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转帖】宽恕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的人吧!———不错

https://mp.weixin.qq.com/s/uZGhmyeE_QVnv0FvbKnpoA

因为他们的智商或良知,根本不支持他们看懂这部电影。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不知怎么动笔。
写它的初衷,当然是因为不久前一批无知少年集体到豆瓣、B站等平台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的行为。但冷静的想了想,专为批驳或讽刺这种行为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多少显得有些掉价。无知少年们集体到网站上去给一部水平已经受到世界公认的作品刷差评,让人怀疑的只有这一代少年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平台如果纵容这种行为的话,影响的也是这些平台评价电影的可信度。而对《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来说,其实没有丝毫的减损。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目明。解一个高数题你可以洋洋洒洒列一堆公式,可是要解释1+1为什么等于2,你让我怎么说?我也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影评系列,有一天要沦落到解释“《辛德勒的名单》为什么好?”这种基础问题的境地。
但还是写几句吧,至少谈谈全球反法西斯题材的电影不可胜计,为什么唯独《辛德勒的名单》得了那么高的赞誉?
我知道,刷差评的很多年轻人只在乎立场,因为新近的新闻他们恨犹太人,所以他们觉得纳粹杀犹太人“杀得好”。可是作为一部面向全世界、也能打动全世界所有有良知的人的电影,民族立场恰恰是最难以争取观众的那个东西。所以除了谴责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个立场而外,《辛德勒的名单》一定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那么它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一个词可以总结:理性的克制
是的,克制。从同名小说到电影版,《辛德勒的名单》的表达一直都很克制。按理说,想要控诉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这种法西斯政权的暴行,有一种非常简单的途经就是对他们的暴行进行直观的呈现,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大屠杀现场的惨像直接往镜头上一摆,用最惨不忍睹的惨像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观众的泪水和愤怒哗哗的就来了。
可是这种拍摄和描写方式其实藏着一个陷阱,因为对惨景的无节制表达,总会激起观众情绪中最非理性的那一面,当这种表达达到一种极致时,它就不再是一种描写,而成为了一种煽动。而颇为讽刺的是,最先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其实恰恰是纳粹——纳粹刚刚在德国秉政的那几年中,在希特勒和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亲自关怀下,德国曾经斥资拍摄了一大批如《犹太人徐斯》的反犹电影。在电影中就最先使用过这种表达方式,很多纳粹党徒就是在看过《犹太人徐斯》之后,直接燃起了对犹太人的无限仇恨,直接上街打砸抢的。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你说纳粹拍的这些电影完全子虚乌有吧,似乎也不是,他们只是站在“民族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把某一部分历史和现实做了无节制的表达和放大而已。
所以作为一部反纳粹、反种族主义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最高明的一点,就在于它把纳粹电影所开创的那种无节制的煽动性表达一起“反”了、抛弃掉了。《辛德勒的名单》当中也不排斥展现屠杀的惨景,但都做了非常克制的处理。没有大量血腥镜头的反复渲染,对观众的强感官刺激。而是会把镜头避开、拉远。用一些别的手法,去强调那个人间地狱中生命的脆弱——比如影史上最经典的那个镜头。黑白影片中唯一的红衣小女孩在街上走,然后,女孩成了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

这种克制却鲜明的表达的巧妙之处,在于能把思考、判断和情绪的主动权交还给了观众,不是用刺激感官的镜头强迫你接受某种观点,而是让你在这些细节中自己形成对这段历史的价值判断。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你看过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写的那本同名纪实小说的话,你会发现那本小说读下来也给人这种感觉——小说甚少血腥暴力镜头的直观描写,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克制,只陈述事实,不作任何介入式评论。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是忠实复刻了这位原作者的文笔的。
《辛德勒的名单》所展现的另一重更深的克制,则表现在它的人物塑造上,对于辛德勒这样一个在其国家掀起的种族灭绝中拯救了大量无辜者的人,如果交给一个庸俗的导演或编剧,他会怎么展现?也许这个人应该一出场就带着圣徒的光环,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恨不得把善良写在脸上。
但《辛德勒的名单》中,主角一出场时,恰恰不是这样的——影片中的那个辛德勒一出场平凡、庸俗、俗不可耐、唯利是图。是一个比《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还典型的“在商言商”的人。他贪财好色、投机钻营、沉迷享乐,对当时已经开始的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视而不见,甚至哪怕以纳粹党徒的身份来看,他对他所属的党派、主义乃至国家都不够“忠诚”。
想让这样一个起点极低的人物在短短三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完成令人信服的道德蜕变,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导演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其实是在给自己的电影拍摄加难度。
但是《辛德勒的名单》高就高在它恰恰把这样一个俗人向圣人转变说圆了,整部电影中,观众似乎一直被带入了辛德勒的视角在经历那个时代,见他所见、敢他所感,然后你(如果有起码的是非判断和良知的话)能感觉到辛德勒的每一次转折都是那么渐变而自然——
纳粹要“处理”犹太人,身为资本家的辛德勒很自然的觉得把这些青壮劳力都“处理”掉太可惜了,不如买来为其提供廉价劳动力。
等到他的“犹太人工厂”开起来,大量在纳粹有计划的屠杀威胁下的犹太人拼命想要进入他的工厂谋一份生路时,辛德勒才感觉到他的国家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屠杀实在是太残酷了,既然有能力救人,那就多救几个吧。

等到又目睹了数场残酷的屠戮,辛德勒才又感觉到人命的价值远比他自己挣钱更重要,彻底敞开了他工厂的大门,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拟定那份“辛德勒的名单”。
甚至辛德勒最后一次人性的蜕变与觉醒,都是在这一切做完,他要离开避难时才发生的。“这辆车!歌德应该会买的。我为什么留这辆车?它能换十条命,十条命啊!多救十个人。这枚胸针,可以救两条命。这是黄金,可多救两个人!……”是我看到过的影史上最感人至深的台词,但你发现没有,它其实是一段辛德勒的忏悔,这个角色是在对自己还不够善良的忏悔中最终走向伟大的。
我们中国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讲从善的艰难。可是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你会感觉到主角辛德勒的“从善”反而是非常被动的过程,宛如是下山坡一样,一不留神就“遛”下去了。这给人带来的另一重深思是:与那些似乎同样只是“奉命行事”的纳粹军官相比,辛德勒与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同样是在大时代里被动的“遛”,两者善恶如此殊途?
我想,问题的关键,可能恰恰在于,辛德勒是一个对他所身处的时代的狂热与煽动免疫的人。那个年头的德国纳粹,绝大多数人也并非天生的杀人魔,他们能心安理得的执行种族灭绝命令的根本原因,在于纳粹党利用一战后德国战败的民族悲情,成功编织了一套民族悲情叙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德意志人是受欺凌、被瓜分、被暗算的受害者,英法苏美是外敌,而犹太人则是内鬼。
“我们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是最近哈马斯领导人马哈德为日前其组织进行的恐怖袭击辩护时所说的名言。得说时代毕竟进步了,当年无论希特勒还是戈培尔,都没有把他们的理论总结的这么经典。但他们的基础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德意志民族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而辛德勒能够摆脱这种狂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小子压根不信这一套,确切的讲,这伙计本来是个“日子人”。能做好自己的生意,喝美酒、约美女、享受生活,是这人的最大追求。这样的人,因为天生对宏大叙事免疫,所以他能够跳出这种叙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命是人命。
所以,当纷争骤起、乱纪元到来,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着魔”,寻回人性?
其实无非多一点辛德勒那样的“日子人”、多关怀一下现实的生活,少一点立场先行与悲情主义的叙事,少一点“我们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可能无非如此而已。
凭此,我们将在乱世中小心的保护我们的良知与理性,相信一切终将过去,终有一天,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最后再说一点今天重观这部电影的杂感。
我觉得,虽然导演极力想把辛德勒这个人写成一个“一不小心成圣”的凡人,但除了因为是“日子人”而“免疫忽悠”外,辛德勒身上有一种东西,是非常可贵的,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在当时的纳粹德国那种全民仇犹、反犹,将杀犹太人视作是民族最高的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辛德勒不仅自觉到了这样是不对的,而且敢于为自己的这种自觉付出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纳粹德国没有那么迅速的走向终结,辛德勒保护犹太人的行为东窗事发,怕不是要被当做德奸来进行毫不留情的处置。明知面对这种风险,他还敢于着这样做。这份勇气,我想那些去平台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并以此为乐的少年们是没有,他们不仅没耐心原速看完这场三个小时的电影,更感受不到这种勇气的伟大和可贵。他们沉迷并以此为荣的是“从众”:当一场风潮兴起,别人都给这个电影刷低分,那我也来刷,并以在评论区中“抖机灵”拿电影开涮为乐。
——我知道,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其实压根不是对某个民族虚幻的恨意,远在天边的犹太人与他们有何干呢?他们这辈子甚至没见过(也没机会再)一个犹太人。让他们乐此不疲的,是他们能从这种从众中获得一种融入集体后的安全感和强大感。而那份虚幻的安全与强大,总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弱小灵魂最上瘾的东西。

主啊,宽恕他们吧,因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据《圣经》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时,曾如是替把他钉上十字架的人做最后的祈祷。
同理,我们似乎也应该呼吁宽容那些给《辛德勒的名单》无脑刷低分的人——宽恕他们吧,因他们根本看不懂,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其实,哪怕看电影,有时也是有门槛的,有些电影需要脑子,有些电影需要良心。
而我不知应该先怜悯刷差评者的脑子还是良心——更或许,时下很多人的这两样东西,其实都很值得怜悯。
全文完

本文3000字,影评一篇,感谢读完,为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加关注,祝周末愉快。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转帖】宽恕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的人吧!———不错 +2

    https://mp.weixin.qq.com/s/uZGhmyeE_QVnv0FvbKnpoA

    因为他们的智商或良知,根本不支持他们看懂这部电影。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不知怎么动笔。
    写它的初衷,当然是因为不久前一批无知少年集体到豆瓣、B站等平台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的行为。但冷静的想了想,专为批驳或讽刺这种行为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多少显得有些掉价。无知少年们集体到网站上去给一部水平已经受到世界公认的作品刷差评,让人怀疑的只有这一代少年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平台如果纵容这种行为的话,影响的也是这些平台评价电影的可信度。而对《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来说,其实没有丝毫的减损。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目明。解一个高数题你可以洋洋洒洒列一堆公式,可是要解释1+1为什么等于2,你让我怎么说?我也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影评系列,有一天要沦落到解释“《辛德勒的名单》为什么好?”这种基础问题的境地。
    但还是写几句吧,至少谈谈全球反法西斯题材的电影不可胜计,为什么唯独《辛德勒的名单》得了那么高的赞誉?
    我知道,刷差评的很多年轻人只在乎立场,因为新近的新闻他们恨犹太人,所以他们觉得纳粹杀犹太人“杀得好”。可是作为一部面向全世界、也能打动全世界所有有良知的人的电影,民族立场恰恰是最难以争取观众的那个东西。所以除了谴责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个立场而外,《辛德勒的名单》一定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那么它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一个词可以总结:理性的克制
    是的,克制。从同名小说到电影版,《辛德勒的名单》的表达一直都很克制。按理说,想要控诉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这种法西斯政权的暴行,有一种非常简单的途经就是对他们的暴行进行直观的呈现,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大屠杀现场的惨像直接往镜头上一摆,用最惨不忍睹的惨像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观众的泪水和愤怒哗哗的就来了。
    可是这种拍摄和描写方式其实藏着一个陷阱,因为对惨景的无节制表达,总会激起观众情绪中最非理性的那一面,当这种表达达到一种极致时,它就不再是一种描写,而成为了一种煽动。而颇为讽刺的是,最先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其实恰恰是纳粹——纳粹刚刚在德国秉政的那几年中,在希特勒和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亲自关怀下,德国曾经斥资拍摄了一大批如《犹太人徐斯》的反犹电影。在电影中就最先使用过这种表达方式,很多纳粹党徒就是在看过《犹太人徐斯》之后,直接燃起了对犹太人的无限仇恨,直接上街打砸抢的。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你说纳粹拍的这些电影完全子虚乌有吧,似乎也不是,他们只是站在“民族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把某一部分历史和现实做了无节制的表达和放大而已。
    所以作为一部反纳粹、反种族主义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最高明的一点,就在于它把纳粹电影所开创的那种无节制的煽动性表达一起“反”了、抛弃掉了。《辛德勒的名单》当中也不排斥展现屠杀的惨景,但都做了非常克制的处理。没有大量血腥镜头的反复渲染,对观众的强感官刺激。而是会把镜头避开、拉远。用一些别的手法,去强调那个人间地狱中生命的脆弱——比如影史上最经典的那个镜头。黑白影片中唯一的红衣小女孩在街上走,然后,女孩成了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

    这种克制却鲜明的表达的巧妙之处,在于能把思考、判断和情绪的主动权交还给了观众,不是用刺激感官的镜头强迫你接受某种观点,而是让你在这些细节中自己形成对这段历史的价值判断。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你看过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写的那本同名纪实小说的话,你会发现那本小说读下来也给人这种感觉——小说甚少血腥暴力镜头的直观描写,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克制,只陈述事实,不作任何介入式评论。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是忠实复刻了这位原作者的文笔的。
    《辛德勒的名单》所展现的另一重更深的克制,则表现在它的人物塑造上,对于辛德勒这样一个在其国家掀起的种族灭绝中拯救了大量无辜者的人,如果交给一个庸俗的导演或编剧,他会怎么展现?也许这个人应该一出场就带着圣徒的光环,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恨不得把善良写在脸上。
    但《辛德勒的名单》中,主角一出场时,恰恰不是这样的——影片中的那个辛德勒一出场平凡、庸俗、俗不可耐、唯利是图。是一个比《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还典型的“在商言商”的人。他贪财好色、投机钻营、沉迷享乐,对当时已经开始的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视而不见,甚至哪怕以纳粹党徒的身份来看,他对他所属的党派、主义乃至国家都不够“忠诚”。
    想让这样一个起点极低的人物在短短三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完成令人信服的道德蜕变,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导演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其实是在给自己的电影拍摄加难度。
    但是《辛德勒的名单》高就高在它恰恰把这样一个俗人向圣人转变说圆了,整部电影中,观众似乎一直被带入了辛德勒的视角在经历那个时代,见他所见、敢他所感,然后你(如果有起码的是非判断和良知的话)能感觉到辛德勒的每一次转折都是那么渐变而自然——
    纳粹要“处理”犹太人,身为资本家的辛德勒很自然的觉得把这些青壮劳力都“处理”掉太可惜了,不如买来为其提供廉价劳动力。
    等到他的“犹太人工厂”开起来,大量在纳粹有计划的屠杀威胁下的犹太人拼命想要进入他的工厂谋一份生路时,辛德勒才感觉到他的国家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屠杀实在是太残酷了,既然有能力救人,那就多救几个吧。

    等到又目睹了数场残酷的屠戮,辛德勒才又感觉到人命的价值远比他自己挣钱更重要,彻底敞开了他工厂的大门,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拟定那份“辛德勒的名单”。
    甚至辛德勒最后一次人性的蜕变与觉醒,都是在这一切做完,他要离开避难时才发生的。“这辆车!歌德应该会买的。我为什么留这辆车?它能换十条命,十条命啊!多救十个人。这枚胸针,可以救两条命。这是黄金,可多救两个人!……”是我看到过的影史上最感人至深的台词,但你发现没有,它其实是一段辛德勒的忏悔,这个角色是在对自己还不够善良的忏悔中最终走向伟大的。
    我们中国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讲从善的艰难。可是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你会感觉到主角辛德勒的“从善”反而是非常被动的过程,宛如是下山坡一样,一不留神就“遛”下去了。这给人带来的另一重深思是:与那些似乎同样只是“奉命行事”的纳粹军官相比,辛德勒与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同样是在大时代里被动的“遛”,两者善恶如此殊途?
    我想,问题的关键,可能恰恰在于,辛德勒是一个对他所身处的时代的狂热与煽动免疫的人。那个年头的德国纳粹,绝大多数人也并非天生的杀人魔,他们能心安理得的执行种族灭绝命令的根本原因,在于纳粹党利用一战后德国战败的民族悲情,成功编织了一套民族悲情叙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德意志人是受欺凌、被瓜分、被暗算的受害者,英法苏美是外敌,而犹太人则是内鬼。
    “我们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是最近哈马斯领导人马哈德为日前其组织进行的恐怖袭击辩护时所说的名言。得说时代毕竟进步了,当年无论希特勒还是戈培尔,都没有把他们的理论总结的这么经典。但他们的基础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德意志民族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而辛德勒能够摆脱这种狂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小子压根不信这一套,确切的讲,这伙计本来是个“日子人”。能做好自己的生意,喝美酒、约美女、享受生活,是这人的最大追求。这样的人,因为天生对宏大叙事免疫,所以他能够跳出这种叙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命是人命。
    所以,当纷争骤起、乱纪元到来,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着魔”,寻回人性?
    其实无非多一点辛德勒那样的“日子人”、多关怀一下现实的生活,少一点立场先行与悲情主义的叙事,少一点“我们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可能无非如此而已。
    凭此,我们将在乱世中小心的保护我们的良知与理性,相信一切终将过去,终有一天,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最后再说一点今天重观这部电影的杂感。
    我觉得,虽然导演极力想把辛德勒这个人写成一个“一不小心成圣”的凡人,但除了因为是“日子人”而“免疫忽悠”外,辛德勒身上有一种东西,是非常可贵的,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在当时的纳粹德国那种全民仇犹、反犹,将杀犹太人视作是民族最高的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辛德勒不仅自觉到了这样是不对的,而且敢于为自己的这种自觉付出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纳粹德国没有那么迅速的走向终结,辛德勒保护犹太人的行为东窗事发,怕不是要被当做德奸来进行毫不留情的处置。明知面对这种风险,他还敢于着这样做。这份勇气,我想那些去平台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并以此为乐的少年们是没有,他们不仅没耐心原速看完这场三个小时的电影,更感受不到这种勇气的伟大和可贵。他们沉迷并以此为荣的是“从众”:当一场风潮兴起,别人都给这个电影刷低分,那我也来刷,并以在评论区中“抖机灵”拿电影开涮为乐。
    ——我知道,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其实压根不是对某个民族虚幻的恨意,远在天边的犹太人与他们有何干呢?他们这辈子甚至没见过(也没机会再)一个犹太人。让他们乐此不疲的,是他们能从这种从众中获得一种融入集体后的安全感和强大感。而那份虚幻的安全与强大,总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弱小灵魂最上瘾的东西。

    主啊,宽恕他们吧,因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据《圣经》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时,曾如是替把他钉上十字架的人做最后的祈祷。
    同理,我们似乎也应该呼吁宽容那些给《辛德勒的名单》无脑刷低分的人——宽恕他们吧,因他们根本看不懂,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其实,哪怕看电影,有时也是有门槛的,有些电影需要脑子,有些电影需要良心。
    而我不知应该先怜悯刷差评者的脑子还是良心——更或许,时下很多人的这两样东西,其实都很值得怜悯。
    全文完

    本文3000字,影评一篇,感谢读完,为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加关注,祝周末愉快。

    • 网友:“ 斯皮尔伯格是不是犹太人? 刷分的目的应该是这个”。西塞罗:“ 马克思也是犹太人,这帮货谁敢去豆瓣刷资本论的低分?” +11
      • 马克思的父亲开始就不做犹太人了。他自己也用最刻薄无情的言论批评犹太人,比如自私无情,下流肮脏不堪之类。。。
        • 嗯,我党也说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代言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清理帝都的无产阶级低端人口可是雷厉风行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10
          • 这样的老谣言就不要传了。都看腻了。找点新谣言来换换口味嘛。 +1
            • 蔡奇为了讨一尊欢喜才寒冬腊月深更半夜驱赶“低端人口”,汗马功劳竟被你一笔抹杀 +3
            • 【立此存照】政府文件白纸黑字写着”低端人口”,不承认了啊? +2
              新闻背景:北京安委会称驱赶“低端人口”一事毫无根据,但据网友整理的北京部分区政府文件,至少石景山区、海淀区、房 […]
              • 说的是清理低端人口居住环境,这个有消防安全考虑,没有说就是“驱赶”低端人口吧?所以就是造谣啊。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个词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不就吸引了造谣的苍蝇不是。
        • 你又知道?看来当年马克思还和你通过气… +1
          • 马克思会和你通气的,告诉你他写在他的书里面了。
    • 就跟当年喊“打倒xxx” +4
    • 赞。当时保护犹太人的日本大使也是个过日子人,喜欢美女美酒过的悠哉的,后来被动救人放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3
      • 这人要是一追求“宏大叙事”,往往就不接地气了。说白了辛德勒和这个日本大使都是接地气的普通人,平时享受生活,看到巨大的不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拔刀相助。 +1
    • 共党常被人批评施政于无痕,所谓做坏事滴水不漏,还没有指纹脚印。海边的西塞罗(西塞罗是罗马时期的斜杠青年)是比较有水平的写手。不过他在此片文章无非就是说纳粹洗脑的活太糙,远不如犹太人高明无痕 +1
      • 这国内的青年都开始给希特勒点赞,说他当年杀的少了。咱还能说啥? +4
        • 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中国,反对反犹没有像西方一样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为什么中国人不对犹太人有愧疚。当然那些青年的言论毫无疑问该批判,无论如何屠杀都是暴行 +1
          • 需要犹太人的科技和军事技术的时候,当然不能反他们,但他们跟中国最大的敌人美国走得这么近,又禁不住恶从胆边生。这就是我裆为中国人民指明的方向。 +2
            • 共党要拉拢伊斯兰国家,和全球南方站在一起,这是一定的,这是大的政治方向问题,不会屈从于和以色列科技技术合作这样的较为次要的目的,这类似于现在澳大利亚和中国经济上缓和,但政治军事仍然重申和美国站一起
              • 伊斯兰国家中很多都是专制独裁观念落后的国家,不会威胁到我裆一党独裁的专制统治,所以是天朝天然的盟友
                • 美中都有现实主义的一面,拜登称沙特王储屠夫,但依然要促成沙以和解建交,美沙关系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石之一
        • 肯定没人敢对日本皇军点赞,不同国家感受不一样,犹太人自己被纳粹杀了,现在杀巴勒斯坦人却一点不手软,如果有一天世界更文明,我相信以色列同样会像德国人一样跪下道歉,现在的加沙也只有几千外国人能离开,也许巴勒斯坦将来也会有自己的辛德勒名单 +1
          • 是吗?老毛可是公开感谢日本侵略中国,感谢日本皇军的,还是要“不忘初心”…
            • 你需要提高理解能力
              • 有些人不必要求太高。。。
    • 借你贴,我昨天刷到一个视频,最富有的犹太人中几个进入首富行列, 比如Oracle老板larry, facebook 的小札,google 的page 和 sergey, 还有dell.
    • 对传谣的人0容忍,豆瓣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9.5,比IMDB9.0还高 +2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
      • 选最新评论来排序,打高分的还是大多数,刷低分的不少,明显带着情绪,通常是“我不会再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色列不懂”,我还没看到漫游网友说的称赞希特勒的,也许被删掉了,也许我爬楼不够 +2
        • 国人自媒体跪舔太明显,这点真要学习犹太人高明宣传手段,花了几十年才看清其真实面目,打破了过去对犹太民族的无脑迷信,犹太人今日吸附在美国身上,明日可能就会吸附于中国。
          • 犹太人没那么聪明的,关键时刻经常站错对,总是依附要垮的强权。所以几千年颠沛流离。
        • 呼唤希特勒有可能被删帖,毕竟太丢人了
      •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国内B站,豆瓣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都是俩星期一千的旧闻了。B站新评论权值高,那时被刷到4.2。B站后来删帖,把积分调回来了。豆瓣没给新评论加权,还维持在9.5左右。

        https://mp.weixin.qq.com/s/20a_PDmb_goZOlABlqw1tg

        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的《辛德勒的名单》,如今随着巴以局势变化,在国内各大平台上都被打着大量差评,评分骤降。

        尤其是B站上的评分更是一度从9.5降低至4.2。

        口碑一夜反转,差评充斥,让人属实没有想到。

        不少电影人也是纷纷发表看法。

        谭飞表示无奈,汪海林说道,“大家对犹太人的同情,一夜之间被以色列摧毁殆尽,准确诠释了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到底无辜不无辜呢?

        《辛德勒的名单》被评为20世纪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国内豆瓣评分TOP10的作品,也被许多评论家看作是大众娱乐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正式走向成熟的标志。

        制片成本不过 2300 万美元,但最终斩获约 3.21 亿美元的票房,更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也是《公寓春光》(1961年获奖)后,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白电影。

        可以说,不管从一方面看,《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极为成功的商业影片。

        该片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

        对于这部电影,年初导演斯皮尔伯格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以前从没拍摄过一部这样的作品,能如此直面我认为当今世界需要听到的讯息。它所蕴含的讯息在今天比在1993年还要重要,因为当今的反犹主义情况比我在拍这部电影时还要严重得多。”

        可是如今随着地区局势问题,风评发生逆转,一部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官媒也是发文痛批,力挺该片。

        “面对此次的巴以冲突,我们很难用谁对谁错来进行评判,但通过给艺术作品恶意打分来宣泄情绪,表明自己立场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非理性的。我们真正需要秉持的,是抛开人云亦云,聚焦于电影艺术本身,而不是让电影成为政治情绪的出气筒。”

        可谓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当下的巴以冲突,让《辛德勒的名单》的口碑发生改变,从“辛德勒的拯救是人间至善”变成了“犹太人活该”,大量差评被打,评分骤降。

        面对《辛德勒的名单》被怒刷低分,官媒发出疑问:

        “一部驰名世界的电影出现如今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该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吗?”

        在文中首先说道,从艺术角度来说,《辛德勒的名单》不管是叙事,还是画面,都会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这就会造成不少人的质疑,这部影片是在替犹太人说话。

        当然,不要忘记了首先这是一部反战反屠杀的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真正传达的是,让人们去直面道德的困境,思考个体的责任,呼吁和平的可贵,反对战争,反对杀戮。战争之下,人性的良知在该片中被淋漓尽致地呈现着,带给人现实冷静的思考。

        然后文中又提到,如今的大量差评,是一种“掺杂着政治情绪的煽风点火式评论”。

        有着相当一部分都是“随波逐流地对整个犹太人群体充满了敌意与仇视”,“并认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在片面宣扬犹太人的苦难,荼毒世界人民思想的工具。”

        文中的观点认为,这样的极端言论,显然太过主观片面。不仅偏离了电影呼吁人道主义的核心,更是将种族层面的善恶进行二元对立。

        这样的言论与不理性的“地域黑”“种族歧视”如出一辙。

        毕竟“哪怕身处同一种文化与环境之下,人与人之间都是不同的个体”。

        可是如今因为地区局势问题,而将整个民族进行负面的定义,早已不够理性客观了,更是可怕的。

        对于这次的巴以冲突,官媒直言“我们很难用谁对谁错来进行评判”,但不该通过给艺术作品恶意打分来宣泄情绪,表明自己立场,不该让电影成为政治情绪的出气筒。

        显然,官媒有意在引导大众的评论,希望大众能够客观理性评价《辛德勒的名单》,而不是强加个人情绪。可是在如今这个互联时代,人人得以自由发言、评价,即使都是相对的。尤其是面对着外部环境变化,身处网络的普通民众,最终都会对某些事件、作品,情绪化表达,偏离了原有的价值体系。

        对于《辛德勒的名单》的评价,每个人都有着自由表达的权利,而这早已不是对错可以衡量的,因为艺术作品的评价自始至终都是主观的。但是一定要有着自己的坚持,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定要有着自己的理性,而不是过于情绪化。

        • 会不会成为禁片?
          • 应该不会。官媒都出面说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不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