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难怪最近农村流行看脱衣舞

简单说说我看见的几处快吐的:
  
  (1)念电报拜年就不说了
  
  (2)伴舞几百年上千年不变的一群穿红红绿绿的人在那扭秧歌,杂技《梁祝》本来还不错,但硬是挤上一些人在后边舞啊舞的,好像生怕人不知道咱中国人多似的。
  
  (3)很多人都穿上红衣服。郭富城也不例外,但咋看他咋像个民工,特别是里边的红高领衫,还有外衣外边一个醒目的黄牌牌。真是淮南为桔,淮北为枳啊!
  
  (4)里边那两个小魔术也敢演,街头杂耍都会从帽子里变纸花,那个红衣服变黄衣服的没来得及给露出了里边的红里子,还有那个大变活人那个,明显是双胞胎演的,把其中一个绑在木板上竖起来的。靠,该去学学大卫科波菲尔的脚趾头了!!!
  
  (5)猪头一样的刘欢还是要在歌里夹两句english“这是洋文,你不懂的”。这也罢了,不过拜托刘欢同志发音标准一点。
  
  (6)歌曲大连唱、大杂烩也敢自称“歌剧”!
  
  。。。。。没看多少,目前想得起的就这些。
  
  难怪最近农村流行看脱衣舞,有人好奇的问:“咱村儿那些穿衣服的演员哪去了啊?”答曰:“都上春节联欢晚会去了!”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休闲娱乐 / 春节晚会直播观后感
    一面上网一面看(听)晚会的直播,直到现在,已经麻木了,一点感想:
    倪大妈毕竟是老了,李咏脸皮又太厚,剩下两个正在梦游;
    居然还是那个几个老面孔,还是假唱;
    居然还是“报电报”,估计中国驻外使馆的人整天没事都在发电报;
    变魔术的那个男的穿帮了 黄衣服套红衣服!(小时候在央视节目里面见过他,就是把手指系着穿管子)
    赵本山大哥说:初恋你根本不懂爱~一边抽去吧~寒
    • 我的耳朵现在还在嗡嗡的响。看完后,上CBC的网站都觉着亲切(以前可从来都看不顺眼的)。
      • 那你以后就上CBC把,别上什么中文网站,中文视听,自己找罪受。别哪天看到中国人都晕~
    • 难怪最近农村流行看脱衣舞
      简单说说我看见的几处快吐的:
        
        (1)念电报拜年就不说了
        
        (2)伴舞几百年上千年不变的一群穿红红绿绿的人在那扭秧歌,杂技《梁祝》本来还不错,但硬是挤上一些人在后边舞啊舞的,好像生怕人不知道咱中国人多似的。
        
        (3)很多人都穿上红衣服。郭富城也不例外,但咋看他咋像个民工,特别是里边的红高领衫,还有外衣外边一个醒目的黄牌牌。真是淮南为桔,淮北为枳啊!
        
        (4)里边那两个小魔术也敢演,街头杂耍都会从帽子里变纸花,那个红衣服变黄衣服的没来得及给露出了里边的红里子,还有那个大变活人那个,明显是双胞胎演的,把其中一个绑在木板上竖起来的。靠,该去学学大卫科波菲尔的脚趾头了!!!
        
        (5)猪头一样的刘欢还是要在歌里夹两句english“这是洋文,你不懂的”。这也罢了,不过拜托刘欢同志发音标准一点。
        
        (6)歌曲大连唱、大杂烩也敢自称“歌剧”!
        
        。。。。。没看多少,目前想得起的就这些。
        
        难怪最近农村流行看脱衣舞,有人好奇的问:“咱村儿那些穿衣服的演员哪去了啊?”答曰:“都上春节联欢晚会去了!”
      • 难道要把脱衣舞 搬上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不成?
        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好像年年都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得改改了!
    • 再难看也觉的有种亲切感。过年拉~ 国内好热闹啊,和亲人在一起再难看的节目都觉得亲。
    • 春节晚会中的二个重要信息:台湾和民族崛起
      1.一个两岸的家庭声情并貌的向我们阐述了大陆台湾是一家人,这是政治的信号,不过也是符合民意的信号.呵,只是很有趣,女方是台湾人,如果倒过来则不合适了..
        2.我忘记了哪个主持人说的我们伟大的民族正在崛起.这是嘹亮的号角,向全国人民和世界通知:睡着的狮子正在苏醒.而在以前我们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正在崛起意味着落后.看来国家在战略上已经做好了部署.
        
        不管怎么,中国的强大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小的方面我们的物质将提高,大的方面联合国中别人将更多的看我们的脸色.
      • 从这个信号中看出,中共目前尚不至於打台湾。
        • 您两位真是高瞻远瞩啊
          • 谢了
      • "民族崛起"这个概念有点虚。我认为民族最重要的是民族中的尽量多的人过上有可能做到的尽量好的生活。
    • 印象最深的是周涛的开场白:在党的16大指引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民正迈向全面小康生活。。。。。哈哈
    • 可笑的“求全追高”意识啊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马当先”地进入马年后,刚刚落下帷幕,紧接着各地的电视台又“万马奔腾”地纷纷亮出自己的“联欢”绝活。不知为什么,看着各个频道大同小异地蹦跳狂舞的画面,反倒觉得“胃口”已被撑饱,非但如此,还有骨鲠在喉的难受劲,有的东西实在是不吐不快。
        看了一些文艺节目后,总的印象就是我们的编导似乎普遍存在着同样的毛病,那就是针砭时弊和弘扬正气的内容少了,充斥舞台的大多是“满汉全席”般的文艺大餐,追求的是“明星效应”,也不管观众是否看腻;讲究的是外观包装,忘记了硬件设备的更新毕竟替代不了软件的换代升级。同一个相声演员,如果他将讽刺的矛头对准广大群众痛恨的社会丑恶和可笑现象时,如社会的腐败或部分为公共道德所难容的诸如“假冒伪劣”、“包二奶”和“见死不救”等人们习见的社会顽症,肯定会激起观众的共鸣和赢得热烈的掌声,因为他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反之,如果这个相声演员只是在那里不痛不痒地将一些社会上新出现的事物诸如网络技术来作为话题,或者只是拿些现成的文字笑话加上明星名字做素材,那只能是表面文章,难以触及深度,固然可以不得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从观众这里换来的最多也就是几声廉价的笑声和马上忘记的“回报”,几分耕耘,就是几分收获,想要“种豆得瓜”,只能是编创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除了上述类似“乡愿”式地只一味说好听的和吆喝繁华之外,有不少东西也间接地折射出我们国人中固有的那种“求全追高”意识,什么都是越大越好,越全越妙,越高越棒。例如大年初二晚上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我根本没兴趣看,但在转台前,看到有一个场景,说的是老两口等着家中子女来团圆,其中的儿子老三上场时,一番台词煞是可笑,只见头戴博士帽的他,兴冲冲地向二老报喜:“我今天‘博士后’通过了!”众所周知,博士是最高级学位,所谓博士后,是指某人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但仍在某项领域内继续进行探研,并为国家认可的一种身份和状况,故此有所谓的博士后站,顾名思义,在期间和其地工作的研究人员是“清一色”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与仍在攻读的博士研究生不同。如果某项博士后期间研究的课题结项或得到认可,也根本不需要再“重作冯妇”般地戴上博士帽来作秀,果真如此,那真是倒退到博士研究生领取学位的过去时光了。知情人一看该节目中的人物设计和这番对话,就明白它是不懂装懂的人“闭门造车”的结果,但它又极其典型地反映了时下人们心态普遍浮躁和虚骄的社会病,编创者(包括审阅该节目领导在内)可能觉得过去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70年代的大学生、80年代的硕士生、90年代的博士生,都是当时的时代骄子,现如今已是新世纪了,怎么也得弄它个“博士后”来代表一下时代的“进步”,殊不知,这么一“拔苗”,闹出的却是一个贻笑大方的“笑柄”。
        我不想再举各地晚会的节目为例来“挫伤”文艺编导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了,一则我没花太多时间去耐着性子“欣赏”这些表面热闹,内涵无多的作品;二则我认为根子并不全在文艺界,整个社会也有责任,甚至我都觉得我们的民族性格中传自祖先的基因里都有某种“病毒”,那就是喜欢做表面文章的虚夸浮诞习性,耽迷于形式和偏爱炫耀,往往在某些条件具备和成熟时,这些病毒就会“发作”。当年隋炀帝时期,曾在招待外国使者和商人时,命令将京城里的树都扎裹绸缎,以示中华富庶,岂料外国来宾一眼就戳穿这吆喝出来的繁华之假象,人家指着树旁衣衫褴褛的乞丐发问:为何不把这些包树的衣料用来给他们穿呢?1958年的“大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这种病毒发作的集中表现,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在冒进浮躁、强求“追英超美”的政治目标下失控,从而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时下我们很多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顺当发展后,又渐渐地养成了“求全追高”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什么都讲究“大而全”或“高而新”,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体现我们的“水准”和“成就”。连素以象牙塔自诩的学术界,都受到这种社会“病毒”的侵袭,以致不少高校和研究机构,不提倡潜心研究出精品,而是急不可耐地要求教授、学者们每年出多少著作和论文,用量化的形式来考量评估学术成就;出版界同样以某某丛书、全集或词典等“大而厚”的“学术砖头”来“砸”向社会,但实际情况却未必会达到人们所希冀的那种“掷地有声”的效果,相反,在伴随着大量的学术垃圾问世的同时,倒是有人发出给书“减肥”的呼求。追求“大而全”的意识其实在有关企、事业单位,甚至学校的“合并、联营”等动作上也有反映。在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中,大家的这种“奋进”踏步一旦达到共振,只会产生灾难性的社会效果。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强扭在一起的瓜会甜吗?不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向来与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格格不入,什么都讲一窝蜂和一阵风的思路同样也不值得提倡。
        仍旧回到前文提及的“博士后”现象,由于社会“求全追高”的意识已经带有集体性的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的“本科生不如狗,硕士生遍地走,博士生才能抖三抖”的所谓民谚,已经暴露了片面追求高学历所存在的后遗症,而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集体意识驱动下,会直接产生以下两种后果:
        一是学位实际含金量的下降。近年来“考研”成为大热门现象,大有替代前些年“全国人民都经商”的势头,2002年全国竟有62·4万人“考研”,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对密集的北京,就有11万以上的人报名投考。不少高等学府甚至出现倒三角现象,即博士生和硕士生加起来在总数上超过本科生,这样的状况势必导致学位含金成色的降低。一位担任博导的友人不无忧虑地告诉我,现在硕士生的毕业论文,水准和恢复高考后头几届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大致相当,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不比当年硕士生的论文水平高多少。更有甚者,有的人虽说挂有“博士”头衔,但肚里的货色绝对匹配不上他的学术冠冕。据笔者所知,沪上有家市级医院,某位博士在接待来自北欧瑞典的同行时,一口流利的英语倒没使他丢脸,但对方在话题深入后,也许已经感觉到这位中国医学博士的知识结构相当单薄,遂突然发问:“你知道瑞典在哪里吗?”本来这是个再也简单不过的问题,可这个英语说得“蹦溜”的青年“博士”,就是答不上来,最后人家毫不客气地甩出一句话:“看来你这个博士不够格。”上述令人尴尬的场面和有关研究生的情况,正是这些年来单纯强调高学历和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二是资源浪费和虚假成分的增多。这和上述情况还不一样,由于社会追高意识的作祟,很多在职的干部也都纷纷加入拿学位的行列,所谓“鸟枪换炮”是也。连一些有教授职称的人,甚至本人就是博导,居然也不得已地投入其他同行门下来“递交门生帖子”,目的无非为了一张学位文凭,因为他们也不得不屈服于社会集体意识的淫威,有张博士学位证书,可以让他们“名正言顺”地做博导。但这种不必要的“回锅肉”现象,会浪费多少无形和有形的社会资源啊。如果说这部分人的本身实际水平和博士学位的要求基本相符合的话;那么有相当数量的行政干部的读研拿学位,就要打上一个大问号了。随着近年来社会“求全追高”意识的不断趋强,人们的胃口和欲望也越来越大,一般的硕士学位对了解行情的干部来说,早就没有了吸引力,只有MBA的头衔才会让他们动心;而博士学位刚刚到手,有的人又“得陇望蜀”地将自己吹成了“博士后”,全然不顾自己的真实水平是否当得起这个名分。而读研的入学考试和毕业时的完成论文和答辩是否完全合乎学术规范和公正,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至于不少地方会出现以假乱真的博士文凭的当街售卖,同样是因为有“求全追高”社会集体意识的疯狂驱动,才相应形成有所需求的买方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推出春节联欢晚会时,由于不少节目内容寓意深刻、贴近生活和演员的表演到位,确实给人留下“难忘今宵”的上佳印象,如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现场表演售卖“宇宙牌香烟”的情景,就让看过他表演的人们在十多年后都记得,因为这个相声十分尖锐地挖苦了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冒头的“假、大、空”的弊端,很多地方似乎都带有预见性。笔者以为,马季所讽刺的社会弊病,和人们“求全追高”的意识有很多的声息相通之处。说到底,社会上不少大专学院或师范学院纷纷升格为“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做法,与一些皮包公司挂着“环球”、“国际”和“宇宙”字样的招牌,难道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关系吗?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意识驱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文艺编创者们对当今社会上可笑的“求全追高”意识及其所衍生的一系列社会弊端进行无情的鞭挞,也许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甚或对整个社会避免集体发昏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都会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事实上,冯小刚导演的2002年贺岁片《大腕》中,已经触及到这种社会时弊,片中在那个挤满了一帮有着“款爷”和生意人身份的“疯人院”里,由演员李成儒扮演的房地产商人嘴里吆喝的那番广告语气的台词:“不求最好的,但求最贵的!”活脱就是一幅绝妙的讽刺漫画。笔者由衷地希望这样的作品更多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么,您过年哪?下回请日本人主持演出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吧?大家都顺心顺意顺利!谢谢,呵呵。
      • 说的好!还有贯穿于晚会的思想保守而有后退的表现! 一言难尽啊! 可叹!
      • 如果光看热闹,也行,可别加说教性的东西, 有些演员,节目,让人不得不有意见. 有些表现的思想,太幼稚,太可笑, 几次想站起来,睡觉去了!
      • 不过,今年的晚会的确是比去年好些,这一点要肯定. 杂技化蝶,魔术舞蹈,戏曲精选,etc. 舞台规模宏大, 也去处了领导拜年等等..
    • 最让偶哭笑不得的是"老前辈"那首歌, 呵呵, 这次退下这么多老前辈, 是得安慰一下子 :)
    • 昨晚一边上网一边"听"新年晚会...老了, 欣赏不了了...二十年如一日, 老套
    • 那是你心态可能不一样了,我看了觉得还是那么好,并且是越来越好.
      • agree,就觉得热热闹闹的好,一年难得一回
        • 就是呀,过中国年,说中国话,听中国歌儿,中国式的搞笑,幽默,热闹,看着就高兴,听着就舒坦.
          • 计划生育搞不下去了!!一家俩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让人羡慕)还唱歌不是让只有一个的家庭眼红.
      • 同意。确实是一年中最好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