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秦时代结束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楚汉争霸的时代。在此又是只有三位武将人选,因为楚汉争霸这个时代,自项羽于二十四岁起义叛秦以来,直到他三十一岁死亡为止,总共就只有七年。在这七年之间,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一一出现,可说是历史的能量相当压缩的状态,也可说是非常热闹的七年。
第十六位的项羽(注:名籍。纪元前二三二~前二○二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出身。秦末混乱时期之武将。幼时因受叔父项梁养育而移往会稽。自幼就有不少豪放的逸话,即使诸事不学,但一定要学兵法这段尤其有名。在秦末的动乱中与项梁共同举兵,以旧体制派的身份拥立楚王之孙--心,而兵临天下。项梁战死后依然统率楚军西进关中,立楚王为义帝,而自称霸王,意图裁量天下。后来则与举起叛旗的汉王刘邦展开楚汉之争,在每次个别战役中均压倒刘邦,惟因政治力及组织力较弱,终反被对方压倒。纪元前二○三年与汉结成和平条约,将天下二分分别支配。之的汉随即背信,为打倒项羽而将之围困垓下。这时的四面楚歌故事,以及与爱姬虞美人别离之歌等皆相当有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羽传〉),在此虽然是列入名将传记,但是若要将之列入帝王纪中也无不可。
至于第十七位的张良(注:字子房。?~纪元前一六八年。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为汉帝国建国时之谋臣。本来为韩之世族的后裔,在国家灭亡后带着怨恨投入家财求取刺客,可惜力士以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在博浪沙一地袭击东游之始皇帝一事失败,张良只好改变姓名逃亡。在逃亡中遇到黄石老人授与《太公兵法》。后混入任侠之徒中,在陈胜、吴广举事之乱中与从者百余人共同呼应,最后以韩王成之司身份进入刘邦手下,在鸿门宴中从项羽手中将之救出,因而开始活跃。在韩王成为项羽所杀之后,正式进入刘邦的帷幕之中,以其纵横无尽之谋略为汉帝国的成立建立大功。除了替创业未久的汉帝国订下基础外,独排众议将定都之地从洛阳改至长安一事亦为人所知。--《史记》卷五十五〈留候世家〉、《汉书》卷四十〈张良传〉),在我将之列入名将传的时候,也曾经一时之间认为不太合适。大体上名将的定义,如果不仔细点来考量是不行的。所谓的将,用在动词方面,应该是有“率领”的意思在内,率领兵士与敌作战的,就叫做“将”。而张良这个人,虽然有率领兵士作战的经验,然而却没有成功的例子。也因此,从这点来看,他能不能算是名将就有问题了。只不过,这个人在国家战略之上,是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在日本也认为他是军师的一个典型。
接下来,是第十八位的韩信(注:?~纪元前一九六年。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出身。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有功于汉帝国之建国。在年轻时曾因贫穷而接受洗衣女之布施、以及忍耐街头无赖的要求自股下钻过之“胯下之辱”等许多逸话留传。在秦末乱动中,先意图投靠项梁及项羽,然不为所用,而后进入四川出仕汉高祖,授予击破项羽之策。由于其军功而与张良、萧何同被列为建国功臣并受封。由于战略与同兵优越,因而在帝国明确完成后就被逐渐疏远,后来更为害怕其实力之吕后与萧何以谋计诛杀全族。于赴刑场之时大叫之“狡兔死、走狗烹”之句子尤为有名。--《史记》卷九十二〈淮阴候传〉、《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庐吴传〉)。这个人则毫无疑问是位名将。所谓的“多多益善”,这个人是所率领的兵士能够愈多愈好,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雎有相当的自信。在此,张良与韩信,以及另一位萧何--读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另外,最近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也已经出版--我想应当都十分知名才是。而且,高祖刘邦在项羽败亡取得天下之后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张良立定战略、韩信指挥军队,而萧何则负责稳固后方,自己就是靠着这三人而取得天下的。这段话真的是非常有名,在日本,只要是提到项羽和刘邦的时代,就几乎都会提到这段话,尤其是写给那些商务阶级所看的历史书中,更是百分百一定会出现。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人,组织是比较容易获得胜利的。但当我在所闻这句话时,想到的却是另一方的个人项羽反而应当更了不起才是!重点是,相对于刘邦、张良、韩信、萧何等的组合,项羽一个人却能与之对抗,能力不是更强吗?只不过这在商场上倒是不适用的。这样说来,大家对于这些人具体的作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才是,我想在这儿就不必再一一加以详述,但我个人倒是比较想在项羽身上多下些工夫。总之,对我个人来说,在这个时代里,项羽这个人是最了不想的,我认为他是个能够代表时代的人物。
那么,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人对于项羽又是作何感想呢?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司马迁相当喜欢项羽这号人物。他对项羽身为政治家的情况虽然多做批判,写了他不少不好的地方,看来好像根本不可能喜欢这个人,但其实只要仔细读读《史记》的“项羽本纪”就可以明白,这也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之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是于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全文甚长,在此节略。像这样的名文、名场面,如果不是很喜欢项羽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写出来的。若是讨厌这个人的话,大可写项羽垓下被围,脱出后死亡,此乃恶报等等……就可以做一个交代了。然而他却将项羽之最终心境变化等,详细留下了名闻天下的文章。
在项羽脱出垓下城包围后,他的军队一一被讨灭,到最后只余下二十八骑。然而在此时,项羽依然没有屈服,带领这二十八骑直冲汉军,讨代了数百人之多,还一度逼退汉军。在此之时,汉军有数万大军,而项羽方面则只有二十八骑,经过一番追逼后,项羽一方居然只损失两骑。
在这样的状况下,根据海音寺潮五郎的指摘,只损失两骑的“只”,一言就表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本来在此应该是不需要特别写下这种事情的,然而从“将数万的汉军驱散,而细数我方只损失两骑”的这段文字中,充分鲜明地显现出项羽的武勇,以及其战斗之巧妙。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也只有发出:啊,原来如此!而不由得慨叹起来。
总之,在汉语中,文言文的表现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时使用的是“亡其两骑耳”,以一个“耳”字就表现了复杂的心情。而能够从这一个字中读出这些背景的海音寺,我认为他也很厉害,毕竟自汉文的参考书中,也没有一处能够看出司马迁是对项羽寄与同情的文字。就是因为他能够这样写,所以他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个人托大的看法,然而为何司马迁要特别点出“只失去两骑”这件事呢?加上“耳”这个字之后,语感就大大不同了!我认为,如果不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话,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司马迁的心情了。
大体上来说,项羽这个人自二十四岁起兵,死于三十一岁,从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来,还不是人格成熟悉的年龄,他只是努力释放出自己的才能,直到自己的生涯结束。我想司马迁应当是对其相当爱惜的。而海音寺也明白指出,二十几岁纯情的年轻人,是不可能胜过像刘邦那样五十几岁的老成的。确实,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理由。
在刘邦获得胜利之后,虽然不仅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而获胜,而是因为辅佐的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相当具有才能,不过,能够驱使他们的人却是自己,所以刘邦依然还是有着自大的心情。
“项羽本纪”也依然给予日本人相当大的影响,像是在日本古书的《保元特语》中就可见。在此书中,有个威风出场的源为朝,而源为朝的部下就是二十八骑,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从项羽最后的二十八骑中演化而来的。
随着刘邦的统一天下,像是韩信等的功臣也都遭到肃清,而只让自己一族当上诸王。这里的王,并不是如同西洋史中的国王一般,而比较带有王子的感觉。重点就在于是皇族的男子。而在这个时期,也有着“非刘氏者即非人”的说法,这句话被日本《平家物语》的作者读到后,就写下了“非平氏者即非人”的台词。
就是这样的关系,像是《保元物语》中的源为朝,其人物造型就受到“项羽本纪”相当大的影响,像这种日本文学作品受到汉文学影响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此暂且打住。
在这场楚汉争霸的争战中,帮助刘邦的将军尚有他人,但在项羽、张良、韩信的面前,其他的将军似乎就没有出场的必要了。
此较有名的大概就属樊哙了,这个人非常努力。在武田泰淳所着的《史记的世界》中有记载,在读到樊哙的传记时,竟发现他在那一场战役中斩了多少人,在那一场战役中又杀了多少人,都有数字罗列。然而就因为只有这些数字,才能够令人感到他似乎还蛮历害的。不过,若从整体看来,我还是不会把他和韩信并列,如果只能看这种数字的话,那可真是对不起韩信了!
实际上,韩信这个人乃是名将中的名将,无论在战术指挥,还有用兵等方面都非常杰出,只不过在政治判断力上似乎有所欠缺就是了。
总之呢,最后在结果就是刘邦成为汉高祖。本来,刘邦这个名字在《史记》上是没有出现的。在上头只有写道姓为刘,字为季。刘邦这个名字是出现在《汉书》。惟“邦”这个字究竟是否为其本名,已经无从查考。本来,名字不清楚的话,大抵上都是因为其出身较低之故,然而一个开国皇帝如果本名不清的话,似乎并不太好,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适当地安上一个字也说不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第十六位的项羽(注:名籍。纪元前二三二~前二○二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出身。秦末混乱时期之武将。幼时因受叔父项梁养育而移往会稽。自幼就有不少豪放的逸话,即使诸事不学,但一定要学兵法这段尤其有名。在秦末的动乱中与项梁共同举兵,以旧体制派的身份拥立楚王之孙--心,而兵临天下。项梁战死后依然统率楚军西进关中,立楚王为义帝,而自称霸王,意图裁量天下。后来则与举起叛旗的汉王刘邦展开楚汉之争,在每次个别战役中均压倒刘邦,惟因政治力及组织力较弱,终反被对方压倒。纪元前二○三年与汉结成和平条约,将天下二分分别支配。之的汉随即背信,为打倒项羽而将之围困垓下。这时的四面楚歌故事,以及与爱姬虞美人别离之歌等皆相当有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羽传〉),在此虽然是列入名将传记,但是若要将之列入帝王纪中也无不可。
至于第十七位的张良(注:字子房。?~纪元前一六八年。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为汉帝国建国时之谋臣。本来为韩之世族的后裔,在国家灭亡后带着怨恨投入家财求取刺客,可惜力士以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在博浪沙一地袭击东游之始皇帝一事失败,张良只好改变姓名逃亡。在逃亡中遇到黄石老人授与《太公兵法》。后混入任侠之徒中,在陈胜、吴广举事之乱中与从者百余人共同呼应,最后以韩王成之司身份进入刘邦手下,在鸿门宴中从项羽手中将之救出,因而开始活跃。在韩王成为项羽所杀之后,正式进入刘邦的帷幕之中,以其纵横无尽之谋略为汉帝国的成立建立大功。除了替创业未久的汉帝国订下基础外,独排众议将定都之地从洛阳改至长安一事亦为人所知。--《史记》卷五十五〈留候世家〉、《汉书》卷四十〈张良传〉),在我将之列入名将传的时候,也曾经一时之间认为不太合适。大体上名将的定义,如果不仔细点来考量是不行的。所谓的将,用在动词方面,应该是有“率领”的意思在内,率领兵士与敌作战的,就叫做“将”。而张良这个人,虽然有率领兵士作战的经验,然而却没有成功的例子。也因此,从这点来看,他能不能算是名将就有问题了。只不过,这个人在国家战略之上,是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在日本也认为他是军师的一个典型。
接下来,是第十八位的韩信(注:?~纪元前一九六年。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出身。活跃于秦时代以至于前汉初期中,有功于汉帝国之建国。在年轻时曾因贫穷而接受洗衣女之布施、以及忍耐街头无赖的要求自股下钻过之“胯下之辱”等许多逸话留传。在秦末乱动中,先意图投靠项梁及项羽,然不为所用,而后进入四川出仕汉高祖,授予击破项羽之策。由于其军功而与张良、萧何同被列为建国功臣并受封。由于战略与同兵优越,因而在帝国明确完成后就被逐渐疏远,后来更为害怕其实力之吕后与萧何以谋计诛杀全族。于赴刑场之时大叫之“狡兔死、走狗烹”之句子尤为有名。--《史记》卷九十二〈淮阴候传〉、《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庐吴传〉)。这个人则毫无疑问是位名将。所谓的“多多益善”,这个人是所率领的兵士能够愈多愈好,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雎有相当的自信。在此,张良与韩信,以及另一位萧何--读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另外,最近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也已经出版--我想应当都十分知名才是。而且,高祖刘邦在项羽败亡取得天下之后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张良立定战略、韩信指挥军队,而萧何则负责稳固后方,自己就是靠着这三人而取得天下的。这段话真的是非常有名,在日本,只要是提到项羽和刘邦的时代,就几乎都会提到这段话,尤其是写给那些商务阶级所看的历史书中,更是百分百一定会出现。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人,组织是比较容易获得胜利的。但当我在所闻这句话时,想到的却是另一方的个人项羽反而应当更了不起才是!重点是,相对于刘邦、张良、韩信、萧何等的组合,项羽一个人却能与之对抗,能力不是更强吗?只不过这在商场上倒是不适用的。这样说来,大家对于这些人具体的作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才是,我想在这儿就不必再一一加以详述,但我个人倒是比较想在项羽身上多下些工夫。总之,对我个人来说,在这个时代里,项羽这个人是最了不想的,我认为他是个能够代表时代的人物。
那么,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人对于项羽又是作何感想呢?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司马迁相当喜欢项羽这号人物。他对项羽身为政治家的情况虽然多做批判,写了他不少不好的地方,看来好像根本不可能喜欢这个人,但其实只要仔细读读《史记》的“项羽本纪”就可以明白,这也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之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是于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全文甚长,在此节略。像这样的名文、名场面,如果不是很喜欢项羽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写出来的。若是讨厌这个人的话,大可写项羽垓下被围,脱出后死亡,此乃恶报等等……就可以做一个交代了。然而他却将项羽之最终心境变化等,详细留下了名闻天下的文章。
在项羽脱出垓下城包围后,他的军队一一被讨灭,到最后只余下二十八骑。然而在此时,项羽依然没有屈服,带领这二十八骑直冲汉军,讨代了数百人之多,还一度逼退汉军。在此之时,汉军有数万大军,而项羽方面则只有二十八骑,经过一番追逼后,项羽一方居然只损失两骑。
在这样的状况下,根据海音寺潮五郎的指摘,只损失两骑的“只”,一言就表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本来在此应该是不需要特别写下这种事情的,然而从“将数万的汉军驱散,而细数我方只损失两骑”的这段文字中,充分鲜明地显现出项羽的武勇,以及其战斗之巧妙。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也只有发出:啊,原来如此!而不由得慨叹起来。
总之,在汉语中,文言文的表现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时使用的是“亡其两骑耳”,以一个“耳”字就表现了复杂的心情。而能够从这一个字中读出这些背景的海音寺,我认为他也很厉害,毕竟自汉文的参考书中,也没有一处能够看出司马迁是对项羽寄与同情的文字。就是因为他能够这样写,所以他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个人托大的看法,然而为何司马迁要特别点出“只失去两骑”这件事呢?加上“耳”这个字之后,语感就大大不同了!我认为,如果不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话,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司马迁的心情了。
大体上来说,项羽这个人自二十四岁起兵,死于三十一岁,从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来,还不是人格成熟悉的年龄,他只是努力释放出自己的才能,直到自己的生涯结束。我想司马迁应当是对其相当爱惜的。而海音寺也明白指出,二十几岁纯情的年轻人,是不可能胜过像刘邦那样五十几岁的老成的。确实,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理由。
在刘邦获得胜利之后,虽然不仅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而获胜,而是因为辅佐的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相当具有才能,不过,能够驱使他们的人却是自己,所以刘邦依然还是有着自大的心情。
“项羽本纪”也依然给予日本人相当大的影响,像是在日本古书的《保元特语》中就可见。在此书中,有个威风出场的源为朝,而源为朝的部下就是二十八骑,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从项羽最后的二十八骑中演化而来的。
随着刘邦的统一天下,像是韩信等的功臣也都遭到肃清,而只让自己一族当上诸王。这里的王,并不是如同西洋史中的国王一般,而比较带有王子的感觉。重点就在于是皇族的男子。而在这个时期,也有着“非刘氏者即非人”的说法,这句话被日本《平家物语》的作者读到后,就写下了“非平氏者即非人”的台词。
就是这样的关系,像是《保元物语》中的源为朝,其人物造型就受到“项羽本纪”相当大的影响,像这种日本文学作品受到汉文学影响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此暂且打住。
在这场楚汉争霸的争战中,帮助刘邦的将军尚有他人,但在项羽、张良、韩信的面前,其他的将军似乎就没有出场的必要了。
此较有名的大概就属樊哙了,这个人非常努力。在武田泰淳所着的《史记的世界》中有记载,在读到樊哙的传记时,竟发现他在那一场战役中斩了多少人,在那一场战役中又杀了多少人,都有数字罗列。然而就因为只有这些数字,才能够令人感到他似乎还蛮历害的。不过,若从整体看来,我还是不会把他和韩信并列,如果只能看这种数字的话,那可真是对不起韩信了!
实际上,韩信这个人乃是名将中的名将,无论在战术指挥,还有用兵等方面都非常杰出,只不过在政治判断力上似乎有所欠缺就是了。
总之呢,最后在结果就是刘邦成为汉高祖。本来,刘邦这个名字在《史记》上是没有出现的。在上头只有写道姓为刘,字为季。刘邦这个名字是出现在《汉书》。惟“邦”这个字究竟是否为其本名,已经无从查考。本来,名字不清楚的话,大抵上都是因为其出身较低之故,然而一个开国皇帝如果本名不清的话,似乎并不太好,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适当地安上一个字也说不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