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984年4月28日凌晨5时56分,闻名中外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老山之战拉开了序幕。
老山地区地理特点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以南二十五公里处,中越边境口岸船头镇西南五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横亘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桩之间。
老山地区的地形是山高坡陡,主峰海拔1422.2米。同其他大山相比,这并不算高,但主峰山脚下的船头地区海拔仅仅为160米,峰、谷垂直比高为1262.2米。山势为西高东低,坡度为北陡南缓,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接近主峰时坡度为60至70度之间。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条大山梁,成鼎足之状。主峰的正北面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无法攀缘。当地瑶族同胞中流传着谚语:“猴子难上老山顶,山羊难攀老山岩”。
老山地貌为热带雨林气候,海拔800米以上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800米以下多为竹林、灌木和飞机草。竹林间距15至20公分,灌木、杂草高达2米以上。人进其中,抬头不见天,俯首不见地,不经砍伐,无法通行。
老山地区河多沟深,路少桥小。整个地区有3条大河、7条小河、一条暗河。
1979年之前有猎人小径三条,后因越军威胁,无人行走,小径被茅草覆盖,路迹难辨。
老山地区属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雾大潮湿,气候多变。云雾时聚时散,有时终日不散,老山主峰常年笼罩在云雾缭绕之中。老山地区昼夜温差为5至10度,山上和山下温差为10至20度。
老山地区毒虫肆虐,疾病传播快,自然减员多。其中对人员、牲畜威胁最大的是各种毒蛇、蚂蟥、小黑蚊、小黄蜂。人们常说:“云南十八怪,三条长虫一麻袋,三个蚊子一盘菜,黄蜂蜂窝当锅盖”。
归纳起来,老山地区的地理特点是:山高坡陡,河多路少,草深林密,毒虫骚扰,雾大潮湿,悬崖峭壁。山下穿短裤,山上穿棉袄。
老山地区中越双方概况
老山是中越边境12号界桩至14号界桩之间最高点。
占据老山,向北可通视我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向南可俯瞰越南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会27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我国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监视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诸要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古至今,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按照国际惯例,相邻两国边界两侧各15公里以内禁止屯兵和进行军事演习。但越南政府自我军1979年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以后,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秘密派兵侵占老山。之后,越军又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并在靠近我方一侧的阵地正面设有多道铁丝网、陷阱和防步兵壕。在距阵地400至600米的我方地段,设有警戒雷场。在距阵地50至100米处,设有宽正面、大密度的混合雷场。这些雷场又配以各种障碍物,形成障碍区;障碍区之间的间隙再配以火力控制,形成了防御设置上的大纵深。
在越军的防御阵地内,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直射、曲射、远射、近射、侧射、倒打相互交叉;上层、中层、下层、明火力、暗火力相互结合的密集火力配备。另外,越军还对我国境内主要道路、军事目标和可能攻击的路线都准备了炮兵射击诸元。这样,整个老山地区的越军防御就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地堡、坑道、掩蔽部为骨干,以雷场、铁丝网、陷阱、鹿砦为补充的防御体系,成为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偷占我老山之敌为越军越北二军区313师122团。该团历史上在抗法、抗美的战争中能攻善守,颇有战功。在几十年中获过多次荣誉,曾被越军国防部授予“决胜团”称号。在该团偷占老山后,越北二军区又抽调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五个炮兵营的兵力支援该团。
可以想象得出: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上,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这样坚固的防御面前,进攻老山之敌并战而胜之,无异于虎口拔牙、狮口夺肉。越军313师师长狂妄放言:“老山防御可以挡住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铺着上来”。
正是由于越军的狂妄和骄横,自偷占老山起,就对我国境内进行了无数次骚扰、挑衅。从1979年至1984年3月,越军共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690多次,发射各类枪弹28000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民300余人,炸毁我境内房屋67栋。由于越军的威胁,麻栗坡县船头农场有4000亩橡胶林不能经营,2000亩良田不能耕种,24个村寨被迫内迁。
越军的累累罪行激起了我南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强烈要求我国政府收复老山,将越军赶出中国领土。
战前准备及老山之战概况
1983年12月5日,原昆明军区第十四集团军第四十步兵师受领作战任务。
主要任务: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老山地区,形成有利于我方的边境态势。
“老山主攻团”被定为40师的主攻团。
主要任务:攻击并占领老山主峰。
部队经过短暂的准备后,于1984年2月16日夜,采取昼伏夜进的方式摩托化开进,2月20日凌晨1时到达麻栗坡县城西南五十公里的南温河一带,集结完毕,转入临战训练。
为了确保夺回老山的绝对把握,原昆明军区领导根据中央军委“杀鸡要用牛刀”的指示,对40师又加强了:炮兵第四师、十四军炮兵团、四十一师炮兵团、步兵第122团、昆明军区通讯团、军区工兵第七团、汽车第二十二团、军区敌后侦察大队、42师侦察大队、麻栗坡县民兵团。同时,原昆明军区为了在战略上麻痹越军,采取隐真示假的手段,调动了500部各种型号电台,并配以少量佯动部队,造成我企图向越南横连山省进攻的假象,成功迫使越军调动其主力316A师、311师向西移动,以加强其西线防御。
在临战训练期间,我参战各部队针对老山战区的地理特点和越军防御特点,组织部队熟悉地形、强化训练、研究战法、模拟演练,并对作战武器和器材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至1984年4月25日止,我军完成了进攻老山的一切准备。
这次老山作战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4月2日至4月27日。主要以部分炮兵对越军的军事目标进行火力打击,造成敌人的错觉;
第二阶段从4月28日至5月1日。主要任务是收复被越军侵占的领土,清除敌人在我境内的各种军事设施;
第三阶段从5月2日至8月30日。主要任务是转入防御,打击敌人可能发动的各种进攻。
此次老山作战,第40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共歼敌7100余人;击毁敌人火炮188门;坦克四辆;军车78辆;摧毁敌弹药库、弹药所62个;营房350余栋。
在我军发起进攻的第一天,我“老山主攻团”即毙敌341名;俘敌7人;缴获冲锋枪264只;轻机枪15挺;重机枪17挺;高射机枪15挺;40火箭筒17具;60迫击炮12门;82迫击炮8门;82无后坐力炮13门;电台11部;各类炮弹8000余发;手榴弹50000枚;子弹32万余发。在后期的防御作战中,战果更为显著。
战后,“老山主攻团”涌现出四个一级战斗英雄,分别是:史光柱、陈洪远、张大权、尹光中;八个二级英雄;还有一大批英模集体。全团荣立集体三等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老山地区地理特点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以南二十五公里处,中越边境口岸船头镇西南五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横亘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桩之间。
老山地区的地形是山高坡陡,主峰海拔1422.2米。同其他大山相比,这并不算高,但主峰山脚下的船头地区海拔仅仅为160米,峰、谷垂直比高为1262.2米。山势为西高东低,坡度为北陡南缓,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接近主峰时坡度为60至70度之间。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条大山梁,成鼎足之状。主峰的正北面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无法攀缘。当地瑶族同胞中流传着谚语:“猴子难上老山顶,山羊难攀老山岩”。
老山地貌为热带雨林气候,海拔800米以上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800米以下多为竹林、灌木和飞机草。竹林间距15至20公分,灌木、杂草高达2米以上。人进其中,抬头不见天,俯首不见地,不经砍伐,无法通行。
老山地区河多沟深,路少桥小。整个地区有3条大河、7条小河、一条暗河。
1979年之前有猎人小径三条,后因越军威胁,无人行走,小径被茅草覆盖,路迹难辨。
老山地区属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雾大潮湿,气候多变。云雾时聚时散,有时终日不散,老山主峰常年笼罩在云雾缭绕之中。老山地区昼夜温差为5至10度,山上和山下温差为10至20度。
老山地区毒虫肆虐,疾病传播快,自然减员多。其中对人员、牲畜威胁最大的是各种毒蛇、蚂蟥、小黑蚊、小黄蜂。人们常说:“云南十八怪,三条长虫一麻袋,三个蚊子一盘菜,黄蜂蜂窝当锅盖”。
归纳起来,老山地区的地理特点是:山高坡陡,河多路少,草深林密,毒虫骚扰,雾大潮湿,悬崖峭壁。山下穿短裤,山上穿棉袄。
老山地区中越双方概况
老山是中越边境12号界桩至14号界桩之间最高点。
占据老山,向北可通视我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向南可俯瞰越南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会27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我国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监视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诸要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古至今,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按照国际惯例,相邻两国边界两侧各15公里以内禁止屯兵和进行军事演习。但越南政府自我军1979年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以后,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秘密派兵侵占老山。之后,越军又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并在靠近我方一侧的阵地正面设有多道铁丝网、陷阱和防步兵壕。在距阵地400至600米的我方地段,设有警戒雷场。在距阵地50至100米处,设有宽正面、大密度的混合雷场。这些雷场又配以各种障碍物,形成障碍区;障碍区之间的间隙再配以火力控制,形成了防御设置上的大纵深。
在越军的防御阵地内,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直射、曲射、远射、近射、侧射、倒打相互交叉;上层、中层、下层、明火力、暗火力相互结合的密集火力配备。另外,越军还对我国境内主要道路、军事目标和可能攻击的路线都准备了炮兵射击诸元。这样,整个老山地区的越军防御就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地堡、坑道、掩蔽部为骨干,以雷场、铁丝网、陷阱、鹿砦为补充的防御体系,成为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偷占我老山之敌为越军越北二军区313师122团。该团历史上在抗法、抗美的战争中能攻善守,颇有战功。在几十年中获过多次荣誉,曾被越军国防部授予“决胜团”称号。在该团偷占老山后,越北二军区又抽调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五个炮兵营的兵力支援该团。
可以想象得出: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上,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这样坚固的防御面前,进攻老山之敌并战而胜之,无异于虎口拔牙、狮口夺肉。越军313师师长狂妄放言:“老山防御可以挡住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铺着上来”。
正是由于越军的狂妄和骄横,自偷占老山起,就对我国境内进行了无数次骚扰、挑衅。从1979年至1984年3月,越军共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690多次,发射各类枪弹28000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民300余人,炸毁我境内房屋67栋。由于越军的威胁,麻栗坡县船头农场有4000亩橡胶林不能经营,2000亩良田不能耕种,24个村寨被迫内迁。
越军的累累罪行激起了我南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强烈要求我国政府收复老山,将越军赶出中国领土。
战前准备及老山之战概况
1983年12月5日,原昆明军区第十四集团军第四十步兵师受领作战任务。
主要任务: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老山地区,形成有利于我方的边境态势。
“老山主攻团”被定为40师的主攻团。
主要任务:攻击并占领老山主峰。
部队经过短暂的准备后,于1984年2月16日夜,采取昼伏夜进的方式摩托化开进,2月20日凌晨1时到达麻栗坡县城西南五十公里的南温河一带,集结完毕,转入临战训练。
为了确保夺回老山的绝对把握,原昆明军区领导根据中央军委“杀鸡要用牛刀”的指示,对40师又加强了:炮兵第四师、十四军炮兵团、四十一师炮兵团、步兵第122团、昆明军区通讯团、军区工兵第七团、汽车第二十二团、军区敌后侦察大队、42师侦察大队、麻栗坡县民兵团。同时,原昆明军区为了在战略上麻痹越军,采取隐真示假的手段,调动了500部各种型号电台,并配以少量佯动部队,造成我企图向越南横连山省进攻的假象,成功迫使越军调动其主力316A师、311师向西移动,以加强其西线防御。
在临战训练期间,我参战各部队针对老山战区的地理特点和越军防御特点,组织部队熟悉地形、强化训练、研究战法、模拟演练,并对作战武器和器材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至1984年4月25日止,我军完成了进攻老山的一切准备。
这次老山作战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4月2日至4月27日。主要以部分炮兵对越军的军事目标进行火力打击,造成敌人的错觉;
第二阶段从4月28日至5月1日。主要任务是收复被越军侵占的领土,清除敌人在我境内的各种军事设施;
第三阶段从5月2日至8月30日。主要任务是转入防御,打击敌人可能发动的各种进攻。
此次老山作战,第40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共歼敌7100余人;击毁敌人火炮188门;坦克四辆;军车78辆;摧毁敌弹药库、弹药所62个;营房350余栋。
在我军发起进攻的第一天,我“老山主攻团”即毙敌341名;俘敌7人;缴获冲锋枪264只;轻机枪15挺;重机枪17挺;高射机枪15挺;40火箭筒17具;60迫击炮12门;82迫击炮8门;82无后坐力炮13门;电台11部;各类炮弹8000余发;手榴弹50000枚;子弹32万余发。在后期的防御作战中,战果更为显著。
战后,“老山主攻团”涌现出四个一级战斗英雄,分别是:史光柱、陈洪远、张大权、尹光中;八个二级英雄;还有一大批英模集体。全团荣立集体三等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