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闲话时尚
宛云
我在一个小城住过一段,那里除了发廊(其实是美容院)就是教
堂。刚开始,还以为这两家是存心较劲的,你走心灵的路子,俺
“发姐”偏走门面,看谁家的门槛踏破的铁鞋多。可是三步一教
堂,两步一发廊,经过得多了,对于我这等蹉跎岁月的人来说,
没事还真在心里把这两家胡乱联系了一下。它们再怎么说也都是
提高档次的,最次整出个扫荡岁月的面孔来,就算一张口都是
“吃了吗?没吃回家吃去”的糙话,走在街上,回头率摆那儿呢,
嘿嘿,不也赚了?
有次,我路过一小教堂,听到里面有“怕瓦落地”般的男声回旋,
就俯上马赛克大窗侦察,一男子边弹边唱,陶醉得不知中东那块
有个魔鬼萨达姆。那小教堂立马在俺眼里神圣起来,“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错了!那“杜康”最多能盯一阵,跟哄Baby用的安
慰奶嘴差不多,过后,该怎么愁还怎么愁,该怎么忧还怎么忧,
把盏之前月亮呈弯牙状,酒后肯定不会变成“白玉盘”,除非您
钻到唐诗里变成李白的那个,嘿嘿,“小儿”。可这教堂有点斩
草除根呢,有那“怕瓦落地”快乐的歌声为证。
说起来,教堂和发廊都在完美人生。但路数不同,前者是外部治
理,后者是内部改造。二者的经营之道也迥异,一个要付重金,
一个免费开放。一个立竿见影,一个潜移默化。“内外兼治”是
许多人眼里的完美答案。美容业在美化街头方面确实政绩显著,
太太小姐们被“料理”出更多的青春,于人于己都是件快事。
现在的太太、小姐,几何代数肯定有一个盲一个,但说起保湿因
子、矿物泥、天然海藻和草本植物精华来,个个是专家。传媒对
我们一直高标准,严要求,推出来的都是挫伤老百姓自信心的美
人胚子或帅哥猛男。他们都像在胎里跟老妈商量过的一样,什么
精华遗传什么,一出道,就能“引芸芸众生竞折腰”。大众情人
日新月异(前几天还是小痞子JACK呢,现就改成儒雅黎明了),
按图索骥的越来越多,向样板看齐的也越来越多,这时,一句
“无泪配方”(废话,有泪的那是辣椒油)、“地中海深海海泥”
(肯定有点,但大部分可能都是家门口的泥巴)、“渴望娇嫩”
(其实脸皮厚点更符合现阶段要求)、“特别体贴”(老公、老
婆因此成了第二梯队)等等不叫醒一大片要达标的善男信女才怪。
小时候,知道这世上有种东西叫美德,英雄和有德之人是日记里
悄悄记下来要学习的,可是现在,影视歌星、体育明星才是众星
捧月的对象,发式、衣装、两粒扣还是三粒扣、乌唇还是金唇、
“杰尼亚”还是“Cerruti1881”,一律照单全收COPY到自己身
上,字还没认几个呢,先一路跌跌撞撞满大街追时尚,那其实是
另一种意义上的辛苦。要我说,这星瘾也不能这么过,那影视歌
星是手艺人,有那么两嗓子或能比划两下子也就是手艺活不错而
已,大可不必费心到把他的血型、发式、身高、体重、吃狗食还
是猫食都钻研到比他本人还明白的程度,他一辈子连你在哪旮瘩
猫着都不知道,你也就猫那儿混他一无名管家,嘿嘿,还是加引
号的。不过,这样说多少也有点昧良心,现满大街都是“发哥”
给“100年润发”所做的绿色广告,本人每每见到都要多看两眼,
觉得被“发哥”浇水洗头的姑娘好幸福。
其实穿名牌无可厚非,但为穿而穿的人就有点“潮”。法国女时
装设计师马丁·斯蒂玻说过一句话:“一个没有立场的人最终会
消失在他所穿的衣服里”,你可以逢人便说:我穿CD(Christian
Dior),去年秋冬刚玩完“印地安元素”,今年春夏再跟着玩别
的。说实话,这层次跟那Window Shopping的人也差不了哪儿去,
都还是“抖”族的,人家是没钱过自己的眼瘾,你是花钱过别人
的眼瘾,离真正给自己找感觉的“款儿”、“腕儿”还“路漫漫
其修远兮”呢,倒是Richard Max酷得到位,就穿一大衬衫潇洒上
台,腕不带钉,肩不披穗,跟老谋子穿大棉袄赴宴的感觉差不离
儿,都是“机灵”抖过去了的。
现在的穿衣趋势同过去满拧,人们故意把新衣服弄旧,水洗了不
说,还要磨砂。你的裤子要是闪闪发光,还熨出一条裤线准保不
是什么档次中人。年轻人喜欢纯棉,还爱在上面玩“酷”,比如
拆开裤脚,或干脆在膝盖处挖两个大洞,充分享受反叛期的颠覆
欲,令父母多骂几声不肖儿。有个父亲把儿子破破烂烂的纯棉牛
仔裤当作了垃圾,谁知那竟是精心设计的作品。两代人的血型一
样,长相酷似,审美观却南辕北辙。
回归纯棉大概与回归自然有关,人总是去亲近离自己越来越远的
东西。牛仔没了,牛仔服便成了流行焦点。土著被同化了,土著
的饰品却装点了现代人的梦。能供我们席地打滚的草地要驱车才
能到达,想看星空又总是被高楼遮去半个眼睛。那种卧在地下与
泥土亲近的欲望如今只能栖息在所穿的纯棉衣物上。这是我们唯
一能够随身携带的来自自然的东西,同来自自然的肉体合而为一
,本真,舒适。
纯棉是都市人最后的“自然界”,只有躺在纯棉的被褥上才能枕
出香甜的梦。人造织品是光亮给别人看的,同我们的肌肤并不亲
近。有人曾说,穿纯棉衣物,喝白开水是人生至境,此言不虚,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色,也是历尽繁华的都市人“再回首”后
的选择。橱窗里的婚纱摄影是时价,而穿着旧式纯棉衣物的老照
片却在不断增值。纯棉给我们的生活铺上了温柔的底色,这样的
底色即使发了黄也不会“过季”。
喜欢100%cotton的人越来越多,“纯棉族”不戴大头钻戒,不烫
卷发,是洗尽铅华的“无态美”。令人惊奇的是许多纯棉衣物上
都标着Made in China,物美价廉,当游子时买回来才知道是自己
国土上的棉花织成的,穿在身上就想起了那首尽人皆知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时尚是泡沫,总在新浪头的推动下摔死在沙滩上,张爱玲笔下的
旧式美人是单薄的,伶仃无告,更能激发那个年代男人的保护欲
,而今的女人都“正大仙容、天然妙目”,像一个朋友说的“美
的频率过分密集,容易引起视觉疲惫”。“潮流”的后花园总是
开了又谢,攀援直上久开不败的的只是“变化”二字而已,但万
变不离其宗,真正掀开时尚外衣找到感觉的是那些穿衣之外更想
留住点什么的人,他们沿着潮流的针脚一步步发现变化也会给人
带来变化──总在浪峰上其实并不轻松,间或闪躲在时尚之外有
时是给自己松绑,那感觉好惬意,好舒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宛云
我在一个小城住过一段,那里除了发廊(其实是美容院)就是教
堂。刚开始,还以为这两家是存心较劲的,你走心灵的路子,俺
“发姐”偏走门面,看谁家的门槛踏破的铁鞋多。可是三步一教
堂,两步一发廊,经过得多了,对于我这等蹉跎岁月的人来说,
没事还真在心里把这两家胡乱联系了一下。它们再怎么说也都是
提高档次的,最次整出个扫荡岁月的面孔来,就算一张口都是
“吃了吗?没吃回家吃去”的糙话,走在街上,回头率摆那儿呢,
嘿嘿,不也赚了?
有次,我路过一小教堂,听到里面有“怕瓦落地”般的男声回旋,
就俯上马赛克大窗侦察,一男子边弹边唱,陶醉得不知中东那块
有个魔鬼萨达姆。那小教堂立马在俺眼里神圣起来,“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错了!那“杜康”最多能盯一阵,跟哄Baby用的安
慰奶嘴差不多,过后,该怎么愁还怎么愁,该怎么忧还怎么忧,
把盏之前月亮呈弯牙状,酒后肯定不会变成“白玉盘”,除非您
钻到唐诗里变成李白的那个,嘿嘿,“小儿”。可这教堂有点斩
草除根呢,有那“怕瓦落地”快乐的歌声为证。
说起来,教堂和发廊都在完美人生。但路数不同,前者是外部治
理,后者是内部改造。二者的经营之道也迥异,一个要付重金,
一个免费开放。一个立竿见影,一个潜移默化。“内外兼治”是
许多人眼里的完美答案。美容业在美化街头方面确实政绩显著,
太太小姐们被“料理”出更多的青春,于人于己都是件快事。
现在的太太、小姐,几何代数肯定有一个盲一个,但说起保湿因
子、矿物泥、天然海藻和草本植物精华来,个个是专家。传媒对
我们一直高标准,严要求,推出来的都是挫伤老百姓自信心的美
人胚子或帅哥猛男。他们都像在胎里跟老妈商量过的一样,什么
精华遗传什么,一出道,就能“引芸芸众生竞折腰”。大众情人
日新月异(前几天还是小痞子JACK呢,现就改成儒雅黎明了),
按图索骥的越来越多,向样板看齐的也越来越多,这时,一句
“无泪配方”(废话,有泪的那是辣椒油)、“地中海深海海泥”
(肯定有点,但大部分可能都是家门口的泥巴)、“渴望娇嫩”
(其实脸皮厚点更符合现阶段要求)、“特别体贴”(老公、老
婆因此成了第二梯队)等等不叫醒一大片要达标的善男信女才怪。
小时候,知道这世上有种东西叫美德,英雄和有德之人是日记里
悄悄记下来要学习的,可是现在,影视歌星、体育明星才是众星
捧月的对象,发式、衣装、两粒扣还是三粒扣、乌唇还是金唇、
“杰尼亚”还是“Cerruti1881”,一律照单全收COPY到自己身
上,字还没认几个呢,先一路跌跌撞撞满大街追时尚,那其实是
另一种意义上的辛苦。要我说,这星瘾也不能这么过,那影视歌
星是手艺人,有那么两嗓子或能比划两下子也就是手艺活不错而
已,大可不必费心到把他的血型、发式、身高、体重、吃狗食还
是猫食都钻研到比他本人还明白的程度,他一辈子连你在哪旮瘩
猫着都不知道,你也就猫那儿混他一无名管家,嘿嘿,还是加引
号的。不过,这样说多少也有点昧良心,现满大街都是“发哥”
给“100年润发”所做的绿色广告,本人每每见到都要多看两眼,
觉得被“发哥”浇水洗头的姑娘好幸福。
其实穿名牌无可厚非,但为穿而穿的人就有点“潮”。法国女时
装设计师马丁·斯蒂玻说过一句话:“一个没有立场的人最终会
消失在他所穿的衣服里”,你可以逢人便说:我穿CD(Christian
Dior),去年秋冬刚玩完“印地安元素”,今年春夏再跟着玩别
的。说实话,这层次跟那Window Shopping的人也差不了哪儿去,
都还是“抖”族的,人家是没钱过自己的眼瘾,你是花钱过别人
的眼瘾,离真正给自己找感觉的“款儿”、“腕儿”还“路漫漫
其修远兮”呢,倒是Richard Max酷得到位,就穿一大衬衫潇洒上
台,腕不带钉,肩不披穗,跟老谋子穿大棉袄赴宴的感觉差不离
儿,都是“机灵”抖过去了的。
现在的穿衣趋势同过去满拧,人们故意把新衣服弄旧,水洗了不
说,还要磨砂。你的裤子要是闪闪发光,还熨出一条裤线准保不
是什么档次中人。年轻人喜欢纯棉,还爱在上面玩“酷”,比如
拆开裤脚,或干脆在膝盖处挖两个大洞,充分享受反叛期的颠覆
欲,令父母多骂几声不肖儿。有个父亲把儿子破破烂烂的纯棉牛
仔裤当作了垃圾,谁知那竟是精心设计的作品。两代人的血型一
样,长相酷似,审美观却南辕北辙。
回归纯棉大概与回归自然有关,人总是去亲近离自己越来越远的
东西。牛仔没了,牛仔服便成了流行焦点。土著被同化了,土著
的饰品却装点了现代人的梦。能供我们席地打滚的草地要驱车才
能到达,想看星空又总是被高楼遮去半个眼睛。那种卧在地下与
泥土亲近的欲望如今只能栖息在所穿的纯棉衣物上。这是我们唯
一能够随身携带的来自自然的东西,同来自自然的肉体合而为一
,本真,舒适。
纯棉是都市人最后的“自然界”,只有躺在纯棉的被褥上才能枕
出香甜的梦。人造织品是光亮给别人看的,同我们的肌肤并不亲
近。有人曾说,穿纯棉衣物,喝白开水是人生至境,此言不虚,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色,也是历尽繁华的都市人“再回首”后
的选择。橱窗里的婚纱摄影是时价,而穿着旧式纯棉衣物的老照
片却在不断增值。纯棉给我们的生活铺上了温柔的底色,这样的
底色即使发了黄也不会“过季”。
喜欢100%cotton的人越来越多,“纯棉族”不戴大头钻戒,不烫
卷发,是洗尽铅华的“无态美”。令人惊奇的是许多纯棉衣物上
都标着Made in China,物美价廉,当游子时买回来才知道是自己
国土上的棉花织成的,穿在身上就想起了那首尽人皆知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时尚是泡沫,总在新浪头的推动下摔死在沙滩上,张爱玲笔下的
旧式美人是单薄的,伶仃无告,更能激发那个年代男人的保护欲
,而今的女人都“正大仙容、天然妙目”,像一个朋友说的“美
的频率过分密集,容易引起视觉疲惫”。“潮流”的后花园总是
开了又谢,攀援直上久开不败的的只是“变化”二字而已,但万
变不离其宗,真正掀开时尚外衣找到感觉的是那些穿衣之外更想
留住点什么的人,他们沿着潮流的针脚一步步发现变化也会给人
带来变化──总在浪峰上其实并不轻松,间或闪躲在时尚之外有
时是给自己松绑,那感觉好惬意,好舒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