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向你学习,坚持吃蜂蜜。同样也很迷信中医,但就是坚持不了服药。家里人说我是生病时给毒药都吃,刚好一点就得意忘形。叹,这次荨麻疹真是把我搞疯了。我都想去买649了。
伴白细胞增高的荨麻疹50例
陈海洲 苏铭 关景春2001-05-30 15:36:23
1999年5~11月,我科对在门诊常规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加用抗生素后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排除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病情较重或常规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或无明显疗效的荨麻疹患者,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成人>10.0×109/L,儿童>11.0×109/L,同时查嗜酸粒细胞计数,大小便常规及常规体检。
(二)病例资料:共50例,男16例,女34例;年龄1~62岁,平均23.9岁,≤16岁16例;病期1h至4个月,其中急性荨麻疹46例,慢性荨麻疹(病期>1个月)4例,后者均为反复发作急性加重者。可能病因:患感冒5例,咽喉炎3例,食海鲜或其他特殊食物引起者4例,其他如子宫肌瘤术后,念珠菌性阴道炎各1例;伴发热8例,伴呼吸困难3例;曾抗过敏治疗42例,其中18例用过地塞米松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二、治疗方法与结果
(一)治疗方案:成人每日给予头孢噻肟钠1~2g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2~3d,小儿给予头孢噻肟钠50~100mg·kg-1·d-1、地塞米松0.15~0.2mg·kg-1·d-1,同时给予抗组胺H1、H2受体药物联合治疗,伴呼吸困难者加服酮替芬。疗后随访1个月。复发或未愈者,继续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
(二)结果:50例患者末梢血白细胞均在10.0×109/L(儿童11.0×109/L)以上,最高值达23.5×109/L,分叶核增高并淋巴细胞减少者18例,分叶核减少并淋巴细胞增高者8例,36例嗜酸粒细胞百分值及计数均增高,余检查均无异常,全部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1个月内无复发者45例,占90%,5例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后,1个月内轻度复发,间见红斑、痒,偶见风团,占总数10%,其中3例为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者。
三、讨论 临床伴有白细胞增高的荨麻疹患者,除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外,主要考虑有感染因素。曾有报道,小儿急性荨麻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致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软组织脓肿等有关,查血白细胞及分类均增高或核左移[1];另外,伴腹痛或平时有腹痛史的荨麻疹患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2]。
我们在门诊观察治疗了50例荨麻疹患者,84%在常规用抗组胺药,甚至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后,全部查末梢血示白细胞增高,有72%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36%分叶核增高并淋巴细胞减少,16%分叶核减少并淋巴细胞增高。据临床表现10例可能存在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余均无明显感染症状和体征。治疗上,给予抗生素加地塞米松、抗组胺H1、H2受体药,考虑有病毒感染者加服抗病毒药,治疗后,90%痊愈,10%疗效显著。说明这类患者有体内感染,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对本组感染的具体来源未详细查明。
陈海洲(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
苏铭(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
关景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伴白细胞增高的荨麻疹50例
陈海洲 苏铭 关景春2001-05-30 15:36:23
1999年5~11月,我科对在门诊常规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加用抗生素后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排除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病情较重或常规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或无明显疗效的荨麻疹患者,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成人>10.0×109/L,儿童>11.0×109/L,同时查嗜酸粒细胞计数,大小便常规及常规体检。
(二)病例资料:共50例,男16例,女34例;年龄1~62岁,平均23.9岁,≤16岁16例;病期1h至4个月,其中急性荨麻疹46例,慢性荨麻疹(病期>1个月)4例,后者均为反复发作急性加重者。可能病因:患感冒5例,咽喉炎3例,食海鲜或其他特殊食物引起者4例,其他如子宫肌瘤术后,念珠菌性阴道炎各1例;伴发热8例,伴呼吸困难3例;曾抗过敏治疗42例,其中18例用过地塞米松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二、治疗方法与结果
(一)治疗方案:成人每日给予头孢噻肟钠1~2g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2~3d,小儿给予头孢噻肟钠50~100mg·kg-1·d-1、地塞米松0.15~0.2mg·kg-1·d-1,同时给予抗组胺H1、H2受体药物联合治疗,伴呼吸困难者加服酮替芬。疗后随访1个月。复发或未愈者,继续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
(二)结果:50例患者末梢血白细胞均在10.0×109/L(儿童11.0×109/L)以上,最高值达23.5×109/L,分叶核增高并淋巴细胞减少者18例,分叶核减少并淋巴细胞增高者8例,36例嗜酸粒细胞百分值及计数均增高,余检查均无异常,全部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1个月内无复发者45例,占90%,5例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后,1个月内轻度复发,间见红斑、痒,偶见风团,占总数10%,其中3例为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者。
三、讨论 临床伴有白细胞增高的荨麻疹患者,除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外,主要考虑有感染因素。曾有报道,小儿急性荨麻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致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软组织脓肿等有关,查血白细胞及分类均增高或核左移[1];另外,伴腹痛或平时有腹痛史的荨麻疹患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2]。
我们在门诊观察治疗了50例荨麻疹患者,84%在常规用抗组胺药,甚至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后,全部查末梢血示白细胞增高,有72%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36%分叶核增高并淋巴细胞减少,16%分叶核减少并淋巴细胞增高。据临床表现10例可能存在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余均无明显感染症状和体征。治疗上,给予抗生素加地塞米松、抗组胺H1、H2受体药,考虑有病毒感染者加服抗病毒药,治疗后,90%痊愈,10%疗效显著。说明这类患者有体内感染,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对本组感染的具体来源未详细查明。
陈海洲(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
苏铭(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
关景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 524037)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