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两天看到了Rollor的关于探讨中医的贴子,我认为大家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所以在跟家里通电话的时候跟我爸提了提。我爸是中医。他老人家一下就炸了,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幸好当时我是在公司给家里打的电话,情急之下转到了一条800的线上,然后把我爸说的都录下来了嘿嘿。今天我当一次记录文书,把我爸说的大致写一些。其实我写下来的都是我认为有意思的,同时感谢Google的莫大帮助,很多人名啊说法啊,我都是根据发音Google出来的。关于中医再深的东西,如果哪位朋友还有兴趣继续探讨,欢迎于今年夏天来我家,找家严面谈呵呵。
我爸的总论点:中西医是应该互相完善的。同时,中医要向西医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口述的东西笔录出来,看上去东鳞西爪思路极不清晰,请见谅。)
中医最早的起源,确实是跟“巫术”密不可分的。很多史学家都承认中医中药起源于巫术,古时候根本就是巫医不分的。巫师既做法式,又用草药治病救人。由此也成了几千年来神奇的光环始终围绕着中医中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女为巫,男为觋(音席,好嘛为了打这字,可累坏了我了),所以说最早的中医大夫应该都是女的。说到这儿想起流水兄一定更怀念古代的日子了,一得病就找女大夫,多好。说到当代,Rollor被放血、被割鸡等等治疗手段,还能反映出一点点“巫”的成分来。几千年后的今天,出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卫生条件的考虑,几乎所有的正规中医医院都不这么做了,中医教科书也开始含糊其词,只有民间还有不少流传。说是民间,其实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就给邻居家小孩捏过积。小孩本来很瘦,不爱吃饭,我爸在小孩后背几次乱揉之后,小孩就爱吃饭了也胖起来了。
很多朋友都认为中医属于经验医学,我爸同意。他说古语亦有云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但他认为:同时就是“经验”这两个字,两千年来阻止了中医走向科学化、系统规范化。只要见到这种症状,就用这种药,慢慢的积攒经验,那谁都可以成名医了。可是并不深究,为什么这种药就可以治这种病。比如最多知道这个药性凉清热,就不再往深了再研究一下有什么化学成分使之性凉清热。中医在今天和西医站在一起,之所以看起来后台知识体系远远不够完善,就是因此“经验论”而来。
说到这儿了就说说中西医的比较。我爸说中西医是各有优势的。西医建立的基础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西医诊断讲究从病理入手,抓住一个病,从它的病因、症状、诊断、鉴别、治疗、一路说下来,看着很有科学性。举个例子。“大夫,我这胃疼到底是什么病啊?”“哦你得的是消化性溃疡,你吃这个药片吃三天就好了。”听着很实在。而中医主要从症状入手,将其归类,探究其内在的联系,阴阳五行八卦#$%!@*#$%,然后处方用药。“大夫,我这胃疼到底是什么病啊?”“哦你这胃疼其实是脾虚,甘阳上炕、脉弦硕$#@%^&*!@,你喝几副汤药试试吧。”分倒。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它代表着中医学的精华。华佗曾经给两位同时患腹痛的人看病,结果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其中一个是泻药,而另一个是解表发散的药。病人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开泻药的那个人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另一个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腹痛也就好了。这也就成就了后来的“对症下药”一语。一症多病,一病多症,辩证论治,这是中医中值得西医学习的地方。
所以咱们来换个例子我们看。在西医诊所:“大夫,我月经不调可怎么办啊?”“哦你这个这个,子宫里里外外检查都正常啊,所以…… 哎呀,也没什么办法,有的人就是很久才来一次。我给你开点黄体酮吧,你吃了就来了。下次不来,再来找我看。”而在中医那儿:“大夫,我月经不调可怎么办啊?”“哦因为你体质比较#@$%^&*,所以你这个属于#$%^&*@#...... ,我给你开几副汤药调理一下,然后你再坚持吃一个月的乌鸡白凤丸,就好了。不过你要坚持有规律的xxx哟,什妈?没有xxx的partner?Rolia上有个羊肉泡馍也许可以帮到你......”这次又是中医占了上风。
所以说,中医不能排斥西医,要向西医学习先进的诊断办法和药理分析,洋为中用,才是正路。
(笔录了半天大家爱看吗?:P 爱看我再接着写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爸的总论点:中西医是应该互相完善的。同时,中医要向西医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口述的东西笔录出来,看上去东鳞西爪思路极不清晰,请见谅。)
中医最早的起源,确实是跟“巫术”密不可分的。很多史学家都承认中医中药起源于巫术,古时候根本就是巫医不分的。巫师既做法式,又用草药治病救人。由此也成了几千年来神奇的光环始终围绕着中医中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女为巫,男为觋(音席,好嘛为了打这字,可累坏了我了),所以说最早的中医大夫应该都是女的。说到这儿想起流水兄一定更怀念古代的日子了,一得病就找女大夫,多好。说到当代,Rollor被放血、被割鸡等等治疗手段,还能反映出一点点“巫”的成分来。几千年后的今天,出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卫生条件的考虑,几乎所有的正规中医医院都不这么做了,中医教科书也开始含糊其词,只有民间还有不少流传。说是民间,其实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就给邻居家小孩捏过积。小孩本来很瘦,不爱吃饭,我爸在小孩后背几次乱揉之后,小孩就爱吃饭了也胖起来了。
很多朋友都认为中医属于经验医学,我爸同意。他说古语亦有云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但他认为:同时就是“经验”这两个字,两千年来阻止了中医走向科学化、系统规范化。只要见到这种症状,就用这种药,慢慢的积攒经验,那谁都可以成名医了。可是并不深究,为什么这种药就可以治这种病。比如最多知道这个药性凉清热,就不再往深了再研究一下有什么化学成分使之性凉清热。中医在今天和西医站在一起,之所以看起来后台知识体系远远不够完善,就是因此“经验论”而来。
说到这儿了就说说中西医的比较。我爸说中西医是各有优势的。西医建立的基础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西医诊断讲究从病理入手,抓住一个病,从它的病因、症状、诊断、鉴别、治疗、一路说下来,看着很有科学性。举个例子。“大夫,我这胃疼到底是什么病啊?”“哦你得的是消化性溃疡,你吃这个药片吃三天就好了。”听着很实在。而中医主要从症状入手,将其归类,探究其内在的联系,阴阳五行八卦#$%!@*#$%,然后处方用药。“大夫,我这胃疼到底是什么病啊?”“哦你这胃疼其实是脾虚,甘阳上炕、脉弦硕$#@%^&*!@,你喝几副汤药试试吧。”分倒。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它代表着中医学的精华。华佗曾经给两位同时患腹痛的人看病,结果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其中一个是泻药,而另一个是解表发散的药。病人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开泻药的那个人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另一个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腹痛也就好了。这也就成就了后来的“对症下药”一语。一症多病,一病多症,辩证论治,这是中医中值得西医学习的地方。
所以咱们来换个例子我们看。在西医诊所:“大夫,我月经不调可怎么办啊?”“哦你这个这个,子宫里里外外检查都正常啊,所以…… 哎呀,也没什么办法,有的人就是很久才来一次。我给你开点黄体酮吧,你吃了就来了。下次不来,再来找我看。”而在中医那儿:“大夫,我月经不调可怎么办啊?”“哦因为你体质比较#@$%^&*,所以你这个属于#$%^&*@#...... ,我给你开几副汤药调理一下,然后你再坚持吃一个月的乌鸡白凤丸,就好了。不过你要坚持有规律的xxx哟,什妈?没有xxx的partner?Rolia上有个羊肉泡馍也许可以帮到你......”这次又是中医占了上风。
所以说,中医不能排斥西医,要向西医学习先进的诊断办法和药理分析,洋为中用,才是正路。
(笔录了半天大家爱看吗?:P 爱看我再接着写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