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六、差点成了中国“总统”的李鸿章
在中央政府被端载漪、载勋、载澜、刚毅等一干小丑把持、北中国被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先后闹的乱七八糟之际,东南方诸省却相对稳定。袁世凯将拳乱止于山东,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癸(马+癸)、铁路大臣盛宣怀和被下放在广州的李鸿章等疆臣搞了个“东南互保”,总算保住半壁江山未受拳匪和侵略者的涂蹋。
“抗旨忤逆”在封建王朝里那可是勿庸质疑的杀头抄家的大罪,在京主和的“五大臣”袁昶、联元、立山、徐用仪、许景澄便因此而遭祸被杀。不过在中央政府中邪了般胡搞瞎闹,大厦咔咔之际,东南诸督抚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也学袁世凯来了个奉旨不诏,称廷谕为“矫诏”、“乱命”,拒不从命。为日后的和谈埋下了伏笔。
因为中国的海军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已全部葬送,沿海地区的海防已是一片空白,防卫其实远比北方内陆更弱,列强欲进军北京,岂有对沿海的东南地区无觎觑之理。早在“宣战”之前,英国人就已经打算好勾结当时在东南亚已屯下重兵的美国,欲联手美国在东南下手,不落日、俄、德之后,以捞取更大的好处。唐德刚先生便从《美国国家档案局秘藏原档》中考据出当时英国人就曾向美国驻沪总领事Coodnow试探,声称要拿下江阴的炮台、江南造船厂乃至整个吴淞地区。
此事为刘坤一获悉,估计是他安插在领事馆里的洋眼线起了作用,立即派手下的美籍雇员Furguson上领事馆找Coodnow商榷,幸好美国此时虽已染指远东,但注意力都放在菲律宾,还腾不出手来理会中国。而刘坤一一方面与李鸿章、张之洞等小心翼翼地维护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及时镇压“反帝反侵略斗争”的群众运动的苗头,不给列强借口;一方面整修武卫备战,使英国人无机可乘,怏怏而罢。
在京的荣禄也不是二百五,他虽在关键时刻闷声发大财,但在国难之际也不得不谋求对策,不论老板娘怎么胡闹,他明白大清国无论如何最后还是得向列强求和。但这活儿在中国一直以来只有已经死去的鬼子六恭王和被朝臣们公然侮为“李二汉奸”的李鸿章能胜任,荣禄半句洋文也不会,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在天津战役聂士成部全军覆没,统帅相继自杀殉国之时,荣禄已经打算好把被他排挤出京城的老对手李鸿章和新收为心腹的袁世凯召回京城来挽救这个即将失控的危局。荣禄不比翁同龢,在国难和私怨之间,他还是能做出理智的抉择。在6月16日“第一次御前会议”时慈禧似乎也同意了荣禄的意见。当然此事没成,倒霉的大清国正好赶上慈禧被“假照会”弄得大发神经,老太太狗急跳墙,大发雌威要和洋人开战,17日“第二次御前会议”时便收回成命。想到这里不禁唏嘘不已,试想如果当时李中堂和袁项城真能应召入京主持大局,那末后来义和团师兄们的荒诞暴戾与八国联军兽兵们的蹂躏都将弭消于无形。
对于“宣战”的后果,包括李鸿章在内的脑子清醒的疆臣们都能预料到是什么样一个收场,对朝廷号召各省驻军“勤王”的反应也很冷淡,如李鸿章对袁世凯说的,“盖不待勤王之兵到达,北京就要沦陷,朝廷就要西迁……”(《李鸿章年谱. 李文忠电稿》)。只有“鉴帅”四川总督李秉衡放弃“东南互保”,只身率兵北上抗击联军。李秉衡曾与毓贤一起招抚过义和团,自有一套“人民战争”的斗争哲学,当年在广西任巡抚时曾与张之洞(时任两广总督)手下的老将冯子材联手用此招对付法国,打出过个“谅山小捷”,让法国人碰了一鼻子灰。在率兵进京后欲故伎重施,结果让八国联军没花多少力气就打得溃不成军,兵败自杀。临死以前感叹“上负朝廷,下负斯民,无可逃罪。若再偷生,是真无心人矣!”(《义和团史料》)。
其实李秉衡是出生太早,没有得到“人民战争”的真髓,后世的革命史家们评论八国联军时,都能想出个将帝国主义侵略者引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的主张,把八国联军引入内陆,坚壁清野,不惜死伤亿万也决不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妥协,打它个十年八年,拖垮帝国主义,还怕不能赢?哪像我们李大人,只一役败,死几个人,就自觉“下负斯民,无罪可逃”。
在联军兵临城下、北京破城就在旦昔之际,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本人虽无甚野心,且已是风烛残年,但这却是个能保国安民、完全施展自己兴邦救国才能的机会(至少不用再向俾斯麦诉苦“与妇人孺子共事”了),因而对张之洞等人的方案也无异议。
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不过读史至此,还是不能不感慨,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真正共和的机会,几乎是天上掉下来,唾手可得。支持李鸿章出任“总统”的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都是手握兵权、坐镇一方的实权人物,而且思想先进,了解西方政治,虽然在一些政治见解上与李鸿章有所分歧,但都是思想大胆的改革派,大刀阔斧的实干家。如由这些人出面与李鸿章共治共和,那末我们后世之人梦寐以求的转型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哪用得着到现在还在苦苦求索呢!
而后来的辛亥、北伐、五四、抗日、国共内战、文革什么的大灾大难也全避免了,孙中山只能在美国中餐馆端盘子,蒋介石也只能在上海滩租界组织黑帮火并,毛泽东辈至多只能煽动几个工人去拉拉选票……不过可叹洋毛子们送佛(老佛爷)没有送上天,打扮成村妇的慈禧架着光绪兜了一圈,没多久就到达了西安,虽然路上吃了点苦头,不过也算是安然无恙了。李中堂出任“总统”就此作罢,没人再提。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中央政府被端载漪、载勋、载澜、刚毅等一干小丑把持、北中国被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先后闹的乱七八糟之际,东南方诸省却相对稳定。袁世凯将拳乱止于山东,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癸(马+癸)、铁路大臣盛宣怀和被下放在广州的李鸿章等疆臣搞了个“东南互保”,总算保住半壁江山未受拳匪和侵略者的涂蹋。
“抗旨忤逆”在封建王朝里那可是勿庸质疑的杀头抄家的大罪,在京主和的“五大臣”袁昶、联元、立山、徐用仪、许景澄便因此而遭祸被杀。不过在中央政府中邪了般胡搞瞎闹,大厦咔咔之际,东南诸督抚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也学袁世凯来了个奉旨不诏,称廷谕为“矫诏”、“乱命”,拒不从命。为日后的和谈埋下了伏笔。
因为中国的海军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已全部葬送,沿海地区的海防已是一片空白,防卫其实远比北方内陆更弱,列强欲进军北京,岂有对沿海的东南地区无觎觑之理。早在“宣战”之前,英国人就已经打算好勾结当时在东南亚已屯下重兵的美国,欲联手美国在东南下手,不落日、俄、德之后,以捞取更大的好处。唐德刚先生便从《美国国家档案局秘藏原档》中考据出当时英国人就曾向美国驻沪总领事Coodnow试探,声称要拿下江阴的炮台、江南造船厂乃至整个吴淞地区。
此事为刘坤一获悉,估计是他安插在领事馆里的洋眼线起了作用,立即派手下的美籍雇员Furguson上领事馆找Coodnow商榷,幸好美国此时虽已染指远东,但注意力都放在菲律宾,还腾不出手来理会中国。而刘坤一一方面与李鸿章、张之洞等小心翼翼地维护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及时镇压“反帝反侵略斗争”的群众运动的苗头,不给列强借口;一方面整修武卫备战,使英国人无机可乘,怏怏而罢。
在京的荣禄也不是二百五,他虽在关键时刻闷声发大财,但在国难之际也不得不谋求对策,不论老板娘怎么胡闹,他明白大清国无论如何最后还是得向列强求和。但这活儿在中国一直以来只有已经死去的鬼子六恭王和被朝臣们公然侮为“李二汉奸”的李鸿章能胜任,荣禄半句洋文也不会,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在天津战役聂士成部全军覆没,统帅相继自杀殉国之时,荣禄已经打算好把被他排挤出京城的老对手李鸿章和新收为心腹的袁世凯召回京城来挽救这个即将失控的危局。荣禄不比翁同龢,在国难和私怨之间,他还是能做出理智的抉择。在6月16日“第一次御前会议”时慈禧似乎也同意了荣禄的意见。当然此事没成,倒霉的大清国正好赶上慈禧被“假照会”弄得大发神经,老太太狗急跳墙,大发雌威要和洋人开战,17日“第二次御前会议”时便收回成命。想到这里不禁唏嘘不已,试想如果当时李中堂和袁项城真能应召入京主持大局,那末后来义和团师兄们的荒诞暴戾与八国联军兽兵们的蹂躏都将弭消于无形。
对于“宣战”的后果,包括李鸿章在内的脑子清醒的疆臣们都能预料到是什么样一个收场,对朝廷号召各省驻军“勤王”的反应也很冷淡,如李鸿章对袁世凯说的,“盖不待勤王之兵到达,北京就要沦陷,朝廷就要西迁……”(《李鸿章年谱. 李文忠电稿》)。只有“鉴帅”四川总督李秉衡放弃“东南互保”,只身率兵北上抗击联军。李秉衡曾与毓贤一起招抚过义和团,自有一套“人民战争”的斗争哲学,当年在广西任巡抚时曾与张之洞(时任两广总督)手下的老将冯子材联手用此招对付法国,打出过个“谅山小捷”,让法国人碰了一鼻子灰。在率兵进京后欲故伎重施,结果让八国联军没花多少力气就打得溃不成军,兵败自杀。临死以前感叹“上负朝廷,下负斯民,无可逃罪。若再偷生,是真无心人矣!”(《义和团史料》)。
其实李秉衡是出生太早,没有得到“人民战争”的真髓,后世的革命史家们评论八国联军时,都能想出个将帝国主义侵略者引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的主张,把八国联军引入内陆,坚壁清野,不惜死伤亿万也决不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妥协,打它个十年八年,拖垮帝国主义,还怕不能赢?哪像我们李大人,只一役败,死几个人,就自觉“下负斯民,无罪可逃”。
在联军兵临城下、北京破城就在旦昔之际,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本人虽无甚野心,且已是风烛残年,但这却是个能保国安民、完全施展自己兴邦救国才能的机会(至少不用再向俾斯麦诉苦“与妇人孺子共事”了),因而对张之洞等人的方案也无异议。
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不过读史至此,还是不能不感慨,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真正共和的机会,几乎是天上掉下来,唾手可得。支持李鸿章出任“总统”的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都是手握兵权、坐镇一方的实权人物,而且思想先进,了解西方政治,虽然在一些政治见解上与李鸿章有所分歧,但都是思想大胆的改革派,大刀阔斧的实干家。如由这些人出面与李鸿章共治共和,那末我们后世之人梦寐以求的转型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哪用得着到现在还在苦苦求索呢!
而后来的辛亥、北伐、五四、抗日、国共内战、文革什么的大灾大难也全避免了,孙中山只能在美国中餐馆端盘子,蒋介石也只能在上海滩租界组织黑帮火并,毛泽东辈至多只能煽动几个工人去拉拉选票……不过可叹洋毛子们送佛(老佛爷)没有送上天,打扮成村妇的慈禧架着光绪兜了一圈,没多久就到达了西安,虽然路上吃了点苦头,不过也算是安然无恙了。李中堂出任“总统”就此作罢,没人再提。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