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说是重游,其实不止一次了。每年的Doors Open门户开放节是本地的一个旅游亮点,不仅本地游人扶老携幼浩浩荡荡,还吸引了不少国外的游客。这不国内同学早有耳闻,特意远道先游美后来加,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不去而偏要到市区的景点看个究竟,我们也当了二天的非专业导游,也从中学到不少。
大多地区有100多个景点虽不是每次都开放,但经典的场所是每次必见,如多伦多市长办公室、省议会、老市政厅、图书馆等等。要说要写的也多,想必不少的朋友们也有同感,不多赘述捡几个新鲜的说说吧。
教堂里的管风琴师
Metropolitan United Church,是在市中心紧密相连的两教堂之一,每每进入教堂给人的印象总是静悄悄,肃穆而庄严的,这回一进去就听到宏伟的管风琴声。管风琴师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在为明天的演出做练习。琴师见游人涌来就停下介绍了乐器的组成部分,然后就单奏与和弦以区分个自效果演示给众游人。没想到这部在台上有8000多根管子加上舞台对面二楼的唱诗班还有400根管子,一响起来才叫震天动地,不比现代音响差到哪去。
琴师的两侧有许多音量控制开关,脚下更是热闹,很多的踏板而钢琴只有三个;钢琴只有一排琴键,管风琴有三排,想必操作比钢琴要难。为了能让大家区分出风琴与钢琴的差别,琴师特意弹出了中央C,不少游人点头称赞。风琴的音量控制更是巧妙,经琴师指点才看清在高墙上的管子外面有一层象家里的shutter窗帘的装置,打开时音量变大,关闭时音量变小,舞台效果非常明显。以往去教堂参观从未听过管风琴,这是头一次近距离接触琴师。
多伦多首任市长旧居
Mackenzie House是首任市长的故居。在这座建筑里有二个功能,居住和印刷厂,以往参观都是自己走一圈看一看了事儿,这回遇到一位真的“市长”。他从始到终都是坐着面对观众,身穿当年的官服,语气阴阳顿挫、绘声绘色地给游人演讲,仿佛是当年的老麦市长在当选前的演说。进来的游客无论能听懂与否都会驻足倾听,观看他那诱人演讲手势,人们说他不是导游而是演员。
当年周边都是农民,没有人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有文化修养的他就主动站出来为“贫下中农”代言,为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他还自费办报纸,为农民争取利益,最终赢得了民心当选了市长。
在印刷厂与漂亮的女导游聊了一阵子。她说这份报纸曾有过三个名子,当时的报纸已经没有了,保存最早的是一份是本世纪初的,用塑料膜包着的,游客要看她才从柜台下面拿出来,不问就不拿因为太珍贵了,现在展示的是近年印刷的,看上去发黄发旧,是用特殊的方法仿制的。
同学看了非常感慨,自我录像说这是100多年前的印刷厂,坐在100多年前的椅子上等等。
在楼上主人房间里,恰好看到有一年轻女游客试穿当年的仕女装。这件服装分上装和裙架(下装)组成,上装束腰宽胸,下装是人先套上裙架再套裙子。原来我们看到十九世纪女性裙装都是一圈鼓鼓,里面有一个塑料架子在支撑着,为的是方便走路和做事时不会踩到裙边。从十九世纪的法国小说中曾读过,贵族的裙架是用鲨鱼须子做的,即柔软又耐折弯。原来只从小说中听说过裙架,现在亲眼见了。
几位华人女游客也试穿,可膀大腰圆上装怎么也系不上扣子,难怪从电影中看到姑娘们的身段都如此这般,原来即是伙食不济又是拼命地勒,这与裹脚女人是一个节目。
在等候女士们试穿时,忽然发现这层楼这么高。一问导游小伙儿,他也不知并一本正经地站直了说自己是6英尺高,我目测看房间有10英尺。一楼是9英尺,当年恐怕不是一般人能住的上。
后院的一面墙上有一块完成于1937年的浮雕,旁边还有一块纪念墙,都栩栩如生地记载了市长当年的政治活动。
老法院和图书馆
Osgoode Hall是间法院。原以为只做博物馆来开放,一问才知现在还在使用。狭小的图书馆挤满了游客,导游不时地解答问题。本馆最早的藏书是源自英国十三世纪的法律典籍,问导游本馆的收藏是哪年的,他信手抽出打开一看:1832年的。这又让同学感慨一阵子,又自拍说头一回手拿100多年前的书。我翻看了几页,除了定冠词和介词外几乎没几个认识的。问导游上面记载的是什么,他说是法官的报告和案例记录。看看这么小的地方就有数不清的法律典籍,现在大学里图书馆大了去了,100多年前的法律就这么难学。各位告诉孩子:没有毅力别碰法律。
在法院的一间法庭外忽然看到有警察守候,出了啥事儿。原来里面有位真的法官与游客免费拍照,警察是来维护秩序和保护法官的。身穿法袍、笑容可掬的法官一听是从中国来的,立马流利的国语出来了,让我们一行人和其他中国游客惊喜不小。法官在七十年代在北京和南京呆过二年,会说国语,这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游客们纷纷穿上法袍与他合影,握手。
市政厅
市长办公的场所,在国人眼里别说是办公室,就是办公楼都进不去;这回要亲眼看看多伦多的市长办公室是个啥个样子。在门外排除时同学问大厅有三面旗子是什么旗?我只认识国旗和省旗另一面由于是折叠着看不清,连问了二个导游都不知。进到办公室里面才看清是市旗,你看导游就这水平。同学打趣地说省有旗市有旗,在国内那不乱了,另立中央不成。
办公室不大也不豪华,家具摆设也很普通,礼品柜里陈列还有中国的大熊猫的瓷盘,一定是中国客人所赠,几年前我们还看到有中国邮票。同学说局长的办公室都比这大,更别说市长了。
加拿大的历史并不长,但留下的“年轻”的古迹随处可见,政府设立专门的款项来保护和定期免费开放实在难得,让来自不同国度的游客体会到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大多地区有100多个景点虽不是每次都开放,但经典的场所是每次必见,如多伦多市长办公室、省议会、老市政厅、图书馆等等。要说要写的也多,想必不少的朋友们也有同感,不多赘述捡几个新鲜的说说吧。
教堂里的管风琴师
Metropolitan United Church,是在市中心紧密相连的两教堂之一,每每进入教堂给人的印象总是静悄悄,肃穆而庄严的,这回一进去就听到宏伟的管风琴声。管风琴师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在为明天的演出做练习。琴师见游人涌来就停下介绍了乐器的组成部分,然后就单奏与和弦以区分个自效果演示给众游人。没想到这部在台上有8000多根管子加上舞台对面二楼的唱诗班还有400根管子,一响起来才叫震天动地,不比现代音响差到哪去。
琴师的两侧有许多音量控制开关,脚下更是热闹,很多的踏板而钢琴只有三个;钢琴只有一排琴键,管风琴有三排,想必操作比钢琴要难。为了能让大家区分出风琴与钢琴的差别,琴师特意弹出了中央C,不少游人点头称赞。风琴的音量控制更是巧妙,经琴师指点才看清在高墙上的管子外面有一层象家里的shutter窗帘的装置,打开时音量变大,关闭时音量变小,舞台效果非常明显。以往去教堂参观从未听过管风琴,这是头一次近距离接触琴师。
多伦多首任市长旧居
Mackenzie House是首任市长的故居。在这座建筑里有二个功能,居住和印刷厂,以往参观都是自己走一圈看一看了事儿,这回遇到一位真的“市长”。他从始到终都是坐着面对观众,身穿当年的官服,语气阴阳顿挫、绘声绘色地给游人演讲,仿佛是当年的老麦市长在当选前的演说。进来的游客无论能听懂与否都会驻足倾听,观看他那诱人演讲手势,人们说他不是导游而是演员。
当年周边都是农民,没有人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有文化修养的他就主动站出来为“贫下中农”代言,为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他还自费办报纸,为农民争取利益,最终赢得了民心当选了市长。
在印刷厂与漂亮的女导游聊了一阵子。她说这份报纸曾有过三个名子,当时的报纸已经没有了,保存最早的是一份是本世纪初的,用塑料膜包着的,游客要看她才从柜台下面拿出来,不问就不拿因为太珍贵了,现在展示的是近年印刷的,看上去发黄发旧,是用特殊的方法仿制的。
同学看了非常感慨,自我录像说这是100多年前的印刷厂,坐在100多年前的椅子上等等。
在楼上主人房间里,恰好看到有一年轻女游客试穿当年的仕女装。这件服装分上装和裙架(下装)组成,上装束腰宽胸,下装是人先套上裙架再套裙子。原来我们看到十九世纪女性裙装都是一圈鼓鼓,里面有一个塑料架子在支撑着,为的是方便走路和做事时不会踩到裙边。从十九世纪的法国小说中曾读过,贵族的裙架是用鲨鱼须子做的,即柔软又耐折弯。原来只从小说中听说过裙架,现在亲眼见了。
几位华人女游客也试穿,可膀大腰圆上装怎么也系不上扣子,难怪从电影中看到姑娘们的身段都如此这般,原来即是伙食不济又是拼命地勒,这与裹脚女人是一个节目。
在等候女士们试穿时,忽然发现这层楼这么高。一问导游小伙儿,他也不知并一本正经地站直了说自己是6英尺高,我目测看房间有10英尺。一楼是9英尺,当年恐怕不是一般人能住的上。
后院的一面墙上有一块完成于1937年的浮雕,旁边还有一块纪念墙,都栩栩如生地记载了市长当年的政治活动。
老法院和图书馆
Osgoode Hall是间法院。原以为只做博物馆来开放,一问才知现在还在使用。狭小的图书馆挤满了游客,导游不时地解答问题。本馆最早的藏书是源自英国十三世纪的法律典籍,问导游本馆的收藏是哪年的,他信手抽出打开一看:1832年的。这又让同学感慨一阵子,又自拍说头一回手拿100多年前的书。我翻看了几页,除了定冠词和介词外几乎没几个认识的。问导游上面记载的是什么,他说是法官的报告和案例记录。看看这么小的地方就有数不清的法律典籍,现在大学里图书馆大了去了,100多年前的法律就这么难学。各位告诉孩子:没有毅力别碰法律。
在法院的一间法庭外忽然看到有警察守候,出了啥事儿。原来里面有位真的法官与游客免费拍照,警察是来维护秩序和保护法官的。身穿法袍、笑容可掬的法官一听是从中国来的,立马流利的国语出来了,让我们一行人和其他中国游客惊喜不小。法官在七十年代在北京和南京呆过二年,会说国语,这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游客们纷纷穿上法袍与他合影,握手。
市政厅
市长办公的场所,在国人眼里别说是办公室,就是办公楼都进不去;这回要亲眼看看多伦多的市长办公室是个啥个样子。在门外排除时同学问大厅有三面旗子是什么旗?我只认识国旗和省旗另一面由于是折叠着看不清,连问了二个导游都不知。进到办公室里面才看清是市旗,你看导游就这水平。同学打趣地说省有旗市有旗,在国内那不乱了,另立中央不成。
办公室不大也不豪华,家具摆设也很普通,礼品柜里陈列还有中国的大熊猫的瓷盘,一定是中国客人所赠,几年前我们还看到有中国邮票。同学说局长的办公室都比这大,更别说市长了。
加拿大的历史并不长,但留下的“年轻”的古迹随处可见,政府设立专门的款项来保护和定期免费开放实在难得,让来自不同国度的游客体会到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