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哲学、人文学教授题目为《学做失败者》的短文。没错,题目用的就是“卢瑟(loser)”。“成功人士”还是“失败者”,这可是人生大事,起这个题目要哗众取宠吗?
他首先从罗马尼亚籍哲学家埃米尔-齐奥朗(Emil Cioran)说起。
对埃米尔-齐奥朗来说,不需要行动,没有野心,不忙碌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齐奥朗只干过一年工作,在高中教哲学。之后,他宁愿靠别人施舍接济,以贫困状态生存,也不愿为了有份工作而“毁了自己”。世人追名逐利,齐奥朗却坚决地追求“什么也不做”的生活方式。“所有好的事物皆来自于懒惰、和没有能力采取行动执行计划。”他这么说。
他的“无所作为”是他的毕生项目,他努力专注地什么也不做,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对知识和理解不灭的渴望。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什么也不做是世上最难、最智慧的事。要想理解世界,就不能做,而要去思考。思考和做是对立的。不做才能从一个忽略表象的角度观察,带来看问题的深度、和真正的哲学的视角。齐奥朗致力于做一个寄生生活的失败者。他从“失败者”的角度最好地理解社会,理解我们的社会性如何演变成自我奴役的型式。“失败者”赋予打开生活秘密的钥匙:这个世界的核心就是失败。
文章作者接着说,失败无处不在,有大有小,各式各样。但最失败的是这条法则:人无法理解失败。进化的结果导致人为生存不顾一切,见好就上。而检视失败,就像思考人生苦短、难逃一死一样,不提高生存机会。失败就是没得到,虽然思考失败有点启发,但最终是没得到实惠,所以没成为进化的一部分。因此,遇到失败时,人就本能地继续往下过。我们最终还是失败、死亡,但就是不能理解失败和死亡。
社会上有一个被断章取义,完全扭曲了的流行小段:“试了,败了。没事儿。再试,再败。败得好点。”把失败说得像成功前的插曲,又像恋爱中吵架之后一定和好似的。其实这一段出处的原文接下去是“败得更糟,更糟,直到为了好而放弃。”失败不一定变成最终成功,可能是更大的失败,甚至不可收拾一败涂地。这段出自《最坏的喉》(Worstward Ho),其作者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是埃米尔-齐奥朗的朋友。
美化失败是社会文化。负面、压抑的东西,被淡化、掩盖,仿佛不存在。这不是为了心理健康,而是为经济和社会好处。坚信“积极观念”,才能对社会有贡献,多挣钱,多消费,借贷付利息。资本的发展指不上不从众、不乐观的哲人。哲学的虚无主义不能带来好处,所以一定要及时清除。社会文化的各个渠道均淡化现实中的负面,因此生活就变得人为、做作、不动脑。
作者最后说,这就是齐奥朗的智慧,他什么也不做,但他的书中却对现代生活的生存状态给出了洞察:人人是劳工。
为什么“什么也不做”最难最智慧?为什么从“失败者”的角度能最好理解社会?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埃米尔-齐奥朗著述不少,他绝不是词本意上的懒惰或失败,确切地是指他私有财产少,而且不找工作挣钱的生存状态。这到很符合中国文化里的出家人修行的原则。也许像理解佛家或道家那样就容易立即埃米尔-齐奥朗。在他眼中,碌碌众生为名利劳作。
追求物质富足而不贪,家里还是要存点余粮的。同时,对比对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这位作者从失败学的角度,提出资本以及消费主义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幸存者偏差,是指过度关注幸存者,从而忽略未幸存者的一种选择逻辑错误。当过度关注成功,无论是逻辑意义上的还是价值观上的,也就忽略了平衡地认知失败,也会造成成功关注偏差。《论语-里仁》中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追求成功,朝成功,夕要继续成功,明天还要成功,以后更是要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真理给人勇气,成功心理打开通向老鼠赛跑的笼子的门。
参考:
原文 https://psyche.co/ideas/learning-to-be-a-loser-a-philosophers-case-for-doing-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