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二章 决战
大圈军派出使者向杨洪戟提出双方各派一名角斗士进行比赛,以比赛胜负来定输赢。杨洪戟断然拒绝了这种要求,他告诉使者,如果要比的话双方在郊外找一个开阔的地点来一次决战,决定谁最后成为华埠的统治者。使者把杨洪戟的口信带回大圈军总部,大圈军上层经过商议认定杨洪戟的策略是想诱使大圈军离开华埠,所以也拒绝了杨洪戟的提议。
于是,对峙又进行下去,但此时的形势愈发对大圈军不利。杨洪戟派出手下在整个华埠散布谣言说大圈军决定与北华埠玉石俱焚。这样,北华埠的商户开始动摇,他们派出代表要求大圈军接受杨洪戟的提议,表示不能因为黑帮派系的斗争而牺牲华埠市民的利益。如果大圈军不接受杨洪戟的提议,那么北华埠商会将中止与大圈军的合作,北华埠的商人将考虑撤出北华埠,空置整个北华埠。此时,以前最支持大圈军的华埠底层市民也开始转向,他们受够了长达一个月的内战,开始对大圈军没有给他们带来和平而不满起来。于是大圈军进退两难,内部希望通过一场决定性战役解决问题的呼声高涨起来。
在此背景下,大圈军再次派出使者去见杨洪戟,向对方提出:如果要决战的话必须找一个中间人作为双方共同监督人。以免某一方借口决战而达到其他的目的。
杨洪戟于是问大圈军的使者什么人可以做这个中间人。使者答道:“我们认为埃格瓦利家族作为中间人最合适。”
埃格瓦利家族为爱尔兰人后裔,是加拿大黑帮里有名的信守信义的家族。如果埃格瓦利家族为某一派做了担保,假如这派在未来的行动中违反了协议,那么对这一派的惩罚将由埃格瓦利家族来完成。所以,埃格瓦利家族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地区黑帮社会赢得了上帝之秤的美誉。
杨洪戟听完大圈军使者的建议后说需要考虑三天。三天之后,杨洪戟带口信给大圈军说他接受大圈军的提议。决战协议的签订就在一个中立的地点召开,会议由双方代表以及埃格瓦利家族派出的中间人出席。在这份协议中,以大圈军、越南及马来亚帮、印度帮、阿拉伯帮为一派的代表,以杨洪戟的华埠黑帮、“地狱天使”、意大利黑手党温哥华帮为一派的代表在协议上签字。埃格瓦利家族代表作为中间人做了公平决斗的担保。协议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得在决战期间进攻对方的营地,即大圈军占据的北部华埠和杨洪戟占据的南部华埠。在决战的地点和时间上也做了明确规定:决战地点在温哥华郊外的一处平缓的丘陵地带,时间为一九八四年七月八日早晨十点整,距离签字日期整整一个星期。
杨洪戟第二天亲自去决战地点察看地形。他发现在该地点有一条河,河水很深,水流湍急。在小河的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再远处是高山峡谷。约定的决战地点在河的北岸一处平缓的草原谷地上。杨洪戟沉思片刻,然后命令手下去河对岸察看。他们找了条船登上对岸,来到树林里。这片树林枝繁叶茂,林深幽静,是个理想的设伏地点,但遗憾的是这里距离决战的地带有一河之隔。
杨洪戟继续向远处走。他进入了树林背后的高山峡谷,这里更是幽静,杳无人迹。一个设想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他知道如何去应对一个星期后的决战了。
在杨洪戟察看地形的同一天,大圈军的首领也对地形做了详细的勘察,他们同样也发现了河对岸茂密的树林。他们派人仔细地勘察了河流状况,对水深和水流做了测算。他们发现这条河是理想的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自己的左侧翼受到攻击。按照抽签,大圈军的阵地靠东,而杨洪戟的华埠军的阵地靠西。这样,大圈军背后是大山,而杨洪戟的背后是大海。因为双方都是背后和一面侧翼有保护的屏障,而另一面侧翼则是空旷的田野。这样,按照常理大家都在把防守的重点放在正面和一侧侧翼上。从位置来看大圈军实际上是占有地利优势的,他们的阵地有一种依山面海、居高临下的态势。
开战前一天,交战双方都来到预定地点开始修筑工事,整个白天双方都在埋头苦干,双方的战场观察员都没有发现对方有什么异常动向。大圈军为了防止敌人在河对岸埋伏奇兵专门沿河岸检查所有用以渡河的船只,发现有这样的船只则立刻强行驱赶离开,同时在沿河架设了重型武器,用以防止杨洪戟的华埠军沿河而上攻击大圈军的左侧侧翼。白天就这样静悄悄地过去。
到了晚上。双方士兵都回营休息,只派出岗哨监视对方的动静。大圈军这一边夜晚很安静,大家都在做临战前的准备。而杨洪戟的华埠军这边则很热闹,很多士兵都喝酒、跳舞,一点感觉不到大战前的紧张。
到了夜里一点,杨洪戟的华埠军营地依然热闹非凡。但在这时,华埠军一支约五十人的分队在黑夜的掩护下在河的下游用橡皮舟偷偷渡过河,他们把橡皮舟埋在河对岸的树林里,然后潜伏到树林背后的峡谷中。
第二天晨雾弥漫,凌晨天上下了一阵小雨使得草原谷地的空气异常清新。交战的双方在早晨七点起床开始吃早饭。
这边大圈军的士兵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而那一边华埠军的士兵则因为一夜的狂欢而精神显得不振。到早晨九点中,双方的战斗人员都进入了各自的阵地。在大圈军这边中军全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大圈仔组成,是最具有战斗力的成员,大约有六十多人。在左侧靠近河岸的阵地是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约三十人,在右侧是大圈军在当地招募的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四十人,整个大圈军方面共有一百四十人参加决战。他们的武器配备是这样的:大圈仔军团配备的基本作战武器是AK-47冲锋枪,这是大圈军自带的武器,他们还有少量的火箭筒和榴弹枪,另加两挺轻机枪;在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手里的武器主要是AK-47冲锋枪,还有少量的M16冲锋枪、M16A1突击步枪;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的主要武器也是AK-47冲锋枪、另外也有些是M16冲锋枪、XM177E2柯尔特冲锋枪和M60两用机枪。大圈军没有机动部队,但有三辆配备机枪的机动车的小分队在阵地的右侧。
杨洪戟的华埠军清一色的是M16冲锋枪和M16A1突击步枪,他们还有数量不少的火箭筒和榴弹枪。华埠军在正面阵地只安排了一百人;另有五十人被杨洪戟用做机动部队,他们在正面阵地的后面驻扎,有十辆配备有机枪的机动车辆;另外华埠军还有五十人的秘密分队则在夜里被派到河对岸。
就两方面的比较而言,华埠军在武器配备上明显占优,但他们的阵地明显过于狭小,正面不宽,一百人的正面阵地相对大圈军的一百四十人的正面显得弱小。
到早晨十点,太阳出来了,空气逐渐热了起来。十点刚到,枪声就开始大作,山谷中开始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半个小时的对射之后,大圈军开始进攻。首先是中路的大圈军从中间开始猛插华埠军的阵地。大圈军的战士都是经过战场洗礼的士兵,军事素质非常精湛。他们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突破了华埠军中路的阵地。华埠军在中路被突破后,整个战线开始崩溃,阵地上的士兵纷纷开始后撤。阵地左侧的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见到华埠军的中央阵地被突破后也开始前进。华埠军的士兵被打得纷纷溃逃,眼看大圈军胜利在望。突然,大圈军右侧的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突然停止了射击。他们一个个从战壕里爬了出来,带着武器向北退去了。立刻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刚撤出阵地,大圈军的背后就响起枪声。杨洪戟的华埠军五十人的秘密小分队在战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河的上游乘橡皮舟渡过河,当大圈军刚突破华埠军的阵地,准备彻底打垮华埠军的时候他们从背后向大圈军发起了攻击,而原先撤退的华埠军此时突然掉转身来开始阻击大圈军的进攻,立刻战场形势发生逆转。此时,大圈军前后受敌,而左侧是湍急的河流,唯一的出口是华人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离开后暴露的右侧。大圈军首领看到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立刻命令撤出,向右侧的缺口突围。但就在这时,华埠军在开战后一直躲在阵地后的五十人的机动部队突然行动起来,他们乘车从华埠军背后快速移动到大圈军的右侧,占据了华人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离开后的留下的右侧空缺。一个完美的包围圈形成,大圈军失败已成定局。
杨洪戟见自己的计谋已经得逞,大圈军已经被合围在东西三百米,南北不足两百米的狭小区域内。于是下令用重型武器猛烈轰击还在原野上奋勇拼杀的大圈军士兵。此时的华埠军并不急于攻击裸露在原野中的大圈军,而是慢慢压缩大圈军的防御阵地,逐步清剿外围的敌人。
此时的大圈军士兵人人都看清了形势,整个战线此时已经不成了整体,士兵开始各自为战,纷纷脱离了自己的阵型。此时,华埠军东西两边的攻击并不猛烈,而来自北部的、华埠军机动部队的重型武器的攻击却异常凶猛。毫无疑问,华埠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大圈军赶进南边湍急的河流中,进而全数绞杀。
战斗又持续了两个小时。印度和阿拉伯帮在合围形成后不到一个小时即停止了抵抗投降,唯一坚持抵抗的大圈军所剩余的二十多人也弹尽粮绝,最后被迫举手投降了。整个战场遍布了几十具尸体,大圈军全军覆没。大圈军中有一些人侥幸跳河逃生到下游河岸也全部被岸上的华埠军追击射杀在河中。
大圈军战死三十多人,被俘二十多人;印度和阿拉伯帮战死不到十人,被俘二十多人;华人及越南马来帮没有战死也没有被俘人员,他们全部安全离开战场。华埠军方面战死三十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圈军在中路突破的时候被射杀的。杨洪戟带领手下打扫了战场,命令人把战场的大圈军士兵的尸体运走掩埋,自己本方士兵的尸体则运回华埠等待处理。最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俘虏了。
杨洪戟命令手下把大圈军俘虏与印度及阿拉伯帮的俘虏分开,用车把印度及阿拉伯帮的俘虏拉到一处偏远的地带后,命令他们下车,然后每人给了一百加元路费,让他们各自散去。而大圈军的俘虏则被用绳子绑了,用车拉到一处海湾,押这些人上了一艘船。之后,船即向公海开去。船向西走了有一天,当夜幕降临时,杨洪戟的手下即把船底凿穿,之后他们跳上一艘快船,随即离开了。在茫茫大海上一群破衣烂衫,伤痕累累的俘虏就这样被抛弃在大海上,他们被圈锁在舱底。不久,海水涌进船舱,船开始下沉,大圈军最后的士兵也将随船一起沉入大海。
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太平洋,是由一连串岛屿组成,东西横跨几千公里,与亚洲的堪察加半岛相呼应,被称为“阿拉斯加踏脚石”。它隶属于美国最大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州,是阿拉斯加半岛向西在大海的延伸部分。阿留申群岛是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一百五十九座。阿留申群岛是火山岛,至今仍有部分火山在作间歇性活动,因此常有地震、海底变化和新岛出现的状况发生。阿留申群岛这样特殊的位置使它成为太平洋和白令海的天然分界线。在阿留申群岛周围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群岛以北的白令海以盛产鱼类著称,为世界第一渔场,同时也是美国在北太平洋重要的海上军事基地所在地。
阿留申群岛上有大量的水产加工厂,众多的码头。港湾里,千吨级的现代化渔轮以及万吨级货轮穿梭往来。由于群岛重要的军事地位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这里被美国人称为“西部三角洲”。这里的居民多是渔民,他们基本是美国本土人以及中国、越南、菲律宾移民后裔。
大卫·诺福克是一艘叫做“阿拉斯加之星号”渔船的船长,也是这条船的船主。他手下雇佣了十几个水手,有美国白人、黑人,五个亚裔美国人,其中一个中国人、四个菲律宾人。
他们自从六月份离开安德烈亚诺夫的海港外出捕鱼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次出海他们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先是遇到了强烈的风暴,然后是在预定的渔场遭遇到罕见的歉收,按照惯例应当出现的鱼群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他们的船舱里几乎没有多少收获。
船长大卫最近很烦心,他的妻子与其分手,抛下他和一个只有八岁大的小男孩离开了海岛到大都会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于是,这个三十几岁男子的生活一下子陷入悲苦之中,他在岸上徘徊了几个星期,终于不得不下决心出海,他有买船向银行借的贷款要还,所以他必须工作。他儿子还小,他不能把他单独放在家里,于是不得不把儿子寄放在孤寡的父亲那里,由自己六十多岁的父亲照看。大卫自妻子离开后他就开始酗酒,心情糟糕使得他脾气非常火暴。这次出海后第三天,他们在海上遇到了风暴,风暴持续了两天,使他们船只受到不小的损失,但更糟糕的是,他们到达预定渔场的时候没有发现鱼群。于是,大卫决定继续南下,他像是在为谁怄气似的非要找到属于他的鱼群。他们航行到距离加拿大海岸有几百海里的地方寻找猎物。但是,他们依然一无所获。
这天中午,在船桅上观察鱼群的一名黑人水手忽然大叫起来,在他的望远镜里发现在远处的水面上有遇难者的身影。大卫爬上船桅,拿望远镜观察,果然有一名遇难者正趴在一块船板上漂浮。大卫下令开船靠近遇难者。在海上,这种搭救遇难者的行为是每个航行于海上的船只必须尽的责任和义务。
渔船很快就开到遇难者海面,两个水手乘一艘小船划到遇难者身边,他们从遇难者向他们投射来的感激的目光就知道该人还活着。两名水手抓住遇难者的胳膊,把他拖到小船上。
遇难者是一名亚裔黄种人,从他的着装来看倒不像是水手,更像一名战士。被搭救的遇难者很快被带到大船上。他被放在甲板上,由船长大卫对其做了身体检查。很显然,这人在掉到海里之前还遇到过枪伤。这一点让大卫颇为疑惑。他命令手下把这人抬到船舱里,先把伤口包扎起来,喂他水喝,给点东西吃,让他好好休息,睡个好觉,等他醒了再询问他发生了什么。
被搭救者在大卫的船上整整睡了一天。其间,他喝了水、吃了点食物又继续睡觉,到第二天中午他才又醒了过来。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有个蓄有胡须面色粗犷的男子在看着他。他在睁开眼的一刹那,他敏感地握紧了拳头,做出了一个防御性的动作。对面男子两只胳膊交叉在胸前,盯着他看了好一会,然后若有所思地用英语问他:“你好!感觉好点了吗?”
被搭救者疑惑地看着他,似乎未明白他的意思。
大卫继续看他的表情,于是问:“我是美国人,我叫大卫·诺福克,你能听懂英语吗?”
被搭救者依然疑惑地看着他,他回答了一句,所用的语言大卫听不懂。
“看来你不懂英语。”大卫点点头。他拿起对讲机,说:“叫雷斯多巴到舱里来。”
很快,一个小个子菲律宾进了船舱,大卫对他说:“你听听这个人说的是什么语言。”
雷斯多巴上前用菲律宾他加禄语与被搭救者讲话,他看到对方听不懂,然后用手势让对方给自己讲话,被搭救者说了一串,雷斯多巴没有听懂。
“老板,他说什么我听不懂,看来他不是菲律宾人。我感觉他不是东南亚人,倒很像是日本人、中国人或韩国人。”
“哦!那你去把迈克叫来。”大卫给雷斯多巴说。
很快迈克就来了。这个人是船上唯一一个华人,二十多岁,是福建渔民的后裔,他的父母二十年前到阿拉斯加干起了老本行打鱼。他长大后也随之上船当起了水手。
“迈克,你听听他说的是什么?”大卫说。
迈克于是问了一句,但对方听不懂。被搭救者说了几句,这下迈克听懂了一些,对方显然是在用浓重方言说中国普通话。
“老板,他是中国人。”迈克说。
“你怎么知道?你能听懂他说的话?”
“我想是的。他的意思我不能全听懂,但我知道他说的的确是中国话。”
“那你怎么会不能全听懂?”
“我只能听懂我父母的闽南语,其他的中国话我就听不太懂了。”
“哦!是这样。那你想办法问问他到底从哪来。是干什么的?到底出什么事了?”
“老板,我想他可能听不懂我说的闽南语。”
“难道你就不能比划着告诉他你的意思吗?”大卫恼怒地说。
“我试试看吧!老板,你给我支笔,我写给他看。”迈克向大卫要求道。
大卫从抽屉里找支笔给他,同时把一个笔记本也塞在迈克手里。
“你是中国人吗?”迈克在纸上写道。
对方点点头。
“你叫什么?”
“我叫张晓。”
“你从哪里来?”
“从一艘船上。”
“这我知道。你从什么船?你从哪里上船的?”
“我从中国上的船。”
“是什么船?”
“是一艘货船。”
“你是水手吗?”
“不是,我是旅客。”
“你怎么会掉到海里呢?”
“我不小心从船上掉下来了。”
“哦!你乘坐的船叫什么?”
“我不记得了。”
迈克问完,转头向船长汇报了他问的情况。大卫没有说话,他眯着眼审视了这个自称叫张晓的人片刻,很显然他不相信这人说的话。
“你问问他,问他乘船要到哪里去?他在海里漂了多久了?”大卫向迈克说。
迈克于是继续在本子上写,写完把本子递给张晓。
张晓看完,说:“我要去香港,我掉到海里有好几天了。”
大卫在迈克转达完张晓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嚷嚷着说:“你要去香港?你从中国出发去香港怎么会在几天之内漂到加拿大海岸?你屁股上装了马达漂来的吗?”大卫的一连串英语以及神态让张晓满脸疑惑。
“你把我刚才的话转告给他!”大卫对迈克说。
迈克于是写在纸上给张晓看。张晓沉默不语,他不再开口了。
大卫看张晓这个神情,知道对方一定有难言之隐,于是停止了问询。
“告诉他,迈克,我不管他是谁,从哪里来,出了什么事,他既然被我搭救了,那就是我的客人。过两个星期我们回安德烈亚诺夫,到时候会把他交给警察局,由警察局处理他的事情。那时候,他再撒谎也没有用了。”
迈克把话转告给张晓,张晓没有说话,他默默地点点头,脸上做出了表情,他给迈克说:“你转告这位先生,说我非常感谢他的搭救。我以后会报答他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大圈军派出使者向杨洪戟提出双方各派一名角斗士进行比赛,以比赛胜负来定输赢。杨洪戟断然拒绝了这种要求,他告诉使者,如果要比的话双方在郊外找一个开阔的地点来一次决战,决定谁最后成为华埠的统治者。使者把杨洪戟的口信带回大圈军总部,大圈军上层经过商议认定杨洪戟的策略是想诱使大圈军离开华埠,所以也拒绝了杨洪戟的提议。
于是,对峙又进行下去,但此时的形势愈发对大圈军不利。杨洪戟派出手下在整个华埠散布谣言说大圈军决定与北华埠玉石俱焚。这样,北华埠的商户开始动摇,他们派出代表要求大圈军接受杨洪戟的提议,表示不能因为黑帮派系的斗争而牺牲华埠市民的利益。如果大圈军不接受杨洪戟的提议,那么北华埠商会将中止与大圈军的合作,北华埠的商人将考虑撤出北华埠,空置整个北华埠。此时,以前最支持大圈军的华埠底层市民也开始转向,他们受够了长达一个月的内战,开始对大圈军没有给他们带来和平而不满起来。于是大圈军进退两难,内部希望通过一场决定性战役解决问题的呼声高涨起来。
在此背景下,大圈军再次派出使者去见杨洪戟,向对方提出:如果要决战的话必须找一个中间人作为双方共同监督人。以免某一方借口决战而达到其他的目的。
杨洪戟于是问大圈军的使者什么人可以做这个中间人。使者答道:“我们认为埃格瓦利家族作为中间人最合适。”
埃格瓦利家族为爱尔兰人后裔,是加拿大黑帮里有名的信守信义的家族。如果埃格瓦利家族为某一派做了担保,假如这派在未来的行动中违反了协议,那么对这一派的惩罚将由埃格瓦利家族来完成。所以,埃格瓦利家族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地区黑帮社会赢得了上帝之秤的美誉。
杨洪戟听完大圈军使者的建议后说需要考虑三天。三天之后,杨洪戟带口信给大圈军说他接受大圈军的提议。决战协议的签订就在一个中立的地点召开,会议由双方代表以及埃格瓦利家族派出的中间人出席。在这份协议中,以大圈军、越南及马来亚帮、印度帮、阿拉伯帮为一派的代表,以杨洪戟的华埠黑帮、“地狱天使”、意大利黑手党温哥华帮为一派的代表在协议上签字。埃格瓦利家族代表作为中间人做了公平决斗的担保。协议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得在决战期间进攻对方的营地,即大圈军占据的北部华埠和杨洪戟占据的南部华埠。在决战的地点和时间上也做了明确规定:决战地点在温哥华郊外的一处平缓的丘陵地带,时间为一九八四年七月八日早晨十点整,距离签字日期整整一个星期。
杨洪戟第二天亲自去决战地点察看地形。他发现在该地点有一条河,河水很深,水流湍急。在小河的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再远处是高山峡谷。约定的决战地点在河的北岸一处平缓的草原谷地上。杨洪戟沉思片刻,然后命令手下去河对岸察看。他们找了条船登上对岸,来到树林里。这片树林枝繁叶茂,林深幽静,是个理想的设伏地点,但遗憾的是这里距离决战的地带有一河之隔。
杨洪戟继续向远处走。他进入了树林背后的高山峡谷,这里更是幽静,杳无人迹。一个设想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他知道如何去应对一个星期后的决战了。
在杨洪戟察看地形的同一天,大圈军的首领也对地形做了详细的勘察,他们同样也发现了河对岸茂密的树林。他们派人仔细地勘察了河流状况,对水深和水流做了测算。他们发现这条河是理想的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自己的左侧翼受到攻击。按照抽签,大圈军的阵地靠东,而杨洪戟的华埠军的阵地靠西。这样,大圈军背后是大山,而杨洪戟的背后是大海。因为双方都是背后和一面侧翼有保护的屏障,而另一面侧翼则是空旷的田野。这样,按照常理大家都在把防守的重点放在正面和一侧侧翼上。从位置来看大圈军实际上是占有地利优势的,他们的阵地有一种依山面海、居高临下的态势。
开战前一天,交战双方都来到预定地点开始修筑工事,整个白天双方都在埋头苦干,双方的战场观察员都没有发现对方有什么异常动向。大圈军为了防止敌人在河对岸埋伏奇兵专门沿河岸检查所有用以渡河的船只,发现有这样的船只则立刻强行驱赶离开,同时在沿河架设了重型武器,用以防止杨洪戟的华埠军沿河而上攻击大圈军的左侧侧翼。白天就这样静悄悄地过去。
到了晚上。双方士兵都回营休息,只派出岗哨监视对方的动静。大圈军这一边夜晚很安静,大家都在做临战前的准备。而杨洪戟的华埠军这边则很热闹,很多士兵都喝酒、跳舞,一点感觉不到大战前的紧张。
到了夜里一点,杨洪戟的华埠军营地依然热闹非凡。但在这时,华埠军一支约五十人的分队在黑夜的掩护下在河的下游用橡皮舟偷偷渡过河,他们把橡皮舟埋在河对岸的树林里,然后潜伏到树林背后的峡谷中。
第二天晨雾弥漫,凌晨天上下了一阵小雨使得草原谷地的空气异常清新。交战的双方在早晨七点起床开始吃早饭。
这边大圈军的士兵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而那一边华埠军的士兵则因为一夜的狂欢而精神显得不振。到早晨九点中,双方的战斗人员都进入了各自的阵地。在大圈军这边中军全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大圈仔组成,是最具有战斗力的成员,大约有六十多人。在左侧靠近河岸的阵地是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约三十人,在右侧是大圈军在当地招募的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四十人,整个大圈军方面共有一百四十人参加决战。他们的武器配备是这样的:大圈仔军团配备的基本作战武器是AK-47冲锋枪,这是大圈军自带的武器,他们还有少量的火箭筒和榴弹枪,另加两挺轻机枪;在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手里的武器主要是AK-47冲锋枪,还有少量的M16冲锋枪、M16A1突击步枪;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的主要武器也是AK-47冲锋枪、另外也有些是M16冲锋枪、XM177E2柯尔特冲锋枪和M60两用机枪。大圈军没有机动部队,但有三辆配备机枪的机动车的小分队在阵地的右侧。
杨洪戟的华埠军清一色的是M16冲锋枪和M16A1突击步枪,他们还有数量不少的火箭筒和榴弹枪。华埠军在正面阵地只安排了一百人;另有五十人被杨洪戟用做机动部队,他们在正面阵地的后面驻扎,有十辆配备有机枪的机动车辆;另外华埠军还有五十人的秘密分队则在夜里被派到河对岸。
就两方面的比较而言,华埠军在武器配备上明显占优,但他们的阵地明显过于狭小,正面不宽,一百人的正面阵地相对大圈军的一百四十人的正面显得弱小。
到早晨十点,太阳出来了,空气逐渐热了起来。十点刚到,枪声就开始大作,山谷中开始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半个小时的对射之后,大圈军开始进攻。首先是中路的大圈军从中间开始猛插华埠军的阵地。大圈军的战士都是经过战场洗礼的士兵,军事素质非常精湛。他们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突破了华埠军中路的阵地。华埠军在中路被突破后,整个战线开始崩溃,阵地上的士兵纷纷开始后撤。阵地左侧的印度帮和阿拉伯帮军团见到华埠军的中央阵地被突破后也开始前进。华埠军的士兵被打得纷纷溃逃,眼看大圈军胜利在望。突然,大圈军右侧的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突然停止了射击。他们一个个从战壕里爬了出来,带着武器向北退去了。立刻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华人军团和越南马来帮军团刚撤出阵地,大圈军的背后就响起枪声。杨洪戟的华埠军五十人的秘密小分队在战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河的上游乘橡皮舟渡过河,当大圈军刚突破华埠军的阵地,准备彻底打垮华埠军的时候他们从背后向大圈军发起了攻击,而原先撤退的华埠军此时突然掉转身来开始阻击大圈军的进攻,立刻战场形势发生逆转。此时,大圈军前后受敌,而左侧是湍急的河流,唯一的出口是华人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离开后暴露的右侧。大圈军首领看到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立刻命令撤出,向右侧的缺口突围。但就在这时,华埠军在开战后一直躲在阵地后的五十人的机动部队突然行动起来,他们乘车从华埠军背后快速移动到大圈军的右侧,占据了华人和越南马来帮军团离开后的留下的右侧空缺。一个完美的包围圈形成,大圈军失败已成定局。
杨洪戟见自己的计谋已经得逞,大圈军已经被合围在东西三百米,南北不足两百米的狭小区域内。于是下令用重型武器猛烈轰击还在原野上奋勇拼杀的大圈军士兵。此时的华埠军并不急于攻击裸露在原野中的大圈军,而是慢慢压缩大圈军的防御阵地,逐步清剿外围的敌人。
此时的大圈军士兵人人都看清了形势,整个战线此时已经不成了整体,士兵开始各自为战,纷纷脱离了自己的阵型。此时,华埠军东西两边的攻击并不猛烈,而来自北部的、华埠军机动部队的重型武器的攻击却异常凶猛。毫无疑问,华埠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大圈军赶进南边湍急的河流中,进而全数绞杀。
战斗又持续了两个小时。印度和阿拉伯帮在合围形成后不到一个小时即停止了抵抗投降,唯一坚持抵抗的大圈军所剩余的二十多人也弹尽粮绝,最后被迫举手投降了。整个战场遍布了几十具尸体,大圈军全军覆没。大圈军中有一些人侥幸跳河逃生到下游河岸也全部被岸上的华埠军追击射杀在河中。
大圈军战死三十多人,被俘二十多人;印度和阿拉伯帮战死不到十人,被俘二十多人;华人及越南马来帮没有战死也没有被俘人员,他们全部安全离开战场。华埠军方面战死三十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圈军在中路突破的时候被射杀的。杨洪戟带领手下打扫了战场,命令人把战场的大圈军士兵的尸体运走掩埋,自己本方士兵的尸体则运回华埠等待处理。最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俘虏了。
杨洪戟命令手下把大圈军俘虏与印度及阿拉伯帮的俘虏分开,用车把印度及阿拉伯帮的俘虏拉到一处偏远的地带后,命令他们下车,然后每人给了一百加元路费,让他们各自散去。而大圈军的俘虏则被用绳子绑了,用车拉到一处海湾,押这些人上了一艘船。之后,船即向公海开去。船向西走了有一天,当夜幕降临时,杨洪戟的手下即把船底凿穿,之后他们跳上一艘快船,随即离开了。在茫茫大海上一群破衣烂衫,伤痕累累的俘虏就这样被抛弃在大海上,他们被圈锁在舱底。不久,海水涌进船舱,船开始下沉,大圈军最后的士兵也将随船一起沉入大海。
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太平洋,是由一连串岛屿组成,东西横跨几千公里,与亚洲的堪察加半岛相呼应,被称为“阿拉斯加踏脚石”。它隶属于美国最大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州,是阿拉斯加半岛向西在大海的延伸部分。阿留申群岛是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一百五十九座。阿留申群岛是火山岛,至今仍有部分火山在作间歇性活动,因此常有地震、海底变化和新岛出现的状况发生。阿留申群岛这样特殊的位置使它成为太平洋和白令海的天然分界线。在阿留申群岛周围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群岛以北的白令海以盛产鱼类著称,为世界第一渔场,同时也是美国在北太平洋重要的海上军事基地所在地。
阿留申群岛上有大量的水产加工厂,众多的码头。港湾里,千吨级的现代化渔轮以及万吨级货轮穿梭往来。由于群岛重要的军事地位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这里被美国人称为“西部三角洲”。这里的居民多是渔民,他们基本是美国本土人以及中国、越南、菲律宾移民后裔。
大卫·诺福克是一艘叫做“阿拉斯加之星号”渔船的船长,也是这条船的船主。他手下雇佣了十几个水手,有美国白人、黑人,五个亚裔美国人,其中一个中国人、四个菲律宾人。
他们自从六月份离开安德烈亚诺夫的海港外出捕鱼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次出海他们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先是遇到了强烈的风暴,然后是在预定的渔场遭遇到罕见的歉收,按照惯例应当出现的鱼群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他们的船舱里几乎没有多少收获。
船长大卫最近很烦心,他的妻子与其分手,抛下他和一个只有八岁大的小男孩离开了海岛到大都会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于是,这个三十几岁男子的生活一下子陷入悲苦之中,他在岸上徘徊了几个星期,终于不得不下决心出海,他有买船向银行借的贷款要还,所以他必须工作。他儿子还小,他不能把他单独放在家里,于是不得不把儿子寄放在孤寡的父亲那里,由自己六十多岁的父亲照看。大卫自妻子离开后他就开始酗酒,心情糟糕使得他脾气非常火暴。这次出海后第三天,他们在海上遇到了风暴,风暴持续了两天,使他们船只受到不小的损失,但更糟糕的是,他们到达预定渔场的时候没有发现鱼群。于是,大卫决定继续南下,他像是在为谁怄气似的非要找到属于他的鱼群。他们航行到距离加拿大海岸有几百海里的地方寻找猎物。但是,他们依然一无所获。
这天中午,在船桅上观察鱼群的一名黑人水手忽然大叫起来,在他的望远镜里发现在远处的水面上有遇难者的身影。大卫爬上船桅,拿望远镜观察,果然有一名遇难者正趴在一块船板上漂浮。大卫下令开船靠近遇难者。在海上,这种搭救遇难者的行为是每个航行于海上的船只必须尽的责任和义务。
渔船很快就开到遇难者海面,两个水手乘一艘小船划到遇难者身边,他们从遇难者向他们投射来的感激的目光就知道该人还活着。两名水手抓住遇难者的胳膊,把他拖到小船上。
遇难者是一名亚裔黄种人,从他的着装来看倒不像是水手,更像一名战士。被搭救的遇难者很快被带到大船上。他被放在甲板上,由船长大卫对其做了身体检查。很显然,这人在掉到海里之前还遇到过枪伤。这一点让大卫颇为疑惑。他命令手下把这人抬到船舱里,先把伤口包扎起来,喂他水喝,给点东西吃,让他好好休息,睡个好觉,等他醒了再询问他发生了什么。
被搭救者在大卫的船上整整睡了一天。其间,他喝了水、吃了点食物又继续睡觉,到第二天中午他才又醒了过来。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有个蓄有胡须面色粗犷的男子在看着他。他在睁开眼的一刹那,他敏感地握紧了拳头,做出了一个防御性的动作。对面男子两只胳膊交叉在胸前,盯着他看了好一会,然后若有所思地用英语问他:“你好!感觉好点了吗?”
被搭救者疑惑地看着他,似乎未明白他的意思。
大卫继续看他的表情,于是问:“我是美国人,我叫大卫·诺福克,你能听懂英语吗?”
被搭救者依然疑惑地看着他,他回答了一句,所用的语言大卫听不懂。
“看来你不懂英语。”大卫点点头。他拿起对讲机,说:“叫雷斯多巴到舱里来。”
很快,一个小个子菲律宾进了船舱,大卫对他说:“你听听这个人说的是什么语言。”
雷斯多巴上前用菲律宾他加禄语与被搭救者讲话,他看到对方听不懂,然后用手势让对方给自己讲话,被搭救者说了一串,雷斯多巴没有听懂。
“老板,他说什么我听不懂,看来他不是菲律宾人。我感觉他不是东南亚人,倒很像是日本人、中国人或韩国人。”
“哦!那你去把迈克叫来。”大卫给雷斯多巴说。
很快迈克就来了。这个人是船上唯一一个华人,二十多岁,是福建渔民的后裔,他的父母二十年前到阿拉斯加干起了老本行打鱼。他长大后也随之上船当起了水手。
“迈克,你听听他说的是什么?”大卫说。
迈克于是问了一句,但对方听不懂。被搭救者说了几句,这下迈克听懂了一些,对方显然是在用浓重方言说中国普通话。
“老板,他是中国人。”迈克说。
“你怎么知道?你能听懂他说的话?”
“我想是的。他的意思我不能全听懂,但我知道他说的的确是中国话。”
“那你怎么会不能全听懂?”
“我只能听懂我父母的闽南语,其他的中国话我就听不太懂了。”
“哦!是这样。那你想办法问问他到底从哪来。是干什么的?到底出什么事了?”
“老板,我想他可能听不懂我说的闽南语。”
“难道你就不能比划着告诉他你的意思吗?”大卫恼怒地说。
“我试试看吧!老板,你给我支笔,我写给他看。”迈克向大卫要求道。
大卫从抽屉里找支笔给他,同时把一个笔记本也塞在迈克手里。
“你是中国人吗?”迈克在纸上写道。
对方点点头。
“你叫什么?”
“我叫张晓。”
“你从哪里来?”
“从一艘船上。”
“这我知道。你从什么船?你从哪里上船的?”
“我从中国上的船。”
“是什么船?”
“是一艘货船。”
“你是水手吗?”
“不是,我是旅客。”
“你怎么会掉到海里呢?”
“我不小心从船上掉下来了。”
“哦!你乘坐的船叫什么?”
“我不记得了。”
迈克问完,转头向船长汇报了他问的情况。大卫没有说话,他眯着眼审视了这个自称叫张晓的人片刻,很显然他不相信这人说的话。
“你问问他,问他乘船要到哪里去?他在海里漂了多久了?”大卫向迈克说。
迈克于是继续在本子上写,写完把本子递给张晓。
张晓看完,说:“我要去香港,我掉到海里有好几天了。”
大卫在迈克转达完张晓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嚷嚷着说:“你要去香港?你从中国出发去香港怎么会在几天之内漂到加拿大海岸?你屁股上装了马达漂来的吗?”大卫的一连串英语以及神态让张晓满脸疑惑。
“你把我刚才的话转告给他!”大卫对迈克说。
迈克于是写在纸上给张晓看。张晓沉默不语,他不再开口了。
大卫看张晓这个神情,知道对方一定有难言之隐,于是停止了问询。
“告诉他,迈克,我不管他是谁,从哪里来,出了什么事,他既然被我搭救了,那就是我的客人。过两个星期我们回安德烈亚诺夫,到时候会把他交给警察局,由警察局处理他的事情。那时候,他再撒谎也没有用了。”
迈克把话转告给张晓,张晓没有说话,他默默地点点头,脸上做出了表情,他给迈克说:“你转告这位先生,说我非常感谢他的搭救。我以后会报答他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