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中国武将列传 亡命者的群像——战国时代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接下来就进入了战国时代,在这个多采多姿的年代中,一共有八人入选。春秋时代有春秋二十列国之称,也就是有二十个大国,其他则还有许多的小国;然而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本来是超大国的晋分成了赵、魏、韩三国,最后则有所谓的战车七雄。当时周的王室虽然承续了下来,但是却只剩下形式上的都城而已,统治的范围就仅限于其周围。这还是因为那是为了要保持诸强国间的平衡,因此并没有特别要将之灭亡的必要,而让它继续存活下来。
  所谓的战国七雄,也就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七国。关于这七雄,高中生应该都学习过,如果照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顺序背下来的话,我想就应该比较不会忘了,因为这样刚好大致是依照逆时针的方向,从西方开始绕一圈回来,而大致国力的强盛也是依照这顺序。因此,从这两方面看来,应当算是个不错的记忆方法。
  在战国时代的八人之中,最古早的是吴起(注:纪元前四四O~前三八一年。卫出身。与春秋时代的战略家孙子并称,而有孙吴兵法之称。当齐攻鲁之时,仕鲁的吴起将自齐出身的妻子杀死,破除怀疑而当上将军大破齐军。其后在魏国也相当活跃,因和兵卒共同生活而受到信赖。是个相当著名,然其详细情况则不明所以的人物。--《史记》卷六十六〈孙子吴起传〉)。提到这个人就不能不提到在中国和日本都很有名的孙吴兵法。孙吴的孙,指的是《孙子》的孙;而吴,指的则是《吴子》,其著作者就是吴起。吴子乃是对吴起的敬称,就像是吴老师一样的感觉,与孔子代表孔老师的意义是相同的。
  吴起虽是大家所知《吴子》的作者,但实际上也有将《吴子》这本书说是其弟子所着,或是后人之伪作的说法。大抵上,凡是古典名著大概或多或少都有后人伪作之说。
  当我在写作中国的事情时,常倚赖的就是平凡社所出版的《亚洲历史事典》,上头有关了“吴子”的记载,只有着作物解释的《吴子》,而没有吴起这个人。虽说《吴子》这本书给了后世相当大的影响。但其实吴起这个人本身也相当有趣。只不过,后世的人所认为有趣的人,在当时可不一定具有人气,像是日本的织田信长,当时所生的人可能会认为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人。而吴起,似乎也有这样的倾向。
  这个人原本属于儒家,也就是孔子的一门,但并不出名。只知道他是曾进到孔子弟子中最孝顺的人物。就在此时,吴起的母亲过世,曾子认为理所当然地吴起应该在家为母亲服丧,然而没想到在塾中却见到了他。因此就问道:为何你没有在为母亲服丧呢?吴起答道:母亲已经死了,因此并不能够再做什么,与之相比,还不如追求学问来得重要。曾子就认为这样子的家伙实在太过分,便破门将他赶走。
  重要的是,曾子这个人认为孝顺乃是所有道德的开始,从这点看来,吴起的为人着实十分糟糕。而实际上,吴起不但重物欲,而且还好色,甚至连妻子都杀害,从此应该也是多少可以看出端倪的。
  在经过了一番辛苦、到处流浪的生活之后,吴起来到了魏国。在一些战事之中,他逐渐崭露了头角,也以其善辩的长振奋得到魏王的信赖。
  曾有一次,在与敌军的作战中,有位负伤的兵士由于脚部的伤口恶化开始流脓,没想到吴起居然以自己的口亲自替兵士吸脓,再加以包扎,让所有的兵士们都相当感激,愿意为他而卖命。听说这名兵士的母亲还因此而流泪,叹息着说:这孩子的父亲就是因为感念吴将军的恩德而勇敢战死,看来将来这孩子也一定是会这样战死而成了有名的逸话。
  至于吴起自己本身,有死时也是相当壮烈。由于信赖吴起的君主死亡,而根据当时的情形,当君主死亡时,受君主宠爱的人物多会为后继的君王所肃清,特别是吴起的情况,由于他实行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改革,因而受到许多名门的憎恶,在前王的葬式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发生了骚动,准备要杀死吴起。数百人的兵士拿着武器追赶而来,让吴起不得不做出已经不可能逃走的觉悟。
  那要怎么办呢,他跑到了放置前王遗体的房间,将身体趴在遗体之上,就这样,追来的兵士所放的箭,就把吴起像剌猬一样射死了。而当然,前王的遗体也为箭所射中,因此,杀死吴起的兵士,就因为伤害前王遗体之罪而被捕,最后受到死刑之处分。
  也就是说,吴起在死前竟然就向杀死自己的人报了仇,这当然是十分壮绝的死法,也表示着吴起这个人是直到死前都还在玩弄着谋略的。
  在《史记》的世界中,提到不少战国时代的战事,而这些在日本也有不少被写成小说,一般的读者可能也较熟知,而这就是战国时代初期吴起的故事。
  接下来要说提第六位孙膑(注:生殁年不明。纪元前四世纪时齐之兵法家。根据《史记》〈孙子吴起传〉,其为孙武百数十年后的子孙,仕齐,本名不明。所著之书被称为《齐孙子》或是《孙膑兵法》,以与最初的《孙子》相对。在攻城战及步兵战等,可看出其中反映时代而与以前的许多不同。而关于《孙子》与《孙膑兵法》之连贯性及判断两者之不同的,乃是在一九七二年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之前汉时代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在这时的出土文物中,除了现行的三十篇《孙子》之外,还有以前所未知的关于孙武和孙膑之两种兵书,经过确认整理,分别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出版。--《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的故事。孙宾这个人是实际存在的,也有人认为《孙子》这本书,其实应该是这个人所写的才是。依据近年报 研究,认为第一位的孙武有其所写的书物,而第六位的孙膑也有书物留下,因此两者都有兵法书传世。可是,《孙子》这本书之所以能够一直留传至今,其实跟曹操很有关系,因为曹操在研究了《孙子》之后,订下了注释继续留传。如果没有他的话,《孙子》大概也不见得够够留传到现在吧!另有一个较极端的说法,就是《孙子》这本书会不会根本就是曹操听写的呢?实际上,我想曹操倒确实有写这种书的实力才是。
  关于孙膑这个人,和之前所谈到的孙武、伍子胥、范蠡等人合在一起,在海音寺潮五朗所写的《孙子》这本书中,倒是将之化为小说中的人物了。
  孙膑的膑并不是本名,而是对脚部有残疾的人的称呼,而他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在《史记》上这也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
  在《亚洲历史事典》中,关于孙膑这个人只写了他姓孙,至于本名则未提到,因而无从得知。只知这个人年幼的时候曾和另一名叫庞涓的人一同学习兵法,而他们的老师则是鬼谷子。
  这个鬼谷老师是个相当神秘的人物,在此后数百年的故事中也有出现。人当然不可能活到几百岁,所以如果他不是个幻想的人物,就是鬼谷子的名号和兵法乃是个代代相传的流派,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晓得了。
  这两个人在鬼谷老师的门下均十分优秀而有名,不过也有人开玩笑说那大概是因为弟子只有这两个的缘故。
  总之,这两人的将来是十分受到瞩目的,而其中的庞涓更是非常积极度地在各国之间游走,最后来到了魏惠王的身边,其国家战略之观点受到惠王的认同。在当时,如果自己不好好推销自己,不将自己的理论说出去的话,那就无法得到认同。由于庞涓这个人有相当的辩才,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立下了相当的武勋。而这时庞涓就想到了好朋友孙膑。由于我们不知道他的本名,因此就照孙膑这样称呼他吧!
  之前,这两人可能曾订下了如果有一方出名的话,就一定要提拔另一个人的誓约,因此庞涓在自己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之后,就想到了之前的约定而将孙膑叫来,并向惠王推荐。孙膑这个人也是很能够表现自己长处的人,因此也得到了惠王的信赖。
  就破绽时看来有点像小说或戏剧的题材--庞涓的心中出现了恶魔,他认为,当孙膑获得了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之后,由于孙膑比自己优秀,总有一天会追过并赶走自己的。因此,庞涓就对自己之前把孙膑叫来的事感到十分后悔,而想要把他解决掉。于是就用无实的罪名强加在孙膑身上,把他送进了牢狱。在此孙膑必须选择是要被杀,或者是接受一种叫做“肉刑”的刑罚,也就是把手或是脚切断。
  这种刑罚到底是直接把两脚切断,或者只是把骨头打碎,具体的情形我们不知道,总之孙膑从此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孙膑在牢狱中努力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迫害,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受到了庞涓嫉妒。当了复仇,孙膑费了一番工夫逃出了牢狱,从此不知去向。
  之后,孙膑逃离庞涓所仕的魏国,最后亡命来到了齐国,经过了一番运作之后,终于得到齐之有力贵族的后援,而成为齐的军师。当时齐的总司令官为田忌,这人也是个非常有力的贵族,名单上第八位的田单也是这个人的一族。
  在齐与魏的作战中,魏的总司令官理作当然地就是庞涓,而以庞涓的眼光看来,应该已经在社会中无地自容的孙膑,竟然以敌军的军师身份出现,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在此,两人便进入了必须竭尽智慧的作战之中--这是在《史记》和小说《孙子》之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形容得十分贴切。总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策略,最后孙膑胜过了庞涓。
  首先,在庞涓自魏出征攻打其他国家时,孙膑就针对空巢一般的魏都突进,而当庞涓听闻此一消息慌忙回军时,这慌忙而不整的军队就一一地被打败。这时--说过其实庞涓的心理状态真的是非常小说化,他一面因为不知是否会被孙膑打败而不安,在想到对方不知会不会比自己更高竿的情况下,自然就相当地想要显示出自己的优秀庞涓的心理状态一一被孙膑看在眼里,看来孙膑确实是比庞涓技高一筹。
  军队前进下阵地,当然吃饭是必须的大事,这时就得利用灶来进行煮炊,而孙膑就利用操作灶的数量,增增减减来扰乱敌军。庞涓跟着齐军,在计算了灶的数量后,发现灶一天天地减少,就判断齐军每日都有不少逃兵,因而决定进军。然而这正好中了孙膑的策略。
  最后,孙膑还在森林中剥下了一棵树的树皮,在呈现白色的树干上写下文字,然后再派军埋伏于附近。当魏军来到此处之时,周围的天色已暗,只有白色的树干上似乎有些文字隐隐浮现。庞涓在发现了这东西之后,举起松明火把准备看清楚上头到底写了些什么时,发现写的竟是“庞涓死于此”五个大字。正在大叫的时候,齐军就以其手中的松明火把为信号万箭齐发,把庞涓如刺猬般地射死。
  记得这个场面在《东周英雄传》(郑问/著)中也有描画,对庞涓来说当然有点可怜,但这也成了一个名场面。
得报了大仇的孙膑,死于何时并没有资料,自报仇之后,就如同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一般,他自第一线引退,而后我想他大概就是写他的兵法书去了。
  以上就是关于战国时代孙膑非常有名的故事,不过,我想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孙子》或是《东周英雄传》中读过这个故事了才是。
  好了好了,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七位的乐毅(注:生殁生不明。战国时代为们昭王所招募之将军。为了燕对齐的复仇,而于纪元前二八四年联合赵、楚、韩、魏一同讨伐齐国,被封为昌国公。然而在昭王亡后,不为后继之惠王所用,而使得燕国居于劣势。之后,因流放乐毅而反省的惠王虽欲再度将之招回,惟为其所拒。这时,示其忠义之心的书简尤为有名。后来,他在赵国亦受重用,而成为赵与燕两方之客卿。是在以诸国均以统一中国为目标而相争的时代中之典型谋将--《史记》卷八十〈乐毅传〉)和第八位的田单(注: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齐之王族。田氏出身虽也曾有做至将军职位的,惟其在历史上留名乃是在纪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齐国除莒与即墨以外的城池全都被攻占之际。当时即墨以田单为将军,进行与燕之抗战。纪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去逝,惠王继位,田单派出间谍使乐毅失势,再施以奇计火牛之计,使得燕军大败,齐国再度取回其失去的七十余座城池。并将齐王请回莒城,对齐有再造之功。顺道一提,这个火牛之计,在日本,也曾为木校园义仲所使用,因而为日本人所熟知。--《史记》卷八十二〈田单传〉)。乐毅是燕的将军,而田单则刚刚提过,和田忌一样是齐有力的贵族及将军。这两个人就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和上杉一样,是敌对的关系,尽了力互相战斗。
  我从之前开始,就像流水般地叙述了好几位武将,然而确实在这些人之间到底经过了多少年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依着《史记》的叙述这样一直写下来而已,关于年代的方面还有不少难以确实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关于这两个人,应该要多什么地方开始谈呢?这两人用尽力量的正面冲突,乃是发生在西历纪元前二八四年间的事,至于秦国统一天下,则是六十年之后的事情。
  燕和齐这两个国家,大致上是位在中国大陆本土的东北部而将之二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双方之间有着积年的怨恨。乐毅本来虽是出生于魏国,但却在燕昭王的招募下成为其将军。
  这个时代的中国,与某个时期的欧洲很像,即使是生于某一国的人,在不见容于本国之后,就离开到名一个国家,并且仕奉这个国家的国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出生到死都一直出仕同一个国家的人反而少见。也因此,在这个时期向外国挖角的风气很盛,一日不想再待在这个国家,立刻就可以去别在国家寻求支持。不单是截止将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会从一国到一国,因此各地才会学问兴盛、国家也因此而繁荣。
  而就像刚刚说过的孙膑一样,年轻时所建立的人脉,与其后的历史可能息息相关;而年轻时的仇怨,以后也可能会演变为国与国的战争。
  乐毅在出仕于燕昭王之后,于纪元前二八四年展天了对齐的大举攻势。一瘵攻占了齐的七十余个城池,大约也就是现在的七十几个县或州的感觉。而在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后,齐只剩下两个城,就快要完蛋了。如果以现代的日本为例的话,四十七的都道府县,就只剩下两个县,其他则全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据一般,眼看就要亡国了。当时,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认为,而在燕与齐合并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更强的大国。
  就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城池中,一个叫做即墨,在这儿有个叫做田单的人,他和之前所提过的田忌一样,是齐皇家的一员,当然,皇家也会有本流与分支的不同,这个人属于分支,因而虽为皇家出身,然而却没有大的出仕机会,只能够在都城的市场中当个役人。在燕军来攻之后,他就带着他的族人逃离了都城。只是在燕军准备进攻即墨的时候,他却就被民众推举成即墨的防卫司令官。
  在此,田单是说了些什么才接受这个任务的呢?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总之他是接受了。而由于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军包围了许久依然无法拿下这座城池。这时,燕的国王昭王过世,而由惠王即位,是为燕惠王他和之前提过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叙述吴起的时候也曾经提过,当新的国王继位的时候,仕奉旧王的人可能会遭到冷冻,更甚者还可能受到肃清。这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燕惠王并不喜欢乐毅,与其说是感情上的讨厌,还不如说是对在前王时代获得巨大武勋的人物的一种警戒心。
  当然,燕的新王即位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田单耳中,在此,田单就派间谍放出流言,说乐毅在将齐几乎完全征服之后,就会自立为齐王,不可能再继续在燕王之下当个听话的官了。
  而惠王相信了这个流言。
  这乃是传统的一种政治力学,会有这样的流言,就是因为有会相信这种流言的心理。如果想让乐毅失势,不再让他继续拥有进攻的权力的话--之前是因为他有前王可倚靠,然而现在没有了--要做的就是要让这样的流言传出。本来谗言就是想信的人就会相信,于是惠王就免了乐毅的职。
  乐毅悄然自战场离去,当然一定会有人前来接替,然而这个人并不有名,也不值得去知道他的名字,燕军还是继续包围着,只不过,总司令官乐毅遭到解任,其他留下的将官士气势必受到动摇,在此田单就运用他的智慧,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计。
  他集结了千头以上的牛匹,在夜晚于牛的尾巴上绑上松明及稻草,点上火让其冲向燕军阵地。燕军在休息之际突然遭到夜袭,一看之下,却发现随着动摇地轴般的轰隆重响声之下,居然有不知其真面目的一大群怪物带着火焰杀到,不由得阵脚大乱,而随后则有田单选出的五千余兵士,一举就将燕军击退。在燕军方面,本来就因这场夜袭而十分惊恐,再加上乐毅不在后的不安,有许多人就逃走了,结果在短短时间中,本来为燕军所占领的七十余座城池便一一地为田单所收复。
  结果,田单因此战功而受封为贵族,此后过着平稳的人生以至终老。说过来。田单这个人虽是位名将,然却是在一役间成名天下,在那之前之后似乎都没有参加过其了的战役。只是他一战就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的话,齐国早就灭亡,而战国七雄也就变成了六雄。田单在危急之际解救了齐国,光是这生涯中惟一一次的战役,就成了留名历史的名将。
  另一方面,着了田单一道的乐毅,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阵地,此后又怎样了呢?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晃回燕国去的话,一定会被杀的,于是他就亡命前往赵国。由于他是具有实力和名声的人,因此受到赵王的厚遇。而在燕国这一方面,惠王虽然一度将乐毅流放,但在田单将燕攻占的城池又占回去之后,他才发现乐毅的伟大,因而十分后悔,就给乐毅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回来燕国。然而乐毅则郑重地写了一封回信,认为现在他如果回去的话,两边可能都会觉得尴尬,日后可能又会发生杀人或被杀的事情,因此他不喜欢,就拒绝了燕王。此后也老死在赵国之中。
  让战国时代更显壮丽的名对决,就在此合上了幕。
  虽说是十分命运般的对决,但实际上在作战时,乐毅是否知道田单这个人,说不定都还是个问题呢!
  当时,要是乐毅获胜的话,也许齐就真的就此而亡,而燕则更为强大。战国时代虽是以秦之统一天下做为结束,但秦是位于大陆之西,若是东侧进入燕的支配之下的话,由于东侧的农业生产力等均较高一等,也许秦与燕将会东西分割中国,最后则会进入两国间的最终决战也说不定。只不过,在此之前,齐国都城市场中的田单这个小小官吏居然改变了历史就是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九位的廉颇(注:生殁生不明。纪元前二八三年以战国时代赵之将军的身份与齐作战,立下战功而著名。由于其与秦、燕、魏、齐等作战皆胜,因而名列信平君,一如相国之位。廉颇与蔺相如(生殁年不明)的交游尤为有名。蔺相如在赵国欲将自楚国手中所取得之战国时代名玉“和氏之壁”拿来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的事件中,看穿对方存心不良,因而守住了赵国的利益,自己也当上了外交官之类的人物。可是此举却让廉颇认为一个非武人的口舌之徒,竟能够立于自己之上,因而十分不快。惟蔺相如认为他们两人的争端将导致他国得利,廉颇知道之后,就自己前往请罪,两人也因此结为刎颈之交。这两人连手之坚固,甚至让别的国家认为只要有这两人在,就不可能攻打赵国的说法出现。廉颇在此后也依然立下不少功绩,惟晚年因不若之前有用而被迫亡命魏国,后又亡命楚国。可惜因年老而未曾再立下辉煌的战功。--《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吧!这个人虽为赵的将军,但自古以来就是以老将着称,当然他不可能一出生就很老,只是因为他在有了一定的年岁之后才在战场上活跃,因此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这个人的情况,与其次次地来叙述他战胜的经过,是没有什么意义,他有名的乃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
  蔺相如这个人是个政治家,尤其擅长于外交,在赵、乃至于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国际的社会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非常有功绩的人。关于他伟大的事迹,在《史记。中也有不少记载,在此先略过不谈。蔺相如这个人,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状况下,自然并没有建立任何的武勋,他是以外交上的功绩获得了与廉颇并立的地位。然而这却让廉颇感到不快,常常说蔺相如的坏话,然而蔺相如一向置之不理。蔺相如的友人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像他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不闻不问呢?应该要回口才对。然而蔺相如却说:这个国家是因我和廉颇将军两人才能得保的,如果我们两人起争端的话,那会感到欣喜的就只有外国而已。廉颇在听到这段话之后,发觉自己错了,于是低头道歉。并希望与蔺相如成为朋友,这是相当有名的故事。
  只是廉颇这个人,也在随着年岁增长之后,被新的国王所疏远,不再看重他。最后就因不爽而亡命他国,虽然历经几个国家,因其之前的名声而受到尊重,但以后并不曾立下足以改变历史的活跃战功。
  谈完了廉颇,再来看看接续他的后辈赵奢(注:生殁年不明。最初为战国时代赵的田官吏。由于不满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在当时是以威信征收租税,而非以法征收,在冲突之中甚至还杀死了其随从九人,最后则以统治之法说服了盛怒的平原君,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其后,当秦攻韩之际,廉颇等诸将皆不可能救援时,以惟一一个可能的将军之身大破秦军,被任命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战国末期的武将们在确立压倒性势力的秦国前绝望的活跃,和战国初期国家建设期武将的功能,可说是大异其趣。--《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这个人当然也有两把刷子,然而他真正为人所乐道者,乃是他与儿子赵括的组合。
  该怎么说呢,赵括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够以滔滔理论把对手辩倒,即使是对他父亲赵奢,以经过许多的议论之后,输的也一定是父亲赵奢。赵奢这个人虽然有许多实绩,但也许他的口才并不是很好吧!而赵括就因为这样的情形,即使是名将赵奢在嘴上也不敌的事绩,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名声。甚至将要因此而当上将军。对此,赵括的母亲,也就是赵奢的妻子,来到了国王的面前,希望国王不要通过这样的人事案。国王就问道:你的儿子即将出仕,为什么你反而要来阻止呢?赵括的母亲回答道:这孩子在口头上确实是胜过了父亲,然而那只是桌上的空论,他并不像父亲般具有实力,因此如果儿子当上将军的话,很可能为此误国。但国王并没有许诺她。
  因此,赵括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而就像大部分太年轻便出仕的人一样,他并未看重他的部下,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可以去做,因而逐渐失去了人望。
  就在此时,等一下就会介绍到的,第十三位的白起这个人领着秦军杀到,赵括虽然率领了四十万的赵军迎击,最后却败得很惨,除了本人在战场上战死之外,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也因白起之故而尽皆被杀。也就是因为这场战役,因而造成赵国的亡国,这也可说是一种命运。
  关于赵奢这个人,也因此与其具体地说什么他是如何如何战胜的啦,还不如说说他看透了儿子这样的将来,而成为预方了赵这个国家衰亡的有名人物。但同时也因为如此,如果在五年之后,我再次选择这样的名将百选的话,若是知道了我现在所不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将军,我想我是一定会将赵奢这个人舍去的。
  以《史记》来说,除了具体功绩外,似乎也还蛮喜欢写一些像宁瓣特殊逸事,因此,在说到廉颇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赵奢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这方面反而没有许多的着墨,倒是在其他方面留下了不少故事。像是廉颇的情况是与蔺相如之间 的友情,赵奢则是输给了儿子,然后看透了儿子的将来等等。
  要正确一点地说,其实在《史记》上是确实有写明的,只不过在身为读者的我的记忆中,却没有留下些什么,因此责任应该是在我身上才是。而同样地,在日本关于《史记》的文章中,不管是关于赵奢还是廉颇,也都不太注意其个别的作战,而是在于这些逸话。
  再下来就要谈到第十一位的信陵君(?-纪元前二四四年。名为魏无忌。战国时代魏昭王的儿子,与齐的孟尝君、魏的平原君、楚的春申君等并称为四公子,有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的时代已为战国末期,秦具有压倒性的势力。战国时代的各国有力者虽拥有才能,并志于改革,然却均在国内进行一已势力排除的强力体制,并从争端中胜出。这种与当时的趋势矛盾的作为,显示了当时诸国体制的不成熟。--《史记》卷七十七〈信陵君传〉、《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这个人乃是魏的王族,和在日本亦相当有名的孟尝君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各国的王族,无论具体行事如何,总是当时具有人望与势力的人物,而信陵君的情况则是更具有军事方面的优秀才能并为世所知。要说孟尝君有什么样的功绩,可能还得侧头想一想,但是信陵君具有军事上的功绩则是无庸置疑的。由于信陵君是国王的弟弟,因此一开头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自然就在贵族的生活中,集结了三千名的食客在其身边。所谓的三千人,倒不一定是具体的数目,只要把它想成是许多许多的意思就行了。
  纪元前二五七年,秦的大军包围了赵的城都。赵的城都名叫邯郸,是个非常有名的古代都市。
  由于城都一旦陷落,也就代表赵国亡国了,而信陵君的姐姐正是嫁到赵国去的,因此他想要去救出他姐姐。可是信陵君这个人是个贵族,虽然有丰裕的生活,但是却完全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权,若想要救出姐姐的话,不发动大军与秦相敌又不行。在没有发动大军的权利之下,信陵君经过努力思考,惟有使用一些小伎俩来夺得可发动军队所必要的凭证了。所谓的凭证,指的并不是文书,而是虎符,一种虎形的兵符。他在瞒过负责的人员后,以夺得的虎符发动了十万军力,直赶至邯郸。那此为止,还只是个贵族领军出征的事件而已,然而他却战胜了秦军,由此可知其是个非常具有将才的人。
  当然,这是一件任意出的行为,就魏国来说,如果因此而惹怒了秦国怎么办?因此并不希望他回来,信陵君也就这样子在邯郸留下,过了十年平稳的生活。而这一次,他则接到了秦国攻打魏国的战报。当然,信陵君放不下心,他集结了其他的国家,号称五国联合军队,与赵、韩、齐等国的军队一同与之对抗。
  信陵群领着联军击破了秦国的军队。当时,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其他的国家全都处于时时害怕秦国来攻的状态,而信陵君先是救了赵国,十年之后再救了祖国魏国,于是,其名声自然传遍了天下。
  对秦来说,有信陵君这个人在,要灭赵或灭魏就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就派出了得意的间谍,前往散发流言,说信陵君将要自立。这样的行为相当奏效,对战国时代各国的国王来说,几乎都是处于随时可能被有力的将军夺取自己国家的恐惧中,因此信陵君自然受到了怀疑。为此,信陵君自动交还了军队,以后就带着他的家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饮酒作乐,而在其死后,魏就被秦所灭亡了。
  关于信陵君的事情,在《史记》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有人把信陵君当成主角来写成小说才是,这是那么有趣而难以令人放手的题材。
  就是这样,谁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做出了什么事情,我想,《史记》的日本语版已经有不少译本,读了就应该会知道了。因此之故,我在背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着墨,我想写的是将主题置于个人的活跃上的人物故事。
  那么,剩吓来的,就是第十二位的李牧(注:?~纪元前二二八年。雁门出身。战国时代末期,由于赵建国于现在的山西省一带,因而与北方匈奴的抗争不绝,令人十分烦恼。这也是北方列国著手兴建长城的要因。赵人李牧就位于此面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因确立了对抗匈奴之战术而为人所知。他一面避免当面的抗争,一面进行军事力量的增强,之后,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大破东胡与林胡,安定了赵的北方前线。而大败的匈奴在此后十数年间也不敢靠近赵的边境。他在纪元前二四三年进攻燕国、前二三三年击破秦军,因而受封为武安君。(编者按:受封为武安君的人其实是排名第十三位的白起,此处系作者谬误)对其感到恐惧的秦国于前二二八年,在其与国王的离间计划中成功地将之杀害。很快地就造成了赵为秦所大败的结果,而使得赵国灭亡。--《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了。关于这个人,不详细一点叙述是不行的。
  这个人乃是赵人,身处于战国末期,也是那个会感到不知何时秦一定会统一天下的时代的人。我个人是从中学生时开始对《史记》感到兴趣的,一共读了好几遍,即使是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或是以像名将传记一类的东西在日本也不少,然而就是从来没来看过有那一本是以李牧为主的。正巧我处在一种虽然读过《史记》,但却有不少地方遗忘的时期,因此就买了中国所出的原书来阅读。而在中国所出的历史名将集或评论集中,却一定会见到这个李牧。
  可是李牧到底是什么人呢?我立刻动手去翻了《史记》的日本语版。原来李牧这个人并没有怎么与他国进行战争,重要是的,他是当北方匈奴,随时都在伺机寻代南下进枚的机会,而李牧就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获得了大功。
  为日本所知的匈奴,乃是北方的骑马民族,他们并不是在汉代就突然出现在北方的,而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一直窥何着中国本土。
  而李牧正是确立了对匈奴侵攻战术的人,他挖掘堑壕、筑建土垒、立起栅栏,因此在匈奴进攻之际,得以削弱其机动力而能进行持久战。
  对于像匈奴这种如风一般呼啸而来,然后再呼啸而去的行为来说,只要利用栅栏或土垒来封死他们的机动力,他们也无可奈保,一旦成了持久战之后--匈奴本来就不是军事物资丰富的种族,也因此他们才会想前来中国进行曲略夺等到他们的食粮耗尽,再从后头加以突袭,自然就能予其相当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李牧乃是确立了农耕民族针对骑马游牧民族之防御战术的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后,一般虽说是由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但实际上他乃是利用以前所筑的燕与赵等的城壁,所连结而成这号称万里的长城的。其中,筑成赵之长城的,应该就是李牧。
  相对于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速攻和奇袭,具有如此恒久的,就算是一时的也好,像这样的防御物自然能够建立起持久战的基础,而确立了这个战术的人,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莫大的名声了!然而在日本,他则几乎是完全无名。在名单上从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那些人,当然在《史记》上均有所记载,在日本应当或多或少也为人所知,然而李牧这个人却不然。因此,从中国的原书中得知李牧这个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刺激,也就是说,日本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历史上人物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对中国人来说所谓名将的条件,直到今日。对于李牧这个人的存在,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李牧在对匈奴的作战中获得大功之后,再接下来则是被选为与其他强国作战之指挥官。这时已是战国时代末期,秦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断出兵进击的时期,不过,就算在此时,李牧依旧有两次大破秦军的记录。于是,秦国又再度派出了间谍,说李牧将会拥兵自立的老套,可惜赵的国王依旧相信了,因此李牧就被捕而遭到杀害。这是纪元前二二八年,秦的统一天下也就在不远。
  就这样,关于战国时代的叙述,最后也以李牧告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美文转贴 / 中国武将列传 大河的边缘——春秋时代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在春秋时代中,共有四人入选:
      一、孙武
      二、伍子胥(名员)
      三、范蠡
      四、赵襄子(名无恤)

      其中三人为南方,也就是长江流域之人,一人为北方,也就是黄河流域之人。
      关于孙武(注:生殁年不明。齐国出身。春秋时代之战略家。春秋至战国时代虽然思想家辈出,然而他却是其中以强化军事力为统一中国方针之兵法家。孙武与另一名叫孙膑的人均被称为孙子,两人虽然血缘相同,但孙武的年代较早。孙武在仕吴之前所著的《孙子》,被称为兵法书的古典,而以孙子兵法为世人所知。其特色在于反映及于战国时代的古老体制之崩坏,不再以贵族或精锐部队之勇战、力战为前提,而在于集团战及谋略说等。--《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这个人,可说是相当知名,至少大家也知道他似乎就是写下《孙子》这本书的人。但实际上,关于这点倒并没有那么明确。根据《史记》上的记载,只知他最有名的事迹,乃是为了证明军律的严正,而斩去了君主宠爱的两名美女而已。
      在这个事件中,他为了要让君主认知军队训练的必要性,就命两名美女为队长,带领由其他美女数百人所组成的队伍,并依军令行动。然而不论孙武如何命令,就是只听闻笑声,而没有确实的动作。于是孙武便认为这是队长之罪,而将两名美女叫来斩首。如此一来,其他的人便不敢大意,而能听从孙武的命令行动了。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虽然可以得知其所注重的乃是军律的严格,但这大概也只是象征的寓言,毕竟连孙武这个人实际上是否存在,在历史上都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示怀疑。关于这件事,在学界中后来虽然些有力的学说出现,但我们还是把它当做一则有趣的故事来看就好。
      而比较重要的,则是第二位的伍子胥(注:生殁年不明。名员。春秋时代仕吴之政治家。原为楚国人,但因卷入政争而致家族被杀,因此亡命吴国。当时的吴国方被共同二分江南势力之越国所败,为了复仇而大举进用人才。使用新型之战车长驱中原,因而打败了北方的楚及南方之越的伍子胥,在替吴国建立磐石的同时,也以破坏楚王之墓并将其尸体鞭打之举复了父兄之仇。然而,由于怀柔之故,终日溺于敌方所送之美女西施的吴王夫差,最的竟逼其走上自尽之路。而他也因为伍子胥是在对吴下了诅咒之后而死,因此后来也以怨灵神的身份成了民间信仰之对象。--《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他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当为人熟知,是个把替父兄报仇当成是一生职志的人。听说台湾的名漫画家郑问老师,在《史记》的登场人物中,最喜欢的人就是伍子胥。只是,伍子胥是个性格非常苛烈的人,对日本人来说,也许是个避之惟恐不及的人物也说不定。
      当这个人被国家所放逐的那段日子中,有段时间几乎是空白的,因此也有人认为伍子胥在这段时期内是在写自己的军事理论书,然后以孙子为笔名发表。因为实际上,孙武这个人的实在性尚有所疑问,而伍子胥则没有问题。个人认为,伍子胥如果以这样的形式来着书发表自已的思想和理论的话,那倒是个十分有趣的说法。只是,为什么伍子胥要以孙子为笔名呢?那就完全没有提到了。
      就在之前,于中国的西安,几乎完整地发现了以竹简书写的《孙子》八十二篇共十四万一千七百零九字。如果此一报导属实的话,那对现今只存留约六千余字的状况来说,如此的大发现应当能对这一段历史提供飞跃性的研究资料才是。
      说到伍子胥,他的父亲乃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重臣,由于楚国发生了王位的纷争,因此他的父亲与兄长都被杀死。正确地来说,其实应该是在听离奇了父亲被杀的消息后,伍子胥就准备逃难,主张以后再来为父报仇;至于兄长这方面,则是在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他之后,自己承担了长子的义务,而和父亲一起就死。就这样,伍子胥逃亡出境,后来碰到了吴王--阖癌这名人物。这个人乃是春秋五霸之一,当时是非常英雄的人物。而伍子胥就出仕于他,而与母国楚国展开交战。由于他具有相当的将才,因此屡次大破楚军,而在最后终于陷落楚的都城时,本为其复仇对象之楚王--也就是那个杀了其父兄的人物--却早已埋身于坟墓之中。气愤的伍子胥就破坏了他的坟墓,把楚王的尸体拿出来加以鞭打。这故事十分地出名,然而就日本人的感觉来说,似乎并不需要做到如此决绝的地步,甚至连当时伍子胥的亲友都如此认为。然而伍子胥为他的复仇花费了他的岁月,还因此说过--“日暮而途远”的话,流传至今成为名言,充分表达出了一名一生都只想着复仇之老人的心情。
      之后,吴国在与越国的作战中也获得胜利。在此,越国的国王勾践--他在日本也香蕉是个有名的人物--在前往吴国投降之际,伍子胥曾向自己的君主提出应该把这个人给杀了的建议。
      此时身为伍子胥君主的,乃是吴王夫差。由于伍子胥自已乃是个花了终身生涯于复仇上的人,因此在攻破越国之后,认为如果让越王勾践继续存活下去的话,将来一定会前来报仇,就像他自己一样。然而,虽然他提出了将之杀死的建议,惟夫差认为越国已为自已的属国,没有再将勾践杀死的必要。于是伍子胥便放话说将来吴一定会为越所灭。这话传到夫差耳中,自然是大大不高兴,而认为其非常高傲。
      之后,吴王夫差认为既然自己已经称霸一方,在中国全体中有相当的力量,于是就有了征服北方的打算--吴国本来就位在南方的长江流域,此时为了向北方征服黄河流域而打算出兵--伍子胥认为不可,此举让夫差在心中认为这家伙日后终会将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就下令赐死伍子胥。而伍子胥在接受了这道命令之后,虽然不得不自杀,然在死前挖出了自己的眼睛挂在城门之上,说要亲眼看见吴国的灭亡。
      得知此事的夫差认为,伍子胥在临死后还那么自大,就指导他的尸体装进代子流放长江。当地的人因对其怜爱,因此便设立了伍子胥的祠庙。
      接下来谈到之后的事情,果然如同伍子胥所预言的,战败的越王勾践确实谋于复仇。当然,一个人的复仇是非常辛苦的,在此,第三位的范蠡(注:生殁年不明。仕奉春秋时代的越国。当时的江南分为吴、越两国。两国间有着激烈的纷争。当初是吴国较强,在将越国打败后,俘虏了越王勾践。而越则在范蠡的支持下,破吴再建奇功。此后,他往北方以陶朱公之名从事商业亦获得成功。日后,“陶朱”一词即代表商业,典故就是出自此处。而同样地,成为俘虏时的勾践,受到范蠡激励的故事也相当有名,在日本,被流放至陷岐的后醍醐天皇,也曾在途中到访儿岛高德,在庭院的大树上记下“勿让天勾践消逝,亦时时记取范蠡。”的故事。只不过,这段逸话的可信度十分薄弱就是了。--《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出场。
      这个人虽然列名于名将之中,但其实若要将之列名于“名宰相列传”也是可以的。他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不但帮助越王勾践订定庞大的复仇计划,而且还为了要分裂吴王夫差与伍子胥,而在暗地里活跃着。最后终于趁着夫差大意之际,以突袭灭亡了吴国。
      这时的夫差,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胜算而降伏,越王勾践本想放了他,就像当初他曾经放了自己一样,但为了预防他将来会像自己一样再度前来复仇,所以本来是想把他流放到荒僻的小岛上,而不想要他的性命,不过,范蠡却说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伍子胥的例子还不够吗?勾践终命夫差自尽,夫差也惟有接受。然而因为夫差自觉没有颜面到那个世界中去见伍子胥,因而留下了以袖掩面自杀的故事。
      范蠡在完成了壮丽的复仇大剧后,本来应该是要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才对的,没想到他却在此时向越王勾践求取休假,最后竟离国而去。根据范蠡自身所言:他的君主乃是可以共同患难,但却不是可共享荣华之人。
      在此,如果范蠡自夸于功绩,并求取宰相权力的话,最后必定会受到肃清,看准了这点的他,自然还不如就此离开。范蠡在往北方离去后,展开了他的商贾之旅,由于非常成功,因而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等的富豪,悠然地渡过了他的一生。
      当时,曾有和他共渡一生的另一半乃是美女西施的传说。这个西施,在越国本来的身份并不高,应该是庶民之家的女子,然由于其绝世的美貌,因而被范蠡所发现,并送到吴王夫差之处。也就是说,范蠡乃是企图以西施的美貌来使夫差英气不再,果不其然,夫差在有了西施之后,天天都与之宴乐,还为其建造宫殿。这些都成了当时还健在的伍子胥的口实,也让夫差在心中立下总有一天要把那啰嗦的老头子解决掉的决定。这些传说都是在《吴越春秋》一书中有历史故事,非常有名。
      西施乃是中国四大美女的第一人。所谓的中国四大美女,依古今的顺序乃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到底是何时开始有这个称呼,以及共中的貂蝉根本就可能是不存在的人物这点看来,这样的人选其实并没有客观的依循。当然并不是说在这四人当中有哪一人并不美,这四人应该都是美女没有错,然而到底是为什么选了这四人,而又是什么人所选的呢?这个就无从得知了。算了,这说不定还比所谓的世界三大美女要来得好些。所谓的世界三大美女,指的乃是克丽奥派特拉(译注:埃及艳后)、杨贵妃、以及小野小町等三人。这想这应该是由日本人所选出来的才是,因为再怎么说,绝对不可能会有知道小野小町的埃及人才是。
      如果对春秋时代做一个概观的话,其实这乃是周朝的后半时代。当时周王进衰败,因而成了群雄割据的状态,就像日本室町时期后半的战国时代一样。周之国都在当时由西方往东迁移而来,这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原因,而是群雄割据下不得不将都城迁移的结果,也因此,周就在国都不同的两个时期分别称为西周和东周。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周国分裂为西周和东周,而在是周的领域中,国都在西的时期称为西周时代,此乃是周的全盛时期。此后周衰败而将国都东移,就称为东周时代。东周时代再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那么,这两个时代又是如何区分的呢?在春秋时代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晋,晋虽然一时有取得天下之势,然终不免国势衰败、分裂为三,也就是赵、魏、韩等三国。自此之后,就由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
      关于第四位的赵襄子(注:纪元前四五七~前四二五年。名无恤。为构成春秋时代大国晋之赵的有力者。赵为背靠太行山脉,前拥河北平原,支配有霸王之地之称的--今山西省至河北省一带--的要冲之地。由于晋之支配力逐渐低下,因此有力之氏族魏、韩、赵等势力大张。前五世纪中活跃的赵鞅,就以晋之有力“六卿”之一的身份专断国政,到了其子赵襄子,也就是无恤的时代,由于击退北方之代,以及南边知伯的攻击并将之灭亡,于是与韩氏、魏氏在事实上已三分晋国,使得势力更加强大。纪元前四○三年,到了无恤之孙烈公之时代,周之威烈王承认此三家为其诸候,在此,中原之强国赵国诞生。--《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这名人物,他被称为赵国的始祖。这时他并未被称为王,也就是说,在形式上,赵国亦尚未成立,他乃是晋国重臣之身份。
      由于晋国此时已经衰微,重臣之间共分为四股势力,其中的三股乃是之前提到的赵、魏、韩,而第四股,也是最强的势力,乃是知伯。知伯的势力当时非常强大,压倒赵、魏、韩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知伯与韩、魏同盟,准备将对立的赵氏灭亡。而赵氏的领导者,也就是当家的赵襄子,名无恤。关于知伯这个人,根据当时一族的证言,除了具有相当的才能和勇气,同时还是名美男子,是个非常具有英雄风格的人,惟一的缺点就是具有无尽的贪欲。因此有知伯将来一定会死于贪欲的预言。由于知伯自知自己是个智勇兼备的美男子,因此为人非常高傲,虽说知伯是与韩、魏同盟攻打赵,但其实知伯根本就是把他们视为下属,而未屈服的就只有赵而已,只要将攻灭之后,整个晋就是知伯的东西,而支配晋升全体之后,接下来就是支配中原全土了。
      来看看当时攻赵氏城池的情形,虽然这是座难攻不陷之城,但由于地势较低之故,因此可引周围的河水流向此城,就像是日本史上丰臣秀吉攻高松城一般,知伯也计划利用水攻来陷城。他在河上筑结堤防,并引水流至城的周围,而城也因此被孤立在水中。
      当然,在赵襄子的城中当时也有不少食客,因此他就派遗能言善道的食客到韩及魏的阵中进行说服:如果这回让赵灭亡的话,那接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你们也一不寒而栗会遭到灭亡的,还不如大家一起联手对抗,方可保全。
      本来韩与魏就不是高高兴兴地跟随知伯,而是受其威胁的,确实看起来是为了要灭亡赵才利用他们,当赵灭亡后,自己就没有用了。于是他们就接受了说服,在一夜之间切断了堤防,让水自行退去。而不明所以的知伯受到赵军的突袭,最后终被斩首。
      这宣告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战争。大体上,说到春秋时代的两大战争,一就是《吴越春秋》的故事,而另一就是这个赵襄子与知伯间的战争。当然,真要探究的话,春秋时代还有不少其他的战事,只不过这两场战役,也埋下了四人发挥的空间。
      关于赵襄子和知伯的战争,之后还有另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知伯的食客,也可以说是部下的豫让这个人物。
      豫让这个人受到知伯的厚遇,由于感念念不忘其恩,因此数度企图暗杀赵襄子,然而赵襄子是一个度量非常大的人,他虽然一度捕到了意图狙杀自己的豫让,但却将他释放。赵襄子认为人各为其君主尽其忠诚,因此实在不忍将之杀害。只不过豫让在之后却烧毁、改变了自己的容颜,甚至还喝下毒药破坏咽喉以改变自己的声音,又再度狙杀赵襄子。
      当豫让第二次被捕时,赵襄的部下认为一定要把他杀了。而且,就算让他活着,他也不该继续为知伯尽忠,因为豫让并不是一开始就仕奉知伯,以前也曾仕奉过其他的君主,又为什么没有替之前的君主做些什么,却对最后仕奉的知伯如此尽力呢?在此,豫让回答,以前的君主只是视其为单纯的食客,而知伯却视他为亲友,因此才想要报恩。赵襄子虽然觉得可惜,但还是不得不让他一死。这时,豫让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赵襄子能够赐给他一件自己的衣服。于是赵襄子脱下了上衣给他,由豫让以短剑刺了衣服三剑,代表报了知伯的恩情之后自杀。
      这乃是记载在《史记》中“刺客列传”上的故事,知伯、赵襄子和豫让,三人间的关系十分地戏剧化。而豫让这个人,也是刺客的一种典型,不为自己个人的利益,只是单纯地为了报恩,也算是一种独特的悲壮美学。
      在此,春秋时代虽然结束,但在春秋时代的名将中,为一般人所知的还有一个叫做司马穰苴的人,这个人乃是春秋时代齐的将军,也属于名家出身。这个名将在防止外国的侵攻方面拥有相当的名声,后来好像是因为遭到他人嫉妒而失志病死的。不管这个人实际如何,他以司马穰苴这个名字着作了一本兵法书,这是一本非常古典的兵法名书。可惜因为人数的关系,没办法将之加入名单之中。毕竟与其说他是名将,倒不如说他是个军事理论家还更贴切,而且,到底这本书是不是他写的都成问题,因此这回还是先将其放充,先让春秋时代在此告一个段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中国武将列传 亡命者的群像——战国时代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接下来就进入了战国时代,在这个多采多姿的年代中,一共有八人入选。春秋时代有春秋二十列国之称,也就是有二十个大国,其他则还有许多的小国;然而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本来是超大国的晋分成了赵、魏、韩三国,最后则有所谓的战车七雄。当时周的王室虽然承续了下来,但是却只剩下形式上的都城而已,统治的范围就仅限于其周围。这还是因为那是为了要保持诸强国间的平衡,因此并没有特别要将之灭亡的必要,而让它继续存活下来。
        所谓的战国七雄,也就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七国。关于这七雄,高中生应该都学习过,如果照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顺序背下来的话,我想就应该比较不会忘了,因为这样刚好大致是依照逆时针的方向,从西方开始绕一圈回来,而大致国力的强盛也是依照这顺序。因此,从这两方面看来,应当算是个不错的记忆方法。
        在战国时代的八人之中,最古早的是吴起(注:纪元前四四O~前三八一年。卫出身。与春秋时代的战略家孙子并称,而有孙吴兵法之称。当齐攻鲁之时,仕鲁的吴起将自齐出身的妻子杀死,破除怀疑而当上将军大破齐军。其后在魏国也相当活跃,因和兵卒共同生活而受到信赖。是个相当著名,然其详细情况则不明所以的人物。--《史记》卷六十六〈孙子吴起传〉)。提到这个人就不能不提到在中国和日本都很有名的孙吴兵法。孙吴的孙,指的是《孙子》的孙;而吴,指的则是《吴子》,其著作者就是吴起。吴子乃是对吴起的敬称,就像是吴老师一样的感觉,与孔子代表孔老师的意义是相同的。
        吴起虽是大家所知《吴子》的作者,但实际上也有将《吴子》这本书说是其弟子所着,或是后人之伪作的说法。大抵上,凡是古典名著大概或多或少都有后人伪作之说。
        当我在写作中国的事情时,常倚赖的就是平凡社所出版的《亚洲历史事典》,上头有关了“吴子”的记载,只有着作物解释的《吴子》,而没有吴起这个人。虽说《吴子》这本书给了后世相当大的影响。但其实吴起这个人本身也相当有趣。只不过,后世的人所认为有趣的人,在当时可不一定具有人气,像是日本的织田信长,当时所生的人可能会认为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人。而吴起,似乎也有这样的倾向。
        这个人原本属于儒家,也就是孔子的一门,但并不出名。只知道他是曾进到孔子弟子中最孝顺的人物。就在此时,吴起的母亲过世,曾子认为理所当然地吴起应该在家为母亲服丧,然而没想到在塾中却见到了他。因此就问道:为何你没有在为母亲服丧呢?吴起答道:母亲已经死了,因此并不能够再做什么,与之相比,还不如追求学问来得重要。曾子就认为这样子的家伙实在太过分,便破门将他赶走。
        重要的是,曾子这个人认为孝顺乃是所有道德的开始,从这点看来,吴起的为人着实十分糟糕。而实际上,吴起不但重物欲,而且还好色,甚至连妻子都杀害,从此应该也是多少可以看出端倪的。
        在经过了一番辛苦、到处流浪的生活之后,吴起来到了魏国。在一些战事之中,他逐渐崭露了头角,也以其善辩的长振奋得到魏王的信赖。
        曾有一次,在与敌军的作战中,有位负伤的兵士由于脚部的伤口恶化开始流脓,没想到吴起居然以自己的口亲自替兵士吸脓,再加以包扎,让所有的兵士们都相当感激,愿意为他而卖命。听说这名兵士的母亲还因此而流泪,叹息着说:这孩子的父亲就是因为感念吴将军的恩德而勇敢战死,看来将来这孩子也一定是会这样战死而成了有名的逸话。
        至于吴起自己本身,有死时也是相当壮烈。由于信赖吴起的君主死亡,而根据当时的情形,当君主死亡时,受君主宠爱的人物多会为后继的君王所肃清,特别是吴起的情况,由于他实行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改革,因而受到许多名门的憎恶,在前王的葬式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发生了骚动,准备要杀死吴起。数百人的兵士拿着武器追赶而来,让吴起不得不做出已经不可能逃走的觉悟。
        那要怎么办呢,他跑到了放置前王遗体的房间,将身体趴在遗体之上,就这样,追来的兵士所放的箭,就把吴起像剌猬一样射死了。而当然,前王的遗体也为箭所射中,因此,杀死吴起的兵士,就因为伤害前王遗体之罪而被捕,最后受到死刑之处分。
        也就是说,吴起在死前竟然就向杀死自己的人报了仇,这当然是十分壮绝的死法,也表示着吴起这个人是直到死前都还在玩弄着谋略的。
        在《史记》的世界中,提到不少战国时代的战事,而这些在日本也有不少被写成小说,一般的读者可能也较熟知,而这就是战国时代初期吴起的故事。
        接下来要说提第六位孙膑(注:生殁年不明。纪元前四世纪时齐之兵法家。根据《史记》〈孙子吴起传〉,其为孙武百数十年后的子孙,仕齐,本名不明。所著之书被称为《齐孙子》或是《孙膑兵法》,以与最初的《孙子》相对。在攻城战及步兵战等,可看出其中反映时代而与以前的许多不同。而关于《孙子》与《孙膑兵法》之连贯性及判断两者之不同的,乃是在一九七二年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之前汉时代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在这时的出土文物中,除了现行的三十篇《孙子》之外,还有以前所未知的关于孙武和孙膑之两种兵书,经过确认整理,分别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出版。--《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的故事。孙宾这个人是实际存在的,也有人认为《孙子》这本书,其实应该是这个人所写的才是。依据近年报 研究,认为第一位的孙武有其所写的书物,而第六位的孙膑也有书物留下,因此两者都有兵法书传世。可是,《孙子》这本书之所以能够一直留传至今,其实跟曹操很有关系,因为曹操在研究了《孙子》之后,订下了注释继续留传。如果没有他的话,《孙子》大概也不见得够够留传到现在吧!另有一个较极端的说法,就是《孙子》这本书会不会根本就是曹操听写的呢?实际上,我想曹操倒确实有写这种书的实力才是。
        关于孙膑这个人,和之前所谈到的孙武、伍子胥、范蠡等人合在一起,在海音寺潮五朗所写的《孙子》这本书中,倒是将之化为小说中的人物了。
        孙膑的膑并不是本名,而是对脚部有残疾的人的称呼,而他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在《史记》上这也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
        在《亚洲历史事典》中,关于孙膑这个人只写了他姓孙,至于本名则未提到,因而无从得知。只知这个人年幼的时候曾和另一名叫庞涓的人一同学习兵法,而他们的老师则是鬼谷子。
        这个鬼谷老师是个相当神秘的人物,在此后数百年的故事中也有出现。人当然不可能活到几百岁,所以如果他不是个幻想的人物,就是鬼谷子的名号和兵法乃是个代代相传的流派,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晓得了。
        这两个人在鬼谷老师的门下均十分优秀而有名,不过也有人开玩笑说那大概是因为弟子只有这两个的缘故。
        总之,这两人的将来是十分受到瞩目的,而其中的庞涓更是非常积极度地在各国之间游走,最后来到了魏惠王的身边,其国家战略之观点受到惠王的认同。在当时,如果自己不好好推销自己,不将自己的理论说出去的话,那就无法得到认同。由于庞涓这个人有相当的辩才,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立下了相当的武勋。而这时庞涓就想到了好朋友孙膑。由于我们不知道他的本名,因此就照孙膑这样称呼他吧!
        之前,这两人可能曾订下了如果有一方出名的话,就一定要提拔另一个人的誓约,因此庞涓在自己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之后,就想到了之前的约定而将孙膑叫来,并向惠王推荐。孙膑这个人也是很能够表现自己长处的人,因此也得到了惠王的信赖。
        就破绽时看来有点像小说或戏剧的题材--庞涓的心中出现了恶魔,他认为,当孙膑获得了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之后,由于孙膑比自己优秀,总有一天会追过并赶走自己的。因此,庞涓就对自己之前把孙膑叫来的事感到十分后悔,而想要把他解决掉。于是就用无实的罪名强加在孙膑身上,把他送进了牢狱。在此孙膑必须选择是要被杀,或者是接受一种叫做“肉刑”的刑罚,也就是把手或是脚切断。
        这种刑罚到底是直接把两脚切断,或者只是把骨头打碎,具体的情形我们不知道,总之孙膑从此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孙膑在牢狱中努力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迫害,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受到了庞涓嫉妒。当了复仇,孙膑费了一番工夫逃出了牢狱,从此不知去向。
        之后,孙膑逃离庞涓所仕的魏国,最后亡命来到了齐国,经过了一番运作之后,终于得到齐之有力贵族的后援,而成为齐的军师。当时齐的总司令官为田忌,这人也是个非常有力的贵族,名单上第八位的田单也是这个人的一族。
        在齐与魏的作战中,魏的总司令官理作当然地就是庞涓,而以庞涓的眼光看来,应该已经在社会中无地自容的孙膑,竟然以敌军的军师身份出现,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在此,两人便进入了必须竭尽智慧的作战之中--这是在《史记》和小说《孙子》之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形容得十分贴切。总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策略,最后孙膑胜过了庞涓。
        首先,在庞涓自魏出征攻打其他国家时,孙膑就针对空巢一般的魏都突进,而当庞涓听闻此一消息慌忙回军时,这慌忙而不整的军队就一一地被打败。这时--说过其实庞涓的心理状态真的是非常小说化,他一面因为不知是否会被孙膑打败而不安,在想到对方不知会不会比自己更高竿的情况下,自然就相当地想要显示出自己的优秀庞涓的心理状态一一被孙膑看在眼里,看来孙膑确实是比庞涓技高一筹。
        军队前进下阵地,当然吃饭是必须的大事,这时就得利用灶来进行煮炊,而孙膑就利用操作灶的数量,增增减减来扰乱敌军。庞涓跟着齐军,在计算了灶的数量后,发现灶一天天地减少,就判断齐军每日都有不少逃兵,因而决定进军。然而这正好中了孙膑的策略。
        最后,孙膑还在森林中剥下了一棵树的树皮,在呈现白色的树干上写下文字,然后再派军埋伏于附近。当魏军来到此处之时,周围的天色已暗,只有白色的树干上似乎有些文字隐隐浮现。庞涓在发现了这东西之后,举起松明火把准备看清楚上头到底写了些什么时,发现写的竟是“庞涓死于此”五个大字。正在大叫的时候,齐军就以其手中的松明火把为信号万箭齐发,把庞涓如刺猬般地射死。
        记得这个场面在《东周英雄传》(郑问/著)中也有描画,对庞涓来说当然有点可怜,但这也成了一个名场面。
      得报了大仇的孙膑,死于何时并没有资料,自报仇之后,就如同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一般,他自第一线引退,而后我想他大概就是写他的兵法书去了。
        以上就是关于战国时代孙膑非常有名的故事,不过,我想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孙子》或是《东周英雄传》中读过这个故事了才是。
        好了好了,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七位的乐毅(注:生殁生不明。战国时代为们昭王所招募之将军。为了燕对齐的复仇,而于纪元前二八四年联合赵、楚、韩、魏一同讨伐齐国,被封为昌国公。然而在昭王亡后,不为后继之惠王所用,而使得燕国居于劣势。之后,因流放乐毅而反省的惠王虽欲再度将之招回,惟为其所拒。这时,示其忠义之心的书简尤为有名。后来,他在赵国亦受重用,而成为赵与燕两方之客卿。是在以诸国均以统一中国为目标而相争的时代中之典型谋将--《史记》卷八十〈乐毅传〉)和第八位的田单(注: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齐之王族。田氏出身虽也曾有做至将军职位的,惟其在历史上留名乃是在纪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齐国除莒与即墨以外的城池全都被攻占之际。当时即墨以田单为将军,进行与燕之抗战。纪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去逝,惠王继位,田单派出间谍使乐毅失势,再施以奇计火牛之计,使得燕军大败,齐国再度取回其失去的七十余座城池。并将齐王请回莒城,对齐有再造之功。顺道一提,这个火牛之计,在日本,也曾为木校园义仲所使用,因而为日本人所熟知。--《史记》卷八十二〈田单传〉)。乐毅是燕的将军,而田单则刚刚提过,和田忌一样是齐有力的贵族及将军。这两个人就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和上杉一样,是敌对的关系,尽了力互相战斗。
        我从之前开始,就像流水般地叙述了好几位武将,然而确实在这些人之间到底经过了多少年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依着《史记》的叙述这样一直写下来而已,关于年代的方面还有不少难以确实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关于这两个人,应该要多什么地方开始谈呢?这两人用尽力量的正面冲突,乃是发生在西历纪元前二八四年间的事,至于秦国统一天下,则是六十年之后的事情。
        燕和齐这两个国家,大致上是位在中国大陆本土的东北部而将之二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双方之间有着积年的怨恨。乐毅本来虽是出生于魏国,但却在燕昭王的招募下成为其将军。
        这个时代的中国,与某个时期的欧洲很像,即使是生于某一国的人,在不见容于本国之后,就离开到名一个国家,并且仕奉这个国家的国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出生到死都一直出仕同一个国家的人反而少见。也因此,在这个时期向外国挖角的风气很盛,一日不想再待在这个国家,立刻就可以去别在国家寻求支持。不单是截止将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会从一国到一国,因此各地才会学问兴盛、国家也因此而繁荣。
        而就像刚刚说过的孙膑一样,年轻时所建立的人脉,与其后的历史可能息息相关;而年轻时的仇怨,以后也可能会演变为国与国的战争。
        乐毅在出仕于燕昭王之后,于纪元前二八四年展天了对齐的大举攻势。一瘵攻占了齐的七十余个城池,大约也就是现在的七十几个县或州的感觉。而在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后,齐只剩下两个城,就快要完蛋了。如果以现代的日本为例的话,四十七的都道府县,就只剩下两个县,其他则全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据一般,眼看就要亡国了。当时,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认为,而在燕与齐合并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更强的大国。
        就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城池中,一个叫做即墨,在这儿有个叫做田单的人,他和之前所提过的田忌一样,是齐皇家的一员,当然,皇家也会有本流与分支的不同,这个人属于分支,因而虽为皇家出身,然而却没有大的出仕机会,只能够在都城的市场中当个役人。在燕军来攻之后,他就带着他的族人逃离了都城。只是在燕军准备进攻即墨的时候,他却就被民众推举成即墨的防卫司令官。
        在此,田单是说了些什么才接受这个任务的呢?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总之他是接受了。而由于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军包围了许久依然无法拿下这座城池。这时,燕的国王昭王过世,而由惠王即位,是为燕惠王他和之前提过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叙述吴起的时候也曾经提过,当新的国王继位的时候,仕奉旧王的人可能会遭到冷冻,更甚者还可能受到肃清。这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燕惠王并不喜欢乐毅,与其说是感情上的讨厌,还不如说是对在前王时代获得巨大武勋的人物的一种警戒心。
        当然,燕的新王即位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田单耳中,在此,田单就派间谍放出流言,说乐毅在将齐几乎完全征服之后,就会自立为齐王,不可能再继续在燕王之下当个听话的官了。
        而惠王相信了这个流言。
        这乃是传统的一种政治力学,会有这样的流言,就是因为有会相信这种流言的心理。如果想让乐毅失势,不再让他继续拥有进攻的权力的话--之前是因为他有前王可倚靠,然而现在没有了--要做的就是要让这样的流言传出。本来谗言就是想信的人就会相信,于是惠王就免了乐毅的职。
        乐毅悄然自战场离去,当然一定会有人前来接替,然而这个人并不有名,也不值得去知道他的名字,燕军还是继续包围着,只不过,总司令官乐毅遭到解任,其他留下的将官士气势必受到动摇,在此田单就运用他的智慧,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计。
        他集结了千头以上的牛匹,在夜晚于牛的尾巴上绑上松明及稻草,点上火让其冲向燕军阵地。燕军在休息之际突然遭到夜袭,一看之下,却发现随着动摇地轴般的轰隆重响声之下,居然有不知其真面目的一大群怪物带着火焰杀到,不由得阵脚大乱,而随后则有田单选出的五千余兵士,一举就将燕军击退。在燕军方面,本来就因这场夜袭而十分惊恐,再加上乐毅不在后的不安,有许多人就逃走了,结果在短短时间中,本来为燕军所占领的七十余座城池便一一地为田单所收复。
        结果,田单因此战功而受封为贵族,此后过着平稳的人生以至终老。说过来。田单这个人虽是位名将,然却是在一役间成名天下,在那之前之后似乎都没有参加过其了的战役。只是他一战就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的话,齐国早就灭亡,而战国七雄也就变成了六雄。田单在危急之际解救了齐国,光是这生涯中惟一一次的战役,就成了留名历史的名将。
        另一方面,着了田单一道的乐毅,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阵地,此后又怎样了呢?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晃回燕国去的话,一定会被杀的,于是他就亡命前往赵国。由于他是具有实力和名声的人,因此受到赵王的厚遇。而在燕国这一方面,惠王虽然一度将乐毅流放,但在田单将燕攻占的城池又占回去之后,他才发现乐毅的伟大,因而十分后悔,就给乐毅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回来燕国。然而乐毅则郑重地写了一封回信,认为现在他如果回去的话,两边可能都会觉得尴尬,日后可能又会发生杀人或被杀的事情,因此他不喜欢,就拒绝了燕王。此后也老死在赵国之中。
        让战国时代更显壮丽的名对决,就在此合上了幕。
        虽说是十分命运般的对决,但实际上在作战时,乐毅是否知道田单这个人,说不定都还是个问题呢!
        当时,要是乐毅获胜的话,也许齐就真的就此而亡,而燕则更为强大。战国时代虽是以秦之统一天下做为结束,但秦是位于大陆之西,若是东侧进入燕的支配之下的话,由于东侧的农业生产力等均较高一等,也许秦与燕将会东西分割中国,最后则会进入两国间的最终决战也说不定。只不过,在此之前,齐国都城市场中的田单这个小小官吏居然改变了历史就是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九位的廉颇(注:生殁生不明。纪元前二八三年以战国时代赵之将军的身份与齐作战,立下战功而著名。由于其与秦、燕、魏、齐等作战皆胜,因而名列信平君,一如相国之位。廉颇与蔺相如(生殁年不明)的交游尤为有名。蔺相如在赵国欲将自楚国手中所取得之战国时代名玉“和氏之壁”拿来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的事件中,看穿对方存心不良,因而守住了赵国的利益,自己也当上了外交官之类的人物。可是此举却让廉颇认为一个非武人的口舌之徒,竟能够立于自己之上,因而十分不快。惟蔺相如认为他们两人的争端将导致他国得利,廉颇知道之后,就自己前往请罪,两人也因此结为刎颈之交。这两人连手之坚固,甚至让别的国家认为只要有这两人在,就不可能攻打赵国的说法出现。廉颇在此后也依然立下不少功绩,惟晚年因不若之前有用而被迫亡命魏国,后又亡命楚国。可惜因年老而未曾再立下辉煌的战功。--《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吧!这个人虽为赵的将军,但自古以来就是以老将着称,当然他不可能一出生就很老,只是因为他在有了一定的年岁之后才在战场上活跃,因此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这个人的情况,与其次次地来叙述他战胜的经过,是没有什么意义,他有名的乃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
        蔺相如这个人是个政治家,尤其擅长于外交,在赵、乃至于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国际的社会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非常有功绩的人。关于他伟大的事迹,在《史记。中也有不少记载,在此先略过不谈。蔺相如这个人,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状况下,自然并没有建立任何的武勋,他是以外交上的功绩获得了与廉颇并立的地位。然而这却让廉颇感到不快,常常说蔺相如的坏话,然而蔺相如一向置之不理。蔺相如的友人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像他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不闻不问呢?应该要回口才对。然而蔺相如却说:这个国家是因我和廉颇将军两人才能得保的,如果我们两人起争端的话,那会感到欣喜的就只有外国而已。廉颇在听到这段话之后,发觉自己错了,于是低头道歉。并希望与蔺相如成为朋友,这是相当有名的故事。
        只是廉颇这个人,也在随着年岁增长之后,被新的国王所疏远,不再看重他。最后就因不爽而亡命他国,虽然历经几个国家,因其之前的名声而受到尊重,但以后并不曾立下足以改变历史的活跃战功。
        谈完了廉颇,再来看看接续他的后辈赵奢(注:生殁年不明。最初为战国时代赵的田官吏。由于不满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在当时是以威信征收租税,而非以法征收,在冲突之中甚至还杀死了其随从九人,最后则以统治之法说服了盛怒的平原君,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其后,当秦攻韩之际,廉颇等诸将皆不可能救援时,以惟一一个可能的将军之身大破秦军,被任命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战国末期的武将们在确立压倒性势力的秦国前绝望的活跃,和战国初期国家建设期武将的功能,可说是大异其趣。--《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这个人当然也有两把刷子,然而他真正为人所乐道者,乃是他与儿子赵括的组合。
        该怎么说呢,赵括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够以滔滔理论把对手辩倒,即使是对他父亲赵奢,以经过许多的议论之后,输的也一定是父亲赵奢。赵奢这个人虽然有许多实绩,但也许他的口才并不是很好吧!而赵括就因为这样的情形,即使是名将赵奢在嘴上也不敌的事绩,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名声。甚至将要因此而当上将军。对此,赵括的母亲,也就是赵奢的妻子,来到了国王的面前,希望国王不要通过这样的人事案。国王就问道:你的儿子即将出仕,为什么你反而要来阻止呢?赵括的母亲回答道:这孩子在口头上确实是胜过了父亲,然而那只是桌上的空论,他并不像父亲般具有实力,因此如果儿子当上将军的话,很可能为此误国。但国王并没有许诺她。
        因此,赵括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而就像大部分太年轻便出仕的人一样,他并未看重他的部下,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可以去做,因而逐渐失去了人望。
        就在此时,等一下就会介绍到的,第十三位的白起这个人领着秦军杀到,赵括虽然率领了四十万的赵军迎击,最后却败得很惨,除了本人在战场上战死之外,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也因白起之故而尽皆被杀。也就是因为这场战役,因而造成赵国的亡国,这也可说是一种命运。
        关于赵奢这个人,也因此与其具体地说什么他是如何如何战胜的啦,还不如说说他看透了儿子这样的将来,而成为预方了赵这个国家衰亡的有名人物。但同时也因为如此,如果在五年之后,我再次选择这样的名将百选的话,若是知道了我现在所不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将军,我想我是一定会将赵奢这个人舍去的。
        以《史记》来说,除了具体功绩外,似乎也还蛮喜欢写一些像宁瓣特殊逸事,因此,在说到廉颇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赵奢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这方面反而没有许多的着墨,倒是在其他方面留下了不少故事。像是廉颇的情况是与蔺相如之间 的友情,赵奢则是输给了儿子,然后看透了儿子的将来等等。
        要正确一点地说,其实在《史记》上是确实有写明的,只不过在身为读者的我的记忆中,却没有留下些什么,因此责任应该是在我身上才是。而同样地,在日本关于《史记》的文章中,不管是关于赵奢还是廉颇,也都不太注意其个别的作战,而是在于这些逸话。
        再下来就要谈到第十一位的信陵君(?-纪元前二四四年。名为魏无忌。战国时代魏昭王的儿子,与齐的孟尝君、魏的平原君、楚的春申君等并称为四公子,有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的时代已为战国末期,秦具有压倒性的势力。战国时代的各国有力者虽拥有才能,并志于改革,然却均在国内进行一已势力排除的强力体制,并从争端中胜出。这种与当时的趋势矛盾的作为,显示了当时诸国体制的不成熟。--《史记》卷七十七〈信陵君传〉、《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这个人乃是魏的王族,和在日本亦相当有名的孟尝君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各国的王族,无论具体行事如何,总是当时具有人望与势力的人物,而信陵君的情况则是更具有军事方面的优秀才能并为世所知。要说孟尝君有什么样的功绩,可能还得侧头想一想,但是信陵君具有军事上的功绩则是无庸置疑的。由于信陵君是国王的弟弟,因此一开头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自然就在贵族的生活中,集结了三千名的食客在其身边。所谓的三千人,倒不一定是具体的数目,只要把它想成是许多许多的意思就行了。
        纪元前二五七年,秦的大军包围了赵的城都。赵的城都名叫邯郸,是个非常有名的古代都市。
        由于城都一旦陷落,也就代表赵国亡国了,而信陵君的姐姐正是嫁到赵国去的,因此他想要去救出他姐姐。可是信陵君这个人是个贵族,虽然有丰裕的生活,但是却完全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权,若想要救出姐姐的话,不发动大军与秦相敌又不行。在没有发动大军的权利之下,信陵君经过努力思考,惟有使用一些小伎俩来夺得可发动军队所必要的凭证了。所谓的凭证,指的并不是文书,而是虎符,一种虎形的兵符。他在瞒过负责的人员后,以夺得的虎符发动了十万军力,直赶至邯郸。那此为止,还只是个贵族领军出征的事件而已,然而他却战胜了秦军,由此可知其是个非常具有将才的人。
        当然,这是一件任意出的行为,就魏国来说,如果因此而惹怒了秦国怎么办?因此并不希望他回来,信陵君也就这样子在邯郸留下,过了十年平稳的生活。而这一次,他则接到了秦国攻打魏国的战报。当然,信陵君放不下心,他集结了其他的国家,号称五国联合军队,与赵、韩、齐等国的军队一同与之对抗。
        信陵群领着联军击破了秦国的军队。当时,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其他的国家全都处于时时害怕秦国来攻的状态,而信陵君先是救了赵国,十年之后再救了祖国魏国,于是,其名声自然传遍了天下。
        对秦来说,有信陵君这个人在,要灭赵或灭魏就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就派出了得意的间谍,前往散发流言,说信陵君将要自立。这样的行为相当奏效,对战国时代各国的国王来说,几乎都是处于随时可能被有力的将军夺取自己国家的恐惧中,因此信陵君自然受到了怀疑。为此,信陵君自动交还了军队,以后就带着他的家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饮酒作乐,而在其死后,魏就被秦所灭亡了。
        关于信陵君的事情,在《史记》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有人把信陵君当成主角来写成小说才是,这是那么有趣而难以令人放手的题材。
        就是这样,谁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做出了什么事情,我想,《史记》的日本语版已经有不少译本,读了就应该会知道了。因此之故,我在背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着墨,我想写的是将主题置于个人的活跃上的人物故事。
        那么,剩吓来的,就是第十二位的李牧(注:?~纪元前二二八年。雁门出身。战国时代末期,由于赵建国于现在的山西省一带,因而与北方匈奴的抗争不绝,令人十分烦恼。这也是北方列国著手兴建长城的要因。赵人李牧就位于此面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因确立了对抗匈奴之战术而为人所知。他一面避免当面的抗争,一面进行军事力量的增强,之后,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大破东胡与林胡,安定了赵的北方前线。而大败的匈奴在此后十数年间也不敢靠近赵的边境。他在纪元前二四三年进攻燕国、前二三三年击破秦军,因而受封为武安君。(编者按:受封为武安君的人其实是排名第十三位的白起,此处系作者谬误)对其感到恐惧的秦国于前二二八年,在其与国王的离间计划中成功地将之杀害。很快地就造成了赵为秦所大败的结果,而使得赵国灭亡。--《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了。关于这个人,不详细一点叙述是不行的。
        这个人乃是赵人,身处于战国末期,也是那个会感到不知何时秦一定会统一天下的时代的人。我个人是从中学生时开始对《史记》感到兴趣的,一共读了好几遍,即使是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或是以像名将传记一类的东西在日本也不少,然而就是从来没来看过有那一本是以李牧为主的。正巧我处在一种虽然读过《史记》,但却有不少地方遗忘的时期,因此就买了中国所出的原书来阅读。而在中国所出的历史名将集或评论集中,却一定会见到这个李牧。
        可是李牧到底是什么人呢?我立刻动手去翻了《史记》的日本语版。原来李牧这个人并没有怎么与他国进行战争,重要是的,他是当北方匈奴,随时都在伺机寻代南下进枚的机会,而李牧就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获得了大功。
        为日本所知的匈奴,乃是北方的骑马民族,他们并不是在汉代就突然出现在北方的,而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一直窥何着中国本土。
        而李牧正是确立了对匈奴侵攻战术的人,他挖掘堑壕、筑建土垒、立起栅栏,因此在匈奴进攻之际,得以削弱其机动力而能进行持久战。
        对于像匈奴这种如风一般呼啸而来,然后再呼啸而去的行为来说,只要利用栅栏或土垒来封死他们的机动力,他们也无可奈保,一旦成了持久战之后--匈奴本来就不是军事物资丰富的种族,也因此他们才会想前来中国进行曲略夺等到他们的食粮耗尽,再从后头加以突袭,自然就能予其相当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李牧乃是确立了农耕民族针对骑马游牧民族之防御战术的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后,一般虽说是由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但实际上他乃是利用以前所筑的燕与赵等的城壁,所连结而成这号称万里的长城的。其中,筑成赵之长城的,应该就是李牧。
        相对于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速攻和奇袭,具有如此恒久的,就算是一时的也好,像这样的防御物自然能够建立起持久战的基础,而确立了这个战术的人,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莫大的名声了!然而在日本,他则几乎是完全无名。在名单上从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那些人,当然在《史记》上均有所记载,在日本应当或多或少也为人所知,然而李牧这个人却不然。因此,从中国的原书中得知李牧这个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刺激,也就是说,日本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历史上人物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对中国人来说所谓名将的条件,直到今日。对于李牧这个人的存在,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李牧在对匈奴的作战中获得大功之后,再接下来则是被选为与其他强国作战之指挥官。这时已是战国时代末期,秦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断出兵进击的时期,不过,就算在此时,李牧依旧有两次大破秦军的记录。于是,秦国又再度派出了间谍,说李牧将会拥兵自立的老套,可惜赵的国王依旧相信了,因此李牧就被捕而遭到杀害。这是纪元前二二八年,秦的统一天下也就在不远。
        就这样,关于战国时代的叙述,最后也以李牧告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中国武将列传 高耸的长城——秦时代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严格说起来,秦的名将大多是在战国末期为了统一天下而战,因此战国时代与秦时代实在是难以完全区分。尤其是如果只以从始皇帝死去直到秦灭亡为止列为一个时代的严格划分的话,更是如此,我在此总共只选出了三人,这乃是因为秦时代本身时间就很短暂之故。
        首先来看看第十三位的白起(注:?-纪元前二五七年。陕西出身。仕奉秦昭王,乃是秦帝国建设期之军人。自昭王十三年以至翌年间与韩、魏作战,于洛阳郊外之龙门击破魏军,斩首二十四万人。再于前二七九年攻楚,并于次年攻陷其都。楚只好迁都于阵意图再兴。前二六○年于长平一役大破赵军,将其四十万大军全灭,予其致命之打击,因而导致赵的灭亡。惟因后来失去昭王之信赖,而于前二五七年时剥夺其爵位,亦不允其居于都城咸阳,最后更命其自杀。在此,如果这些斩首什么的数字均为真实的话,则表示出秦之武器以及武力的向上提升,还有不再役使俘虏兵士之体制的出现。--《史记》卷七十三〈白起传〉),这个人与其说为智将型,将不如说是猛将型来得更为贴切,他非常会作战,在日本也曾当上小说的主角。我记得曾经读过有关他的短篇,只可惜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作者的名字。
        从时代上看来,白起比李牧死得还早,因此在排列上可能有些矛盾,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
        白起这号人物凡是出兵作战,尽皆获得胜利,是一名光是率兵突进就能够让敌军害怕战栗的猛将。这个人最有名的事迹,就是纪元前二六○年的长平之战。在此战役中,他将赵的大军全灭。而这时率领赵军的,正是之前提过的赵括。
        白起在捕获了四十万俘虏之后,由于也不可能让俘虏继续活着于是就把他们全员都给活埋了。这主要是利用黄土地带的地形,我想大家应该在电视节目中都看过这样的土地才是,在那儿,有许多如山谷一般的大洞,把俘虏赶下去之后,再把土覆上,一次就可能埋掉好几万的人。
        白起在此后,当然也由于他是个武勋甚高的将军--因此也遭到君主的怀疑,而从秦都咸阳流放出去,并命其自杀。这时的白起认为自己对国家有功,而且什么罪都没有,因而大叫为何自己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再转念一想,自己当初在长平之战中杀死了那么多降伏的赵兵,今天大概就是要来赎这个罪吧!因此就毅然自杀了。
        接下来要谈到第十四位的王翦(注:生殁年不明。战国时代秦人。与其子王贵一同仕奉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于统一六国有功。前二二八年灭赵、前二二七年灭燕、前二二三年亡楚、前二二二年平定并合并全江南。秦武将的活跃基本上是以秦帝国建设,也就是平定全国之功绩,和以往战国时代位居华北的列国之兴亡均局限于当地的作战活动有不同的意义。而秦的武将也因征服战争的进行而受到注目,王翦为其代表之一。其结果也就是确立了中国基本的领域,以及秦帝国的登场。--《史记》卷六〈始皇帝本纪〉、卷七十三〈王翦传〉)。
        这个王翦在纪元前二二八年灭亡了赵国,接下来还灭亡了燕国和楚国,对于始皇帝(注:姓嬴,名为政。纪元前二五九~二一○年。在位时间为西元前二四七~二一○年。为秦第三十一代国王,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初位皇帝。秦国本位于西侧,属于较边陲位置的国家,在任用法家后实行大胆的改革,遂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强国。在此改革中登场的秦王政因而统一中国,建设出空前的秦帝国。于统一中国后,他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字、法典等,并进行帝都的营造,以及实行为了统治及维持大帝国之各项革新政治。同时也对在中国周边急速扩张势力的匈奴进行讨伐,以及连续起之前各国所建的长城。他在国内各处所建设的道路和运河等事迹亦很有名。只可惜因其过于性急,过度的改革造成人民过度的负担,死后帝国随即崩溃。--《史记》卷六〈始皇帝本纪〉)的统一天下有着莫大的功绩。令人感到佩服的是,最初的燕和赵乃是北方的国家,而接下来的楚则是属于南方的国家。关于中国,大家应该也很清楚,广大的中国大陆在北方和南方,不论是气候、风土、乃至于地形等都完全不同,即使在北方能够以骑兵为主力而在战争中取胜,但是在南方则不太可能。南方的地形是陆地与河川、湖泊等交杂的环境,因此在战术的运用方面必是全然不同。所以,王翦竟然能在南北两方的作战中都取胜,可见其在用兵方面应当是属于全方位的武将。
        这个人也是在年岁较高的时候才开始活跃的。而在他为了灭楚而领军出征之后,他曾数度写信给始皇帝,要始皇帝记得一定要给他约定的奖励。始皇帝则数度告知他会记得,请赶快前往作战的回答。关于此事,无论是熟人还是他的儿子均大为吃惊,明明连作战都还没有开始,为什么会一直想去要奖励呢?而且你这个人也不是欲望那么深的人呀!他回答道:始皇帝--这时还只是秦王--是个疑虑非常深的人,因此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讨奖赏的话,他就只会让为自己是个小气的老头,而用不着担心会被其肃清。相反地,如果自己无欲的话,始皇帝一定会想这家伙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因此还不如做个贪心小气的老头来得安心。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实际上,后来王翦在获得了大功之后,确实不曾受到怀疑,而悠然自适地得享天寿。
        所以在《史记》中,除了他的功绩和实力之外,也大大地赞誉他能够以聪明的方式下台,是个很优秀的人。
        再接焉为要谈的是,第十五位的蒙恬(注:?-纪元前二一○年。齐出身。自祖父以来就一直以武将的身份仕秦。像是如此的事例还有不少,此乃因处于拔擢无名人材与名门出身者并用而活跃的时代之故。蒙恬虽然仕于始皇帝,惟此时平定六国几乎已是时代的趋势,因此他的名声乃是在于与匈奴的作战。当时,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大伸,随时意图窥伺中国内部。蒙恬最远进出奥鲁多斯,而将匈奴驱逐,并建立起长城。与其弟毅共同受到始皇帝的宠爱,正当将为后继者所用时,却遭陷害而仰毒自杀。像这样在军事行动中断绝后路而陷罪令其自杀,乃是中国人思想之一端,这种现象亦相当值得深究。--《史记》卷八十八〈蒙恬传〉)。
        这个人是秦的名将,而且是只要提到始皇帝就一定会出现的人物。他非常受到始皇帝的信赖,特别是在秦必须要对匈奴进行防守,而始皇帝就起用了蒙恬与匈奴作战。在天下统一后,直接指挥进行建设万里长城的,也是蒙恬这个人。
        只不过,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作战中就几乎都没有叙述了。而且,他也没有像《孙子》或是《吴子》之类的兵法书着作传世,因此,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背靠着秦国强大的国力,实际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位名将也有人怀疑。换一个方向来看,光是以他深受始皇帝的信赖,说不定就是他可以有成为名将的条件!毕竟始皇帝这个人是非常讨厌无能的部下的,如果无能的话,绝对不可能会受到其信赖的。
        蒙恬这个人还有其他的传说,据说毛笔就是由蒙恬所发明。至于实情如何则难以得知,毕竟那是太久远以前的事,可能只是个戏说也说不定。
        当然,兴筑长城的命令是始皇帝所下的,然而实际上指挥这项大工程的则是蒙恬。那么,问题就在于是始皇帝自己想到要兴筑长城的呢?或是有谁提出了这意见呢?也许提出这个意见的就是蒙恬本人,只不过实情亦不可考。只不过,始皇帝将自己的长男扶苏交给了蒙恬,从此看来,蒙恬的确是非常得到始皇帝信赖的。在始皇帝死后,由于恶名高涨的宦官赵高的阴谋,扶苏和蒙恬都被逼自杀。由于已知这是一道假的命令,在此时,如果蒙恬能拥扶苏以反抗赵高的话,也许往后的历史会大不相同也说不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