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综述——根据天津日报资料整理
文革期间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起始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两年,因停课闹革命而滞留在各个中学的六届待分配毕业生(俗称老三届)仅天津市就有四十万人,这些人不走,小学毕业生就无法入学。因此,如何使这些人尽快离校,就被提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上来。现实工作中如此大量的中学毕业生不可能一下子分配,只能先解决六六届,然后六七届,最后六八届。
据1968年7月5日天津日报报道,1968年6月26日天津市革委会召开欢送大会,欢送首批前往内蒙古插队的两千多人,(1968年6月29日出版的《中学红卫兵报》刊登了2553人的名单),其中首批赴内蒙古哲里木盟安家落户的天津知识青年九百四十余人已于六月二十九日上午抵达通辽,受到当地党政军三万余人的热烈欢迎。这批人可以说是文革期间天津市下乡有史可查的第一批人。以后又有多批去内蒙插队的毕业生,据天津日报报道,到九月十一日,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有一万二千多人前往内蒙古大草原插队。又据天津日报报道,1968年9月16日,本市首批九百多名知识青年奔赴黑龙江省,参加军垦生产。这是我市第一批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学毕业生。到十月份,又有两千多人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到一九六八年年底,我市下乡人数已达八万余人,其中以六六届中学毕业生为主。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底,随着毛泽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新指示发表,六七届中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也拉开了大幕,与六六届不同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有百分之十的留城名额,以补充天津市各企业劳动力的不足;二是上山下乡由面向边疆为主转为面向河北省农村。如河西区对口河北省的邢台和邯郸地区,和平区对口承德和张家口地区等。据天津日报报道,这批人中最早的一批是在1968年12月23日,南海路中学的160多名初中毕业生奔赴沧州地区黄骅县插队落户。仅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季度就有五万多人下乡,其中包括去哈尔滨郊区的一千三百多人。一九六九年上半年到河北省各地区农村插队的共有十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六七届中学毕业生。
一九六九年下半年,六八届中学毕业生开始大批离校,他们的去向主要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也有一小部分去的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8月26日的天津日报报道,八月份以来,南开区、河西区、红桥区又有三千多名革命小将奔赴黑龙江军垦农场。1969年10月19日的天津日报报道,九月份以来,我市又有近万名知识青年奔赴黑龙江省。据1969年12月22日的天津日报报道,一年来,全市已有二十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年下乡知青总人数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历史证明以后也不会再有了。至此,文革期间在校老三届已经基本走完。
一九七零年上半年开始对六九届中学毕业生进行分配。由于文革期间高中停止招生,六九届毕业生中没有高中生,文革开始时他们还是小学六年级,一九六八年进入中学后,没怎么正经上课,不到两年就开始分配工作了。幸运的是他们中的一半,近百分之五十留在了天津,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他人或去兵团,或插队落户。这一时期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上山下乡小分队。这实际上是相对于前一时期大规模集体组织上山下乡而言的,说明这一时期上山下乡的规模比前一时期要小得多,人员往往是由一个学校中的几十人组成,前往外省区插队。当年见于报端的一篇有关报道是1970年4月25日的天津日报:“河西区各中学数百名毕业生纷纷成立赴山西插队落户小分队,昨日一万五千多人在人民公园集会欢送。南开区二十所中学的69届毕业生掀起上山下乡热潮。”整个河西区加在一起只有数百人。1970年5月15日的天津日报还有一条短消息称:“本市有一万五千多名六九届中学毕业生分赴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北农村安家落户。”这是1970年唯一的两条有关上山下乡的消息,可见当年上山下乡的规模比前两年要小得多。
一九七一年当年的天津日报上几乎找不到有关上山下乡的消息,只是在1971年12月21日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句话:“三年来,我市已有二十四万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在一九六九年一年就有二十多万人上山下乡,由此可见,一九七一年上山下乡的数字微乎其微。
一九七二年下半年开始七一届中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1972年9月17日的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召开1971届中学毕业生分配动员大会,提出要坚持“四个面向”的原则,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指出文革以来我市共有四十三万名中学毕业生,其中二十四万人上山下乡,十七万多人充实到我市的工业财贸等各条战线。文中第一次提到留津工作的中学毕业生的具体数字,显然这十七万多人中大部分是六九届、七零届的。七一届的上山下乡仍然采取小分队的形式,以插队落户为主,天津日报在十一月和十二月两个月期间连续多次报道了有关的情况,内容如下:11月24日 本报讯:湾兜中学上山下乡第二长征小分队11月12日出发,前往山西平陆毛家山,近十万人热烈欢送。12月4日 本报讯:延安中学“三七”小分队、二十九中劲松小分队于前天出发分赴河北省宝坻县和成安县插队落户。12月20日 本报讯:河西区海河中学、42中、41中、平山道中学、佟楼中学、灰堆中学、谦德庄中学、南楼中学、杨庄子中学组成上山下乡小分队于十日分赴河北省的邯郸、柏乡、永清三县插队落户。12月22日 本报讯:12月21日我市红桥、河东、南开、河西四区又有一批知识青年到河北省邯郸地区插队落户。此前红桥区和和平区已有两批到河北省天津地区插队。报道中只说明了去向,而没有具体的数字,估计人数不会很多。
一九七三年的上半年,天津日报连续多次报道了七一届毕业生到郊区和河北省农村插队的情况。一九七三年下半年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六月十日,中央发出21号文件(李庆霖告御状);七月,河北省的五个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八月七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10月27日的天津日报报道:河西区近九百名应届(七三届)毕业生组成七十二个小分队于前天奔赴蓟县、宝坻农村插队。31日又报道:河北区、红桥区一千八百多名应届毕业生分别于27日和29日奔赴静海县、武清县插队落户。11月14日再次报道:我市河东、河北、和平、南开、塘沽五区五千二百多名应届初中毕业生于本月三日、十日、十二日分别奔赴宁河、静海、蓟县、宝坻、塘沽插队落户。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新特点:一是从10月26日到11月12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有八千余名毕业生到五县插队落户,说明插队的主要方向已经改为四郊五县;二是第一次提出“应届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即七三届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当然这七三届中有一部分是由七二届改为七三届的,这样就可以做到,当年毕业,当年分配,不再像以前几届那样,总要拖后一年。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七年的四年间,天津市的上山下乡运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仍然是以四郊五县为主,每年还有少部分的毕业生组成上山下乡小分队,前往外省区插队落户。建设兵团自一九七一年以后就没有再从本市招兵。随着我市高中教育的普及,一九七五年以后上山下乡的都是高中毕业生,不再有初中毕业生。
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天津日报报道了我市最后一批知青下乡的情况:“二十六日、二十七日本市红桥区、河东区五千四百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奔赴武清县插队落户。”自此以后,天津日报再也没有成批中学毕业生下乡的报道,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到此结束。
1962-1972年天津市赴外地知青人数(国务院知青办1973年统计):
外地插队: 河北:112,700
内蒙古: 19,800
黑龙江: 16,200 (包括呼盟)
吉林: 10,000 (包括哲盟)
山西: 6,400
辽宁: 2,500 (包括昭盟)
宁夏: 300
合计:167,900
兵团或农场: 黑龙江: 50,800
内蒙古: 14,900
甘肃: 11,600
新疆: 9,000
河北: 6,000
宁夏: 1,700
合计: 94,000
赴外地知青总数:2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