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世界上有两个这样的国家:一个没有身体,一个没有灵魂.
文 | 黑白先生
以色列是一个没有身体的民族
翻开《圣经》上面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以撒生子雅各。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 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
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摩西与上帝立约,成立了犹太教,犹太教后来分出来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模仿了西方教的大部分,如信奉一个神,阿丹(亚当),模仿摩西的圣经改的古兰经,基督教后来又分出天主教,东正教,后来马丁路德新教,新教又由于自由解读圣经所以分很多派,中国人称新教为基督教。追根揭底,西方的信仰是以色列人创建的。所以说是以色列人铸就了西方文明。
可是犹太这个民族实在是太悲催了,从最正统的旧约缔造者到被基督教新约歪曲,被诋毁,被屠杀,流离失所,一直到1948年,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犹太人才重新在巴勒斯坦复国,建立了以色列国。在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时间里,犹太人没有国家,散居于欧洲各地,这就是犹太民族的苦难遭遇。
帕斯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怜,一种是有灵魂没身体的犹太人,一种是有身体没灵魂的东方古国。1948年随着以色列的建国,犹太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体,然而以色列这个身体,实在是贫瘠的可怜。以色列的占领区(加沙河西岸、格兰高地、加沙、东耶路撒冷)加起来只比北京市大1/4,比中国所有省份都小。而且国土80%还都是沙漠。和埃及比,面积是以色列的50倍,连约旦面积都是它的4.5倍。
然而让世界所有人惊讶的是,以色列的大鹏种植技术,废水循环水处理遥遥领先世界..生生把自己的沙漠土地变成了绿洲,以色列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色列在贫瘠的不毛之地上创造了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神话。以色列拥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一流的计算机、通信、医药器械和农业等技术。以色列文明奇迹的密码是什么?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给出了答案:怀疑和争辩,这是犹太文明的特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质疑是犹太文化一个秘密,在数千年历史中,犹太人有着很强独立思考能力。在以色列,即使很小小孩,都被鼓励质疑老师,老师在每堂课结束时都会说上这么一句话:有谁不同意我的意见?以色列老师鼓励孩子们质疑他们的智慧,以色列老师希望孩子们能与他们争论。
如果说,以色列是沙漠上的文化绿洲,我们就是肥沃土地上的文化沙漠。
我们的传统和以色列比起来,正好相反,绝对不能质疑,祖先不能批评,皇帝不能议论。理由是传统、祖先、皇帝全对。这构成了国人的思维定势。看圣经历史,亚伯拉罕淫乱,摩西缺乏信心,大卫淫乱,彼得撒谎,保罗迫害基督徒。以色列人从不回避先人的幽暗,一直为祖先的罪深深忏悔。
中国五千年来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帝王...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人发明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查考圣经发现上帝把智慧和奥秘的事指示给了以色列人,而把大一统的思维注入了东方的秦国,这里除了3000年来不停的变换城墙上的旗子和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外,与现代文明的体制一直无缘...
西方人为了信仰奋斗了几千年,而东方这片土地上,为了猴王也争霸了几千年。我们发明了“礼”以为找到了文明,讲究克己复礼,而这个“礼”,如猴子的肢体语言,只是一种硬性纲常律定,在真理面前,它一文不值。而西方文明的文化则本质为一种“理”这个理是理性文化,是一种逻辑的学理,会随人类发展而进步。所以,真正的文化绿洲只存在于西方,它的源头是以色列。中国的文化绿洲是在春秋,不过随着独尊儒术,源头早已经枯干了。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钻研西方现代的先进文化,来塑造我们的精神结构。不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就不能够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就会被世界主流文明淘汰。
只要打开电视,全都是清一色的娱乐明星旅旅游、做做游戏……甚至连明星的孩子都搬上了荧幕。除了娱乐至死以外,还有痛杀日本人,灰姑娘嫁给了富豪,英勇献身,选秀、相亲...所以整个社会变成文化沙漠的大环境下,你爱读书,爱思考,执着于真理,就显得你酸腐,显得你不合群,在工作生活中遭遇到各种不该有的尴尬,所以我们只能伪装,伪装成跟周围所有人一样无知。如果说我们的生活艰辛令人心酸,文化的贫瘠同样触目惊心。文化沙漠也许覆盖了一切,而灵魂沙漠,更是寸草不生。
我们有以色列人的精明勤劳,和坚韧的性格,但是缺乏由信仰迸发出的执著于探索真理的勇气、反思和危机感。这三样正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也许我们做井底之蛙太久了,眼界越来越小。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一个随时可以依赖的人...久而久之,我似乎已经忘记了思考,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位西方史学家说,文字的原本是表情达意的、逻辑思考的、证明真理的。而中国人却把那么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怎样书写的漂亮,还陶醉其中,并且把这些写得漂亮的人成为大家。早已忘了文字的使用初衷,文化当然也就不会进步了。
人们都说以色列人没有身体、我们没有灵魂。我看大致如此,没有信仰的国人是典型的饮食男女,我们只能围着酒色虚度一生。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4.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5.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7.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8.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12.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0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0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13.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文 | 黑白先生
以色列是一个没有身体的民族
翻开《圣经》上面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以撒生子雅各。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 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
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摩西与上帝立约,成立了犹太教,犹太教后来分出来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模仿了西方教的大部分,如信奉一个神,阿丹(亚当),模仿摩西的圣经改的古兰经,基督教后来又分出天主教,东正教,后来马丁路德新教,新教又由于自由解读圣经所以分很多派,中国人称新教为基督教。追根揭底,西方的信仰是以色列人创建的。所以说是以色列人铸就了西方文明。
可是犹太这个民族实在是太悲催了,从最正统的旧约缔造者到被基督教新约歪曲,被诋毁,被屠杀,流离失所,一直到1948年,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犹太人才重新在巴勒斯坦复国,建立了以色列国。在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时间里,犹太人没有国家,散居于欧洲各地,这就是犹太民族的苦难遭遇。
帕斯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怜,一种是有灵魂没身体的犹太人,一种是有身体没灵魂的东方古国。1948年随着以色列的建国,犹太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体,然而以色列这个身体,实在是贫瘠的可怜。以色列的占领区(加沙河西岸、格兰高地、加沙、东耶路撒冷)加起来只比北京市大1/4,比中国所有省份都小。而且国土80%还都是沙漠。和埃及比,面积是以色列的50倍,连约旦面积都是它的4.5倍。
然而让世界所有人惊讶的是,以色列的大鹏种植技术,废水循环水处理遥遥领先世界..生生把自己的沙漠土地变成了绿洲,以色列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色列在贫瘠的不毛之地上创造了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神话。以色列拥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一流的计算机、通信、医药器械和农业等技术。以色列文明奇迹的密码是什么?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给出了答案:怀疑和争辩,这是犹太文明的特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质疑是犹太文化一个秘密,在数千年历史中,犹太人有着很强独立思考能力。在以色列,即使很小小孩,都被鼓励质疑老师,老师在每堂课结束时都会说上这么一句话:有谁不同意我的意见?以色列老师鼓励孩子们质疑他们的智慧,以色列老师希望孩子们能与他们争论。
如果说,以色列是沙漠上的文化绿洲,我们就是肥沃土地上的文化沙漠。
我们的传统和以色列比起来,正好相反,绝对不能质疑,祖先不能批评,皇帝不能议论。理由是传统、祖先、皇帝全对。这构成了国人的思维定势。看圣经历史,亚伯拉罕淫乱,摩西缺乏信心,大卫淫乱,彼得撒谎,保罗迫害基督徒。以色列人从不回避先人的幽暗,一直为祖先的罪深深忏悔。
中国五千年来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帝王...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人发明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查考圣经发现上帝把智慧和奥秘的事指示给了以色列人,而把大一统的思维注入了东方的秦国,这里除了3000年来不停的变换城墙上的旗子和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外,与现代文明的体制一直无缘...
西方人为了信仰奋斗了几千年,而东方这片土地上,为了猴王也争霸了几千年。我们发明了“礼”以为找到了文明,讲究克己复礼,而这个“礼”,如猴子的肢体语言,只是一种硬性纲常律定,在真理面前,它一文不值。而西方文明的文化则本质为一种“理”这个理是理性文化,是一种逻辑的学理,会随人类发展而进步。所以,真正的文化绿洲只存在于西方,它的源头是以色列。中国的文化绿洲是在春秋,不过随着独尊儒术,源头早已经枯干了。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钻研西方现代的先进文化,来塑造我们的精神结构。不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就不能够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就会被世界主流文明淘汰。
只要打开电视,全都是清一色的娱乐明星旅旅游、做做游戏……甚至连明星的孩子都搬上了荧幕。除了娱乐至死以外,还有痛杀日本人,灰姑娘嫁给了富豪,英勇献身,选秀、相亲...所以整个社会变成文化沙漠的大环境下,你爱读书,爱思考,执着于真理,就显得你酸腐,显得你不合群,在工作生活中遭遇到各种不该有的尴尬,所以我们只能伪装,伪装成跟周围所有人一样无知。如果说我们的生活艰辛令人心酸,文化的贫瘠同样触目惊心。文化沙漠也许覆盖了一切,而灵魂沙漠,更是寸草不生。
我们有以色列人的精明勤劳,和坚韧的性格,但是缺乏由信仰迸发出的执著于探索真理的勇气、反思和危机感。这三样正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也许我们做井底之蛙太久了,眼界越来越小。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一个随时可以依赖的人...久而久之,我似乎已经忘记了思考,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位西方史学家说,文字的原本是表情达意的、逻辑思考的、证明真理的。而中国人却把那么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怎样书写的漂亮,还陶醉其中,并且把这些写得漂亮的人成为大家。早已忘了文字的使用初衷,文化当然也就不会进步了。
人们都说以色列人没有身体、我们没有灵魂。我看大致如此,没有信仰的国人是典型的饮食男女,我们只能围着酒色虚度一生。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4.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5.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7.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8.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12.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0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0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13.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