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俺所看过的国产片与译制片中,70年代所看的占了相当的比例,80年代大学和工作后看电影貌似反而少了,或者只是一种错觉,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和选择,对看电影不再像70年代那样狂热和热切期盼。但当年看过的影片却成为童年、青少年的时代烙印,永远印在了记忆中。每每提及忆起,就成为那年代过来人的怀旧热门话题。只是因为各地情况和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各人所看过的片子多少与种类也有所不同,下面仅列举一些俺印象较深的部分片子。
1.纪录片
当年看得最多的纪录片是《新闻简报》,内容多数就是近期的国内时事报道,类似报纸摘要的电影版。节日活动也有不少纪录片,比如报道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的庆祝/游园活动出过不少纪录片。另外就是一些时政新闻短片,比如领袖接见某国元首/贵宾之类。记得有关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的就有很多部,其中印象较深的一部是记录他在中国各地的旅行访问,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列队隆重欢迎和热情接待,片中出现的插曲便是他本人所作的歌曲《怀念中国》,因为深情款款的旋律太好听了,在以铿锵之声为主调的大环境中显得那么的另类,后来俺找到并收藏了此曲,现在有时还在听。
反映农村较出名的有两部:红旗渠、沙石峪。里面的插曲当年都会唱,现在还能哼几句呢。
记录重大工程建设成果的: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前者的插曲《巍巍钟山迎朝阳》,当年的小学老师还曾教唱过,故印象较深。后者印象深是因为片中提到艰辛建设过程中有不少铁道工程兵牺牲(貌似有2千多)。
文艺表演纪录片,比如某某文艺汇演,记得的一些片名是:杂技英豪、齐鲁英豪(杂技、气功)、粤海轻骑(广东轻音乐团)、钢琴伴唱《红灯记》、百花争艳、《东方红》史诗、《黄河》钢琴协奏曲....
公映的战争纪录片比较少,故印象更深,记得看过讲中苏冲突的《珍宝岛不容侵犯》、还有讲越战的《九号公路大捷》、《铜墙铁壁的永灵》,越战纪录片是俺头次见识真实战争中的大规模轰炸,特别是大型轰炸机B-52在空中一大长串倾泄炸弹的画面令人震撼,孩子们管那叫飞机拉粑粑.....
2.专题片
此类实质上应属于纪录片,只是新闻时效性没那么强而已,比如记录某些团队到国外访问(乒乓外交、文艺表演),当年那部“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的插曲《银球飞舞花盛开》,以及首都的欢迎大阵仗很多人都有印象,青少年们(就是北京各中小学的学生)列队在大街两旁,挥舞着鲜花/彩带、载歌载舞反复高喊“欢迎、欢迎、欢迎...”那也是N多纪录片一有外宾来访就会出现的镜头。
有印象的还有:记录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中国医疗队在坦桑、赤脚医生、中国队参加的世乒赛(很多队员名字到现在都记得)、西双版纳、捕象记、北京猿人、长沙马王堆(考古)、潜海姑娘(影片配乐知名度很高)...
3.科教片
看过不少科教片,有的看了很多遍,因为在等“跑片”时放映员就拿来填充时间。比如:对虾、泥石流、橡胶、蛇岛、高粱、大寨田.....后来才知道有的战争片,其实是当作军事科教片来拍的,比如著名的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还有《奇袭》也是。
4.戏曲/歌剧片
70年代的戏曲片放映次数最多的是样板戏了,全部都看过,但当年觉得好看的比如:红色娘子军(音乐好听)、沙家浜(唱段有趣且容易上口,传唱率高)、白毛女(主要是歌好听)、杜鹃山(据说是当年现代京剧的颠峰之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沂蒙颂(也就那歌好听,其它不咋地,有人戏称“内行看舞姿,外行看乳汁”),其余的俺不觉得好看,其中《海港》、《龙江颂》是最没劲的....
其它的戏曲片能想起来的只有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花鼓戏《打铜锣·补锅》、港片《三凤求凰》(越剧)、《三笑》(江南杂腔小调)...
由歌剧改编的电影不多,看过的只有《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其实《刘三姐》应该也算的,想起一部插曲最多的朝鲜战争片:《一个护士的故事》,简直就是战争歌艺片,另外一部是歌剧改编的《血海》。
5.动画片
当年动画片不多,还常拿来填充时间等“跑片”,所看过最长也是最经典的无疑是《大闹天宫》,虽是60年代出的,可貌似很多年后都没被超越。其它的都是短片,有印象的比如小号手、小鲤鱼跳龙门、渔童、东海小哨兵、半夜鸡叫、放学以后...至今都还记得《放学以后》里的坏分子(卖糖老头)教唆小孩的跳皮筋儿歌:“...糖儿甜,糖儿香,吃吃玩玩喜洋洋;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
5.故事片
从民国时期到70年代末近60年间出品的所有国产故事片,俺肯定没全看过,但至少看过80%甚至更多真不是吹,可能是由于环境或机缘吧,相当部分是在70年代看的。高峰时期是文革结束后的77、78那两年,一下子解禁了大量70年代前拍的电影,有段时间几乎每周就看两、三部......因看过的片子实在太多,印象深的也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只能提一下个别的。
有些片子是先读了书,后来才看到被拍成同名或异名的电影,70年代的片子有:海霞(海岛女民兵)、烽火少年(小马倌)、闪闪的红星、小花(桐柏英雄)、难忘的战斗、斗鲨(黑桃皇后)...
文革前出的片子很多是解禁后才有机会看到,也因此导致了读小说先于看电影,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改编自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
文革中后期,有一拨影片是当时都读过的同名热门小说改编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红雨、向阳院的故事、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
香港的国语片是个特殊的存在,70年代大陆公映的并不多,看过的只有《豆蔻年华》、《审妻》、《屈原》、当年号称最吓人的恐怖片《画皮》、还有前面提过的《三凤求凰》和《三笑》...
6.译制片
在当年的观众眼里,译制片总体上就意味着高端、热门的时髦片子,是令影迷兴奋、激动的片子,对后来的崇洋热潮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引导的作用就是这么厉害。老掉牙的有苏联的夏伯阳、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保尔.柯察金,后来陆续又有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日本、南斯拉夫、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译制片,欧美的不多,只有类似《百万英镑》和卓别林的系列哑片,大量的欧美片是76年以后才解禁或引进的。貌似那时的译制片只出自长影和上影,长影主要出品苏联、朝鲜、越南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片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片多数出自上译,影迷们对那些著名的配音演员如数家珍,那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可能长影配音演员北方人居多,结果早期的苏联片里的对白北方口音就浓些,还有后来的朝鲜片,反正都来自北方国度,感觉上还算契合吧。上译出品的比较小资,牛人也多,出过很多精品,即使原版不咋地,经过配音译制的再创作后也变成了经典。
至于很多影片的故事和人物、精彩对白等等说起来话就太长了,够影迷讨论说上好几天的。有些电影的镜头片段当年在第一次观看时,还是挺让人开眼的,比如越南片《回故乡之路》里主角晚上睡在掏空的大炸弹里,还有《森林之火》里的巫婆作法“天灵灵,地灵灵...”的恐怖气氛......
7.内部片
有的片子当年是内部放映不对外公映的所谓“内部片”,一般主要是个别国产的禁片,或是发行范围很小的译制片。还有一种是只在某场合下,用来招待贵宾或有来头的人物时放映的片子。此类片俺有幸蹭过一点,比如:日本的军阀、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这些后来都解禁了)....还有朝鲜谍战片《木兰花》,此片貌似没有译制版,当时是由翻译现场解说的。有的片子因为俺是从中间看起的,后来再也没机会看到,至今还不知片名呢...
聊老片子,光是数片名就够耗时间的了,若再聊精彩内容和桥段可能好多天都侃不完,还有那些难忘的插曲、配乐、配音,以及拍摄中的相关背景、故事、花絮,都有几乎谈不完的话题。前CCTV主持人崔永元也是同时代的老影迷,从2004年开始,他作为制片人,花5年多时间拍了110集的《电影传奇》,以背景介绍、采访和重现个别场景的方式讲述了很多老电影的创作过程,俺也基本都有追看,补了很多课。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电影传奇》回避了所有文革电影,没有一集谈到文革片,当然,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也只能理解了。老电影是那些年代走过来的几代人集体记忆,随着时代变迁和原片的政治意味已沦为笑谈,现在谈说起老片,更多的只是对孩童往事的忆旧与乐趣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