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相声是以逗笑为目的的艺术,离开了笑就不能称其为相声。
“相声”二字,相貌之“相”,声音之“声”,也就是说演员不用别的道具,只依靠自己的表情与作派(相),语言、台词、对白(声),就可以把观众逗乐了。因此,我们常说“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原因就在于此。中国语言中能够逗笑的成份,大概都浓缩在相声之中了。
相声是起源于京津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历史并不算长,大概从清末算起,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实再往上追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这种类似民间说唱艺人的“优伶”存在,因此相声界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汉代的名伶东方朔是相声的远祖。到了唐宋时期,文化、经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茶坊、酒肆,甚至歌楼、妓院当中,这种民间的说唱艺术及说唱艺人已经是遍布各处。直到清末,大量没落的八旗子弟下海从艺,最终使相声延生于这些民间艺术之中。
相声属于曲艺类。民间的说法,管曲艺叫“什样杂耍”,包括说书的、唱曲的、变戏法的、练杂技的,等等,总而言之,是各种民间艺术的大杂烩。相声既独立于其它曲种之外,又与这些曲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表演形式上,相声分单口、对口与群口等多种形式。顾名思义,一个人表演的为单口相声,两个人表演为对口相声,三个或者三个人以上表演为群口相声。我们常见的相声以对口相声为主。
相声界的行话,一般来讲,管相声段子叫“活”,一个相声段子叫“一块活”。相声段子当中,所使用的笑料称为“包袱”,而所谓“抖包袱”就是把笑料展现在观众面前,最终达到把观众逗笑的目的。
顺便提一下,曾经听到过某些朋友把“包袱”叫做“包裹”,这是不对的!相声的笑料为什么叫“包袱”,而不叫别的?这是因为相声与其它曲种,特别是戏法魔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包袱”一词就是直接从戏法里面来的。可能有的朋友见过传统的戏法。一般来说,变戏法的拿一块大方布,让观众看看,正面没有,反面没有,然后把布平摊,要变的东西放进布的中央,把几个角叠好了,让这块布包住要变的物件,形成一个“包袱”。等把“包袱”包好以后,变戏法的拎起“包袱”的一角,用力一抖,让“包袱”散开了,观众一看,里面的物件已经变走了。这就是“包袱”的最初含义,跟邮局寄的包裹没有任何关系!其它的词汇,像什么“抖包袱”,“铺平垫稳”,“包袱皮薄了”,“皮厚了”,都是源自于此。
为什么相声与戏法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因为过去传统的戏法,为了吸引观众来看,它也要在其中增加笑料。变戏法的人不是在那里傻变,管你爱看不爱看,往往他嘴上的功夫比相声演员不次,经常在变戏法的过程,就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了,而相声当中许多手法也都是直接借鉴戏法的。
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其核心是为了“逗”。“说、学、唱”功底再好,没有“逗”,不能称为相声。但光有笑料,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也不能逗乐观众,因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包袱”的组织与运用的问题。
“抖包袱”在相声中属于“逗”的技巧。按马季先生所总结的,相声中“包袱”的组织手法不下百余种,而常见的手法归为二十二类:
三翻四抖,先褒后贬,性格语言,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词意错觉,荒诞夸张,自相矛盾,机智巧辩,逻辑混乱,颠倒岔说,运用谐音,吹捧奉承,误会曲解,乱用词语,引申发挥,强词夺理,歪讲歪唱,用俏皮话,借助形声,有意自嘲。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的。
相声的结构,特别是对口相声,一般有比较固定的结构。从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来分,一般分为:
1. 垫话,也就是开场白,是放在真正段子内容前面的话。像单口相声的定场诗,或者太平歌词、莲花落,等等。在过去撂地时候,主要为了招揽观众;现在的相声,使用垫话,主要是为后面的主要内容进行铺垫。
2. 瓢把,也叫“入活”,是联接垫话与主要内容(正活)的承上启下的部分。也有人把瓢把并入到垫话里面去,使其成为一个部分。
3. 正活,或称“活”,指相声段子的主要内容部分。
4. 底,也称“攒底”,指一个段子的结尾部分,通常也是这个段子最后一个需要抖响的“包袱”。
我们常见的对口相声,即一人逗哏、一人捧哏的表演。在平时阅读相声文本时,通常用“甲”表示逗哏,也叫“使活”的;用“乙”表示捧哏,也叫“量活”的。从表演形式上还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类型的段子:
1. 一头沉,即以逗哏的甲为主的段子。一般来讲,这类段子甲的话语占主要的篇幅,而乙的话语,多半是“嗯、啊、这、是”等等,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这种段子占对口相声的绝大多数,因为从相声发展史来看,捧哏演员的出现,实际上是变相地代表观众上台与逗哏演员表演,在台上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真正抖包袱的任务在逗哏演员上。
2. 子母哏,即甲乙二人的话语量几乎可以等量其观,多表现二人争辩的场面,如传统相声《论捧逗》。实际上,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子母哏,也并不是完全的平均分配,而是偏重于逗哏的。如果二人完全平均,就不免演成了对口词,或者成了二人在台上逗贫嘴。
3. 贯口活,就是以大段贯口为主的段子。所谓“贯口”就是演员将篇幅较长的一段说词 一气说出,要求流畅清晰节奏明快,是属于相声“说”功的一种,也叫“趟子”。传统相声中以贯口见长的段子很多,像《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夸住宅》等。
4. 倒口活,即以学说方言为主的段子。学说方言在相声术语里即为“倒口”,是属于“学”功的一种。传统相声中的《交地租》、《怯讲究》等均属于此类。
5. 柳活,即以学唱为主的段子,其中也包括以学唱戏曲为主的“腿子活”,在相声中既包含了“学”,也包含了“唱”,在学唱之中,以插科、打诨、曲解、误会等手段达到逗乐的目的。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捉放曹》、《汾河湾》等。
当然,这几种形式在实际表演中也是互相交叉、混合使用的。
附:相声大会售票链接
http://www.rolia.net/sp/26fc56f48.html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相声”二字,相貌之“相”,声音之“声”,也就是说演员不用别的道具,只依靠自己的表情与作派(相),语言、台词、对白(声),就可以把观众逗乐了。因此,我们常说“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原因就在于此。中国语言中能够逗笑的成份,大概都浓缩在相声之中了。
相声是起源于京津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历史并不算长,大概从清末算起,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实再往上追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这种类似民间说唱艺人的“优伶”存在,因此相声界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汉代的名伶东方朔是相声的远祖。到了唐宋时期,文化、经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茶坊、酒肆,甚至歌楼、妓院当中,这种民间的说唱艺术及说唱艺人已经是遍布各处。直到清末,大量没落的八旗子弟下海从艺,最终使相声延生于这些民间艺术之中。
相声属于曲艺类。民间的说法,管曲艺叫“什样杂耍”,包括说书的、唱曲的、变戏法的、练杂技的,等等,总而言之,是各种民间艺术的大杂烩。相声既独立于其它曲种之外,又与这些曲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表演形式上,相声分单口、对口与群口等多种形式。顾名思义,一个人表演的为单口相声,两个人表演为对口相声,三个或者三个人以上表演为群口相声。我们常见的相声以对口相声为主。
相声界的行话,一般来讲,管相声段子叫“活”,一个相声段子叫“一块活”。相声段子当中,所使用的笑料称为“包袱”,而所谓“抖包袱”就是把笑料展现在观众面前,最终达到把观众逗笑的目的。
顺便提一下,曾经听到过某些朋友把“包袱”叫做“包裹”,这是不对的!相声的笑料为什么叫“包袱”,而不叫别的?这是因为相声与其它曲种,特别是戏法魔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包袱”一词就是直接从戏法里面来的。可能有的朋友见过传统的戏法。一般来说,变戏法的拿一块大方布,让观众看看,正面没有,反面没有,然后把布平摊,要变的东西放进布的中央,把几个角叠好了,让这块布包住要变的物件,形成一个“包袱”。等把“包袱”包好以后,变戏法的拎起“包袱”的一角,用力一抖,让“包袱”散开了,观众一看,里面的物件已经变走了。这就是“包袱”的最初含义,跟邮局寄的包裹没有任何关系!其它的词汇,像什么“抖包袱”,“铺平垫稳”,“包袱皮薄了”,“皮厚了”,都是源自于此。
为什么相声与戏法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因为过去传统的戏法,为了吸引观众来看,它也要在其中增加笑料。变戏法的人不是在那里傻变,管你爱看不爱看,往往他嘴上的功夫比相声演员不次,经常在变戏法的过程,就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了,而相声当中许多手法也都是直接借鉴戏法的。
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其核心是为了“逗”。“说、学、唱”功底再好,没有“逗”,不能称为相声。但光有笑料,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也不能逗乐观众,因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包袱”的组织与运用的问题。
“抖包袱”在相声中属于“逗”的技巧。按马季先生所总结的,相声中“包袱”的组织手法不下百余种,而常见的手法归为二十二类:
三翻四抖,先褒后贬,性格语言,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词意错觉,荒诞夸张,自相矛盾,机智巧辩,逻辑混乱,颠倒岔说,运用谐音,吹捧奉承,误会曲解,乱用词语,引申发挥,强词夺理,歪讲歪唱,用俏皮话,借助形声,有意自嘲。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的。
相声的结构,特别是对口相声,一般有比较固定的结构。从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来分,一般分为:
1. 垫话,也就是开场白,是放在真正段子内容前面的话。像单口相声的定场诗,或者太平歌词、莲花落,等等。在过去撂地时候,主要为了招揽观众;现在的相声,使用垫话,主要是为后面的主要内容进行铺垫。
2. 瓢把,也叫“入活”,是联接垫话与主要内容(正活)的承上启下的部分。也有人把瓢把并入到垫话里面去,使其成为一个部分。
3. 正活,或称“活”,指相声段子的主要内容部分。
4. 底,也称“攒底”,指一个段子的结尾部分,通常也是这个段子最后一个需要抖响的“包袱”。
我们常见的对口相声,即一人逗哏、一人捧哏的表演。在平时阅读相声文本时,通常用“甲”表示逗哏,也叫“使活”的;用“乙”表示捧哏,也叫“量活”的。从表演形式上还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类型的段子:
1. 一头沉,即以逗哏的甲为主的段子。一般来讲,这类段子甲的话语占主要的篇幅,而乙的话语,多半是“嗯、啊、这、是”等等,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这种段子占对口相声的绝大多数,因为从相声发展史来看,捧哏演员的出现,实际上是变相地代表观众上台与逗哏演员表演,在台上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真正抖包袱的任务在逗哏演员上。
2. 子母哏,即甲乙二人的话语量几乎可以等量其观,多表现二人争辩的场面,如传统相声《论捧逗》。实际上,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子母哏,也并不是完全的平均分配,而是偏重于逗哏的。如果二人完全平均,就不免演成了对口词,或者成了二人在台上逗贫嘴。
3. 贯口活,就是以大段贯口为主的段子。所谓“贯口”就是演员将篇幅较长的一段说词 一气说出,要求流畅清晰节奏明快,是属于相声“说”功的一种,也叫“趟子”。传统相声中以贯口见长的段子很多,像《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夸住宅》等。
4. 倒口活,即以学说方言为主的段子。学说方言在相声术语里即为“倒口”,是属于“学”功的一种。传统相声中的《交地租》、《怯讲究》等均属于此类。
5. 柳活,即以学唱为主的段子,其中也包括以学唱戏曲为主的“腿子活”,在相声中既包含了“学”,也包含了“唱”,在学唱之中,以插科、打诨、曲解、误会等手段达到逗乐的目的。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捉放曹》、《汾河湾》等。
当然,这几种形式在实际表演中也是互相交叉、混合使用的。
附:相声大会售票链接
http://www.rolia.net/sp/26fc56f48.html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