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在哲人和青年之间有一段激烈的辩论。
青年理直气壮地说,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从而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
哲人反问,如果得不到别人认可,你还做吗?
青年犹豫。
哲人说,阿德勒严厉批判赏罚教育造成的这种“生活方式”,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
青年愤然:社会不就是建立在我认可别人,别人认可我的基础上吗?
哲人说,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会放弃真我,活在他人的人生中。同理,他人也不是为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得到认可不等同会幸福;没有认可,也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认可欲求的原始动力,来自于人本性中的倾向性,比如社会性,追求优越性,遵守道德等,是善。但是赏罚教育扭曲行为方式,没有认可善事不做,没有惩罚坏事也可,注意力从做的事转移到获得外界认可。青年的经历有代表性,他的父母总拿他和更优秀的人比,不认可他。对他交友,上学和工作的选择指手画脚。这和各种“别人家的孩子”和“为了你好”的故事如出一辙。这种生活方式的结果是,首先青年变得自卑,其次青年陷入寻求他人认可无法自拔。青年父母属于干涉,令青年放弃本我,变成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满足他们的期望。这种生活方式养成于青年和他父母之间,但之后在青年交友和工作中也显现,严重阻碍青年人生进取。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本我和超我之间总是存在矛盾。个人不可能同时满足本我和他人期待。过度寻求他人认可,势必压抑本我,伤害心理健康。阿德勒心理学主张课题分离,反对干涉。课题分离,就是划分我和非我的边界,承担自己课题后果,不干涉他人课题。干涉是人际关系矛盾的起因,消除冲突的起因,焦虑压力自然就消失。停止干涉他人,也不接受他人干涉。青年需要重新建立生活方式,正确认知如何为自己而活。
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叫讨好型人格。不同于有同情心帮助他人,讨好型人格压抑牺牲自我,表现出强烈的,持续寻求被他人接受的心理需求。寻求他人认可,可能是一种寻求确定感的生活方式。罗素说,“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自然界中的动物在习惯、确定的环境里,生存机会高,感觉安全,这些可以理解。习惯把他人认可当做路标和决定的依据,获得确定感,就很难独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理性上讲,生活是未知、不确定的。确定感不解决实际问题。
有必要说清楚这里聊的是什么样的他人认可,因为同样的名词用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将服务于非常不同的目的。举个例子:特异功能人士能隔瓶取药,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为药穿过了瓶壁分子间空隙。分子和分子间隙都是物理学化学的概念,但被放在特异功能世界里使用,已经脱离真正的物理学化学,服务于完全不同的目的。书中哲人反对的寻求他人认可,不是反社会反道德,宣扬任性自私。而是为了鼓励青年从满足他人期待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满足他人期待,期待他人也满足自己期待的回报思维,恰恰是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