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买家崩溃了!4次疯狂加价都抢不到

来源: Vanfun温房

在现在火爆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里,抢房子已经成为常态。如果碰上地段不错的独立屋,收到几十个offer也是常态。

最近,一位买家就因多次下offer失败而异常恼火。

这名叫Greg的33岁买家,在2021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买房难”、“抢房难”的境况。

尽管他和他的伴侣Stouffville都知道市场很火热,但需要买房子的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而在买房过程中所遭遇的事情让他们又窝火、又憋屈。

Greg于今年年初开始看房,他和伴侣Stouffville想要搬去郊区,换一栋大一些的房子。

过去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多伦多北部寻找合适独立屋,并找到了3个喜欢、合适的房源。他们开始根据流程下offer,并给出了超出叫价许多的价格。但3次竞价,每一次都被别的offer击败。

Greg表示,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还有$45万的首付款。即使是他们这样非常符合购房要求的家庭,在这个市场里也根本不算什么。

超低房贷利率和对更大空间的住宅需求,使市场涌入了大量买家。对买家们来说,这个形势并不友好。他们表示,竞争者不单单是跟他们看上同一个房子的人,而是市场里的近500万人。

像Greg和Stouffvillle这样的年轻买家在市场买家中的条件算是非常好的了。不仅是因为他们的高收入,而且他们在2019年卖掉了自己的公寓,赚取了可观的利润来帮助他们购买下一套房子的首付。他们目前租住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一间公寓,并且被允许可以随时退房来满足购房的灵活性。讽刺的是,他们的房东因为租赁市场的低迷还给他们减低了租金。

和所有的买家一样,Greg给自己的邮箱设置了来信提醒,以防错过任何一个新房源的消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有新房子出现,你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它,并在30分钟内作出决定。

像是热门地区的房子,卖家通常会先上市挂牌房屋,设定其他的看房时间,然后再在特定时间内接受出价。有些卖家会还采用低开销售策略,价格在一开始会设置得较低来鼓励竞价。有一次,Greg以超出要价的21%竞价,结果别的竞价直接飙到了35%。

Greg还透露,在当前市场中,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必须是无条件Offer。如果你的offer是有条件的,卖家连看都不看,因为还有十几个报价等着他们。最近,在他们几乎就要成功下单第四套房子时,一个“霸王出价” (Bully Offer)出现了,让他们又一次失败...

最终, Greg和Stouffville沮丧离场。他们不得不降低了要求,转向三居室、普通住宅用地大小的独立屋。

大温知名房屋分析师兼房产经纪 Steve Saretsky在他的个人推特上透露,“我的客人在过去两周,连续5个物业的竞价都失败了。每一个卖家都收到起码10个以上的offer。” 并配上了一个抓狂的动图。

多伦多网友在他的推文下留言,表示那边同样如此。还说,感受到了2015、2016年市场的那股火爆劲儿了。

还有网友疑问这么贵的房价,这些买家的钱哪里来?当Steve 回复当地人都是通过父母的支持购房时,这名网友玩笑式问,“这些家长还收不收儿子?”

其他网友也沮丧表示,“我们预料到了竞价会一直失败。 因为温哥华的市场已经是这样状况了...”

“当你下完offer,然后被别人多出$5万的价格打败时 (比原本要价高出了$8万),你好奇大家是怎么能承担得起温哥华的生活的。””

“我听过太多这样的事情,这感觉确实非常糟糕,我很抱歉。”

除此之外,网上还出现了教买家如何在竞价中取得“软优势”的文章。比如投其所好,与业主多聊天,赞美下房子,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拉近关系。还有通过心理战与卖家的挂牌策略等等。 让人不禁感慨,现在买房子堪比找对象,不容易啊...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最近有没有买房的?抢offer厉害吗? +4
    • 我不得不说,通胀加速了 +13
      • 咋看出来的?
        • 美国印了这么多轮的钞票,不通胀是不可能的,别听美国政府瞎侃,加拿大来说你去看看很多东西的价格就知道了 +2
          • 除了食品和汽油没觉得啥涨了。不要想当然什么不通胀是不可能的,眼见为实 +2
            • 那咱们就等着看,股市,房市双高,物价上涨,通胀初期还会带动美元兑其他货币升值(除人民币外) +3
          • 美国咋个通胀我们不好说,加拿大肯定一塌糊涂 +1
          • 过去十年一直没少印,不是都没有通胀吗?印钞和通胀没有必然联系
            • OK, 既然你提到过去10年,那咱们就来看看美联储的近10年的Balance Sheet吧,过去和去年今年有可比性吗?线形完全不可比。

               

              • 08年增长了120%,没有通胀;这次才80%。。。
      • 恰恰相反,刨去食品和能源,通胀低于预期。美国刚出core cpi数据,实际0.1 vs 0.2的预期
        • 其实通缩的危险远大于通胀,至少在大流行彻底结束之前。因为大家都不花钱。这就是为什么政府不会打压房市。房市现在是唯一的经济支撑,能让大家花钱的东西。 +1
          • 那些自觉得自己比央行行长副行长,财长副财长,总理副总理还能耐的,lol,消停吧。去照照镜子。。 +1
        • 政府的数据不能全信哈,政府公布通胀不高的目的是不想涨利率,什么时候想涨了,就高了 +3
          • 信不信由你,有些人造谣说政府要打压房价就不对了。 +2
            • 房价如果涨的太猛,政府不打压是不行的,不过现在离太猛还有两条街 +2
              • 打压是压不住的。唯有收紧贷款才能有效抑制房价。
    • 一天成交的很多,看成交就知道了。 +3
    • 最近一星期抢了4个,都是3/4家抢,没有原先那么10多家20多家那么离谱,也好抢很多,这4次抢成了3个 +4
      • 3-4报价就不该用抢字吧?!说话明显带有托的味道!就是以前卖房也得有还许多家看和好几家送报价呀!不过最近银行的固定利率都长了25基点以上。美国要涨利率了(目前最低是3.27),加拿大还会坚持不涨? +6
      • 买家崩溃了!4次疯狂加价都抢不到 +4
        来源: Vanfun温房

        在现在火爆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里,抢房子已经成为常态。如果碰上地段不错的独立屋,收到几十个offer也是常态。

        最近,一位买家就因多次下offer失败而异常恼火。

        这名叫Greg的33岁买家,在2021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买房难”、“抢房难”的境况。

        尽管他和他的伴侣Stouffville都知道市场很火热,但需要买房子的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而在买房过程中所遭遇的事情让他们又窝火、又憋屈。

        Greg于今年年初开始看房,他和伴侣Stouffville想要搬去郊区,换一栋大一些的房子。

        过去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多伦多北部寻找合适独立屋,并找到了3个喜欢、合适的房源。他们开始根据流程下offer,并给出了超出叫价许多的价格。但3次竞价,每一次都被别的offer击败。

        Greg表示,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还有$45万的首付款。即使是他们这样非常符合购房要求的家庭,在这个市场里也根本不算什么。

        超低房贷利率和对更大空间的住宅需求,使市场涌入了大量买家。对买家们来说,这个形势并不友好。他们表示,竞争者不单单是跟他们看上同一个房子的人,而是市场里的近500万人。

        像Greg和Stouffvillle这样的年轻买家在市场买家中的条件算是非常好的了。不仅是因为他们的高收入,而且他们在2019年卖掉了自己的公寓,赚取了可观的利润来帮助他们购买下一套房子的首付。他们目前租住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一间公寓,并且被允许可以随时退房来满足购房的灵活性。讽刺的是,他们的房东因为租赁市场的低迷还给他们减低了租金。

        和所有的买家一样,Greg给自己的邮箱设置了来信提醒,以防错过任何一个新房源的消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有新房子出现,你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它,并在30分钟内作出决定。

        像是热门地区的房子,卖家通常会先上市挂牌房屋,设定其他的看房时间,然后再在特定时间内接受出价。有些卖家会还采用低开销售策略,价格在一开始会设置得较低来鼓励竞价。有一次,Greg以超出要价的21%竞价,结果别的竞价直接飙到了35%。

        Greg还透露,在当前市场中,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必须是无条件Offer。如果你的offer是有条件的,卖家连看都不看,因为还有十几个报价等着他们。最近,在他们几乎就要成功下单第四套房子时,一个“霸王出价” (Bully Offer)出现了,让他们又一次失败...

        最终, Greg和Stouffville沮丧离场。他们不得不降低了要求,转向三居室、普通住宅用地大小的独立屋。

        大温知名房屋分析师兼房产经纪 Steve Saretsky在他的个人推特上透露,“我的客人在过去两周,连续5个物业的竞价都失败了。每一个卖家都收到起码10个以上的offer。” 并配上了一个抓狂的动图。

        多伦多网友在他的推文下留言,表示那边同样如此。还说,感受到了2015、2016年市场的那股火爆劲儿了。

        还有网友疑问这么贵的房价,这些买家的钱哪里来?当Steve 回复当地人都是通过父母的支持购房时,这名网友玩笑式问,“这些家长还收不收儿子?”

        其他网友也沮丧表示,“我们预料到了竞价会一直失败。 因为温哥华的市场已经是这样状况了...”

        “当你下完offer,然后被别人多出$5万的价格打败时 (比原本要价高出了$8万),你好奇大家是怎么能承担得起温哥华的生活的。””

        “我听过太多这样的事情,这感觉确实非常糟糕,我很抱歉。”

        除此之外,网上还出现了教买家如何在竞价中取得“软优势”的文章。比如投其所好,与业主多聊天,赞美下房子,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拉近关系。还有通过心理战与卖家的挂牌策略等等。 让人不禁感慨,现在买房子堪比找对象,不容易啊...

        • Greg表示,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还有$45万的首付款 +1
          • 这样的情况都抢不到房,那些“收入太少”的人就甭惦记房子了了,什么利率神马的都跟你们无关。。。 +2
            • 恕我直言,45万首付相当于十年前的15万左右,买房早的人拿45万出来很容易的,如果还是用老眼光看现在市场,那就永远抱怨房子贵。 +4
              • 肉联人均收入20万没鸟用了,拼爹的年代啊 😂 +3
                • 这个说法比较自大。拼爹固然不错。但是人均二十万两人就是四十万,还是有点儿鸟用的。 +2
                  • 哈哈哈哈对,准确的说应该是家庭收入20万没鸟用了
              • 这十年肉联的工资其实没咋涨。IT 合同的价格反倒降低了。印巴人涌过来了 +3
    • 200万的不抢。 +1
      • 也抢了 +3
        • 200万7天内成交的很多,不是不抢,是连抢的机会都没有。 +3
      • 上涨联动效应,开始时是100万出头的房抢得异常凶猛,后来150万的房开始抢,但抢势稍弱,现在波及到200万的房,就更弱些。这就是Richmond Hill涨幅落后的原因:房价高涨幅低。 +2
        • Richmond Hill主要问题是种族太单一,所以后劲不足 +6
          • 主要问题还是价格,价格要是低些,大批木木三哥东欧同志都想进去。 +4
      •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背巨额贷款做房奴的。 +22
        • 即使愿意,也不一定能贷款吧 +2
          • 是这样,越贵affordibility越差,上涨动能越不足。 +2
            • 我没看见豪宅的价格有接近平民房价格的趋势。
        • 背现金巨额的不少, 大胆杀进去的不多。
      • 这个有蝴蝶效应,100万的房子如果涨到150万,200万不涨是不可能的,实际上200万的已经涨了30万左右,300万以上还暂时平稳,也涨了 +2
        • 同一地段同一类型的房子,按照1sqt的单位面积价格来算,应该房子越小单位价格越高,因为总价格的负担性越高。但是房价越高就表明房子越大,上涨的时候一定是大房子价格上涨越快,因为单位价格都在涨。
    • 现在又转入了买方市场, 挂牌不少。house只能等condo跌了才会涨。
      • condo跌不了,除了downtown的,原本就没怎么涨,但condo很具负担性,还是会有不少人去买的,所以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