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在古史的分期问题上一直留有缺憾:我国上古的确切年代只能推到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在此以前的10位周王只有厉王、穆王有确切纪年,其他均残缺;夏、商则只能讲大约起迄于公元前多少世纪。而夏商周三代在我国古代文明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她关系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说的成立。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无不体现在历史的进程中;就历史学而言,年代学又成为重中之重,宛如人体的骨骼,没有它作支撑点,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的事件就无法进行排列、归纳、比较。因此,1995年底国家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领导小组。在组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后,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其目的是想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兼用考古学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时期年代学年表。为了做好这一重大科研课题,国家组织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1.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及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研究;3.夏代年代学的研究;4.商前期年代学的研究;5.商后期年代学的研究;6.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7.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8.14C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和总结共9个课题的36个专题,进行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工程自启动以来的近5年时间里,先后组织了对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西周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河北邢台东先贤遗址等17处遗址的新的发掘,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需要又增设了 8个专题,并组织 52次多学科的学术讨论会,涉及重要考古发现的研讨会一般在遗址的现场召开。这些对于攻克难点、形成共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
到目前,该工程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共有12项:(1)在我国历史时代测年中,采用系列考古样品14C测年的方法,使误差缩小,获得成功,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14C测年样品的制备质量稳定,骨质样品的提纯方法可靠。常规法测试精度达到0.3%;AMS法(用加速器质谱议测量14C)测试精度达到0.5%,并首次对系列的有字卜骨进行AMS法测年。(3)沣西H18的发现与测年,为商周分界确定了范围。琉璃河H108“成周”卜甲的发现与测年,琉璃河Mll93、晋侯墓地M8的研究与测年,晋侯苏钟的研究,以及有关遗址的分期和系统测年等,为建立西周年代学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4)以严格的考古类型学方法,排定“四要素(年、月、纪时、干支)”俱全的西周青铜器顺序,为金文历谱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吴虎鼎等关键青铜器的断代研究,推定西周诸王年代,并证明共和以下历谱可信。(5)对1997年3月 9日新疆北部的日全食进行观测,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黎明时的大食分日食会形成再旦(一种天亮两次的奇异天象)现象,并确认“懿王元年天再旦”时间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6)根据天文推算、文献和金文历日研究、考古与14C测年的综合研究,选定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克商年(即西周起始年)。(7)采用黄组周祭卜辞三系统说,排定商王帝辛(商纣王)的祀谱,经与商末历日比对研究,推定帝辛年代。(8)排除“三焰食日”为日食的可能性。结合甲骨分期研究与宾组卜辞五次月食的证认,推定了商王武丁的年代。(9)安阳洹北商城遣址的发现,在商文化考古学上有重大意义。(10)确认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为夏商分界的界标。(11)对仲康日食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出总结,并进行新的研究和推算。(12)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途径上做出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初步确定夏朝起始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虽然取得的这些成果只是阶段性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但它所产生的意义却非同凡响。首先它开创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历史之风,为史学界所未有,对于今后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积累了可责的经验,并吸引了一批研究生走上跨学科研究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国家产生等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建立了良好的根基。特别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对今后先秦史和中国文明史的研究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时期年代学年表。为了做好这一重大科研课题,国家组织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1.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及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研究;3.夏代年代学的研究;4.商前期年代学的研究;5.商后期年代学的研究;6.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7.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8.14C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和总结共9个课题的36个专题,进行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工程自启动以来的近5年时间里,先后组织了对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西周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河北邢台东先贤遗址等17处遗址的新的发掘,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需要又增设了 8个专题,并组织 52次多学科的学术讨论会,涉及重要考古发现的研讨会一般在遗址的现场召开。这些对于攻克难点、形成共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
到目前,该工程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共有12项:(1)在我国历史时代测年中,采用系列考古样品14C测年的方法,使误差缩小,获得成功,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14C测年样品的制备质量稳定,骨质样品的提纯方法可靠。常规法测试精度达到0.3%;AMS法(用加速器质谱议测量14C)测试精度达到0.5%,并首次对系列的有字卜骨进行AMS法测年。(3)沣西H18的发现与测年,为商周分界确定了范围。琉璃河H108“成周”卜甲的发现与测年,琉璃河Mll93、晋侯墓地M8的研究与测年,晋侯苏钟的研究,以及有关遗址的分期和系统测年等,为建立西周年代学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4)以严格的考古类型学方法,排定“四要素(年、月、纪时、干支)”俱全的西周青铜器顺序,为金文历谱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吴虎鼎等关键青铜器的断代研究,推定西周诸王年代,并证明共和以下历谱可信。(5)对1997年3月 9日新疆北部的日全食进行观测,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黎明时的大食分日食会形成再旦(一种天亮两次的奇异天象)现象,并确认“懿王元年天再旦”时间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6)根据天文推算、文献和金文历日研究、考古与14C测年的综合研究,选定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克商年(即西周起始年)。(7)采用黄组周祭卜辞三系统说,排定商王帝辛(商纣王)的祀谱,经与商末历日比对研究,推定帝辛年代。(8)排除“三焰食日”为日食的可能性。结合甲骨分期研究与宾组卜辞五次月食的证认,推定了商王武丁的年代。(9)安阳洹北商城遣址的发现,在商文化考古学上有重大意义。(10)确认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为夏商分界的界标。(11)对仲康日食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出总结,并进行新的研究和推算。(12)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途径上做出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初步确定夏朝起始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虽然取得的这些成果只是阶段性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但它所产生的意义却非同凡响。首先它开创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历史之风,为史学界所未有,对于今后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积累了可责的经验,并吸引了一批研究生走上跨学科研究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国家产生等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建立了良好的根基。特别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对今后先秦史和中国文明史的研究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