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教是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佛菩提乘”,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的团体,都有在人间教人家如何改变命运,譬如有些人他的命运非常坎坷,他希望能够在当世改变命运!也有人在教人升天的方法,因为在人间物质非常的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去,那里的物质非常的丰富,没有任何的缺乏,这样就可以过著快乐的生活。可是,不管是改变命运或者是升天,他们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个最大的命运——流转于生死之中的命运!如果在佛教的修行之中,能够现世获得解脱的智慧,那么相对于其他比较简单的目标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如果能够有解脱生死的智慧,那不管命运是好是坏,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天上,都不妨碍他的最后解脱。譬如说声闻人,如果证得初果之后,他七次人天往返,他还是究竟解脱,那表示说,在人间或在天上,不管环境如何都不会影响他最后的解脱的境界!所以我们只探讨三乘菩提的内容,就足够来证明“人、天乘”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除了这个五乘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开立的一个法门叫作“净土法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而成就佛道。首先,释迦牟尼佛能够明心见性而成佛,祂所修是五乘里面的哪一乘呢?答案很明显,就是“佛菩提乘”!在《阿含经》的《大本经》里面,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说祂之所以能够成佛,是由过去诸佛一起传承下来,而且也说到当时毘婆尸菩萨,他也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观察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之后,出家修行,修“菩萨道”之后而成就佛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说了声闻乘,说了缘觉乘,再说大乘,有人认为说:“那一定先有声闻乘、缘觉乘才有大乘”。事实上,刚好相反!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观察在这五浊恶世里面,如果要成佛的话,目标太高深了,所以要设立前面的这些阶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我们在《阿含经》也可以看到,佛陀如果要度一个人的时候,祂都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如果这个人能够接受这个道理的话,佛陀就再跟他解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后才会跟他讲大乘。
第一次佛法的兴起,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前面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之后,有说这个大乘。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道的目标太高远,有些人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的心量没有广大,所以,后来大乘就有点没落了;释迦牟尼佛,祂当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在大乘的经典里面,祂就会呵责这些二乘人,说他们叫作“小乘人”,也叫作“焦芽败种”;也就是说他成佛的芽跟苗都已经焦掉了,都已经败掉了,这就是对二乘人的呵责。如果这些修学二乘法的圣人,他继续迈向成佛之道,那么在大乘里面就说他们叫作大乘的通教菩萨。也就是说他们所修学的是通于二乘,可是因为他已经心向大乘,所以他就属于大乘的通教菩萨。如果他后来又实证了明心见性的佛菩提乘,那这些大乘的菩萨就称为别教的菩萨;因为他的所修所证,已经有别于二乘的声闻跟缘觉了。佛陀对于修学声闻乘、缘觉乘,然后就停留在原地的这些人,会呵责他,说是小乘人。那如果有些人修学了佛法,他修了人乘跟天乘之后,就停留在人乘跟天乘的阶段,而不往三乘菩提来迈进的话,那我们说这些人比小乘人更应受到呵责。从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在佛法里面一定是先有大乘才有其他的四乘。如果佛陀只要教大家解脱于生死的话,佛陀不需要再讲缘觉乘,因为声闻乘就可以令众生解脱于生死了。祂为什么还要讲缘觉乘呢?因为声闻乘所修学的智慧,它太狭隘了,而且心量也太小了。所以声闻菩提修完之后,佛陀还要再跟五比丘说缘觉法。佛陀说缘觉法,是因为可以帮助众生,能够有更好的智慧来了知这个世间,能够最后迈向成佛之道。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一个观点来看,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最后入了涅槃,祂并没有把佛位传给阿罗汉。祂是把这个佛位,预记说未来世会有弥勒菩萨,于未来的增劫的时候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阿罗汉他们的修证的境界,是不等于佛陀的,而且差异是非常大的,前面的四乘,都只是佛菩提乘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
三乘菩提有没有一个核心呢?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所讲的八识论。我们有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眼睛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前面这六识之外,还会有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如来藏,或者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有情,是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可是对于第七识跟第八识,都不了知,佛法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所说的这八个识,通通都可以实证。而且我们所说的三乘菩提,都是符合世间的因果,还有出世间的因果。譬如说我们吃饭一定是自己饱,不会因为我们吃饭,结果别人饱,也不会因为别人吃饭就我们饱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因果。我们可以来思考:我们在人间里面,可能彼此之间都有很多的关系。譬如说,假设是杀人好了,可能是两个对方,在晚上作战,那结果甲方打了一个子弹,把对方杀死,结果杀的人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等,都不能了知对方,乃至他的意识也不了知,他到底杀了谁。那同样的对方,被杀了之后,他也不知道他是被谁杀了,因为他的前六识也都不能了知。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一定要有除了六识之外的其他的心,来让这个因果能够成立。
同样的,出世间的因果,也是要按照这个道理。所以第八识这个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在修学三乘菩提,所要探讨的核心。这个第八识,这个如来藏,祂在三乘菩提里面有种种的名称。譬如说在声闻乘里面,把这个第八识称为本心、本识、本际,或者是称为不生法、涅槃、阿赖耶识;在缘觉乘里面把祂称为入胎藏;在大乘里面就把祂称为真心、真如、阿赖耶识、异熟识。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心经》,这个心经到底在说哪个心呢?事实上,心经所说的心,就指的是真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可以观察,在所有的三乘经典里面,都围绕著这个八个识来说。也有人提出说,佛教所说只有六识,如果法界之中确实有八个心,那我们不应该只了解前面六个心啊,我们就应该要探讨法界里面,其他的第七识意根,还有第八识如来藏,祂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说这个心真的存在,我们就应该把祂实证出来,如果祂不存在,我们也要很肯定的来说祂如何不存在,而且也要能够符合整个世间,或者整个出世间,它的因果的道理。佛教在谈论这八个识的时候,是采用实证的方法。关于实证的方法的内容很多,我们在后面的节目,也会跟大家来说明这个实证的方法。
总结这个单元的内容,佛法所说的内容有五乘,彼此的关系就是:从“人乘”、“天乘”,然后一直修学到“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乘”,它的关系就是由大乘之中,再分出其他的四乘来作为阶梯。三乘菩提里面所谈到的核心,就是八个识,这八个识,是涵盖了世间跟出世间的因果。我们下一次跟各位介绍“实证的佛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而成就佛道。首先,释迦牟尼佛能够明心见性而成佛,祂所修是五乘里面的哪一乘呢?答案很明显,就是“佛菩提乘”!在《阿含经》的《大本经》里面,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说祂之所以能够成佛,是由过去诸佛一起传承下来,而且也说到当时毘婆尸菩萨,他也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观察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之后,出家修行,修“菩萨道”之后而成就佛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说了声闻乘,说了缘觉乘,再说大乘,有人认为说:“那一定先有声闻乘、缘觉乘才有大乘”。事实上,刚好相反!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观察在这五浊恶世里面,如果要成佛的话,目标太高深了,所以要设立前面的这些阶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我们在《阿含经》也可以看到,佛陀如果要度一个人的时候,祂都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如果这个人能够接受这个道理的话,佛陀就再跟他解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后才会跟他讲大乘。
第一次佛法的兴起,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前面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之后,有说这个大乘。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道的目标太高远,有些人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的心量没有广大,所以,后来大乘就有点没落了;释迦牟尼佛,祂当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在大乘的经典里面,祂就会呵责这些二乘人,说他们叫作“小乘人”,也叫作“焦芽败种”;也就是说他成佛的芽跟苗都已经焦掉了,都已经败掉了,这就是对二乘人的呵责。如果这些修学二乘法的圣人,他继续迈向成佛之道,那么在大乘里面就说他们叫作大乘的通教菩萨。也就是说他们所修学的是通于二乘,可是因为他已经心向大乘,所以他就属于大乘的通教菩萨。如果他后来又实证了明心见性的佛菩提乘,那这些大乘的菩萨就称为别教的菩萨;因为他的所修所证,已经有别于二乘的声闻跟缘觉了。佛陀对于修学声闻乘、缘觉乘,然后就停留在原地的这些人,会呵责他,说是小乘人。那如果有些人修学了佛法,他修了人乘跟天乘之后,就停留在人乘跟天乘的阶段,而不往三乘菩提来迈进的话,那我们说这些人比小乘人更应受到呵责。从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在佛法里面一定是先有大乘才有其他的四乘。如果佛陀只要教大家解脱于生死的话,佛陀不需要再讲缘觉乘,因为声闻乘就可以令众生解脱于生死了。祂为什么还要讲缘觉乘呢?因为声闻乘所修学的智慧,它太狭隘了,而且心量也太小了。所以声闻菩提修完之后,佛陀还要再跟五比丘说缘觉法。佛陀说缘觉法,是因为可以帮助众生,能够有更好的智慧来了知这个世间,能够最后迈向成佛之道。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一个观点来看,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最后入了涅槃,祂并没有把佛位传给阿罗汉。祂是把这个佛位,预记说未来世会有弥勒菩萨,于未来的增劫的时候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阿罗汉他们的修证的境界,是不等于佛陀的,而且差异是非常大的,前面的四乘,都只是佛菩提乘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
三乘菩提有没有一个核心呢?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所讲的八识论。我们有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眼睛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前面这六识之外,还会有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如来藏,或者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有情,是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可是对于第七识跟第八识,都不了知,佛法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所说的这八个识,通通都可以实证。而且我们所说的三乘菩提,都是符合世间的因果,还有出世间的因果。譬如说我们吃饭一定是自己饱,不会因为我们吃饭,结果别人饱,也不会因为别人吃饭就我们饱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因果。我们可以来思考:我们在人间里面,可能彼此之间都有很多的关系。譬如说,假设是杀人好了,可能是两个对方,在晚上作战,那结果甲方打了一个子弹,把对方杀死,结果杀的人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等,都不能了知对方,乃至他的意识也不了知,他到底杀了谁。那同样的对方,被杀了之后,他也不知道他是被谁杀了,因为他的前六识也都不能了知。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一定要有除了六识之外的其他的心,来让这个因果能够成立。
同样的,出世间的因果,也是要按照这个道理。所以第八识这个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在修学三乘菩提,所要探讨的核心。这个第八识,这个如来藏,祂在三乘菩提里面有种种的名称。譬如说在声闻乘里面,把这个第八识称为本心、本识、本际,或者是称为不生法、涅槃、阿赖耶识;在缘觉乘里面把祂称为入胎藏;在大乘里面就把祂称为真心、真如、阿赖耶识、异熟识。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心经》,这个心经到底在说哪个心呢?事实上,心经所说的心,就指的是真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可以观察,在所有的三乘经典里面,都围绕著这个八个识来说。也有人提出说,佛教所说只有六识,如果法界之中确实有八个心,那我们不应该只了解前面六个心啊,我们就应该要探讨法界里面,其他的第七识意根,还有第八识如来藏,祂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说这个心真的存在,我们就应该把祂实证出来,如果祂不存在,我们也要很肯定的来说祂如何不存在,而且也要能够符合整个世间,或者整个出世间,它的因果的道理。佛教在谈论这八个识的时候,是采用实证的方法。关于实证的方法的内容很多,我们在后面的节目,也会跟大家来说明这个实证的方法。
总结这个单元的内容,佛法所说的内容有五乘,彼此的关系就是:从“人乘”、“天乘”,然后一直修学到“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乘”,它的关系就是由大乘之中,再分出其他的四乘来作为阶梯。三乘菩提里面所谈到的核心,就是八个识,这八个识,是涵盖了世间跟出世间的因果。我们下一次跟各位介绍“实证的佛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