有将耶稣与上帝父看作完全等同。他认为,按肉体说,他的确是大卫的后裔,但按神的意志和能力,他是上帝的儿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福音书中最著名的是四本,《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教会在耶稣死后200年,将四福音定为正典,因其他的福音就逐渐散失了,只有片断保存至今。
据《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的记载,耶稣传教时,身上的神性和人性都很明显。比如他宣布自己是安息日的主,而安息日是上帝赐给犹太人最神圣的律法。这无疑使人感到耶稣相信自己是神。另一方面,他也说,世界末日何时到来,他不知道,只有父亲知道。又比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痛苦时呼喊说:“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耶稣身上这种神性和人性的共存,导致了以后的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总是纠缠不清。
之所以耶稣身上神性和人性会成为焦点,与犹太教的教义有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犹太教认为,“神将通过一位弥赛亚进行干预,推翻罗马政权,建立神的国;在这个国度中在大卫的子孙弥赛亚王的公义统治下,获得解放而具有无限力量的犹太教将繁荣昌盛。”但是,犹太人并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
耶稣是否认为自己就是弥赛亚,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但在“旷野试探”的故事中暗示,耶稣并不自认为是当时广大犹太人盼望的弥赛亚。不过,耶稣说过什么,或者认为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耶稣已经死在了十字架上,他的门徒将摆脱犹太教的束缚,把基督教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的第一大宗教。
耶稣死以后,他的门徒获得了一种信念,相信耶稣的死不是终结而是死而复活,这一信念由于五旬节的经历而被加深。五旬节,即Pentecostal,也翻译为“圣灵降临节”。在圣灵降临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已经无法知晓。当时的基督徒之间似乎也没有达成一致,《使徒行传》记载的评论甚至说,那不过是他们“喝醉罢了”。
随着门徒的努力,基督教的影响力慢慢的变大。但关于如何看待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仍然没有定论,并且基督徒的看法也在不断的变化。“盘石”使徒彼得在早期的讲道中,称基督是上帝的“仆人”或“孩子”。
保罗则隆重的声明,“他的使徒身份决不是来源于人,而是来源于上帝和基督”。虽然保罗常称基督为人,但是他把上帝和基督相提并论,从而把耶稣基督看作与上帝同等。在保罗的基督论中,上帝的仆人耶稣基督先受苦然后被高举,他具有“先在”的神性智慧,是上帝创造的代理者,他还有救赎的能力,为了拯救人类降世为人,受死而又从死里复活。
保罗是基督教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法利赛人,当他行走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时,看见了异象。保罗说,自己在那天看到了已升天的耶稣,召他做使者。对于基督教,保罗的重要之处不仅是作为耶稣的使者,他与各地教会之间的书信,在日后成为教会的《新约》正典的一部分。仅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保罗的观点对基督教的影响有多么大。
然而,保罗死后不过十多年的时间,不同的声音就出现了,那就是《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大概代表了当时某一派教徒独立的思想。福音的作者马可并不知道保罗主张的基督先在的观念,他采用了不同的解释,按他的观点,基督在受洗时被上帝收为儿子。马可尽力指出,基督此后在世为人的遭遇,无不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比如他传道时,那些附在人身上的邪灵就称他为“上帝的儿子”。但是,基督在世时,并没有被普遍承认为上帝的儿子。就这一点,马可解释说,“因为他告诫邪灵和门徒,不要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马可的观点不但与保罗的解释大相径庭,也显然不能满足与他同时代的人。信徒们不禁发问,如果基督一生中有一段时间的生活证明他是上帝之子,为什么不能说他一生都是上帝之子呢?基于这种考虑,后两部福音书《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都主张,基督从成胎起就显示出自己是上帝之子。
但是由于马太和路加隶属于与保罗的神学和哲学不同的领域,他们的福音书中,也没有保罗关于“先在”的痕迹。因此,他们的解释也无法满足那些深受保罗思想影响的人。于是,第四部福音书《约翰福音》出现了。该书对基督的含义重新进行了解释,并将长期流传的有关基督论的不完整思想融合为一,因而大受欢迎。即使后世的基督徒也认为这本书充满了“灵性的深刻解释”。《约翰福音》关于先在的思想和保罗的观点一样充分彻底,认为基督就是逻各斯,就是“与上帝同在”的道,“道就是上帝”,“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并第一次真正提出道成肉身。
《约翰福音》在叙述客西马尼园的故事时,就没有出现《马可福音》中那哀怨动人的祷告,求父亲撤去那苦杯。耶稣在十字架上也没有那痛苦的呼喊:“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而是说:“成了!”《约翰福音》对于基督即是主的解释顺应了那个时代一般基督徒的看法,形成了后来教会的正统教义。
《约翰福音》大约在耶稣诞生后95年至110年之间完成,但即使《约翰福音》是未来教会的正典,也没有在基督教内部达成一致。在约翰时代,安提阿地区教会独揽大权的监督(相当于后来的主教),和约翰同一派的依那爵,就没有将耶稣与上帝父看作完全等同。他认为,按肉体说,他的确是大卫的后裔,但按神的意志和能力,他是上帝的儿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