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华人选华人” 真正了成为绝响……
辛峰
送别兔年、踏入龙年,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各类活动,五花八门、热火朝天,一波接着一波。不少政府官员、议员们也都纷纷学说起南腔北调的“恭喜发财、新年快乐”来向华人社区拜年。在许多公众场合,人们也经常听到其他族裔的巿民讲起“Chinese new year”这个词。中国的农历新年在西方国家中竟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加拿大可算是独占鳌头了。也许,会有不少人将这一可喜的现象,归于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影响力日増的原因。但是,笔者却宁愿将之解释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成功的结果。
随着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在加拿大日益被人们所了解,华人在这里对政治的参与也越来越成为潮流。在去年举行的联邦大选以及全国好几个省的省选中,华人选民对选举的关注和华裔候选人的投入程度,也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同类的选举。进入龙年之前,全国华人保守党联合总会在多伦多隆重成立一事,更是将华人的参政、议政的热度带到了新高。可以肯定,如果该会能突破传统华人社团的框框和影响,带动更多的华裔选民认识和了解加拿大政治,那么这一团体的成立,无疑会在华人的參政、议政方面产生里程碑式的作用。参加过无数次华人社区活动的联邦移民部長康尼在出席了华人保守党联合总会的成立大会之后,也对成立大会能突破传统习惯,没有老套的舞狮点睛,没有社区侨领讲套话,却那么多的不同族裔人士以及年轻人出现而印象深刻。康尼更高度期望这一新成立的华人参政团体,在带动华人了解和认识加拿大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从上世纪中期,加拿大出现了代表联邦保守党的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国会议员郑天华之后,至今华人參政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多年以来,华裔族群在参政和议政方面的认知也在逐步提高。记得二十多年前,当笔者初到加拿大时,毎逢选举时,不管是哪级政府层面的选举,在华人社区中都是淸一色的“华人选华人”的呼声。在某些华人集中的选区,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产生华裔候选人,华文媒体和侨团也会退而求其次,呼吁选民无论如何也要将票投给“对华人好”的候选人。于是毎逢选举,尤其在华人选民较多的选区,不管什么族裔的候选人,也不管他们是否曾经和华裔社区有过密切联系,也都会经常出现在华社侨团的宴会上,操着洋泾浜的广东话向华裔选民拜票。
时至今日,这种以打族裔牌为主要竞选招数的参政者已经不多见,“华人选华人”的呼声也日见式微。当年的靠族裔牌上位的华裔议员,也常常因为没能真正代表华裔选民的合法利益,而被诟病。臂如,在联邦自由党执政期间,两度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华裔政治人士陈卓愉曾经是加拿大的第一位华人副部長级官员,但是他參与处理的“人头税”平反案,却因为一直坚持既不道歉也不赔偿的立场,而久拖得不到解决。反而是保守党上台后,哈珀总理在国会说出了“加拿大道歉”的话,并且作出了经济赔偿。由此,也可以证明:华人的议员、政客有时也未必是华裔利益能够维护的保证。
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量来自中国的专业技术移民的増加,华人参政的整体素质也“水漲船高”。“华人选华人”的论调更是被许多关于政纲、政见和候选人个人特质的讨论所取代。记得数年前在一次安省的市选中,原中国专业人士的创会会長,有心要“换跑道”跻身政坛,他在具有四成多华裔选民的选区竞选巿议员。他的政纲之一,就是要在巿议会中成为华裔的代表。但是,已经逐渐成熟的华裔选民并没有因此而“上钩”,这位候选人最终并没有能在华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内胜出,反而输给了非华裔的对手。时至2010年安省市选,又有许多华裔候选人参选,但他们都没片面强调做华人的代表,而是一再表示要为选区内各族裔选民服务,结果他们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廖立晖、何胡景、李国贤等纷纷当选。由此可见,我们的华裔参政人士唯有放开视野,脱离族裔的小圈子,才有可能在政治上获得成功。
“华人参政、议政就意味着华人选华人,唯有华人政客才能更好地代表华人利益。”这种论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选民所否定。在多元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加拿大,华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与加拿大的整体利益一致的。虽然在某种情形之下,华裔族群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也只不过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已。任何一位华裔候选人要想正确地反映自己族群的声音,唯有先做好各族裔选民的代表,将这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包括华裔在内的所有选民的支持和信任。
在华裔参政方面,有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即加拿大有一百多万华人,而民意代表的数字与之极其不成比例,所以唯有更多的华人当选为议员,才能说明参政有了成效。这种以华人议员数目的多寡,作为华人参政、议政成绩的说法显然也是一个误区。
其实,华人参政、议政的成效如何?华裔议员的数目只是衡量标准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应该提高华裔选民对加拿大政治的了解和认识。近年来毎逢大选,在本地的热门中文网站上,都有不少讨论贴子。其中大部分贴子都没有在族裔上做文章,而是着重政策分析。有的贴子还相当有深度,逻辑性和说服力以及加国政治的了解,甚至还超过了某些浮在面上的华裔候选人。虽然在那些参与讨论的网民中,都没有打算出来竞选,但是他们对加国政治认识的深度,也说明了华人整体议政的素质。华裔选民的这种在政治认知上的成熟和提高,其实远比华人议员的数目的增加更为重要。因为当选民知道如何将候选人的政纲、政见放在族裔背景之前考虑时,选出的民意代表也就能更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和国家利益了。
在我们华裔社区中,鼓吹华人参政的团体有不少,但是他们还是沉缅于以更多的华人当选为成功目标。在去年的安省省选中,在某华人参政讨论会上,就有一位属于保守党的华裔社区人士对自由党方面讲:我们已经推举了一位华裔候选人,如果你们也举荐华裔候选人,那么不管谁输谁赢,省议会中都多了一位华裔议员。这种不考虑候选人的资质,只以族裔成分来定候选人的做法显然还是对华裔参政的曲解,也不利于提升华人社区的整体参政水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的参政、议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相信随着更多的高学历的知识型中国移民的増多,华裔族群整体的参政、议政的素质也会更加成熟。什么时候当“华人选华人,只选对华人好的候选人”真正成为了绝响,那么华裔族群在加国参政、议政这一课,也就考试合格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辛峰
送别兔年、踏入龙年,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各类活动,五花八门、热火朝天,一波接着一波。不少政府官员、议员们也都纷纷学说起南腔北调的“恭喜发财、新年快乐”来向华人社区拜年。在许多公众场合,人们也经常听到其他族裔的巿民讲起“Chinese new year”这个词。中国的农历新年在西方国家中竟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加拿大可算是独占鳌头了。也许,会有不少人将这一可喜的现象,归于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影响力日増的原因。但是,笔者却宁愿将之解释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成功的结果。
随着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在加拿大日益被人们所了解,华人在这里对政治的参与也越来越成为潮流。在去年举行的联邦大选以及全国好几个省的省选中,华人选民对选举的关注和华裔候选人的投入程度,也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同类的选举。进入龙年之前,全国华人保守党联合总会在多伦多隆重成立一事,更是将华人的参政、议政的热度带到了新高。可以肯定,如果该会能突破传统华人社团的框框和影响,带动更多的华裔选民认识和了解加拿大政治,那么这一团体的成立,无疑会在华人的參政、议政方面产生里程碑式的作用。参加过无数次华人社区活动的联邦移民部長康尼在出席了华人保守党联合总会的成立大会之后,也对成立大会能突破传统习惯,没有老套的舞狮点睛,没有社区侨领讲套话,却那么多的不同族裔人士以及年轻人出现而印象深刻。康尼更高度期望这一新成立的华人参政团体,在带动华人了解和认识加拿大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从上世纪中期,加拿大出现了代表联邦保守党的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国会议员郑天华之后,至今华人參政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多年以来,华裔族群在参政和议政方面的认知也在逐步提高。记得二十多年前,当笔者初到加拿大时,毎逢选举时,不管是哪级政府层面的选举,在华人社区中都是淸一色的“华人选华人”的呼声。在某些华人集中的选区,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产生华裔候选人,华文媒体和侨团也会退而求其次,呼吁选民无论如何也要将票投给“对华人好”的候选人。于是毎逢选举,尤其在华人选民较多的选区,不管什么族裔的候选人,也不管他们是否曾经和华裔社区有过密切联系,也都会经常出现在华社侨团的宴会上,操着洋泾浜的广东话向华裔选民拜票。
时至今日,这种以打族裔牌为主要竞选招数的参政者已经不多见,“华人选华人”的呼声也日见式微。当年的靠族裔牌上位的华裔议员,也常常因为没能真正代表华裔选民的合法利益,而被诟病。臂如,在联邦自由党执政期间,两度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华裔政治人士陈卓愉曾经是加拿大的第一位华人副部長级官员,但是他參与处理的“人头税”平反案,却因为一直坚持既不道歉也不赔偿的立场,而久拖得不到解决。反而是保守党上台后,哈珀总理在国会说出了“加拿大道歉”的话,并且作出了经济赔偿。由此,也可以证明:华人的议员、政客有时也未必是华裔利益能够维护的保证。
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量来自中国的专业技术移民的増加,华人参政的整体素质也“水漲船高”。“华人选华人”的论调更是被许多关于政纲、政见和候选人个人特质的讨论所取代。记得数年前在一次安省的市选中,原中国专业人士的创会会長,有心要“换跑道”跻身政坛,他在具有四成多华裔选民的选区竞选巿议员。他的政纲之一,就是要在巿议会中成为华裔的代表。但是,已经逐渐成熟的华裔选民并没有因此而“上钩”,这位候选人最终并没有能在华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内胜出,反而输给了非华裔的对手。时至2010年安省市选,又有许多华裔候选人参选,但他们都没片面强调做华人的代表,而是一再表示要为选区内各族裔选民服务,结果他们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廖立晖、何胡景、李国贤等纷纷当选。由此可见,我们的华裔参政人士唯有放开视野,脱离族裔的小圈子,才有可能在政治上获得成功。
“华人参政、议政就意味着华人选华人,唯有华人政客才能更好地代表华人利益。”这种论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选民所否定。在多元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加拿大,华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与加拿大的整体利益一致的。虽然在某种情形之下,华裔族群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也只不过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已。任何一位华裔候选人要想正确地反映自己族群的声音,唯有先做好各族裔选民的代表,将这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包括华裔在内的所有选民的支持和信任。
在华裔参政方面,有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即加拿大有一百多万华人,而民意代表的数字与之极其不成比例,所以唯有更多的华人当选为议员,才能说明参政有了成效。这种以华人议员数目的多寡,作为华人参政、议政成绩的说法显然也是一个误区。
其实,华人参政、议政的成效如何?华裔议员的数目只是衡量标准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应该提高华裔选民对加拿大政治的了解和认识。近年来毎逢大选,在本地的热门中文网站上,都有不少讨论贴子。其中大部分贴子都没有在族裔上做文章,而是着重政策分析。有的贴子还相当有深度,逻辑性和说服力以及加国政治的了解,甚至还超过了某些浮在面上的华裔候选人。虽然在那些参与讨论的网民中,都没有打算出来竞选,但是他们对加国政治认识的深度,也说明了华人整体议政的素质。华裔选民的这种在政治认知上的成熟和提高,其实远比华人议员的数目的增加更为重要。因为当选民知道如何将候选人的政纲、政见放在族裔背景之前考虑时,选出的民意代表也就能更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和国家利益了。
在我们华裔社区中,鼓吹华人参政的团体有不少,但是他们还是沉缅于以更多的华人当选为成功目标。在去年的安省省选中,在某华人参政讨论会上,就有一位属于保守党的华裔社区人士对自由党方面讲:我们已经推举了一位华裔候选人,如果你们也举荐华裔候选人,那么不管谁输谁赢,省议会中都多了一位华裔议员。这种不考虑候选人的资质,只以族裔成分来定候选人的做法显然还是对华裔参政的曲解,也不利于提升华人社区的整体参政水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加拿大华人的参政、议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相信随着更多的高学历的知识型中国移民的増多,华裔族群整体的参政、议政的素质也会更加成熟。什么时候当“华人选华人,只选对华人好的候选人”真正成为了绝响,那么华裔族群在加国参政、议政这一课,也就考试合格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