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Irving
俺摘录部分逐一点评文章截图,请耳朵读一下:
:
:
:
:
:
:
:
:
:
:
:
:
如果有耐心去研读,可以看见每场战争中的每一枪每一弹、每一次得城失地。最大的波峰跨越2016-2017年,几个月中维基词条有100多个版本(时光机的爬虫很智能,网页有实质变化才会加存)。
呵呵,review articles, 批驳者们。有资金支持新约都可以改编,伪造古文物,资助考古研究所,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斯坦福历史学家David Hoggan匿名发表质疑“六百万”死亡数字的文章,被揪出来之后学术生涯终结。
Fred Leuchter不是政治或学术人物,而是美国的死刑技术专家。他调查奥斯维辛毒气室遗址之后,质疑其结构不合理,无法有效运行。他的私人公司随即被诽谤和暴力袭击整垮,妻子离婚。
普朗克研究院化学家Germar Rudolf发论文指出现有大屠杀描述中的毒剂“齐克隆B”是很差的屠杀选择,效率低下。学术生涯终结,妻子离婚,坐牢5年。
发行量25万的日本新闻杂志“马可波罗”(Marco Polo)1995年登出一篇讨论“大屠杀骗局”的文章。所有售出的该期被召回,编辑部被遣散,杂志很快倒闭,母公司CEO被迫辞职。
德籍加拿大出版人Ernst Zundel因出版大屠杀否认书籍,住宅和办公室被燃烧弹袭击,烧成白地。他先在加拿大坐牢数年,引渡回德国继续坐牢。
英国历史学家Nicholas Kollerstrom发表论文质疑大屠杀准确数字,认为只有一百万犹太人被屠杀。他同样收获了学术生涯终结、开除、剥夺头衔三件套。奇葩在于后续:出事之前他参与编写《天文学家传记百科全书》,贡献了牛顿的传记。这是一本巨大的书。出版商受到多方面压力,要求召回所有书并摧毁这个版本,连带其他上百位作者的心血一起毁掉——因为“书已经被大屠杀否认者的名字玷污了”。
当年梅尔·吉布森的电影生涯如日中天,结果因为醉酒驾驶后的一句话,被好莱坞抵制封杀,老婆在第二天就蹬掉了他,导演事业就此崩塌,老本行演员事业也遭重创,这十年间,吉布森摇尾乞怜的姿态不可谓不卑微。多次道歉,承认自己的行为“可耻”,是“酒精造成的短暂疯狂”,恳请犹太社团领袖赐见,“为我指明救赎之路”。十年间捐了几百万美元给好几个犹太慈善组织,尤其是大屠杀幸存者基金会。
这是绝望的战斗。这座城堡,有坚不可摧的物质基础,一切攻击撞上去都会粉身碎骨,把所有不自量力的攻击者磨成齑粉。
Chosen people, Sigh 😔
:
:
:
:
:
:
:
:
:
:
:
你到网上google 查公开的资料,并以此为据,可见对西方网媒了解的肤浅。
知道谷歌,脸书,油管和亚马逊,过滤网络言论、压制出版的事实吗?估计你的能力永远查到的是否定Irving 历史研究的文章!
只要是有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文章资料,机器本身就会有反应:被正式贴上“阴谋论网站”标签,打入贱册。
“贱册”意味着边缘媒体在维基百科竟然没有独立词条。个人词条,在前三句之内给你戴好帽子。脸书之类社交媒体会给非主流网站的链接挂上警告。谷歌会针对此类网站调整搜索算法。
谷歌的花招多得很,这就是真相在网上很难被发现的原因。在谷歌搜索中,凡是打入“贱册”的网战链接都会被放到很多页之后,只有知道自己在找什么的搜索者才能够找到,对随机搜索主题的绝大部分人,真相隐形了。
媒体,电影,电视,网络,纸媒,智库,教育,各种专业研究所,精英集中的地方基本上都沦陷。
你能狗到的东西,google 个人词条,那篇review, 呵呵,去查一下谁资助他就职的研究所和他的研究项目。。。
不知何故。既然你回了说明你看的到。霍普金斯大学有个德国研究所,研究战时德国的,还有个出版机构,很有名。去查share holders, 呵呵,猜我查到谁?👉 Vanguard! Bingo ,Game over. 你要学会这个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