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胡说摄影:照相机的曝光控制。
送交者: AlphaQ 于 2004/04/11 21:0:5 [江月茶寮]
胡说摄影:照相机的曝光控制。
我说的东西都是很简单的玩艺儿,不过是很多同志没有太注意而已。
上次寒江月阿姨问了个什么是光圈优先的问题,就说明至少她老人家这样的爱好者还没有太关心这部分事情呢。
上次说了,相机这东西是六亲不认黑白不分只认18度中灰这么一样儿东西。这样我们只好在画面中给机器找到中灰色调好让它得到正确曝光。
就算找到中灰了,咱也要知道这机器如何运作才好摆弄之,咱就先说照相机这种破玩意儿是怎么工作的。
照相术,大概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好像还是什么法国人发现的感光材料。最原始的技术自然是很愚昧了,是把感光材料涂抹在玻璃上进行感光的,也没有像样儿的镜头。
后来,有了镜头,感光药膜胶片取代了玻璃板;再后来,出现了更加方便的胶卷,在出现电影胶片格式以后,德国徕卡推出来使用电影胶片的35毫米胶卷相机,这个35毫米的胶片格式一直流行沿用到现在。
无论这些机器和胶片如何变化和改进,机器上的曝光控制原理是始终都一样的:只有光圈和快门这两样儿东西。
胶片感光速度的变化只是需要不同的曝光值,控制仍然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配合来完成。
我每一次看到同胞歌颂中文的美妙绝伦就想到照相机的这些中文名称之混乱。我没有要诬蔑中文的意思,虽然咱们现在用的都是日本式中文,但是基本的元素,汉字还是由老中发明的,只是后代们很不争气,祖宗的东西自己玩儿不转还要靠日本人才能表达,有点儿让人搓火而已。
早年间,我国有个摄影前辈,姓张的老先生,曾经建议不要使用我们现在用的这些摄影技术词汇,因为比较混乱,让人糊涂。
比如,光圈。圈,这个字在中文中有个很显然的含义,就是个环形的东西,这样,光圈,和光环,在文字表述上是没有差别的。可是我们说的相机上的光圈,根本不是个环,而是个可以收放变化的多边形的孔。张老先生建议称之为“光门”,这样就比较通顺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有了“光门”,那“快门”又是怎么个意思?这两个“门”好像也容易让人糊涂,于是“光门”就没有几天活头儿了。后来又建议叫“光孔”,但是“孔”给人的感觉尺寸比较小,也没有成功。
张老先生还建议,因为焦点/聚焦和焦距是两个完全不同但是在中文中很容易含混的概念,所以要改聚焦为“对光”来躲开这个“焦”字。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张老先生如此“目光如电”的出色人物,提出了这么好的合理化建议,但是竟然就一事无成,最后含恨而死。
咱们都不要含恨而死,就别学张老先生了,只要继续使用定义含混的中文名称,同时高声歌颂我们中文如何妙不可言就好了。
在洋文中,光圈是aperture;快门为shutter;聚焦为focus;焦点是focus/focus point;焦距是focal length。
对于没有概念的人来说,没有个三五分钟,还真是搞不定这些乌七八糟的烂玩意儿。
我们现在使用的所谓自动曝光相机,其实就是在玩弄光圈和快门这两样儿东西而已,挺简单的一件事儿。
曝光值,是按照级来计算的,一级的差别是一倍,当然也有半级和三分之一级一说了。光圈和快门,一般也是以级变化,一级变化也是导致曝光值变化一倍的量。
在光圈不变情况下,随着快门速度的变化,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曝光值;同样,快门不变,随着光圈变化,也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曝光值。
每一个曝光值,都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
这个,可并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的意思。因为曝光值并不是我们唯一要考量的因素,同样的曝光值下,由于光圈的不同,或者快门的不同,成像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比如,老丁前两天说的景深问题,就是在不涉及曝光值的情况下发生的。
快门的概念最简单,就是个可以控制开关速度的闸门。当然其制造精度比较高了,现在有的快门速度已经达到一万分之一秒以上的精度了,不过这个快门速度是个几乎根本没有意义的东西,一般来说,五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已经超过足够的了,反正我自己是连225分之一秒的速度都极少有机会使用。
我看机器的快门速度,比较关心的是其慢的一端能够给我几个选择,高速度的一端实在是太不重要了,不过是制造商用来糊弄人的一个卖点罢了。
德国的徕卡M系列相机,多么牛的东西!可是我就讨厌这东西快门时间最长只到一秒而已,这就不好,不够用的。我以前经常会用到超过一秒的曝光时间,甚至在博物馆里没有三脚架靠用小手儿抓着还用过8秒(跟谁说谁都不信!)。
以前的机器快门速度设定都是一级一级的变化,现在的机器改进了,很多都是半级甚至三分之一级变化,其实实际的意义不是很大。
现在的机器大部分都用电子快门,很少出问题。以前,或者现在的一些专业备用型号,还在使用机械快门,如牛到了姥姥家的徕卡M6就还是机械快门,尼康FM2也是。机械快门也很耐用,但是年头儿太多了可能会由于磨损和灰尘等原因出问题。
以前的机械快门控制系统,如著名的德国康波快门,是分成快慢两部分的,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是速度慢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正好是容易测试的。当然送到专业店里人家有专门测试快门的昂贵设备,但是咱穷苦人不愿意花钱,用卑贱的方法照样儿能够测试,连一分钱都不用花。一个是笨法子,拍摄电视画面,然后冲洗出来看电视画面上的扫描线条数目是否与快门速度对应;另外一个是俺自己发明的,因为俺在录音棚里扫地收垃圾受到启发,用麦克风把快门声音录下来输入电脑用声波软件进行简单分析,立刻就能知道快门速度是否准确。
如果快门速度不准确,需要花钱修理么?不用。只要知道是什么速度而且比较稳定就行了,因为可以调整光圈来获得准确曝光,根本不用修理。
光圈,以前都是“无极变速”的,后来镜头上装了个钢珠儿,喀噔喀噔的,给人的感觉是“级别森严”了,其实还是“无极变速”的,可以随便设定在任何位置,可以完全不理会那个狗屁“喀噔”。
光圈值的表示,没有快门的多少分之一秒来的那么直观,一般我们用的机器上的镜头标出来的是一个比值,而且给简化为比值的分母了,而且,这个分母是以根号2的倍数来变化的:1; 1.4; 2; 2.8;4; 5.6;8;11; 16; 22;等等,这个数字越大,也就是分母越大,则“光门”越小,大机器上的镜头一路缩小下去可以达到将近100,但是一般的镜头最小光圈收缩到22就差不多到头儿了。针孔相机的光圈值能够达到1:256,那可真是细小得与针孔一样大了,不仔细看都难以发现那么小的光圈。
我们用的镜头上,一般都是写着:1:2.8或者f=2.8之类的来说明这个镜头上可以达到的最大光圈值是什么。这个值是个尺寸上的比值,表示的是镜头焦距与“光孔”尺寸之间的比例,没有计算镜头内玻璃折射等因素造成的曝光值损失,当然这种损失也很小就忽略不算了。
除了这个f系列光圈值以外,另外还有一个T系列标准,考量的因素比较多一些,但是我们一般看不到,这个标准一般使用在电影摄影机的镜头上,应当是一个更加严格精密一些的工业标准,但是我个人从来没发现有多大的差别。
现在,就说到寒江月阿姨那天问到的“光圈优先”的事情了。
以前,甚至现在的很多专业型号的机器,获得曝光的这两个东西:光圈和快门,都是要摄影师自己来控制的,也就是手控曝光。摄影师是根据测光表来知道曝光值的大小,然后来决定自己在光圈和快门上如何组合达到自己需要的影像效果。
后来,相机制造商把简单的测光表装在机器上,这样在机器上就可以直接看到曝光值了;再后来,又把测光表装到了机器里边儿,通过镜头测光,更加准确而且方便,这就是当时技术上的一大进步:TTL测光技术。我们现在机器上用的都还是这个技术。
这种内装测光表在70年代,实现了与某些35毫米相机的联动控制,于是自动曝光相机就隆重出世了。我们现在的自动曝光系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改进结果。
开始的时候,技术不太成熟,不会同时控制光圈和快门两样儿东西,需要摄影师“带着”机器玩儿才行,这就出现了自动曝光“优先模式”的事情。那时候,日本的最大两家35毫米制造厂商,佳能和尼康,各走了一个模式。佳能走的“速度优先”(或者叫做“快门优先”和“速度先决”)模式,就是摄影师要先决定快门的设定,然后相机会根据内装测光表的结果来决定相应的光圈设定;老丁同志手里的那架Canon AE1就是当时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尼康,走的是“光圈优先”(或者说“光圈先决”),就是摄影师先设定光圈,机器来根据测光表决定使用什么快门速度,比较早的产品是Nikon FE,我记得是在1973年推出来的。
后来,技术继续发展,不久就搞定了“双优先”,也就是进入曝光“傻瓜”阶段了,摄影师可以啥都不管,拿起来就拍,机器控制曝光,自动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这个时候,佳能的型号是Canon AE1 Program,尼康型号是FA。这些机器都是比较经典的型号,尼康FA还推出来过价格很高的黄金纪念版,是金灿灿的一个破玩意儿。
这些机器不仅是经典而已,确实是非常好用,简单轻便而且很结实。这几种机器我都使用过,到现在还在用。尼康的第一代FE已经接近完美,唯一明显的缺点是不会自动断电,如果忘记关机会耗费电池。
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美能达厂推出革命性的自动聚焦7000型,终于完成了35毫米单反机的彻底“傻瓜化”。
有时间继续说如何使用这些功能,包括内装表和手持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送交者: AlphaQ 于 2004/04/11 21:0:5 [江月茶寮]
胡说摄影:照相机的曝光控制。
我说的东西都是很简单的玩艺儿,不过是很多同志没有太注意而已。
上次寒江月阿姨问了个什么是光圈优先的问题,就说明至少她老人家这样的爱好者还没有太关心这部分事情呢。
上次说了,相机这东西是六亲不认黑白不分只认18度中灰这么一样儿东西。这样我们只好在画面中给机器找到中灰色调好让它得到正确曝光。
就算找到中灰了,咱也要知道这机器如何运作才好摆弄之,咱就先说照相机这种破玩意儿是怎么工作的。
照相术,大概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好像还是什么法国人发现的感光材料。最原始的技术自然是很愚昧了,是把感光材料涂抹在玻璃上进行感光的,也没有像样儿的镜头。
后来,有了镜头,感光药膜胶片取代了玻璃板;再后来,出现了更加方便的胶卷,在出现电影胶片格式以后,德国徕卡推出来使用电影胶片的35毫米胶卷相机,这个35毫米的胶片格式一直流行沿用到现在。
无论这些机器和胶片如何变化和改进,机器上的曝光控制原理是始终都一样的:只有光圈和快门这两样儿东西。
胶片感光速度的变化只是需要不同的曝光值,控制仍然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配合来完成。
我每一次看到同胞歌颂中文的美妙绝伦就想到照相机的这些中文名称之混乱。我没有要诬蔑中文的意思,虽然咱们现在用的都是日本式中文,但是基本的元素,汉字还是由老中发明的,只是后代们很不争气,祖宗的东西自己玩儿不转还要靠日本人才能表达,有点儿让人搓火而已。
早年间,我国有个摄影前辈,姓张的老先生,曾经建议不要使用我们现在用的这些摄影技术词汇,因为比较混乱,让人糊涂。
比如,光圈。圈,这个字在中文中有个很显然的含义,就是个环形的东西,这样,光圈,和光环,在文字表述上是没有差别的。可是我们说的相机上的光圈,根本不是个环,而是个可以收放变化的多边形的孔。张老先生建议称之为“光门”,这样就比较通顺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有了“光门”,那“快门”又是怎么个意思?这两个“门”好像也容易让人糊涂,于是“光门”就没有几天活头儿了。后来又建议叫“光孔”,但是“孔”给人的感觉尺寸比较小,也没有成功。
张老先生还建议,因为焦点/聚焦和焦距是两个完全不同但是在中文中很容易含混的概念,所以要改聚焦为“对光”来躲开这个“焦”字。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张老先生如此“目光如电”的出色人物,提出了这么好的合理化建议,但是竟然就一事无成,最后含恨而死。
咱们都不要含恨而死,就别学张老先生了,只要继续使用定义含混的中文名称,同时高声歌颂我们中文如何妙不可言就好了。
在洋文中,光圈是aperture;快门为shutter;聚焦为focus;焦点是focus/focus point;焦距是focal length。
对于没有概念的人来说,没有个三五分钟,还真是搞不定这些乌七八糟的烂玩意儿。
我们现在使用的所谓自动曝光相机,其实就是在玩弄光圈和快门这两样儿东西而已,挺简单的一件事儿。
曝光值,是按照级来计算的,一级的差别是一倍,当然也有半级和三分之一级一说了。光圈和快门,一般也是以级变化,一级变化也是导致曝光值变化一倍的量。
在光圈不变情况下,随着快门速度的变化,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曝光值;同样,快门不变,随着光圈变化,也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曝光值。
每一个曝光值,都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
这个,可并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的意思。因为曝光值并不是我们唯一要考量的因素,同样的曝光值下,由于光圈的不同,或者快门的不同,成像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比如,老丁前两天说的景深问题,就是在不涉及曝光值的情况下发生的。
快门的概念最简单,就是个可以控制开关速度的闸门。当然其制造精度比较高了,现在有的快门速度已经达到一万分之一秒以上的精度了,不过这个快门速度是个几乎根本没有意义的东西,一般来说,五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已经超过足够的了,反正我自己是连225分之一秒的速度都极少有机会使用。
我看机器的快门速度,比较关心的是其慢的一端能够给我几个选择,高速度的一端实在是太不重要了,不过是制造商用来糊弄人的一个卖点罢了。
德国的徕卡M系列相机,多么牛的东西!可是我就讨厌这东西快门时间最长只到一秒而已,这就不好,不够用的。我以前经常会用到超过一秒的曝光时间,甚至在博物馆里没有三脚架靠用小手儿抓着还用过8秒(跟谁说谁都不信!)。
以前的机器快门速度设定都是一级一级的变化,现在的机器改进了,很多都是半级甚至三分之一级变化,其实实际的意义不是很大。
现在的机器大部分都用电子快门,很少出问题。以前,或者现在的一些专业备用型号,还在使用机械快门,如牛到了姥姥家的徕卡M6就还是机械快门,尼康FM2也是。机械快门也很耐用,但是年头儿太多了可能会由于磨损和灰尘等原因出问题。
以前的机械快门控制系统,如著名的德国康波快门,是分成快慢两部分的,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是速度慢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正好是容易测试的。当然送到专业店里人家有专门测试快门的昂贵设备,但是咱穷苦人不愿意花钱,用卑贱的方法照样儿能够测试,连一分钱都不用花。一个是笨法子,拍摄电视画面,然后冲洗出来看电视画面上的扫描线条数目是否与快门速度对应;另外一个是俺自己发明的,因为俺在录音棚里扫地收垃圾受到启发,用麦克风把快门声音录下来输入电脑用声波软件进行简单分析,立刻就能知道快门速度是否准确。
如果快门速度不准确,需要花钱修理么?不用。只要知道是什么速度而且比较稳定就行了,因为可以调整光圈来获得准确曝光,根本不用修理。
光圈,以前都是“无极变速”的,后来镜头上装了个钢珠儿,喀噔喀噔的,给人的感觉是“级别森严”了,其实还是“无极变速”的,可以随便设定在任何位置,可以完全不理会那个狗屁“喀噔”。
光圈值的表示,没有快门的多少分之一秒来的那么直观,一般我们用的机器上的镜头标出来的是一个比值,而且给简化为比值的分母了,而且,这个分母是以根号2的倍数来变化的:1; 1.4; 2; 2.8;4; 5.6;8;11; 16; 22;等等,这个数字越大,也就是分母越大,则“光门”越小,大机器上的镜头一路缩小下去可以达到将近100,但是一般的镜头最小光圈收缩到22就差不多到头儿了。针孔相机的光圈值能够达到1:256,那可真是细小得与针孔一样大了,不仔细看都难以发现那么小的光圈。
我们用的镜头上,一般都是写着:1:2.8或者f=2.8之类的来说明这个镜头上可以达到的最大光圈值是什么。这个值是个尺寸上的比值,表示的是镜头焦距与“光孔”尺寸之间的比例,没有计算镜头内玻璃折射等因素造成的曝光值损失,当然这种损失也很小就忽略不算了。
除了这个f系列光圈值以外,另外还有一个T系列标准,考量的因素比较多一些,但是我们一般看不到,这个标准一般使用在电影摄影机的镜头上,应当是一个更加严格精密一些的工业标准,但是我个人从来没发现有多大的差别。
现在,就说到寒江月阿姨那天问到的“光圈优先”的事情了。
以前,甚至现在的很多专业型号的机器,获得曝光的这两个东西:光圈和快门,都是要摄影师自己来控制的,也就是手控曝光。摄影师是根据测光表来知道曝光值的大小,然后来决定自己在光圈和快门上如何组合达到自己需要的影像效果。
后来,相机制造商把简单的测光表装在机器上,这样在机器上就可以直接看到曝光值了;再后来,又把测光表装到了机器里边儿,通过镜头测光,更加准确而且方便,这就是当时技术上的一大进步:TTL测光技术。我们现在机器上用的都还是这个技术。
这种内装测光表在70年代,实现了与某些35毫米相机的联动控制,于是自动曝光相机就隆重出世了。我们现在的自动曝光系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改进结果。
开始的时候,技术不太成熟,不会同时控制光圈和快门两样儿东西,需要摄影师“带着”机器玩儿才行,这就出现了自动曝光“优先模式”的事情。那时候,日本的最大两家35毫米制造厂商,佳能和尼康,各走了一个模式。佳能走的“速度优先”(或者叫做“快门优先”和“速度先决”)模式,就是摄影师要先决定快门的设定,然后相机会根据内装测光表的结果来决定相应的光圈设定;老丁同志手里的那架Canon AE1就是当时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尼康,走的是“光圈优先”(或者说“光圈先决”),就是摄影师先设定光圈,机器来根据测光表决定使用什么快门速度,比较早的产品是Nikon FE,我记得是在1973年推出来的。
后来,技术继续发展,不久就搞定了“双优先”,也就是进入曝光“傻瓜”阶段了,摄影师可以啥都不管,拿起来就拍,机器控制曝光,自动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这个时候,佳能的型号是Canon AE1 Program,尼康型号是FA。这些机器都是比较经典的型号,尼康FA还推出来过价格很高的黄金纪念版,是金灿灿的一个破玩意儿。
这些机器不仅是经典而已,确实是非常好用,简单轻便而且很结实。这几种机器我都使用过,到现在还在用。尼康的第一代FE已经接近完美,唯一明显的缺点是不会自动断电,如果忘记关机会耗费电池。
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美能达厂推出革命性的自动聚焦7000型,终于完成了35毫米单反机的彻底“傻瓜化”。
有时间继续说如何使用这些功能,包括内装表和手持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