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多伦多之间的航班都需要转机,日本是中转点之一,我们既然还没去过日本正好顺道游一下。总共5天时间,选东京和京都作为代表,按老公的说法是只为了 "taste of Japan"。
食
既然是 taste,那就先说吃吧。到日本当然是要尝尝寿司,烧烤,铁板和牛肉。我们很少预先在网上找馆子,一般就是逛到哪里饿了就在附近找一家“面相”不错的进去,这个随机性倒也符合taste的原则。日本的小餐馆真多,遍地都是,里面地方很小,似乎家家满员。第一个去的是东京新宿的一家寿司店,还真让我惊到了,每次有客人进出,服务员都会大声喊叫,听不懂,估计类似老北京饭馆里跑堂的吆喝,"二位来啦! 二位请", "二位好走" 之类的,很有意思,熟悉又久违了的感觉。馆子里很拥挤,多是当地的年轻人,喧哗声之大,我以为回到了中国,哈哈。我们还试了一次火锅,服务员问要海带清汤底还是猪骨汤底。 还上了一小碗麻酱,葱花,辣椒油,有北京涮羊肉的感觉了 :D。不少饭馆要收座位费,给点点酸菜之类的,猪耳朵居然也是道小菜!
后来在旅馆里还看到日式的泡饭和咸菜,并附有英文说明,教客人怎么做泡饭和日式的“汤”,味精酱油加咸菜?在一家馆子还看到有锅巴,可惜没时间进去试试怎么个吃法,家常饭也是一种体验啊! 其实店里热乎乎的紫菜饭团,经济实惠,相当于北京的包子"快餐",我还挺喜欢的 。另外各旅游景点一溜的小摊,烧烤,甜食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用糯米粉做的甜食也很普遍。
养生食品?
喔,喜欢这款饮料,150日元,到处有卖。
难怪国人都喜欢去日本旅游呢。这次的“taste”还真丰富了我对日本"吃"的认知。吃了一圈的结果发现我俩最喜欢的还是日本的牛肉,试了几个寿司馆子也没吃出和北美有多大区别 :(。看来我们真算不上寿司行家。
衣
在东京都我们住新宿区, 一到那里就出去遛达,发现路上和车上行人的服装都是黑黑白白的,很素净,大概都是上班族吧,我那一身旅游装似乎跟周围很不协调,赶快入乡随俗,换套黑白衣服。东京的上班族多,本地游客也多,而京都的外籍游客比例大,街上很多说英语的,服装也比较随性,当然说中文的肯定是多了去啦:p。 祇园附近不少穿着和服在小街上遛达的美女,大部分是游人,这套服装和京都的小街,老式房屋还挺相配的。十月初了,日本的东京和京都仍旧很热,28-30C,很潮湿,去景点集体游玩的学生们不少,都穿着校服,还有老师专门帮着扛一堆雨伞,哈哈。路上不少人扛着一把伞,景点也都有卖伞的,估计是因为日本常下雨吧。难怪我家后院的日本红枫总被晒得枯枯的,这回找到借口了,不是俺没管好,是多伦多太干燥了,红枫树水土不服嘛。
住
新宿和京都的旅馆都是booking.com网站上订的,地点不错,但订时没注意到新宿的旅馆房间真是好小好小,除了香港外我还不记得住过这么小房间,不过房间打点得很是干净整齐。在京都我们住祇园附近,马路斜对面就是八坂神社,旅馆装饰得挺有特色,房间也比较大。需要点赞的是日本的厕所,我们去的地方,除了一个旅游点外,其它都保持得很干净。所有公用地方都是智能厕所,虽然不一定包括所有功能。唯一不习惯的地方是手纸非常非常地薄,一碰就化了的感觉:p
行
日本的公交系统很发达,但各种线路比较复杂,不断地换乘,全靠谷歌地图指引,倒也省了做攻略的时间,反正做了也记不住,到时候查查谷歌地图推荐的几个路线,选其中一个,按着步骤一步步走下去就是了。还好每个车站的日文的标注都很显注,对会中文的国人来说辨认起来不是问题。听说有各种便宜的交通卡,我们买过一次一日卡,但发现不同的公交系统并不通用,所以后来干脆需要时再买,一次150-200日元,也挺便宜。出租虽然比公交贵,但比起多伦多也不算离谱。扛着行李从旅馆出门可以让旅馆帮叫车,十来分钟就会到。另外东京机场有存行李的,大件行李每24小时700日元,对短期游的旅客来说来很方便。
游玩
不知道咱们的国庆长假做了多少贡献,反正我们在日本时各景点游人巨多。因为时间短暂,我们只挑了几个景点taste一下。
东京: 体验日本的现代生活。新宿的歌舞伎町,似乎每天都是灯红酒绿,一个大的狂欢街。到处都是吃吃喝喝的地方,还有年轻人喜欢的那种小东东。
京都: 观日本的传统文化,订了一个介绍祇园艺妓的晚间步行游,两个小时,了解日本茶屋,舞妓艺妓的文化和历史。导游知识丰富,也很风趣,介绍舞妓艺妓的同时也为她们正名,说那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文化之一。导游还提到艺妓回忆录这部影片,我回来得看看影片是如何误导观众的 :p
日本的寺庙神殿很多,街上随便走走就能碰到一个。
浅草寺,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供奉着观音菩萨。相比中国寺庙里的佛像,我们在日本看到的佛像都很小。
清水寺,依山而建,下面的二年坂,三年坂小街保留着传统的建筑。这两个寺庙和祇园的花见小路都游人众多,还有不少穿着和服的游客,当然大部分是爱美的女孩子,其中不乏婀娜多姿的,她们构成了景中之景,为其他游人多提供了一个观赏点 :-)。
八坂神社,
和寺庙不同,神社不供像只供深深的神龛,龛的位置上方挂着一圈白色的纸条,看着有点神秘莫测,阴森森的感觉。
走一圈下来发现日本的佛寺和神社各有“职责”,生子的,升学的,发财的,保平安,保健康的,保丰收的。难怪需要这么多寺庙和神社,大到占地十几万平米的著名寺庙和神殿,小到路边行李箱大小的佛像和神龛,随时可以拜。本以为日本年轻人已经西化了呢,却惊讶地看到还有不少年轻人去求签拜佛拜神。
其它网红打卡点:
富士山
据网上说看富士山两个最好的地方,一个是河口湖的湖边,一个是新仓山浅间公园。我们去的是后者,从新宿出发火车或汽车约两小时,下车后走一段路,公园附近有一些当地人种的稻田,可感受一下乡间风情。据说看到富士山的几率不高,网站 https://fuji-san.info/ 提供可观性预报,不过我们只有一天时间碰运气,结果当天只见云雾不见山。还好第二天在去京都的新干线上看到,这还要感谢帮助我们买票的服务员,专门帮订了能看富士山的座位 - 靠列车行驶的右侧。
澀谷交叉路口,我觉得那么多去凑热闹的人群走过来走过去,贡献了大部分人流哈,呵呵。
其实新宿的交叉路口也同样的热门,我们还有幸在交叉路口看到一幕温馨的求婚场面。
其它观感
日本的管理似乎比北美更细致,出租司机和大部分餐馆的员工仍然戴着口罩。大街上几乎没有垃圾箱,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哈。施工地上也会看到诸如安全第一的标语牌,许多店里贴着此处有监控的标识,新宿大街上还不断有广播提醒游客不要被骗,车站站台上的管理员也多一些。有意思的是路边的管理员们似乎都矮矮的,好奇是咋选的呢?
关于手机信号
我用的是freedom运营商,在中国漫游一直没问题,不知道为何在日本连不上,还好我有Nomad e-sim做"备胎",没耽误事。Nomad 在日本效果不错,都有4G信号。
虽然只用四天多的时间蜻蜓点水般地游了日本, 但还是给了我们足够的观感。就像见人的第一印象一样,虽然是不全面的,但也许是最感性的,最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