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粤古驿道网特约通讯员 李向东
一、地理变化助推小渔村形成
古代的汕头片区原为一片茫茫大海,伴随地壳运动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交替作用,陆地不断抬升,又有韩江、榕江、练江泥沙冲积,逐渐浮聚延伸,形成陆地。俗话说:“未有汕头港,先有厦岭埔”。元代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下岭”(或称“厦岭”“夏岭”)。明代,翁万达故里鮀浦乡还是海边,桑浦山可望海,相传明郑和下西洋船队曾开到揭阳榕城梅兜村一带补给物资和招募水手。清初澄海知县王岱作有一诗《游龙泉岩望海山达濠一带》,“地势垂穷巨海浮,尚横叠嶂截中流。悬岩忽辟奇峰腹,窄径斜穿乱石头。潮静兵艚犹设讯,烟清蜃气不生楼。何期令作余年日,得展乾坤万里眸。”“龙泉岩”即今天的桑浦山的“龙泉岩”。明嘉靖九年(1530),崎碌到外马路老妈宫一带逐步形成沙脊,因沙脊向海伸延,渔民在此设栅捕鱼,称这里为“沙汕”,属揭阳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明万历三年(1575),因韩江口的沙脊已积聚成片,这里被称为“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因海防需要,清政府在这里建烟墩,筑炮台,作为防守营汛,称这里为“沙汕头炮台”,“沙汕头”之名由此起。从清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年间,现在的盐埕头到鲎坞(今称华坞)一带为盐田。清政府在此设站收税,简称“汕头”。
二、环境变迁助推港湾发展
西堤附近的西港与牛田洋是汕头内海湾腹地,是韩、榕、练三江内河船交汇的出海口,具有风平浪静、便利航泊,水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支持船员作息、淡水补给,仓储吐纳的岸地条件。在清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樟林港是粤东第一大港。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樟林港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一百多年间处于全盛时期。樟林港南北二线的航运同时繁荣,港内经常停泊数十至上百艘大船,各地物资云集于此,成为“商渔船只停泊之处,米谷积聚之地”。与此同时,地处韩江、榕江出海口交汇处的西堤片区,伴随着韩江、榕江上游的货物转运而逐渐兴起。清代嘉庆初年,各地过往商船逐步聚集于西堤,以榕江和梅溪河为航道,与上游潮州、梅州上下交通,推动沙汕头基本形成。据清嘉庆十九年(1814)《澄海县志》载:“沙汕头距澄海西南35里,东蓬州都即沙汕头前海沃也,有淤泥浮出沙汕数道,乃商船停泊之总汇,东出大海,西入潮阳县之达濠,西北面至揭阳之北砲台,为海防要隘。”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西堤片区初具港口雏形。同时,由于沙汕头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引起外国人的注意,西方国家的帆船经常行驶到南澳、妈屿海面,进行倾销洋货和贩卖“猪仔”等非法活动。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指出,汕头是五口通商之后“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三、开埠助推城市形成
根据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清朝与英国签订《中英续约》(又称《中英天津条约》)第七款和第十一款规定辟潮洲为通商口岸,并派驻汕头领事官员。
1860年英国首任驻潮州口岸领导坚佐治(GeorgeW Caine)抵达潮州。被数千年大陆文化浸润的潮州爱国民众拒绝其入潮州城,并从桥上用大石砸穿了他的船甲板。狼狈不堪的他打算从韩江顺梅溪河口回广州。然而,一片细细软软河口冲积沙洲进入他眼前。
“这是哪里的天然停泊港?”
“沙汕头,韩江出海口。”船夫回答。
“就把通商口岸定在这里”,历史就这样把中国东南对外贸易机会,甩给了河口滩涂的一个小渔村。
从1864年起,坚佐治开始在达濠的礐石浚滨规划兴建领事馆,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荷兰、挪威-瑞典联盟、丹麦、奥匈帝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各领事馆纷至沓来。港口带来贸易,贸易带来商机,商机带来繁荣,繁荣带来小城发展。从此汕头开始了完全区别于其他近代开埠港口的中西结合的城市发育。随着码头迅速发展,潮海关、洋行商会、近代银行等散布开办在西堤路到乌桥岛、海滂路到外马路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域内。伴随着商埠发展,小公园寸土寸金的土地逐步形成,在此之前,居民长期保持“因海而生,靠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新的变化迫使私有化传统讲究营造规矩的潮汕民居无法长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路于海洋贸易经济。
汕头是属于因对外贸易而起步的城市,从沙滩、盐田、渔村到近代港口城市的跨越发展,其城市建筑深根理念基础是与资产阶级的平等、博爱有关。这是对传统封建地主阶级的彻底颠覆,也是潮汕人由私人空间走向商业空间的第一步。
四、港口繁荣助推城市发展
1860年,伴随着汕头开埠,汕头港口逐渐取代樟林古港,从红头船过渡到蒸汽船,成为潮汕地区中心港口,从梅溪、廻澜溪——西堤——海关钟楼,这道紧靠西港的弧形海岸线,逐步呈现“万国楼船”“云集鳞聚”的景象。从开埠至20世纪初,汕头港(西堤)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商贸港口,拥有木栈桥、趸船码头6座,仓库200多间(约5万平方米),中外轮船公司10多家,包括英国的怡和、太古轮船公司、法国雷特公司、日本大阪商船会社、泰国中暹轮船公司,还有中国轮船招商局汕头分局、中国民生实业公司汕头分公司等。另有本地太古南记、维记、捷利、和丰、元和、五福等30多家船务行或代理行。从潮海关1860至1949年进出口业务可查,1866年开进汕头西堤港的帆船、汽船达525艘,总吨位21万吨;1921年汕头港出入船只达到3090艘,进出口船舶总吨位达到390多万吨,民国22年(1933)汕头埠进出口轮船达4478艘、6324468吨位。港口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总和的8.6%,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3位,成为近代中国三大海港之一;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居全国第7位。港口商业和兴盛同时也催生城市逐渐形成。
同时,汕头港倚赖汕头西港艚舶帆楫的一条条跳板,构建了汕头老埠外贸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引来“通洋总汇”的美誉,成就了汕头商埠的百年繁荣。
汕头开埠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纷至沓来,美、英、法、德、荷、丹麦、瑞挪(瑞典、挪威二国为合设)、日、奥、西、意、比等13个国家先后来汕设立领事馆,开办洋行、教会、学校、医院。以汕头西堤港口货物集散地和旅客进出口岸为基点,汕头埠工商业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兴盛带动了汕头埠的城市建设发展。商埠从最初的西堤片区不断向东扩展,从“四永一升平”到“四安一镇邦”,至1919年冬汕头埠设立汕头市政局,1921年7月汕头埠在原市政局的基础上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年汕头准予设市,各项市政建设全面铺开。城市道路不断扩展延伸,潮汕铁路、汕樟轻便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一应齐全。自来水、电力、电话、电报、邮政、报业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商业、港口贸易的兴盛,也催生了酒楼、旅馆、百货大楼、电影院、戏剧院等商贸服务业。此外,还建有市政厅、中山公园等市政设施。
1933年南生公司从镇邦街迁到小公园开业,把商埠从镇邦街转到小公园,形成一个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放射型城市格局,达到汕头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高峰。今天,作为“百载商埠”的标志——“小公园”,还分布着潮海关系列旧址、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行旧址、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汕头老妈宫、存心善堂旧址、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永平大酒楼旧址、南生贸易公司旧址、人民银行旧址、汕头大厦旧址、汕头旅社旧址、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桃园酒楼旧址、永安百货(丰棉大楼)、汕头侨批业公会会址、爱群商场、集祥酒楼旧址、新广发百货、西南通酒楼、鮀江旅社(曾为:中原旅社、大中华、明芳酒楼、汕头大旅社等)、陶芳酒楼、大光明电影院(曾为:至平、中皇等)、南京旅社等历史建筑,汕头埠的繁华可见一斑。
五、因侨而生促汕头城市发展
潮商,潮汕商人和潮汕商帮,被誉为红头船商帮,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之一,是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的华商商帮,是中国的民商和海商。潮汕商帮文化已有千余年,其茶文化漂洋过海。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潮汕有着历史悠久的商贸经济活动,潮商的性格特征更多地通过商业活动表现出来,对外贸易的发展,造就了潮人的海洋个性,也浸染了潮商文化性格的海洋特质。潮汕商帮的崛起与成就除了得益于工商贸易外,潮汕商人的刻苦耐劳、冒险进取和倚重地缘、血缘社团的习性,是潮商成功的重要因素。
潮汕人善经商,史料有记载,明国初《清稗类钞》有一册《潮人善经商》的论述:“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在清朝,潮商与晋商、徽商并列入三大商帮;在当代,更是出现了李嘉诚、庄世平、林百欣、谢国民、陈伟南、陈弼臣、马介璋、周泽荣、马化腾等商界翘楚。
潮汕商帮形成于唐朝后期,兴盛于宋元明清,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商帮。一直到现在,他们可称是“东方犹太人”,四处漂泊,善于经商。潮商是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而与晋商、微商相比,潮商历代不衰,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广。经过500多年的商业洗礼,潮商已经成为中国实力最大,影响深远,唯一没有断代的大商帮,是华人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族群。“团结一致,敢为人先,勤劳拼搏,勇立潮头”的潮商精神引领一代又一代的潮人奋勇前进,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奉献是推动汕头城市建设的加速器(先后捐款建设学校、医院、体育馆、市政、道路、桥梁等大型城市设施)。华侨们对家乡建设发展非常关心,无私地将他们宝贵的智慧、信息和资源贡献给家乡。
汕头人多地少,于是自古便善于精耕细作。且地处东南海隅,更锻就了“向海讨生,敢闯敢为”的性格。
六、侨批总汇加速汕头城市发展
我国民间自秦汉之后,已在东南沿海至东南亚一带开始海运贸易(早期的海上交通依靠风帆木船)。清代著名学者蓝鼎元的《潮州海防图说》曾详细记述了潮人和红头船的活动,“潮郡东南皆海也,左控闽漳,右临惠广。春夏之交,南风盛发,扬帆北上,经闽省,出烽火、流江,翱翔乎甯波、上海,然后穷尽山花岛,过黑水大洋,游奕登、莱、关东天津间,不过旬有五日耳。秋冬以后,北风劲烈,顺流南下,碣石、大鹏、香山、厓山、高、雷、琼、崖,三日可历遍也。外则占城、暹罗,一苇可杭,噶罗吧、吕宋、琉球,如在几席。东洋日本,不难扼其吭而捣其穴也。”
据史料记载,红头船一次远航,来回往往要三五个月。远洋出口的多为本地出产的红糖、瓷器、蚕丝、烟草、渔网等物;进口的多为大米、干果、药材、布帛,木材等东南亚盛产的物资。
红头船是帆船,采用风力作为动力,而自然界的风力和方向无法按人的意志去控制,这是先天最大的不足。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出现了以钢铁为材料,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型轮船。新型轮船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而进入中国,并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渐取代了老式帆船的地位。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封建社会结束,红头船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明末清初之后,大量的潮人移居东南亚;近几十年来,又散布到世界各地。数千万的海外潮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又不断地引进海外的先进文化。中西文化在汕头融聚汇合,经过100多年潮汕人民的创造、探求和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汕头城市文化。
据饶宗颐的《潮州志》载:“我国邮政未开办前所有民间信件均赖民信局传递,潮人多年由南洋华侨汇入批款的数量缺乏调查,但潮人仰赖批款为生者占全人口十之四五,而都市大企业及公益交通建设,受由华侨投资而成。”由此可见批信局对服务侨民、发展经济、繁荣沿海侨乡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经济领域取得辉煌成绩的潮汕,每年汇往家乡的批款在2亿银元左右)。
汕头开埠后(1860年)铁壳汽船代替了风帆木船,海上交通得到了改善,定期往返于南洋和汕头的铁壳船,增设了托运民信的业务。这段时期延续至大清邮政成立,是轮船信局极为昌盛的时期。
清代期间成立的海内外批局共有113家,以泰国最多。1897年2月,汕头大清邮政局成立后,邮政寄批更安全、快捷、可靠。对于侨批通信来说,又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南洋各批局寄往潮汕各地的批信一律寄往设于汕头的批信中转局,再由汕头批局自派人到各地投递,构成收、寄、投的通信网格,范围包括:兴宁、梅县、蕉岭、汕头、诏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潮安、丰顺等地。
最早有记载的潮人第一家批局是澄海致成批局,它于1829年在新加坡成立始直至1975年批局全面结束营业止,前后共历150年之久。在这么漫长的期间,鼎盛时期潮帮批信局海内外总共有1100多家,遍布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从明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初二登记的汕头市侨批工会会员批伙领取证明书名册有603人。从侨批封图例可查到潮帮批信局有600家。
潮汕侨乡人民中40%以上的侨属祖祖辈辈依靠海外华侨的批款度生,而民间的建公祠、修宫庙、建学校、筑桥梁、造公路、建市政设施等公益事业,都离不开华侨捐资所出力量。
七、汕头是全国最早拥有电灯、自来水、邮电、铁路和机场的城市之一
汕头第一家电灯公司的全称是“商办汕头开明股份有限公司”,是泰国归侨高绳芝从昌华电灯公司赎买机器,于光绪三十四年(1903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宣统元年(1909年)11月1日开始发电。高绳芝除自己投资外,公开向社会招股筹集资金。开创之初共筹得股额20万元。购置英国制造的锅炉2台,蒸汽压力150磅,最大负荷为1500匹马力;购置英国制造立式蒸汽机5台,总马力875匹。电机容量640千瓦,月发电量55万度。以后逐年扩股,至1935年已扩至40万元。随着汕头工商业的发展,开明电灯公司原有的设备及发电已不能满足需要,高绳芝儿子高伯昂一再添购设备,至1935年共投资170万元。
开明电灯公司于1912年获得政府执照。1935 年又获准专利20年。日本侵占汕头时,开明电灯公司被日寇强行接管,受到极大破坏,日本投降后又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汕头第一家自来水公司于光绪卅三年(1907年)开始筹备,向清政府注册备案,领取执照。宣统二年(1910年)动工,1914年3月19日开始营业,公司采取招股方式,集资经营。高绳芝原计划集资100万元。起初招股还算顺利,已基本招到此数。但由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有退股的,有无法交款的,故实收股金仅68万元。水厂厂址设在距离汕头埠10公里处的潮安大鉴乡,全套设备皆从美国引进。计有:锅炉2台、蒸汽压力125匹;蒸汽发动机2台,每台马力135匹;抽水机进水管15英寸、蓄水池4个,正常容水量为143.5万加仑;水塔高度80. 5英尺,直径10英尺,容水量15万加仑。在市内各大街小巷的地下铺设1-12英寸不等的镀锌管、生铁管和陶瓷管3种水管。
澄海籍泰国华侨高绳芝创办的汕头自来水厂和开明电灯公司,加速了汕头经济生活的繁荣,而在汕头自来水公司的设立之前,中国境内开设自来水公司的地方,只有上海、广州、成都等少数城市。
1904年由华侨张榕轩、张耀轩创立的“潮汕铁路公司”于1906年11月16日建成潮汕铁路,成为华侨在国内创办的3条铁路中的最早的一条。电灯、自来水、邮电、铁路、机场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建设使得汕头成为解放前广东省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