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篇读后感中,会引用这个系列之前的一些“梗”,回顾一下最好。不强求,不强求,随缘。
生活在社会中,就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中。阿德勒把所有人际关系最终归纳成三类:工作,交友,爱人。阿德勒断言人的烦恼都来自于、或最终落到人际关系。如此说来,人际关系就是引起烦恼情绪的唯一来源。佛教说“一切情绪皆苦”。中国传统文化把情绪归纳为七种,《礼记·礼运》的版本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佛教的版本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中医的版本则是“喜、怒、忧、思、悲、恐、惊”,颇近似。不管怎么说,情绪之苦就是人际关系的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必然。想要逃避这种苦,趁早死了这条心为好。不仅如此,哲人告诉青年人,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所以,人生的这些烦恼还是摆在桌面上,讲讲清楚。然后拿出勇气,理解并对待人际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号称勇气心理学,读者要不要来一剂烈性药试一试?
管理人际关系各施各法,中国式的、外国式的、古代的、现代的。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做为东方人、研究古希腊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哲人,说人生不是竞技场。追求优越性时,关注自己不断进步即可,不要和别人竞争。颇为古今中外结合,但是能实际操作吗?上学,找工作,到订假期旅馆,处处人多资源少,怎么可能不竞争?在社会生活中,比财富,比地位,难道不是无处不在吗?请不要肤浅地说这不就是躺平嘛!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生活方式”。社会资源引起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人和人之间当然有区别,但是,把注意力从和别人比,集中到和过去的自己比,用这样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努力,避免活在把他人都当对手的状态里。他人,是平等的伙伴,不要落入胜利、失败这种权力斗争的陷阱。常识告诉我们,心理健康的人,通过努力获得进步,财富地位会来找他们。而心理健康有问题,财富地位治不了,谈何发展和成功。郭德纲相声里说,把五百块钱搁桌上看,你要能乐出来,你那病五百块钱治不好。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可以非常大,而且非常隐蔽。在脸红恐惧症和青年两个例子中,哲人揭示了惧怕人际关系失败时,心理会如何阻碍个体真正获益。女学生和青年由于惧怕来自人际关系的挫败感,在他们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心理能制造出符合逻辑的原因,影响他们的行为。行为结果在客观上对自己无益,但对他们就是所谓的“善”。前面说了如何对待别人,这里是点醒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分析、揭穿“人生谎言”,即隐藏的目的,拿出勇气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这些道理,多多少少各处也听到过。但做起来,绝不是个简单的事儿。不如试着读读这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也许能受点启发。
【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
例如: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的,从此萎靡不振;未犯错误,也可以使人觉得自己是未犯过错误的,从此骄傲起来。工作无成绩,可以使人悲观丧气;工作有成绩,又可以使人趾高气扬。斗争历史短的,可以因其短而不负责任;斗争历史长的,可以因其长而自以为是。工农分子,可以自己的光荣出身傲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可以自己有某些知识傲视工农分子。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甚至年龄也可以成为骄傲的工具,青年人可以因为自己聪明能干而看不起老年人,老年人又可以因为自己富有经验而看不起青年人。对于诸如此类的东西,如果没有自觉性,那它们就会成为负担或包袱。有些同志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屡犯错误,背上了这类包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检查自己背上的包袱,把它放下来,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放,实在是联系群众和少犯错误的必要前提之一。
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有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用脑筋多想苦想,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再有一些人则因为自己背上有了包袱,就不肯使用脑筋,他们的聪明被包袱压缩了。列宁斯大林经常劝人要善于思索,我们也要这样劝人。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我们党内是太不够了。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