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我从北京国际机场登上飞机的时候,我自信地告诉自己:“我的一生将从此改变”。但是,当我真正来到了加拿大,渐渐的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开始从兴奋变得冷静下来,我开始思考一个我在国内很少思考的问题:“我花费了父母的毕生积蓄,放弃了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种新的,或者说是苦的生活,这到底值不值?”
也许有人会嘲笑我当时的浅薄,嘲笑我在国内时的冲动,但是我并不是在国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自信让我变得自负,而同时一种反传统的意识怂恿我从一个险峰跳到了另一个险峰,从一种单调乏味的痛苦变换成了另一种荆棘密布的艰辛。我不能否认这种变化一定就比国内差,实际上这里的生活要比国内好很多,虽然因为人少而显得死寂,但是却多了一份安逸与舒适。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付出和获得是否成比例。也许在国内时,一种想要冲出枷锁的感情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而现在我们成了“城外的人”,是不是又开始怀念“城里”的生活呢?当我们整日将钱中书的那句名言挂在嘴边时,是否真的仔细的考虑过呢?《北京人在纽约》的开场白是:“如果你爱她,那么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那么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在我看来,这里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对它的感觉是不能与在国内的任何感受相提并论的。
千盼万盼,终于到了国外,我才真正慨叹国内的“基础教育”,它的确为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加拿大本地的竞赛拿奖的全是中国人(确切地说应该是“华裔”,但我想大家不会在这方面计较)!可是我也不禁惭愧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那就是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基础,而到了加拿大这一切都摆到了眼前,真让人无所适从。当我们人生第一次来到了这个社会的大课堂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发觉自己的无知、幼稚与渺小。记得刚到加拿大的前两天真的恨不得赶快到街上逛逛,来找一下外国的感受,可是却发现自己一向引以为豪的English原来这么poor!我在街上说的最多的句子就是“Pardon?”、“Can you speak more slowly?”之类的话,这可以算是第一个挫折吧——出乎意料!
人人都说国外的服务行业好,对此我是从不怀疑的,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崇洋”吧!可是当我真正来到这里,去寻找“上帝”的感觉时才知道原来上帝不是顾客,而是顾客手中的钞票。记得一次在一家餐馆吃饭,这家餐馆我是常去的,它的饭菜香、服务好、价格廉。可是那天我刚从Montreal回来,背着一个旅行袋,穿着一看就象是大陆来的游客,与往常不一样,当我进店后竟无人问津。我只好走到服务员面前说:“1
person, non-smoking!”服务员扫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向墙角的座位一指,示意我坐在那里好了。我无心埋怨,因此就在那里坐下了。过了很常时间才来了一位服务员,因为我常来,我想她是认识我的,可万没想到她竟用粤语问我问题,我听不懂,于是用英文告诉了她我点的餐的号码。可她似乎很不满意,于是我用我不熟的粤语说了菜名,她这时竟又用国语对我说:“大陆来得,说国语吧!”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但我没做声。而此后,菜上了,却没有“汤”(那家餐馆是送汤的)。这一餐我
是憋着一肚子火吃的,吃完后,我check了bill,这次我给了20%的小费(在加拿大小费是从10%-15%的),我想“不能让人歧视”!可万没想到,当服务员看到小费时竟然好象想起了我是这里的“常客”,突然变得“礼貌”了,一个服务员把我送到门口,并甜甜地说了声:“下次再来。”(这回她用的是国语)从她的笑脸上,我感受到了另一种挫折——国外真象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吗?
加拿大的金融、保险系统和国内有很大不同,开帐户、申请visa都有很多说道(加拿大的visa很好申请,不想美国那么困难)。一个人在国外闯,没点损失是学不到东西的。记得刚拿到bankcard(类似与国内的“龙卡”,不过要比“龙卡”方便很多,几乎所有商店都收bankcard)的时候,兴奋的在bankmachine上反复存钱取钱,周围的人都看着我笑。可我还在试验着各个功能,结果这时一个好心的银行clerk走过来告诉我,我的每一次transaction(在bankmachine上执行的业务)是要支付$0.25的,我这一下子就“玩”了20多次……我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笑话,一次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中国人,他到银行新开了一个cheque帐户,之后clerk问了他几个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反复说了几便也听不明白,后来我的朋友一点头“yes, ok”。这一下clerk可笑了,她熟练的在键盘上敲
了几下,然后给了我朋友两本支票,我朋友看见送了两本支票感到很满意不停的“thank you”。可回来后我们告诉他这两本支票不是免费的,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个clerk听到“yes”后就笑了,到bankmachine上一查,果然少了30多加元 !!而当我们又告诉他,每签一张支票还要$0.75的手续费,我的朋友当时昏厥!=)
在加拿大,买车、租房都是学问,如果不懂装懂就会花很多冤枉钱!开电话线、有限电视要交很多钱,而且想掐线还要很多钱!坐公车比国内打车都贵,而打taxi简直就是抢钱!进了书店,拥抱书的海洋,可是要买一本的话,就得几天不吃饭!什么都要cost很多很多,真有些招架不住。但是我说了这么多,也许大家觉得我在抱怨,其实不然。到了国外,讲究的就是实干与闯荡,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别想在这种残酷的社会中生存。这是一种对人的磨练,一种精神上的磨练。当在国内时,经常听人们说国外
生活如何如何好,可是到了这里才知道原因——以讹传讹!在加拿大衣食住行确实比国内好,但是要知道一种社会有一种社会的生活方式。就象有汽车,在国内是一种梦想,可在加拿大要想找份好工作,没有车是很难找到的,而且高额的公交费用,竟然和用“分期付款”买台低档车的价钱一样,你说谁不买车!!而且虽然平均生活水平高,我们却未必负担的起。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几个人合租地下室来住,这里的夏天十分热,可是我们连空调都负担不起。记得当我的老师听说我们住处没有空调,他竟然
用“Hell”来形容那种生活。不过仔细一想我的这些朋友在国内时,家庭都是属于“大款”级的!可现在他们的情况“惨不忍睹”……我看见过他们掉泪,我家虽然不象他们富裕,可是我可以体会到他们现在的感受。而当家长问这边情况时,他们都回答说“加拿大如何如何好”,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怕家里担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国内时都说国外好,其实这只是家长们之间的说辞罢了……有很多家里的“小太阳”,到这里竟然主动去打工以贴济开支,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从他们那里我看到了什么叫
“成长”!!用辛苦换来这些难道不值吗?
当然并非所有的留学生如此生活,至少在我的学校里还是有钱人的天下,他们的生活倒是“和国际接轨”。不过我并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是在花费,我们是在获得!但是我觉得他们既然有能力在加拿大享受生活,就没有理由不享受。这一点很重要,到了加拿大,别人做的事自有道理,你不要对其妄加评论。记得刚来时看不惯别人的“大手大脚”,可是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后才明白过来一个道理:如果指责别人的话,那只是忌妒;如果想做朋友,就不要指手画脚。这是加拿大人的原则,可是据我观察,中国人在这方面作得很不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留学生和侨民在加拿大很难和当地人接触。而且在加拿大人眼中,用“金钱”铺路和用“汗水”铺路,只要能达到目标,它就是相同的!我有一些好朋友他们的生活就很舒适,可是我并不象在国内那样,看到人家花钱快自己就难受;相反,我倒觉的他们的生活蛮有滋味的,比起国内的一些bookworm,他们的生活也许更有意义呢!(不过建议国内的朋友,来之前不但要check一下自己的腰包,还要check一下自己的花钱习惯;如果到了加拿大出现赤
字的话,可是没人能帮你的呀!)
来到国外,一切都变化的那么快,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与国内有很大不同。而且我们作为莘莘学子,跨洋求学,花费着家里的金钱,而且是以一种超人的速度(用我们的玩笑话说:“在加拿大最节俭的人,也是在挥霍!”)。因此我们一定要学有所成,而且加拿大的确是个积攒社会经验的好地方,比起国内“吃喝完乐拿学位”(夸张了些)的大学来说,这里的生活更有意义呢!说句心里话,在加拿大生活压力很大,到处都是荆棘,充满了挑战,但是——我愿意面对这些挑战!!不知你怎么想呢?
后记:最近没有更新,是因为学习实在紧张,相信国内的朋友都难以想象,传说中的“欢乐教学”竟是“地狱般”的,引用Hamlet中的一句话:“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dear friends, The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在快完成此文时,我看了“急不可耐”的来帖,真的有些感动,我了解你现在这种拿到签证时矛盾的心理。但是我要说,希望你能振作起来,前方的困难要比这个大得
多,我们应该正视它!记得刚来加拿大时一切都不顺心,经常抱怨。后来,我的一个朋友“骂”了我一顿,才让我醒悟过来。现在,我的生活仍然不顺心,甚至越来越糟,但是我尝试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有时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点很重要!现在的我,快乐于我拥有的一切,快乐与我给予的一切,更快乐于我追求的一切!
希望“急不可耐”能早日恢复过来!我深深的祝福。同时,在这里我特别感谢那位曾经指引我走出迷茫的朋友,真诚的感谢你!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也许有人会嘲笑我当时的浅薄,嘲笑我在国内时的冲动,但是我并不是在国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自信让我变得自负,而同时一种反传统的意识怂恿我从一个险峰跳到了另一个险峰,从一种单调乏味的痛苦变换成了另一种荆棘密布的艰辛。我不能否认这种变化一定就比国内差,实际上这里的生活要比国内好很多,虽然因为人少而显得死寂,但是却多了一份安逸与舒适。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付出和获得是否成比例。也许在国内时,一种想要冲出枷锁的感情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而现在我们成了“城外的人”,是不是又开始怀念“城里”的生活呢?当我们整日将钱中书的那句名言挂在嘴边时,是否真的仔细的考虑过呢?《北京人在纽约》的开场白是:“如果你爱她,那么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那么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在我看来,这里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对它的感觉是不能与在国内的任何感受相提并论的。
千盼万盼,终于到了国外,我才真正慨叹国内的“基础教育”,它的确为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加拿大本地的竞赛拿奖的全是中国人(确切地说应该是“华裔”,但我想大家不会在这方面计较)!可是我也不禁惭愧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那就是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基础,而到了加拿大这一切都摆到了眼前,真让人无所适从。当我们人生第一次来到了这个社会的大课堂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发觉自己的无知、幼稚与渺小。记得刚到加拿大的前两天真的恨不得赶快到街上逛逛,来找一下外国的感受,可是却发现自己一向引以为豪的English原来这么poor!我在街上说的最多的句子就是“Pardon?”、“Can you speak more slowly?”之类的话,这可以算是第一个挫折吧——出乎意料!
人人都说国外的服务行业好,对此我是从不怀疑的,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崇洋”吧!可是当我真正来到这里,去寻找“上帝”的感觉时才知道原来上帝不是顾客,而是顾客手中的钞票。记得一次在一家餐馆吃饭,这家餐馆我是常去的,它的饭菜香、服务好、价格廉。可是那天我刚从Montreal回来,背着一个旅行袋,穿着一看就象是大陆来的游客,与往常不一样,当我进店后竟无人问津。我只好走到服务员面前说:“1
person, non-smoking!”服务员扫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向墙角的座位一指,示意我坐在那里好了。我无心埋怨,因此就在那里坐下了。过了很常时间才来了一位服务员,因为我常来,我想她是认识我的,可万没想到她竟用粤语问我问题,我听不懂,于是用英文告诉了她我点的餐的号码。可她似乎很不满意,于是我用我不熟的粤语说了菜名,她这时竟又用国语对我说:“大陆来得,说国语吧!”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但我没做声。而此后,菜上了,却没有“汤”(那家餐馆是送汤的)。这一餐我
是憋着一肚子火吃的,吃完后,我check了bill,这次我给了20%的小费(在加拿大小费是从10%-15%的),我想“不能让人歧视”!可万没想到,当服务员看到小费时竟然好象想起了我是这里的“常客”,突然变得“礼貌”了,一个服务员把我送到门口,并甜甜地说了声:“下次再来。”(这回她用的是国语)从她的笑脸上,我感受到了另一种挫折——国外真象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吗?
加拿大的金融、保险系统和国内有很大不同,开帐户、申请visa都有很多说道(加拿大的visa很好申请,不想美国那么困难)。一个人在国外闯,没点损失是学不到东西的。记得刚拿到bankcard(类似与国内的“龙卡”,不过要比“龙卡”方便很多,几乎所有商店都收bankcard)的时候,兴奋的在bankmachine上反复存钱取钱,周围的人都看着我笑。可我还在试验着各个功能,结果这时一个好心的银行clerk走过来告诉我,我的每一次transaction(在bankmachine上执行的业务)是要支付$0.25的,我这一下子就“玩”了20多次……我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笑话,一次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中国人,他到银行新开了一个cheque帐户,之后clerk问了他几个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反复说了几便也听不明白,后来我的朋友一点头“yes, ok”。这一下clerk可笑了,她熟练的在键盘上敲
了几下,然后给了我朋友两本支票,我朋友看见送了两本支票感到很满意不停的“thank you”。可回来后我们告诉他这两本支票不是免费的,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个clerk听到“yes”后就笑了,到bankmachine上一查,果然少了30多加元 !!而当我们又告诉他,每签一张支票还要$0.75的手续费,我的朋友当时昏厥!=)
在加拿大,买车、租房都是学问,如果不懂装懂就会花很多冤枉钱!开电话线、有限电视要交很多钱,而且想掐线还要很多钱!坐公车比国内打车都贵,而打taxi简直就是抢钱!进了书店,拥抱书的海洋,可是要买一本的话,就得几天不吃饭!什么都要cost很多很多,真有些招架不住。但是我说了这么多,也许大家觉得我在抱怨,其实不然。到了国外,讲究的就是实干与闯荡,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别想在这种残酷的社会中生存。这是一种对人的磨练,一种精神上的磨练。当在国内时,经常听人们说国外
生活如何如何好,可是到了这里才知道原因——以讹传讹!在加拿大衣食住行确实比国内好,但是要知道一种社会有一种社会的生活方式。就象有汽车,在国内是一种梦想,可在加拿大要想找份好工作,没有车是很难找到的,而且高额的公交费用,竟然和用“分期付款”买台低档车的价钱一样,你说谁不买车!!而且虽然平均生活水平高,我们却未必负担的起。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几个人合租地下室来住,这里的夏天十分热,可是我们连空调都负担不起。记得当我的老师听说我们住处没有空调,他竟然
用“Hell”来形容那种生活。不过仔细一想我的这些朋友在国内时,家庭都是属于“大款”级的!可现在他们的情况“惨不忍睹”……我看见过他们掉泪,我家虽然不象他们富裕,可是我可以体会到他们现在的感受。而当家长问这边情况时,他们都回答说“加拿大如何如何好”,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怕家里担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国内时都说国外好,其实这只是家长们之间的说辞罢了……有很多家里的“小太阳”,到这里竟然主动去打工以贴济开支,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从他们那里我看到了什么叫
“成长”!!用辛苦换来这些难道不值吗?
当然并非所有的留学生如此生活,至少在我的学校里还是有钱人的天下,他们的生活倒是“和国际接轨”。不过我并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是在花费,我们是在获得!但是我觉得他们既然有能力在加拿大享受生活,就没有理由不享受。这一点很重要,到了加拿大,别人做的事自有道理,你不要对其妄加评论。记得刚来时看不惯别人的“大手大脚”,可是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后才明白过来一个道理:如果指责别人的话,那只是忌妒;如果想做朋友,就不要指手画脚。这是加拿大人的原则,可是据我观察,中国人在这方面作得很不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留学生和侨民在加拿大很难和当地人接触。而且在加拿大人眼中,用“金钱”铺路和用“汗水”铺路,只要能达到目标,它就是相同的!我有一些好朋友他们的生活就很舒适,可是我并不象在国内那样,看到人家花钱快自己就难受;相反,我倒觉的他们的生活蛮有滋味的,比起国内的一些bookworm,他们的生活也许更有意义呢!(不过建议国内的朋友,来之前不但要check一下自己的腰包,还要check一下自己的花钱习惯;如果到了加拿大出现赤
字的话,可是没人能帮你的呀!)
来到国外,一切都变化的那么快,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与国内有很大不同。而且我们作为莘莘学子,跨洋求学,花费着家里的金钱,而且是以一种超人的速度(用我们的玩笑话说:“在加拿大最节俭的人,也是在挥霍!”)。因此我们一定要学有所成,而且加拿大的确是个积攒社会经验的好地方,比起国内“吃喝完乐拿学位”(夸张了些)的大学来说,这里的生活更有意义呢!说句心里话,在加拿大生活压力很大,到处都是荆棘,充满了挑战,但是——我愿意面对这些挑战!!不知你怎么想呢?
后记:最近没有更新,是因为学习实在紧张,相信国内的朋友都难以想象,传说中的“欢乐教学”竟是“地狱般”的,引用Hamlet中的一句话:“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dear friends, The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在快完成此文时,我看了“急不可耐”的来帖,真的有些感动,我了解你现在这种拿到签证时矛盾的心理。但是我要说,希望你能振作起来,前方的困难要比这个大得
多,我们应该正视它!记得刚来加拿大时一切都不顺心,经常抱怨。后来,我的一个朋友“骂”了我一顿,才让我醒悟过来。现在,我的生活仍然不顺心,甚至越来越糟,但是我尝试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有时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点很重要!现在的我,快乐于我拥有的一切,快乐与我给予的一切,更快乐于我追求的一切!
希望“急不可耐”能早日恢复过来!我深深的祝福。同时,在这里我特别感谢那位曾经指引我走出迷茫的朋友,真诚的感谢你!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